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頁
太上皇的壽誕在晚上,夜幕剛剛降臨,戚承禛和寧憶萱兩人便坐著王府的馬車前往皇宮。 今日皇宮大開宮門,一輛輛馬車駛進皇宮,宮門口兩側站著兩排侍衛,正在嚴格檢查每一輛經過的車輛,不論官拜幾品,都逃不過檢查。 戚承禛自然也不例外。 他很是好脾氣地等侍衛檢查完便進了皇宮,兩人都不是第一次進宮,心里沒什么好好奇的,一路上,兩人又經歷了幾次檢查,且一次比一次王府,戚承禛甚至被要求自證身份。 很顯然,因為今日是太上皇壽誕,梁熙帝擔心有混水摸魚之人,特意派人設置了幾道關卡,經過重重檢查,到了這一步已然不可以再有可疑之人。 與此同時,戚承禛和寧憶萱也到了大明宮店外。 因著太上皇年事已高,不好太過折騰,內務府便把壽誕的舉辦地點放在大明宮大殿。 大明宮在太上皇退位前很是修繕了一番,比起其他宮殿,大明宮明顯要更加富麗堂皇,且處處放置著珍品,就好似珍品有多爛大街一般。 不愧是皇室,果真是財大氣粗! 寧憶萱跟在戚承禛身邊,兩人一同走進大明宮,一時間吸引了不少人的視線。 戚承禛雖然還不曾被封官,但因為他深得太上皇恩寵,不少人對他還算了解。 只是他身邊的寧憶萱還是第一次以昭平王妃的身份出現在眾人面前,眾人心里多了一絲好奇。 此時壽誕還不曾開始,戚承禛和寧憶萱走到自己的位置坐下,不過剛坐下便有人過來搭話。 原主脾氣好出手大方,他還是有很多表面朋友的,雖然因為要債和一部分人沒了往來,可還是有不少愿意做表面功夫的人。 寧憶萱靜靜地看著他和別人寒暄,不曾插話。 戚承禛看她一眼,“夫人若是無聊,可以去找相識的人說說話?!?/br> 寧憶萱搖頭,“多謝王爺關心,妾身很好.....壽誕快開始,想必太上皇和皇上要到了?!?/br> 今日是太上皇壽誕,梁熙帝于情于理都應該露面,畢竟孝道大于天。 就如寧憶萱方才說得那般,一刻鐘后,梁熙帝攙扶著太上皇走出來,梁熙帝父子二人皆身穿明黃色常服,常服繡有龍的圖案,看起來氣勢非凡。 戚承禛的目光落在太上皇身上,不知煉丹還是年長的緣故,太上皇如今很瘦,他坐在首位上,含笑看向下面的大臣,道:“今日是個高興的日子,眾愛卿隨意便好?!?/br> 第21章 梁熙帝如今不過三旬,虛…… 梁熙帝如今不過三旬,虛虛留著胡須,看起來英武不凡,比起滿臉笑容的太上皇,梁熙帝面無表情,端坐在太上皇身邊,極有威嚴。 戚承禛看了眼梁熙帝,愈發覺得梁熙帝不好接觸,觀其往日言行,梁熙帝無疑是個極為能忍的人,這樣的人疑心都重,若說之前戚承禛還有點主動接近梁熙帝的心思,現在卻是打消了。 壽宴開始,太上皇臉上樂呵呵的,底下的人也給面子地談笑,一時間殿內滿是歡聲笑語。 戚承禛看向寧憶萱,“壽宴要進行很久,夫人不如先吃些東西墊墊肚子?” 雖說沒人會在壽宴上認真吃東西,但壽宴一時半刻結束不了,若一直不吃,難保不會餓肚子。 寧憶萱搖頭,“妾身不餓?!?/br> 寧憶萱不是第一次參加宮里的宴會,這種流程她熟悉得很。 戚承禛聽言,便不再多說什么。 其實這種宴會也是官員們交流的時間,已經有不少人湊在一起說話了。 每當這種時候,原主就比較尷尬,他爹走得太早,他早早就繼承了爵位,與他地位相當的都是些浸yin朝堂十幾年的人,便是幾個相識的年輕公子,他們也在長輩的帶領下和其他人交談,原主每次都會落單。 不過,戚承禛不是原主,他坐了一會兒,便起身道:“夫人,我離開一會兒,你有什么事盡管吩咐平槐去做?!?/br> 寧憶萱頷首,“王爺放心?!?/br> 宮里錯綜復雜,尤其是有兩位主子的情況下,更是一片渾水,寧憶萱自是不敢私自亂動,她幫不上戚承禛什么,決不能給他添麻煩。 和寧憶萱說好,戚承禛便帶著白山走向太上皇。 太上皇本來在欣賞歌舞,看到戚承禛過來,眼中的笑意頓時更深了,“朕有些日子沒見承禛了,近來可還好?” 戚承禛先是給太上皇和梁熙帝見禮,隨后才道:“有太上皇的恩寵,臣一切都好?!?/br> 靠近太上皇,戚承禛更加清楚地看到他斑白的頭發,以及布滿皺紋的臉龐,這個執掌了大梁數十年的老人真的已經不年輕了。 或許這就是太上皇癡迷煉丹的原因。 沒人拒絕得了長生不老的魅力。 哪怕明知可能是假的! 思緒飄遠一瞬,戚承禛回神,道:“臣尋找了許久終于找到□□家典籍,也不知太上皇喜不喜歡?” 說著,白山便將手中的木匣打開,露出里面的書籍——《道典》。 這里面記載了眾多道家自開創以來的言論,對于尋求長生的言論自然不少,書中用大量的篇幅來證明長生不老確實存在,只是世人暫時做不到。 不管戚承禛心中多么嗤之以鼻,但他還是將此典籍送給太上皇。 《道典》在眾人眼中并不算出名,但它在太上皇這種追求長生的耳中卻是很有名,書中關于長生的論述很是勾起了一部分人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