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寒門崛起 第62節
二姐夫確實需要進步,他老婆撂開家里去外面讀書,以后一定不會土里刨食,他要不進步,他的家就要散了,他兒子就要沒媽了,也許兒子跟著媽,他兒子老婆一起沒有了! 天天愁的不行,從老婆離家的那天開始,他就開始努力的表現,巴結老丈人和丈母娘,惶恐以后的日子,不知道該咋辦。 沒想到這個小堂妹說到做到,不光帶他做生意,還對他這么大方! 二姐夫跟大爺和郭青云發誓,他說:“爸,七丫,你們一個腰不好,一個要念書,等咱蘑菇長成了,我一個人去賣!我不怕累!我要是昧著良心貪一分錢,就讓我不得好死!讓我出門……” “好了!別說了!”大爺打斷他,“還能不相信你?你就跟我兒子一樣,就跟七丫的親哥一樣!我倆都信你!” 二姐夫感動的直哭,拉著大爺的手說:“爸,你就是我親爸!我咋孝順我親爸,以后我就咋孝順你!” 大娘高興得了個好女婿,凡事就怕對比,一個過不下去離了,一個跟她們家越來越交心,大娘可不就攢著勁的對二姐夫好。 二姐夫的心態調整之后,從沒辦法到心甘情愿帶著兒子住在郭莊。 郭莊背地里肯定有人說閑話,但是當著二姐夫的面,絕口不提他類似倒插門的事情。 胖墩由大娘看著,伶俐由郭青云姐妹看著,二姐夫和大爺鉚足了進養蘑菇。 因為是第一年,穩妥起見,只有兩種蘑菇——平菇和金針菇,成本很低,除了菌種貴點,養蘑菇用的那種鋸末便宜到不可思議,一塊錢一大麻袋,很大很大的那種麻袋,能養很多蘑菇。 二姐夫拉著駕車子,因為郭建設買了一輛電動三輪車,以前的駕車子給二姐夫賣蘑菇用,二姐夫起早貪黑,挨個村的賣。 快過年的時候生意最好,因為大家需要置辦年貨,就算自己不吃,過年需要待客用的著。 二姐夫單獨拿一個包裝錢,就像他之前承諾過的那樣,有多少交多少,從來不少錢。 有一天,他恰好賣到自己的村里,給他媽放下一把金針菇和蘑菇,他媽不敢要,交代他:“我聽趕集的人說,你那小叔眼睛毒的很,人家讓他稱幾斤的魚,他就能撈幾斤出來,你跟你老丈人的蘑菇,他那眼厲害一眼就能看出有多少,你可別耍小心思,這蘑菇你拿去賣錢,咱不要你的?!?/br> 小叔指的是郭建設,他賣魚賣多了,賣出經驗,多大的魚有多重,眼睛看看,手顛一顛,就能估的八九不離十,大家都說怪不得他娃聰明,家里有這個聰明根。 二姐夫住在郭莊,自然知道這個事,沒想到他媽也聽說了。 以前他媽喜歡跟郭莊對比,能不能占郭莊的便宜不好說,但是郭莊一定不能占她的便宜,二姐夫原本以為他媽認為他給郭莊干活吃虧了,一定會多吃郭莊的蘑菇,沒想到是這個想法,頓時苦笑不得。 他一笑,他媽以為他不放在心上,再次叮囑:“你那最小的小姨子腦瓜聰明,你知道吧?真的,別不當一回事,娘不吃你的蘑菇,你也別耍心眼藏錢,知道不?她們爺倆往你車子上一看,多少蘑菇多少錢,倆人一心里有數!” 二姐夫想說,三叔把繞著村里的另外半邊河一起承包了,陽西鎮和陽東鎮兩邊都有他的魚攤,一個三叔自己看,一個給了郭建汽看,三叔忙的很,不關心他們的蘑菇生意,反而會讓他們把蘑菇一兜一兜的裝好,捎帶著幫他們賣一些。 最后他什么也沒有說,不想拿三叔家的事到處說嘴,他把蘑菇直接塞他媽手里,說:“媽,你放心吃,我拿給你多少蘑菇,我回頭補多少錢進去,你說的我都知道!” 在這一刻,他深刻的意識到,有本事的人真的是不一樣的。 不說別人,以前他媽多看不起郭莊,現在呢,不說看不起,就差供著了!明明是堂妹,到媽嘴里就成了親小姨子,這就是差距。 所以啊,春雨要出去念書,真的沒有選錯,想過的好就得往上爬,爬上去了,自己過得好,別人也能看的起,現在的問題是,不能春雨一個人往上爬,他也得跟著一起爬??! 臘月三十那天,被春紅離了婚的丈夫帶著堂兄弟幾個來了郭莊,打架自然是不敢的,帶兄弟是為了壯膽,他給大爺大娘跪下認錯,想讓春紅回去跟他過日子。 回去是不可能的,磕頭認錯也不行! 盡管這位前大姐夫腦門磕青,也沒有讓大爺大娘回心轉意,就連伶俐也沒原諒,聽說她爸來了,躲屋里沒敢出來,小時候的那段記憶可能會成為她一輩子的心理陰影。 二姐夫跟人一起把這位曾經的連襟趕出去的時候,真心實意的勸一句:“不用來了,沒用的,你如果有心,伶俐是你閨女,以后多對伶俐好?!?/br> 他想的挺周全,只要伶俐爸對伶俐好,對伶俐上心,只要伶俐以后知道跟爸親,伶俐親爸的日子會跟著沾光,差不到哪里去。 可他真不知道這位大哥腦袋里面咋想的,知道勸春紅回去沒戲之后,再也不來了,對伶俐不聞不問,拿打工掙得錢娶了一個帶兒子的寡婦,自己閨女不要,幫別人養兒子! 好言難勸找死的鬼! 二姐夫徹底不搭理伶俐親爸,碰上當做不認識,反正他跟郭家一條陣線。 春紅春雨姐妹倆要在學校練鋼琴,不回來過年,二姐夫壓根不敢有意見,不光不生氣,他還反過來勸大爺大娘放寬心,別擔心閨女。 鋼琴??! 只在電視里見過,有錢人彈的東西,現在他老婆也會了,二姐夫又驕傲又心酸,原本掙了錢的洋洋得意瞬間無影無蹤。 三十這天晚上他在郭莊陪老丈人和丈母娘吃年夜飯,大年初一帶著孩子回自己家看爹娘。 他想開之后,挺會自我安慰,跟他媽說:“娘你就當我上班去了,我郭莊二叔在縣里上班,也跟我一樣,大年初一回郭莊看父母?!?/br> 胖墩的爺奶沒意見,完全沒有意見,兒子拿回來的孝敬,比之前幾年加一起都多,讓她特有面子,可以打臉說酸話的那些人。 這些東西哪來的? 大爺大娘給準備的,女婿夠意思,那他們也得夠意思,不能讓親家心寒。 胖墩水漲船高,今年奶奶家這邊給的壓歲錢比往年多,收完壓歲錢,吃了午飯,二姐夫父子被胖墩奶奶趕回郭莊。 “你不是說你二叔今天回來過年嗎?一大家子吃團圓飯,春雨姐妹不在家,你得替春雨給長輩拜個年,你跟長輩說說話,你二叔好不容易回來一趟,你不在不好?!?/br> 二姐夫聽話的回去了,趕到爺奶家的時候,大家剛吃完飯,正在說話。 因為郭家男人不抽煙,二姐夫經過艱難困苦的斗爭,也戒了! 一家人坐在一起,不抽煙,不打麻將,那干嘛呢? 嗑瓜子,說話??! 男人女人們,大人小孩子們,全部圍在一起,大家說說笑笑的,可熱鬧了。 郭青云說:“大姐二姐在圖書館找到一本書,她們熬夜抄了一份,讓同學從市里帶回來給我看,如何提高人的記憶力,我們姐們七個都看完了,曼曼姐,你要不要看?” 郭曼曼還沒說話,李娥頭點的特別快:“要要要,你姐要看!這么好的書,回頭我也抄一份!” 學習是重要的事,家里所有人都重視,說到這個話題,其它的話題自然而然的就停住了,大爺交代伶俐:“等你小姨們看完了,你也抄一份,正好認認字!” 二姐夫弱弱的說:“伶俐,那你抄完給姨夫看一下,姨夫也想進步?!?/br> 郭青云想了想,提議道:“這茬蘑菇賣完,二姐夫,要不你去縣里上學吧?!?/br> “我能上啥?”二姐夫的心撲通撲通跳的飛快。 “上夜校也行,學會計也行?!?/br> “不能影響家里生意,那我還是學會計吧,這個是不是快點?”二姐夫芝麻西瓜都想要。 郭建川找關系,讓他插班到一個職高學校,學會計,堅持到畢業的話,可以參加高考,也可以自考??苹蛘咦钥急究?。 “那我這豈不是跟春雨一樣了?” 二姐夫激動的一整夜沒睡著,回家跟自己爸媽報備一聲,開始自己的求學之路,他是男人,他得有擔當,不能怕吃苦! 他一邊上學一邊賣蘑菇,自己供自己,省下的錢給打到春雨的存折上,讓她在市里花。 大娘逢人便夸:“我們春雨找了一個好女婿!” 大家都在努力學習,包括郭青云,她覺得自己也要進步,不滿足于現狀,她開始研究兩個jiejie給她抄的書。 如何提高人的記憶力? 孩童時期的哪段到哪段是鍛煉提升記憶力和智商的黃金期,這是書里的觀念,郭青云按照書里給出的方法,自己訓練自己,竟然真的有成效,腦子真的可以越用越靈活! 學習使人進步,進步的不光是知識,還有人學習的能力! 第63章 選擇學校 郭家姐妹每個人都在進步。 春紅和春雨不光跟上班級進度, 倆人雙雙拿到學校一等獎學金,金額比較大,名額比較少, 姐妹倆雙雙獲取之后, 徹底成了學校里的知名紅人。 跟meimei們相比,倆人不覺得這有多么值得驕傲, 依舊埋頭自習室, 悶頭讀書館,如饑似渴的學習著知識。 1992年的夏天,春紅春雨姐妹獲得一等獎學金的消息, 轟動了整個郭莊,更甚至半個陽西鎮, 一度引發女孩子初中畢業上中專的熱潮。 疼閨女的人家, 但凡勒緊褲腰帶能把日子過下去, 就不讓閨女出去打工,而是送到市里念書, 大部分選擇春紅和春雨念的那個學校。 還有一個比這更轟動的消息,大丫二丫和三丫這三姐妹參加小升初的考試,包攬了全鎮前三名。 至于為什么是全鎮前三而不是全縣前三,那是因為當時小升初的考試是全鎮會考,而不是全縣會考。 奶遺憾的說:“都怪縣里沒組織,不然咱三個丫就是全縣前三!” 村里老太太們勸她:“她奶,你別急, 等初中考高中的時候, 讓你孫女給你拿個好名次!” “哪用等到考高中, 初中就行,初中有競賽, 讓你家孫女還得獎!” “對對對!” 奶笑的合不攏嘴,跟爺兩個人竟然比以前還要摳門,不讓兒子兒媳婦給他們買衣服,也不讓買其它東西! 錢得攢著,不能花到他們兩個老東西身上,攢著以后給幾個孩子上學,上大學用! 縣里排名前三的重點初中爭先恐后的來郭莊特招大丫三姐妹,允諾不收學費,不收書本費,保險學校給交,住的地方學校給安排,而且每次月考進前十名,當月就會發伙食補貼。 陽西鎮中學的校領導得到消息,簡直要嚇壞了,連夜召開校領導會議,將原本打算給郭家三姐們的福利再加上一加,帶著與郭家關系最好的葛老師當說客。 葛老師自然是希望自己能帶幾個孩子,這也是之前就說好的事情,那個時候他和郭建設兩口子,沒人知道七丫的jiejie們也這么出息,可是現在這種情形,以前說過的話還能算話嗎? 縣里的教學質量確實比鎮上強,如果是他們自己的話,他們會不會心心動?會不會讓孩子去縣里念書呢? 大概會的吧? 當一行人幾乎喪失信心的來到郭建設家里,卻得知郭家拒絕了縣里的招生,堅定的選擇陽西鎮中學。 校長好多年都沒這么感動過,什么叫品學兼優,這就是! 這幾個孩子以后一定會有出息,有大出息! 感動之下,校長將原本給的一間教師單間房給升級成了教師家庭小院,這是學校唯一一個空余的小院子,兩件臥室一小間廚房,本來打算明年招攬郭青云的時候再拿出來,現在提前給了! 如果郭青云到時候不選陽西鎮中學而是去了縣里,那是他們學校的損失,但是能招到郭青已三姐妹也值了! 1993的小升初在眾人的期盼下到來,不出意外,全鎮的前四名又被她們姐妹包攬了! 這一年郭青云6歲,在別人剛開始上小學的年紀,她以全鎮第一名的成績小學畢業。 郭家出天才,郭家出神童的名聲,打響到很遠的地方。 這次不光縣里的初中,還有外縣的私立初中,以及市里的初中,陸續來遞橄欖枝,尤其是私立學校,直接砸錢,只要郭青云愿意去他們學校,包吃包住,給獎學金不算,只要入學就另外給一大筆錢! 陽西鎮初中窮,拼不起這個條件。 他們能給的就是配自己學校最好的老師給郭青云四個姐妹,她們去哪個班念,就給哪個班配最好的老師。班主任早已定好,跟她們關系最好且教學水平在學校里拔尖的葛老師。 郭建設和張秋果讓孩子們自己選,他們沒孩子們有主意,也沒孩子們聰明,上學的事一直聽孩子們的,認真算起來,他們除了掙錢除了忙生意,竟然從來沒有cao心過孩子上學的事。 加上郭青云,小的四個姐妹們,一致選擇了陽西鎮中學,既應下了當初的承諾,又不用和三個大jiejie分開,而且離爸媽多近??!走一會路就能到家里的攤子! 心里的大石頭終于落地,校長跟葛老師說:“孩子們重感情,講信譽!但是咱作為老師,咱不能虧了孩子們,不能耽誤孩子們,不能因為我們想讓學校出成績,舍不得丟好苗子,哄孩子們選咱們學校卻不好好教,一個沒教好耽誤了孩子,那就不配為人師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