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頁
馮清派人去永固陵請回了王鐘兒,希望她可以暫時回來照顧高照容。 到了洛陽,馮清告訴元宏,高照容已經精神失常了,不宜再侍奉。 她本來已經準備好迎接元宏的憤怒,可元宏只是很平靜的聽她闡述完這一切,對她說,你做的很好,算是默許了。 廢太子勢在必行了,他必須保護新太子,不能讓朝臣猜到他真正屬意的太子,讓他們有機會攻擊元恪。 把高照容留在平城,讓所有人都以為她已經失寵,誰都不會想到元宏心中真正的太子人選會是元??! 就讓元懌他們的母族和元恂斗吧,等斗的兩敗俱傷之時,元恪才能真正無后顧之憂的登上太子位,那時候再接她來洛陽也不遲…… 洛陽的一切局勢都在按照元宏的布局穩步展開,馮清此時依然是受盡尊寵的皇后。 可讓馮清萬萬沒想到的是,抵達洛陽這年的年底,當馮熙的棺槨被送來洛陽安葬之時,馮妙蓮也隨家中兄弟姐妹同來洛陽了! 元宏竟然把馮妙蓮接到洛陽了! 那一日,元宏親自去迎接了馮熙的棺槨,馮妙蓮看到他之后就撲通跪在他的面前痛哭流涕的訴念舊情,許是見她喪兄喪父,哭的可憐,想她又在宮外吃了那么多年苦,元宏答應她會接她回去。 馮清沒有過錯,元宏要廢黜她,就需要有人來扳倒馮清,只有馮氏才能打敗馮氏,馮妙蓮是她的jiejie,比她早入宮,又一昧只知道爭寵,最合適不過。 可馮妙蓮是文明太后驅逐出宮的,要接她回宮,就得洗清她身上的罪過。 當年馮太后驅逐馮妙蓮,是王遇配合的馮太后,多次數落馮妙蓮罪過。元宏便稱馮妙蓮沒有過錯,以污蔑馮妙蓮的罪名廢黜罷免了王遇,派人把她接回了宮里,冊封昭儀。 王遇是馮太后留給馮清的人,他這一廢,馮清連最后一個幫手也沒有了。 馮清失算了,她此時才意識到,馮熙和馮誕都死了,元宏下一個要對付的,就是自己了…… 至于馮妙蓮再入宮后,如何受盡恩寵,屢辱馮清,都與高照容無關了,畢竟,她不在洛陽,她也看不到了。 她一個人留在平城,守著這偌大的宮殿。平城宮宛如一個巨大的囚籠,將她困鎖在里面,明明是無邊無際的孤獨,她卻覺得自己在此得到了真正的自由。 在夜晚的時候,她總是沿著平城宮的石板路一圈一圈的走著,不知疲倦,每到一處,都會回憶她和他的點點滴滴,在別人眼中的牢籠,如今卻成了她回憶唯一的載體。 她總能看到夜空中那火紅的鳳凰,她向他張開雙臂,卻始終夠不到鳳鳥的翅膀…… 冬天的時候,她會去池塘的冰面上滑冰,她從這頭滑到那頭,仿佛那最后的一面,他們終于沖破這一水之隔,走到了對方的眼前…… 春天的時候,她坐在桃樹下彈著琵琶,桃花紛紛落在她的發梢、肩頭,卻再也沒有人幫她撿下。 她的琵琶已經彈的極好了,她總是輕唱著那首他們的歌,青陽二三月,柳青桃復紅。車馬不相識,音落塵埃中…… 在他忌日的時候,她會默默給他倒上一杯酒。 在他生辰的時候,她會坐在桃花樹下發呆。 在夏天的時候,她會撐著小船到池塘摘上滿滿一船的荷葉和蓮蓬,反復的熬著那一碗荷葉粥,然后把它們吃的干干凈凈。 七月的時候,王鐘兒帶來一個洛陽的消息,說馮清被廢后了。 高照容只是眼神動了動,依然若無其事地撥著她的琵琶,她已經習慣了與世隔絕的生活,不想再聽到那些紛紛擾擾…… 可是,即便她再不想接觸這些紛紛擾擾,紛紛擾擾也會不斷的向她涌來。 平城宮漸漸有了人息,守衛多了,侍候她的宮人也較之前多了起來,她不知道是為什么。 王鐘兒眼神復雜道:“平城不安全了,陛下廢了皇后,下一步,大約是要廢太子了,到時候,太子黨的舊臣一定會做亂?!?/br> 廢…太子啊…… 太和二十年八月,距離馮清被廢后僅一個月,元宏離開金墉宮前往嵩山,命太子元恂入住金墉宮。 元恂入主金墉宮后,宮中突然流言四起,說元恂的生母是因高照容而死,該死的本是高照容! 小黃門蘇興壽更是告訴元恂,高照容是高允族人,他曾扶侍高允上朝三年,非常清楚整個渤海高氏都是支持二皇子元恪為太子的,如今馮清被廢,太子又是廢后所養,太子位恐怕岌岌可危了! 元恂因此恨透了元恪,還遷怒所有渤海高氏之人,太子中庶子高道悅苦諫元恂,不要輕信流言,陛下并無廢太子之心! 可高道悅也是渤海高氏之人,元恂已經不信任任何高氏之人了,竟于宮禁之中親手殺了高道悅,舉朝震驚! 之后,元恂便與左右密商輕騎返回平城,盤踞恒州、朔州稱帝與元宏分庭抗禮! 尚書令陸琇連夜將消息傳給元宏,元宏大為驚愕,高道悅不僅僅是朝廷大臣,他的妻子李氏更是獻文帝的表妹,元宏的表姑。 高道悅于內乃是外戚至親,元恂殺他可謂是大逆不道了! 自己還活著,元恂都敢如此兇悖,日后若是繼承大統,北魏江山豈不毀于他手?這太子,是徹底留不得了! 元宏依然不動聲色地繼續巡視,返回洛陽后迅速召來元恂數落他的罪行,親自動手杖責元恂,自己打完后又讓元禧接著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