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頁
這是戚承禛早就打算好的,只是在知道寧致方身份之前他本來是打算在五個千戶中隨便選一個,現在有了寧致方和寧憶萱這層關系,他自然不會再做別的選擇。 寧致方看著興高采烈仿佛過年的眾人,眼中閃過一絲笑意,他來了南鎮撫司一年,第一次感覺到輕松,沒有了之前的那種壓抑。 勛貴的身份可以給寧致方提供很多便利,但在這寒門居多的南鎮撫司,卻是讓他舉步維艱,更是被其他四個千戶有意無意地孤立,連帶著他的手下也被其他千戶所的人欺負,給他們安排的任務也是最繁瑣最得罪人的。 一年了! 現如今他們一朝翻身,豈能不激動。 便是寧致方向來內斂,心緒也起了幾分波動。 不過,寧致方舒服,其他四個千戶可就不舒服了。 在調查到寧致方和戚承禛的關系后,他們就開始不安。 “你們說,王爺會不會為了給寧致方出氣找我們的茬?” “應該不會吧?”語氣不確定中帶著慌張。 “絕對不會,”這人的語氣就堅定很多,“王爺初掌南鎮撫司,正是需要樹立威信,拉攏人心的時候,他豈會輕易對我們出手?何況我們有對寧致方做什么嗎?” “對啊,我們根本沒對寧致方做過什么?!?/br> 畢竟是從底層一步步爬上來的,哪怕不夠聰明,但絕對夠謹慎,他們再看不慣寧致方,人家也還是勛貴,誰知道會和哪些大人物有關聯。 雖然錦衣衛直屬于梁熙帝,任何官員都沒有處置錦衣衛的權利,但明槍易躲,暗箭難防,所以四人也就是孤立寧致方,并未對他做過什么。 若說有什么能讓寧致方生氣的點,應該就是他的手下每次分配任務都是最差的。 不過戚承禛可是親王,他怎么可能為了幾個錦衣衛小旗開罪他們這幾個千戶。 所以,哪怕戚承禛對他們不滿,頂多就是訓斥一頓,或者讓他們去完成一些比較棘手的案件以示懲戒,這件事也就過去了。 這般想著,四個千戶總算是安心下來。 ...... “王爺,如今整個南鎮撫司都知道了您和寧千戶的關系?!?/br> 這本就是戚承禛有意為之,聽言只是點點頭,“最近這段時間讓他們專心處理地方上的事,務必以最快的速度肅清錦衣衛?!?/br> 戚承禛心里很清楚,錦衣衛中最大的蛀蟲必定在京城,但錦衣衛太大了,在各個地方都設有衙門,比起京城中的錦衣衛中高層,還是地方上的小官好處理。 戚承禛一言就能定他們的生死。 所以,戚承禛決定從下面先開始。 之前韓瑞也是這樣做的,所以才會有大半的錦衣衛不在京城,這一年以來他們一直都是到處跑,在京城停留的時間不超過一個月。 戚承禛看著陸陸續續從下面送回來的卷宗,大多數人無非是為了利益徇私枉法,和當地的官府或許商賈勾結欺壓百姓。 因為牽扯甚廣,總會拔出蘿卜帶出泥,肅清錦衣衛的這段時間,也順帶著整頓了吏治。 梁熙帝此舉可謂是一箭雙雕。 正是摸清了梁熙帝的心思,戚承禛才會更加堅定地將重點放在地方上,梁熙帝正在一步步掌控朝政,他的第一個目標顯然就是底層官吏。 隨著錦衣衛自查肅清,很多地方的底層官吏已經換了一茬,一直待在翰林院等待授職的候選官吏們不會想到梁熙帝初登基的這幾年,會是他們最有機會外放的時候。 而這些人可是實打實的正萱年間的官員,天然效忠梁熙帝。 梁熙帝的動作并沒有遮掩,朝堂上的眾臣也明白梁熙帝的心思,但沒有一個人敢出言阻止。 梁熙帝畢竟是一國之君,若是連任命底層官吏的權利都沒有,那就成了天大的笑話。 所以,梁熙帝用的是陽謀,用得堂堂正正。 要怪就怪那些官吏中飽私囊,觸犯律法,活該被罷官免職。 戚承禛上任后,更是秉持著先地方后中央的行事原則,加大力度肅清錦衣衛,越來越多的底層官吏被扒掉身上那身官皮,或流放或斬首,反正沒一個有好下場。 梁熙帝對大梁的掌控正在點點加深。 ...... 時光流逝,轉眼間,正萱二年已經走到盡頭,從宮里參加宮宴出來,戚承禛和寧憶萱一起坐上馬車,看著外面遲了一個多月才來到的大雪,道:“這場雪來得還真巧?!?/br> 正好是一年的最后一天。 寧憶萱坐在他身邊,同樣看著窗外,“是啊,真巧?!?/br> 寧憶萱其實不喜歡雪天,她幼年喪母,平遠侯迎娶周氏的那天就是一個雪天,年幼的孩子還不會表達自己的心思,但她本能討厭那天的一切。 包括那場漫天的大雪。 戚承禛握住寧憶萱的手,感覺到她的手微涼,便把另一只手放上去,替她暖熱。 寧憶萱感受到手上的熱意,嘴角不自覺彎起,眼中的冷意瞬間消散,對雪天的討厭也減少許多。 她可以因為一個人討厭雪天,也會因為一個人喜歡雪天。 就比如現在。 “反正今日要守歲,夫人一會兒要不要打雪仗?” 戚承禛覺得寧憶萱情緒不對,便想讓她高興一些。 寧憶萱沉默片刻,點頭應下,“好?!?/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