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十三章只因一女起兵戈
且不說這李隨云和準提彼此間有了交易,一個坐看,一個忙碌,只要壞殷商在女媧娘娘心中的印象。單說女媧娘娘降誕,三月十五日,往火云宮朝賀伏羲炎帝軒轅等而回。下得青鸞,坐于寶殿,玉女金童朝禮畢。娘娘猛抬頭,看見粉壁上詩句,只氣得粉面涂紅,嬌顏變色,身子微微顫抖,大怒罵道: “殷紂無道昏君!不想修身立德,以保天下;今反不畏上天,吟詩褻我,甚是可惡!我想成湯伐桀而王天下,享國六百馀年,氣數己盡;若不與他個報應,不見我的靈感?!奔磫颈滔纪?,駕青云往朝歌。 女媧娘娘心中憤恨,云速極快,不過片刻,已至朝歌,便要下城誅滅紂王,忽見兩道紅光,沖霄而起,直阻云路。 女媧娘娘心中也是一驚,面上多了絲疑惑之意,急撥開云霧向下看去,卻是殷郊、殷洪二位殿下來參謁紂王。這兩個家伙雖然有些勇力,但不過一介凡,也不值得女媧重視。 可這兩人偏偏是封神榜上有名人,想那封神之榜,豈是輕易出世?況且不立封神榜,天庭正神必然空缺,如此一來,因果糾纏,豈是一時半會能完?天道昭昭,自有其道理。 這兩位殿下,都是封神榜中人,況且此時殷商尚有二十八年氣運,非此時該絕。女媧娘娘不似李隨云那般,不以天道為意,她一向順天而行,見了這般,也不敢造次,恨恨而退。 女媧娘娘乃是上古神女,證了混元的圣人,何曾被人如此羞辱過?她心中不悅,深恨紂王?;氐綃z皇宮中,隨即吩咐彩云童兒把后宮中金葫蘆取來,放在丹墀之下;揭去蘆蓋,用手一指。葫蘆中有一道白光,其大如線,高四五丈有余。白光之上,懸出一道幡來,光分五彩,瑞映千條,名曰“招妖幡”。 女媧娘娘乃是妖族大圣,當年此寶曾借于東皇和帝俊,不想他們兩個著實不成氣,以至于讓妖族吃了大虧。女媧本不想妄動此物,奈何她實在咽不下這口氣來,故此時將此寶祭出。此幡出后,不一時,悲風颯颯,慘霧迷漫,陰云四合,風過數陣,天下群妖俱到行宮聽候法旨。 女媧娘娘見諸妖匯聚一堂,隨即詢問道:“天下群妖,可曾到得齊全?” 碧霞童子出外看了一圈,回轉稟報道:“除了四教中的妖怪,以及天下幾個上古的遺族,其余妖怪,盡數到了?!?/br> 女媧娘娘微微沉吟,已明其意,搖頭感嘆道:“他們也忒多事,封神之戰,便連我也不敢輕舉妄動,他們修為雖高,但饒攙雜其中,怕是要頂他他人封神榜上之名。也罷了,事已至此,也不是我能管得了的?!彪S即吩咐彩云:“著各處妖魔且退;只留軒轅墳中三妖伺侯?!?/br> 那三妖也非等閑,乃是千年狐貍,九頭雉雞和玉石琵琶。這三妖乃是妖族新秀,修為在那些年輕的妖怪中,算得上高深,雖都以美色迷惑世人,沒有太強的攻擊力,但在妖族之中,也是一方強者。這三妖聽了女媧之命,進宮參謁,俯伏丹墀,口稱:“娘娘圣壽無疆!” 女媧娘娘心中已有計較,吩咐道:“三妖聽吾密旨:成湯望氣黯然,當失天下;鳳鳴岐山,西周已生圣主。天意已定,氣數使然。你三妖可隱其妖形,托身宮院,惑亂君心;俟武王伐紂,以助成功,不可殘害眾生。事成之后,使你等亦成正果?!?/br> 三妖叩頭謝恩,那千年狐貍素來精明得緊,忽醒起一事,猶豫了片刻,看向女媧,沉聲道:“娘娘,那殷商之臣,恭謹忠誠,非極端之法,難以動搖,可若是那般,必然屠戮忠良,還請娘娘明鑒?!?/br> 女媧心中微微一驚,眉頭微皺,沉聲道:“你想得倒遠,只是此事事關重大,可是你自己想出來的?” 狐貍搖頭道:“娘娘見詢,小臣不敢隱瞞。三天之前,有一人夜入軒轅墳,只一下,便將滿洞妖精,盡數制住。他囑咐小妖,若是娘娘見詢,既可如此詢問。今日娘娘果然見召,小妖醒起此事,故開言相詢?!?/br> 女媧微微沉吟,她也自思量,是何人有如此遠見,真個狡猾得緊。思前想后,卻又不得其法,只得叮囑道:“你此去,只管迷惑商君,莫讓他理會朝政,也就是了,萬不可屠戮忠良,禍亂天下?!比蠲?,化清風而去。 卻說那紂王只因進香之後,看見女媧美貌,朝暮思想,寒暑盡忘,寢食俱廢;每見六院,三宮,真如土飯塵羹,不堪諦視;終朝將此事不放心懷,郁郁不樂。真個是只見仙容費心神,六宮粉黛無顏色。 一日,駕升顯慶殿,時有常隨在惻。紂王忽然猛省,自己身有近臣,正可宣來解憂。你道這紂王的幸臣是哪個?乃是大夫費仲、尤渾。 這兩個乃紂王之幸臣。這兩個家伙一向以鼓惑君主以為能事,在朝中,與眾大臣難合。只因聞仲在朝,備受壓制。近因大師聞仲奉敕平北海,大兵遠征,戌外立功。此二人方才得近天顏,朝朝蠱惑圣聰,讒言獻媚,但二人所言紂王無有不從。大抵天下將危,佞臣當道。紂王隨即宣二人見駕,不一時費仲、尤渾朝見。 紂王見了二人,愁容稍解,苦笑道:“不瞞二位臣工,朕因女媧宮進香,偶見其容貌麗,絕世無雙,自此,三宮六院,無當朕意,晝不能歡,夜不能寐,雖為大王,聊無趣味,如此,將如之何?二位乃是多智之人,必有良策,以慰朕懷?!?/br> 費仲聽了紂王之言,面露笑意,眼露精光,搶先奏道:“陛下乃萬乘之尊,富有四海,德配堯舜;天下之所有,皆陛下之所有,何患不得,陛下所憂,小事耳,這有何難?陛下明日傳一旨,頒行四路諸侯,每一鎮選美女百名,以充王庭,何憂天下絕色,盡入王宮,以慰陛下?!?/br> 紂王聽罷,心中微動,方欲開言,又醒起一事,沉吟道:“此事必然驚動八方諸侯,朝中大臣,怕是有非議?!?/br> 尤渾笑道:“陛下乃是萬乘之主,天下乃是陛下的天下。君言一出,誰敢違背?”紂王大悅道:“二卿所奏甚合朕意,真乃朝之棟梁,大商之柱石。明日早朝發旨,卿且暫回?!彪S即命駕還宮。 次日早朝,聚兩班文武,朝賀畢。紂王便問當駕官道:“即傳朕旨意,頒行四鎮諸侯,與朕每一鎮地方,揀選良家美女百名,不論富貴貧賤,只以容貌端莊,性情和婉,禮度閑淑,舉大方,以充後宮役使?!?/br> 傳旨末畢,只見左班中一人應聲出奏,俯伏言道:“老臣商容啟奏陛下!君有道,止則萬民樂業,不令而從。況陛下後宮美女,不啻千人,嬪御而上,又有后妃。今劈空欲選美女,恐民失望!臣聞:‘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裉煜虏黄?,災害頻起,民力疲敝,還請陛下三思?!?/br> 此言一出,群臣齊聲應是,盡言不可輕易擾民,勸阻者有之,力言者有之,一時間,朝堂鼎沸,群臣激昂。 紂王見狀,沉吟良久,目視費仲、尤渾二人,不想二人見商容出言,又見臣情激動,一時間也被唬破了膽子,哪里有膽量冒群臣之忌諱,做那出頭之鳥? 紂王無奈,點頭嘆道:“首相之言,乃老成謀國之言,我已知曉,便罷此事?!闭f罷,起駕還宮,饒是如此,心中也是老大不痛快。 若是此事就此罷了,殷商也有一線希望,上天有好生之德,凡事大抵上都留一線生機??捎钟醒?,天意不可違,這殷商也是氣數該盡,先是聞仲不聽李隨云之言,后又有李隨云起了爭勝之心,更兼朝有佞臣,殷商氣數若想扭轉,實為不易。 紂王八年,夏四月,天下四大諸侯,率領八百鎮朝覲於商。那四鎮諸侯,乃東伯侯姜桓楚、南伯侯鄂崇禹、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天下諸侯,俱進朝歌。 此時北海戰事有變,那袁福通雖連失要地,但身邊又多了不少異人,雖然反攻不足,但自保有余。聞仲身邊雖有真修,那趙公明手掌定海珠,也不知道打殺了多少有道的真修,但急切間哪里能下得城池,被拖在北海,不得返還。 如今朝中乃是費仲、尤渾二jian把持朝政,擅權作威,眾諸侯少不得先以禮賄之,以結其心。正所謂:“未去朝天子,先來謁相公?!?/br> 八百鎮諸侯之中,有那冀州侯蘇護,性如烈火,不通事故,況且鎮守一方,頗具實力,如何將這兩個弄臣放在眼里,更無一點禮物送上。也是合當有事,那日二jian查天下諸侯,俱送有禮物,獨蘇護并無禮單,心中大怒,懷恨於心, 這紂王自上次欲選美女,被眾臣阻止,心甚不快。這次見群臣聚集,復又有了心思,急宣費仲、尤渾二人問道:“前此二卿奏朕,欲令天下四鎮大諸侯進美女,不想被商容諫止。今四鎮諸侯在此,明早召入,當面頒行;俟四人回國,以便揀選進獻,且免使臣往返,二卿意下如何?” 費仲心中冷笑,暗道蘇護命合該休,急俯伏奏道:“首相止采選美女,陛下當日容納,即行停止,此美德,臣下共知,眾庶共聞,天下景仰。今一旦復行,陛下不足以是取信於臣民,臣竊以為不可!臣近訪得冀州侯蘇護有一女,艷色天姿,幽閑貞靜;若選進宮幃,隨侍左右,堪任使役。況選一人之女,又不驚擾天下百姓,自不動人耳目?!?/br> 紂王聽言,不覺大悅,問尤渾道:“卿以為如何?”二jian乃是守望相助之輩,尤渾急道:“費大人所言正合道理?!奔q王隨即命隨侍官傳旨,宣蘇護。 蘇護入見,只道商王有要事相商,不想竟是獻女入宮之事,不由得勃然作色,亢聲而拒。你道為何?蓋因一入宮門深似海,宮廷之事,最是復雜不過。蘇護身為一鎮諸侯,怎肯將自己女兒送入這險地? 紂王好言相勸,蘇護只是不從,不想激怒了紂王,便要喝令左右將其推出斬殺,又有那費仲、尤渾出面,好言相勸,只要將女獻上,便可免得一命。 蘇護恨恨而出,一時間不由得氣沖斗牛,心中不平之氣,直沖頭腦,門下諸將,聞得此事,盡數變了臉色,一個個盡道商王無道。 蘇護也是氣昏了頭腦,一時間再也忍耐不得,隨即反出朝歌,回冀州去了。又提反詩道:“君壞臣綱,有敗五常,冀州蘇護,永下朝商?!?/br> 紂王聞得蘇護反了,怒從心起,急召群臣,命北伯侯起兵討伐,又恐北伯侯不是對手,又命西伯侯相助。 西伯侯姬昌見得圣旨,心中也自憂慮,對三侯道:“蘇護乃是忠耿之臣,怎地會‘立殿忤君’?其中必有緣由,不可不查,明日我等還需面君,為其分辨,此事當以招撫為上?!?/br> 崇侯虎在傍言道:“‘王言如絲,其出如綸?!裨t旨已出,誰敢抗違?況蘇護題詩午門,必然有據,天子豈無故而發此難端?今諸侯八百,俱不遵王命,大肆猖獗,是王命不能行於諸侯,乃取亂之道!” 姬昌聞言,暗恨崇侯虎,如此又少不得動一番兵戈,生靈涂炭。當即搖頭感嘆道:“既然如此,君可領兵先行,我隨后策應?!?/br> 崇侯虎也不遲疑,隨即回北地點兵去了。時清虛門下弟子破軍、貪狼、七殺三個,已在軍中。這三人神通廣大,又有異術傍身,端的是勇冠三軍,為眾將之首,乃是崇侯虎的左膀右臂。 這破軍化名李破軍,貪狼化名李天狼,七殺化名李七,盡以李隨云本姓為姓。 崇侯虎回府,隨即召眾將前來,備言其事。破軍沉吟片刻,點頭道:“冀州乃是北方大城,民風剽悍得緊,軍士強橫。北地兵馬不多,又要震懾諸侯,難以妄動。點五萬兵馬,乃是極限?!?/br> 崇侯虎之子崇應彪聽罷,面露驚訝之色,隨即道:“冀州起傾城之兵,也不下于三萬,又有高城相助,五萬人馬,未免太少了點吧?!?/br> 破軍搖頭道:“北地只能調動五萬兵馬,況且還有西侯相助,世子有何憂慮?” 崇侯虎心中焦躁,隨即道:“你們三個和我一起去罷。應彪也去見見戰陣?!?/br> 眾將恭聲領命,北地遂起大軍五萬,進犯冀州。(未完待續,如欲知后事如何,請登陸 target=_blank>,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