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頁
這話說得著實重了。 幾個千戶立刻嚇得跪在地上,“王爺息怒?!?/br> 因為以前不曾接觸過,他們也摸不清戚承禛的脾氣,生怕自己被殃及無辜。 戚承禛擺擺手,“起來吧,與你們無關,你們現在立刻派人給本王去調查那五百多人現在何處,又是因何缺席今日的點卯,凡是說不出個子丑寅卯的,全部罰三十軍棍,本王會親自監刑?!?/br> “是,屬下遵命?!?/br> 五個千戶已經看出來了,戚承禛是想借這些人立威。 新官上任三把火,戚承禛的心思無可厚非,只能是那些人倒霉,正好撞槍口上。 不過戚承禛也并非一味的立威,他沒讓白山去調查,而是交給幾個千戶自查,便是給他們機會保下自己的親信,顯然他并不打算趕盡殺絕,也是在主動釋放善意。 五個千戶感受到戚承禛的善意,心里對這次立威便沒有什么抵觸,因為戚承禛顯然并非狠辣不講理之人,這樣他們就不用時刻擔心自己的安危。 而且跟著這么一位有背景的上官,總比他們之前誰都不敢惹要強多了。 懷著這樣的心思,五個千戶對于戚承禛有了初步的認同。 在五個千戶調查時,戚承禛也在看五個千戶的資料,有點出乎戚承禛的意料,這五人中竟然還有一個勛貴,而且巧的是這人和戚承禛有些關系。 寧致方,寧憶萱二叔的兒子! 因為老平遠侯夫婦早逝,所以平遠侯府的大房和二房早就分家了,寧憶萱二叔是個武將,常年在邊關駐守,他的妻兒也一直跟他住在邊關,也不知寧致方什么時候回的京,還成了錦衣衛千戶。 按照戚承禛猜測,他這個位置應該是平遠侯幫他運作的,寧憶萱二叔可沒那么大能力,這樣的話,平遠侯府大房和二房之間的關系應該不差。 戚承禛沒見過寧致方,所以方才也沒有認出來,寧致方應該是知道戚承禛的,不過剛剛人多,再加上又是戚承禛初次立威,也不是他表明身份的時候。 按理說,在如今戚承禛對南鎮撫司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出現這么一個親戚,戚承禛應該高興才對。 但因為寧憶萱和平遠侯府復雜的關系,戚承禛也不知該如何對待寧致方。 他想了想還是決定暫且冷處理,等他問過寧憶萱的態度后再決定如何做也不遲。 畢竟在他心里,自然是寧憶萱更重要,他不能無視寧憶萱的態度。 除了寧致方以外,剩下的四個千戶都是從底層一點點爬上來,目前的錦衣衛中高層大多都是家世一般的人,靠自己的能力或者熬資歷,一點點升上來。 會有這一現象,還是多虧了太上皇不重視錦衣衛,這才給了普通人機會。 要知道以前錦衣衛可是個香餑餑,勛貴都想要進錦衣衛,那時候的錦衣衛中高層一多半被勛貴占據。 所以因為太上皇的不重視,錦衣衛誤打誤撞擺脫了勛貴一家獨大的局面。 不過這種情況可能會在今后改變,畢竟誰都知道梁熙帝想要重用錦衣衛。 而且戚承禛就是勛貴,他現在已經是錦衣衛二把手,這也是一個勛貴重新進入錦衣衛的信號。 作為既得利益者,戚承禛自然不會拒絕勛貴進入錦衣衛,但前提是聽話,他不會要自恃身份不聽命令的勛貴。 不過那是以后的事,而且即便今后勛貴再次進入錦衣衛,想要重新變得一家獨大可就沒那么容易了。 現在這四個千戶對于戚承禛來說還算好掌控,畢竟他們不論官職還是身份地位都比不過戚承禛,他們努力了一輩子才得到的千戶位置對戚承禛來說,不過是一個起點。 這種從底層爬起來嘗試過權利滋味的人,最害怕的就是失去這一切,只要他們稍微有點腦子就不會和戚承禛作對。 至于不服戚承禛資歷太淺,那是傻子才會做的事,這個世界本就是不公平的,只有小孩子才會妄想得到公平。 戚承禛品嘗過不公平的滋味,在那樣和平沒有明顯階級的世界他都已認命,更別提現在是明確將人劃分三六九等的時代,能爬上來的人怕是也認命了。 戚承禛簡單看了幾個千戶的資料便將其放在一邊,此時寧致方等人已經將沒有點卯的人召回,又把有“正當借口”的人摘出去,剩下的人都被押在南鎮撫司中央廣場處,以藐視上官,玩忽職守的罪名。 其實僅從這個罪名看足以讓他們蹲幾年大牢或者流放發配。 戚承禛僅讓人打三十軍棍已經是很仁慈了。 這般想的人定然不了解軍棍,這么說吧,哪怕是身強體壯的士兵,六七十軍棍就能要了他們的命,五十軍棍有很大幾率讓他們落下終身殘疾。 至于三十軍訓,身體好的休養幾個月就能好,但若是身體不好或者平日里養尊處優比較虛的,三十軍訓即便要不了他們的命,但足以把他們打殘。 所以,戚承禛的懲罰并不仁慈,相反今日這一幕會牢牢地刻在南鎮撫司觀刑的眾人腦海中。 因為,必然會打死幾個人! 戚承禛來到廣場上,看著被押著跪在地上的二百來人,他沒有多看,直接大手一揮,“開始吧?!?/br> 話音一落,便有十個人高馬大的校尉提著長棍站在長木凳旁,緊接著十個要被打的錦衣衛被強迫著趴在木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