第三卷 第六十五章天下戰亂終大起,各生心機
眾仙聽了元始之命,齊齊趕將上來,聚到一處,都盤膝而坐。姜子牙面色凝重,左手杏黃旗,右手打神鞭,大步前來,向元始恭恭敬敬的見禮。 眾仙齊聚,面色凝重。他們知道元始必有分派,眾修表情不一,或喜悅,或憂慮,或面沉似水,不一而足。 西方教的兩個圣人見闡教眾仙如此,心中也暗自衡量。這些修士雖然面色不一,表情各異,卻也反應出他們修為的不同。若照著眼前這般情景來看,闡教仙人雖少,素質卻要遠勝西方教。 準提想到此處,復又笑了一笑,西方教之教義也有獨到之處,若是公平競爭,未必就輸于東方諸教,若非如此,清虛賊道也不至于視西方教如蛇蝎。待得封神大戰結束之后,西方教自有入主東土的機會。 元始待姜子牙施禮畢,這才輕笑道:“姜尚,你自得代天封神之命,下山輔佐西岐,勞苦功高。如今天命所歸,成湯合滅,你可起大軍,會合天下各路諸侯,殺奔朝歌,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br> 姜子牙心中微微一動。若是成湯早滅,對他卻是百利而無一害。若是滅得成湯之基業,則西周必然裂土分袤。自己功勞最大,定可為一方之主。 想到此處,他更不遲疑,當即開口道:“老師之命,弟子不敢不從。只是如今西周連遭兵戈戰火,國力疲敝,兵力衰微,怕是難當殷商兵馬之威……” 西方教準提圣人面露微笑,點頭道:“你西周此時能集結多少兵馬,總要有個章程,如此方才知道強弱之分?!?/br> 姜子牙知道準提道人和他師父是同等級別的圣人,也不敢多說什么,施了一禮,頓首道:“西岐起傾國之力,不過得精兵五萬。雜兵奴兵十數萬,守護根基尚需三萬人馬,如此推算,伐商滅紂,起傾國之力,不過能調動兵馬十五萬人罷了?!?/br> 元始面色不變,口中感嘆道:“當年西岐可稱強國,便是調動三五十萬人馬,也不會有太大的難處。如今卻好,此地居然如此疲敝,可見兵禍害人不淺?!?/br> 接引嘆息道:“成湯兵馬盡是這般舉動。當年聞仲大軍討伐此地,盡掠野谷之資,所過之處,一片焦土。莫論錢糧,便是人也被掠去充做雜役。最終雖保得城池無憂,但終是元氣大傷,不能復從前之舊觀?!?/br> 準提輕輕一笑,向姜子牙道:“也罷了,你雖有精兵五萬,我也有妙法,到時候自可讓這五萬人馬,當那五十萬精銳。你可讓他們抓扎起來,我便施法,少不得讓成湯之軍民見識一下什么是真正的神通?!?/br> 姜子牙微一猶豫,看向元始,目露征詢之意。元始向他微微點頭。他也不遲疑,隨即下令諸軍點集兵馬,明日于城外聚集,看準提施法。 分派已定,他又望向準提道:“不知圣人可需什么準備之物,只望明言,我好吩咐兵士一起整備?!彼膊恢澜袦侍崾裁床藕?,叫前輩?顯得疏遠。叫師伯?怕元始不高興。叫師叔?怕準提又不高興。沒奈何,只好如此稱呼。 準提搖頭輕笑道:“無妨,所需之物,我盡已齊備,到時只需一張香案便可?!苯友李I會得了,自去準備不提。 元始輕笑著搖頭道:“門下無能,倒讓道兄見笑了。便是伐商之事,也需道兄費心了?!?/br> 準提輕笑道:“成湯合滅,周室當興,此乃天數,何言費心?況且便是通天和清虛兩位道兄那般作為,我們也看不過眼,到時候少不得和他們見個高下?!?/br> 眾圣說了一會話,也自散了。蒲團之上的諸修見諸位圣人散了,心中雖然疑惑,卻也不多言,也各自散了。 到得第二日,姜子牙將西岐各路精兵調集一處,但見旌旗獵獵,兵戈森森。一個個盡是虎賁之士,熊貔之兵。 西周雖然連年征戰,國力大損,但他們也非全無收獲,這只精兵若是在往日,絕非這般強橫。但見眾多兵士,周身都有無盡的殺氣,都是從尸山血海中爬將出來的,實在是難得得緊。 準提微微一向,到得香案前,焚香禱告畢,隨即施展神通。但見憑地涌金蓮,天空落鮮花,一時間,將這五萬兵馬,盡數籠罩在花朵之中。 又過得片刻,但見那金蓮與鮮花盡力附著在眾兵士的衣甲之上,一時間,眾軍只覺得衣甲輕便萬分,如同羽毛制作的一般。一番忙碌下來,卻見一切盡數不見。眾軍有些糊涂一般,看著準提。 準提點頭道:“這些兵甲如今已得我密法淬煉,便是等閑兵器,也傷不得他們分毫。你們盡可去同那成湯之兵相斗?!北姳犃?,齊聲歡呼起來。 這邊廣成子的眉頭微微皺了皺,低聲道:“那些鎧甲大概只有三年的時間罷,三年之后,怕是會變成一堆粉末?!?/br> 黃龍真人點頭道:“正是如此,不過三年時光,若論及伐商,也太充裕了點罷。若是師父也肯出手,怕是用不得半年,天下大勢可定?!?/br> 赤jingzi面色頗不好看,恨聲道:“準提圣人打的卻是好算盤,居然把出這等手段來。若照眼前這般情景看,怕是大戰之后便見分曉?!?/br> 玉鼎真人也點頭道:“道兄此言不錯。準提道人本不需如此費力,只消將那些盔甲聚集到一處,也就是了??扇缃袼珜⒊鲞@等手段來,分明是在眾軍面前買弄本事,讓人傳播他的神通?!?/br> 清虛道德真君眉頭不易察覺的皺了皺,隨即舒展開來,輕輕的嘆了口氣,淡淡的道:“我等說這些做甚么?這和我們也沒有什么太大的關系罷。待得大戰結束之后,我們自當避世隱居,追求天道。似這小民之事,自然有他們自己費心?!?/br> 道行天尊哼了一聲道:“說得是。如此大事,自然有老師他們費心,我們只管按照老師的吩咐做就是了,哪里來得這許多閑話?” 元始在這邊見了,心中也頗不悅,他眼中多了絲感嘆之意,西方教的兩個圣人修為卻還略顯淺薄,若非如此,怎地會將出這般手段來?如此明目張膽,徒惹人忌,對他們來說,卻是百害而無一利。 他也不多說什么,待準提回來后,向其微微點頭道:“如此一番,道兄卻又費了不小的力氣,道兄費心了?!?/br> 準提笑道:“討商伐紂,乃是天命,豈可違背?我等雖證混元,但也需順應天道,如今有這等機會,怎不趁勢積累功德?” 三圣齊笑,隨即看姜子牙統帥兵馬不提。 姜子牙隨即入城,向周王討要旨意,此時姬昌已是病體沉重,一時間哪里能主事!朝中大事,盡歸姬發。這姬發之所以不謀大業,不繼大統,只因四方不定,如今姬書乾已表臣服,但伯邑考依然自立一方。他不想冒險。 他聽得姜子牙提出討伐成湯的要求后,一時間不由得有些束手無策的感覺。他雖然不通過軍事,但他心中也清楚得緊,此時實不是討伐成湯的最好時機。不過他現在實在沒有什么好主意,畢竟他還要依靠姜子牙。 姜子牙得了旨意,心中暗喜,隨即調動兵馬,但見各路人馬,兵戈森森,將士驍勇,一時間,天上云霧盡被這些虎賁之士攪得散了。又過得數日,姬發登壇拜將畢,姜子牙大會各路兵馬,闡教修士并那門下弟子盡數跟隨不提。 姜子牙既統三軍,隨即申訴號令:聞鼓不進,聞金不退,舉旗不起者斬;呼名不應,點視不起,違期不至者斬;動乖紀律,更籌違度,聲號不明者斬;多出怨言,毀謗主將,不聽約束者斬。揚聲笑語,藐視禁約,曉詈軍門者斬;所用兵器,克削錢糧者斬。謠言詭語,蠱惑將士者斬。jian舌利齒,妄為是非,互相爭斗者斬;所到之地,凌忤百姓,逼凌婦女者斬;軍中聚眾,議事近帳,私探音信,者斬;或聞所謀,及聞號令,漏泄於外者斬。調用之計,結舌不應,低肩挽首,面有難色,此為怯軍,犯者斬。出隊赴伍,攙前亂後不遵禁令者斬。托傷詐病,捏故假死者斬。主掌錢糧,阿私所親者斬。觀寇不審,察審不詳者斬。 一時間,數斬并行,軍心凜凜,未有一人敢違背者,眼中盡是驚訝駭異之意。雖有十萬雜兵,但得了這般命令,又見眾將面上盡是冷酷之意,一時間,無人敢有半點違拗。 眾修在臺上見了,心中都自感嘆,如此這般,真不愧是代天封神之人。不過片刻,便將那些雜兵訓斥得如此規矩。若是再耗費些時日,則這些兵士未必輸于那五萬精銳之士。 姜子牙申訴既已明令,他隨即點集各路兵馬,又耗費數十日,囤積糧草,積蓄力量,會集四俊八賢,并各路軍將,克日出征。 眾兵馬一路無話,至首陽山,有那癡人伯夷、叔齊尚思以言語說動西周退兵,不想被人好一番嘲弄,二人心中之憤恨,無半點辦法,只得恨恨而退。又恥食周之糧秣,餓死首陽山,此是后話,按下不表。 卻說西周大軍興兵四起,大下大震。此時聞仲一戰之后,天下有名有姓的修士,各路關口的忠良,多有遭了西周毒手的。一時間,各路關口報急文書,雪片也似的飛向朝歌。 費仲、尤渾并那飛廉、惡來,同朝中眾多忠良之臣,急匆匆趕到大殿,商議良久,急啟用那帶罪之臣鄧九公,仍使其為將。 紂王聽報,心中不快,隨即怒喝道:“鄧九公喪師辱國,雖有你們保薦,讓他在朝歌代罪立功,但如此大事,難道還要托付給一個敗軍之將嗎?” 眾臣聽罷,一時間不禁面面相覷,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他們還是第一次看到紂王如此表情,措手不及之下,所有人都不知道該如何說服對方。 紂王將群臣訓斥了一番,兀嫌不夠,眼中滿是惱火之意,輕輕的哼了一聲,向眾臣道:“怎么都不說話了?難道啞巴了?你們如此怠慢軍機,安的卻是什么心?你們要將成湯基業置之與何地?” 比干見說,心中微微猶豫,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么才好。沉吟了片刻,他才長嘆一聲,淡淡的道:“陛下有所不知,鄧九公當日大敗,非是人力所能抗衡。況且觀滿朝文武,并無一人能強于鄧九公,還請陛下允他代罪立功?!?/br> 費仲、尤渾、飛廉、惡來四個并滿朝文武齊聲應該是,齊道:“陛下三思,鄧九公實是破敵的最好人選?!?/br> 紂王聽罷,也失了算計,輕哼了一聲,淡淡的道:“也罷了,既然如此,便讓他代罪立功,也就是了。不過他若是再敗,則兩罪并罰,絕饒不了他?!?/br> 眾臣齊聲應是,盡言紂王圣明。隨即分派鄧九公,使其點兵馬十萬,前去邊關駐守不提。時有穿山和無牙在側,他們兩個在朝中,也多有人脈,和那四大jian臣打得火熱。 穿山向無牙使了一個眼色,上前回稟道:“好叫陛下得知,此時北地雖看似寧靜,然國事難知,如此作為,需得費一番心力。微臣不才,愿提一旅之師,駐守北地邊關,保得北方太平?!?/br> 無牙聽罷,眼中笑意一閃,隨即出班道:“陛下,那北地之兵最是剽悍不過,臣愿前往相助,定可保得北地無失?!闭f罷,他向四大jian臣使了一個眼色。 費仲心中微微一動,暗地里盤算對方的意思,沒有立刻做聲。這邊尤渾和飛廉、惡來卻忍耐不住,急匆匆的拜將下去,奏道:“大王,這般最是穩妥不過,還請大王下旨?!?/br> 紂王聽罷,微微輕笑,點頭稱是道:“如此,再合適不過,就這般罷。你們兩個帶三萬人馬,去比地邊關駐守。嚴加防備,不得有誤?!?/br> 眾臣聽罷,齊聲應是,聲如雷霆。一時間,商臣氣勢復震,再不復方才之頹唐,仿佛只要努力,便可將敵人攻退一般。其實也不怪他們有如此想法,此時商軍尚未失了太大的算計,國力未失,仍有一戰之力。 商王分派已定,眾臣也不多做遲疑,隨即準備兵器糧秣,各自出征不提。(未完待續,如欲知后事如何,請登陸 target=_blank>,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