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寒門崛起 第39節
“咋能賣糧食!誰家賣糧食???打仗了咋整,鬧饑荒了咋整?!?/br> “糧食可不能賣,糧食是咱農民的命,不能賣糧食!” 是,這時候郭莊還沒人賣糧食,這時候糧食產量低,國家也困難,農民打下的糧食要排隊給國家交公糧,剩下的糧食囤在家里,家家都有一間屋專門放麥xue子,麥xue子里的堆得全是小麥,誰家的麥xue子大,誰家的小麥的堆得高,誰家心里就得意,日子過得就踏實。 可是郭青云知道啊,不會打仗,不會鬧饑荒,國家會越來越好,老百姓的日子也會越來越好,以后不收公糧了,產量也高了,家里的糧食會多的堆不下,不賣等啥呢? 那時候啊,就沒多少人愿意屯糧食,很多人從地里拉回家直接就賣了。 現在爸媽天天發愁,賣魚的時候愁,晚上睡覺的時候也愁,家里現在這種情況,只能賣糧食來錢快。 她問郭建設:“爸,小魚養的時間越長,是不是長的越肥?” “那還用說!”郭建設說完,反應過來了,他這沒錢,勉強湊了學費更沒錢了,不知道啥時候能買魚苗,過年哪有肥魚賣! 他瞅著魚攤子發呆,好半天才下決心道:“大丫媽,咱得賣糧食啊,賣了趕緊買魚苗,魚苗放的越早魚養的越肥,過年才有錢還給大隊?!?/br> 張秋果舍不得賣,但是又沒用好辦法,只好說:“等咱交了公糧,留點小麥打面,剩下的都賣了吧?!?/br> 郭建設的棚屋放不了麥xue子,他家的小麥xue在了爺奶家的麥xue子里,用袋子裝著,袋子上邊用毛筆字寫著郭建設的名字,免得跟爺家的小麥弄混了。 賣糧食的事,瞞不過爺,爺想了一整天,第二天晚上給奶燒鍋的時候就說了:“她奶,咱也把糧食賣了吧?咱不幫老三一把,誰能幫他呢?” 奶瞅了一眼碗柜上的火柴,老二給買的,那天老二回來,看見老頭子跟二丫在門口費勁擦火柴,去商店一口氣買了十盒,氣的老頭子罵他敗家子,不知道過日子。 奶又瞅了一眼碗柜,關上門里面看不見,但是里面有兩袋白糖,老大拿來的,春紅和春雨給他們送的東西,兩口子舍不得吃,兩袋拿給了七個丫頭,兩袋拿給他們。 她不能寒了老大和老二的心吶!跟爺商量:“咱得跟老大老二說一聲?!?/br> 人活到他們這個歲數啊,家里的東西就不是自己的了,人老了原本就討人嫌,再做事不公平,惹了孩子厭,這個家啊,就完了。 孩子們會跟老人生嫌隙,孩子們之間也會生嫌隙。 這是老人最不愿意看到事情。 倆人合計了一夜,第二天天不亮,倆人就起了,爺拎著籃子去了大爺家,大爺大娘還沒起。 爺放下筐,拿起院子里的竹條掃把。 大爺聽到沙沙的聲音,一開門,看見掃地的爺,嚇了一跳。 “爹,你咋來啦?” 爺轉過身看著他,拄著掃把說:“建山,起了啊?!?/br> 爺瘦瘦的,干巴巴的手握住干巴巴的竹條掃把,臉上沒有以前罵兒子的那種中氣十足,換上了他自己都沒在意的小心討好。 比起現在這個明顯老了的爹,大爺寧愿爹像以前那樣罵他。 爺看著他,瞇著眼睛笑:“嘿嘿!” 大爺鼻頭一酸,“爹,你放那,我自己掃?!?/br> 爺不放,又嘿嘿笑了一聲,雙手握住掃把開始掃地:“你腰不好,爹給你掃干凈,你就不用費勁了?!?/br> 大爺徹底繃不住了,抹了一把臉,出去搶了爺的掃把。 這時候,大娘穿好衣服出來,她不讓公爹掃,也不讓孩子爸掃,她自己掃。 掃著掃著,看見筐和筐里的雞蛋了。 “爹,這咋還有雞蛋?” 爺笑了笑:“上次你娘給曼曼拿雞蛋的時候,不是跟你說了嗎,攢了就給春紅,讓她給娃吃?!?/br> 大娘沒想到那天娘說的竟然是真的,樂的不知道說啥好,她倒不是稀罕這點雞蛋,她自己都喂著雞呢。 她主要是替閨女高興,結婚前沒得爺奶一個好臉,現在好了,出了門子爺奶也沒忘了她們。 等春紅把雞蛋拎回婆家,說娘家爺奶專門給孩子攢的,婆家不得高看她一眼。 大娘客氣了一下:“給她干啥,給七丫她們吃!” “七丫她們有,你娘這還喂著雞呢,下回攢了就給七丫,這回的就給春紅!” “哎!”大娘應下了,拎著筐進灶屋,把雞蛋放好,筐還給爺。 爺拎著筐,跟大兒子和大兒媳婦商量:“建山,春紅媽,建設沒錢養魚,兩口子要賣糧食,我跟你娘商量一下,把我們的糧食也賣了,錢借給建設用,等他有了再還,你們看成不?” 大爺還沒說話,大娘先開口了:“咋不成,爹你賣吧,要是以后你跟娘沒糧食吃了,我跟春紅爸給你們送!”大娘就這點好,不記仇,心眼實,她不去想是不是因為怕她不同意才送的雞蛋堵她的嘴,也不去想跟曼曼大丫幾個比,春紅和春雨多挨了爺奶好多年的臉色,她只認爺奶現在念著春紅,曼曼有的春紅也有,她就知足了。 爺的心事了了一半,不讓大爺送,拎著空筐回家了,回到家,奶已經從菜地回來了,摘了絲瓜,吊瓜,還有辣椒,裝到袋子里,老頭老太背著出門了。 爺身體不好,不放心奶一個人,非要跟著一起去,奶背著十幾斤的菜,兩個人走一會歇一會,到了晌午才到。 郭曼曼吃完飯背著書包出門,看見老頭老太太站院子門口,正小聲嘀咕著:“是這嗎?好像不是這吧?” “爺!奶!”郭曼曼叫了一聲,回頭喊:“爸媽,我爺奶來了!” “爹娘,你們來了?!惫ù匆妰蓚€人狼狽樣,滿頭大汗的,嘴巴干裂起皮,他心疼道:“爹娘,下回來做公交車,我給你們出車錢,別走了!” 他跟李娥把爺奶迎進屋,李娥搶著把東西接過來放在廚房,高興地說:“上回拿回來的,曼曼可喜歡吃了!” 這就是聰明人做事了,老家帶啥東西她都高興,她一高興,爺奶也高興了,不嫌棄就好。 郭曼曼才不喜歡呢,早上吊瓜稀飯,中午吊瓜面條,晚上還有個炒吊瓜,她都快吃成吊瓜了,不過她被郭建川收拾過幾回,兩口子還因此鬧過好幾架,曼曼的嘴巴再也不像以前那樣把不住門有啥說啥了。 媽說她喜歡,那她就喜歡吧。 悄悄溜進屋,她順勢放下書包,去廚房給爺奶倒了兩杯水,端在手里正要出門,突然又給放回案板上,想了想,開了罐子沖兩倍橘子水端出去。 “爺奶,喝水,這是橘子水,你們嘗嘗?!?/br> 奶舍不得喝:“曼曼你喝,奶喝不慣這個,我就愛喝燒的水?!?/br> 爺也舍不得喝,“曼曼喝,喝了好上學?!?/br> 李娥給郭曼曼解圍:“爹娘,你們不管她,她天天喝,這是孫女孝順你們的,你們得喝!” “喝!喝!”既然是孫女孝順的,那爺奶就喝了,倆人是真的渴了,但是這橘子水好喝啊,這輩子第一次喝,小口小口的抿。 郭曼曼沒走,一直站在書包旁邊,郭建川看了她一眼,看的郭曼曼心頭一跳。 都做好挨罵的準備了,郭建川反而沒理他,“爹娘,你們今個是有事嗎?” 爺不想耽誤老二上班,他也累壞了,實在沒力氣繞圈子,直接說道:“建設包的那個魚塘一直空著,沒錢裝攔網,沒錢買魚苗,兩口子要賣糧食,我跟你娘想把家里的糧食也賣了,幫他一把,你看成嗎?等以后建設還錢了,我把錢都給我這幾個孫女攢著,給曼曼她們分!” 郭建川當然沒意見,“家里的事情你們做主就好,跟老大商量也行,不用問我,你們覺得好我就覺得好?!?/br> 郭建川作為唯一一個上學上出來的孩子,他對爹娘除了孝順還有感恩,這種感情摻不得一絲假,就像他自己說的,爹娘覺得好他自己就覺得好。 李娥也沒意見,老家這么窮,她從來沒想過要占老家的便宜,當初跟郭建川結婚,就是看中他這個人,只要郭建川對她好,只要老家那邊大差不差的心里有她家曼曼,不像以前那樣挑剔曼曼是女孩,老家賣小麥,賣豆子,還是賣田賣地,她全都不管。 郭曼曼背著書包走了,“爺奶,你們坐,我上學去了?!?/br> 路過姥姥家的時候,被姥姥喊住了:“曼曼!曼曼!” 郭曼曼走過來,她跟姥姥已經和好了,她媽拎著她給姥姥認錯,姥姥摟著她,祖孫倆哭一場,就啥事沒有了。 可是姥姥不長記性,又開始問她:“曼曼,你爺你奶是不是來借錢的?你爸借了沒有?” 郭曼曼抬起頭,一臉平靜的說:“沒來借錢,家里吊瓜熟了,我爺我奶背來給我吃,姥姥你吃不,放學了我給你抱來!” “別!上次抱來的還沒吃完呢!你家自己留著吧,讓你爸吃,你爺你奶種的,你爸得多吃點?!?/br> 郭曼曼被姥姥打發上學去了,刻意走慢一點,果然聽到姥爺姥姥吵架了。 “會不會說話,不會說話就別說,啥叫曼曼爺奶種的,曼曼爸就得多吃點?你這是啥意思,看不起東西還是看不起種地的?” “以前我爹我娘送東西你就是這話,現在還是這話,咋了,我們老農民種的不配給你城里人吃了?” 郭曼曼打開她的軍用水壺,咕嘟咕嘟灌了半壺水,故意加重腳步,蹬蹬蹬的跑回去,“姥姥,我忘倒水了,你幫我加滿?!?/br> 姥姥沒時間跟姥爺計較,趕緊拿著水壺進屋。 郭曼曼說:“姥爺,我姥姥喜歡吃吊瓜,我也喜歡吃,跟小時候太姥爺太姥姥給咱送來的一樣,可好吃了!晚上我給你搬來一個!”太姥爺太姥姥是姥爺的爹娘,前兩年繼去了,姥爺每每想起沒過好日子的爹娘,就總是看不慣姥姥對郭建川的挑剔,這讓他想到了年輕時候的自己和在兒媳婦面前一直放不開手腳的爹媽。 姥姥拎著水壺跑出來,“趕緊的,再不走要遲到了,小心老師又要罰你!” 郭曼曼背著水壺,跟姥爺姥姥打招呼,上學去了,這次是真走了,連走帶跑的! 姥爺聽著蹬蹬蹬的腳步聲,真的覺得曼曼長大了,變成大姑娘,知道心疼人了! 第34章 租攤位(大修) 二合一 要開始割小麥了! 農忙的時候, 趕集的人很少,賣魚的生意自然變得很差。 但是不管有多差,郭建設不敢丟下街上的攤子, 他怕萬一哪天不去了, 會被人擠兌的沒地方擺攤。 他現在天天去,一直待在同一個位子, 就像占窩劃地盤一樣, 別人如果要搶,那是別人不占理。 要是他停幾天不去了,別人搶就有理了, 就可以理直氣壯的說:“我以為你不來了呢,你不來我當然要占位子啊, 這位子又不是你家的, 誰占了算誰的, 我現在待的好好地,你來了我也不能讓你啊, 誰讓你之前不來呢?” 這大概就是他們這的擺攤習俗,來了就不能走,走了位子就保不住。 這就難辦了,賣魚的生意不能耽誤,地里的莊稼也耽誤不得,郭建設愁的直抓頭皮,“要是咱也有個固定攤位就好了!” 郭青云也想啊, 她從一個剛出生沒多久的小娃娃, 一直長到現在, 每天都陪著爸媽賣魚,冬天冷, 夏天熱,每日都伴著魚腥味,聞得多了,她其實沒有爸媽想象中的那么愛吃魚。 可她心疼啊,心疼爸媽吃的苦,她不是真的小孩子,心里明白的很,除了魚,除了賣不掉剩下來的魚,爸媽沒啥好吃的能給她,沒啥能給家里的幾個jiejie,所以她‘喜歡’吃魚,jiejie們也‘喜歡’吃魚。 她們全部都心疼爸媽,心疼到恨不得睡一夜就長大了,啥活都能替家里做,讓爸媽不用再辛苦的捉魚,不用辛苦的賣魚,也不用辛苦的趕路。 下雨的時候趕路特別受罪,根本沒有辦法打傘,打了也白打,從頭到腳都能打濕了。 爸和媽一個拉車,一個推車,倆人帶著草帽趕路,就這么干淋著,三姐抱著她坐在桶里,桶上面蓋著一把雨傘,她倆風吹不著雨淋不著,可是桶外面的爸媽過得啥日子,沒有人比她更清楚了。 郭青云聽打工的小姐妹說的,女的趕上生理期的時候不能淋雨,淋雨容易掉頭發,還容易生很多病。 郭青云想跟張秋果說:“媽你別淋雨了,淋雨不好?!?/br> 可張秋果不會聽的,因為她擔心郭建設啊,他每天那么累,把自己當成鐵打的身子,萬一啥時候突然倒下,身邊好歹有個人,能救他一命??! 倆人一個像鐵打的,一個像銅鑄的,整天如同刀槍不入一般,郭青云看在眼里,愁在心里,她也恨不得一夜之間就長大了。 好在頂著天才的人設,她現在的表達能力‘突飛猛進’,竟沒有一個人懷疑她,她總算可以做點事了。 比如,幫爸媽爭取一個固定的攤位。 要是有了固定攤位,爸媽再也不用早起占位子,每天至少多睡一小時,不光能休息好,農忙的時候也能歇一歇,不用天天去守著沒生意的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