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頁
“二爺是?”玖娘問。 “大爺便是咱們老爺,二爺是王麻子,三爺是曉莊!” “哦!”玖娘頷首,表示知道了。 先把書籍都歸類到書房,再把筆墨紙硯一一規整,多寶閣放上從夜市買回來的趣味擺件,玖娘想著到時候做個墊子撲在貴妃榻上,再做兩個靠枕。 看著書房擺放的滿滿當當,玖娘十分滿意。 才開始去規整布料。 買的時候,她就想著粗布剪裁一些出來,賞給莊戶,余下的給下人穿。 若立了功,便給細棉布。 玖娘把這個想法跟華嬸說,華嬸點頭贊同。 “那這粗布便先不放庫房去,不若等明日,太太喊了莊戶過來,仔細詢問后,看一人給幾套衣裳的布料。雖是莊戶,也要恩威并施!” “是這個理!”玖娘頷首。 細棉布、緞布都放到庫房,玖娘發現還多了幾匹繡好的布料。 她敢肯定當時選布料的時候,她避開了這種繡花的,畢竟貴了不止一點半點。 就是印染的花布她都沒選,全部都是純色,價格相對便宜。 “呵!”玖娘輕笑出聲。 想來是她睡了后,趙誠私下去張羅的。 這個男人,總是給她一些意想不到的驚喜。 玖娘喊了一月、二月、三月過來幫忙,和華嬸五人忙活了半天,才把布料東西全部整理好,糧食、香料、種子這些,華嬸早就整理妥當,灶房邊有兩間庫房,專門存放糧食,邊上飯廳更是寬大。 午飯玖娘一個人吃,兩個小菜,一個湯,配半碗米飯。 午飯后繼續收拾整理。 人多力量大,等東西全部整理好,時間還早,玖娘便讓一月去喊莊戶們過來。 “除了去地里干活的都喊過來,我在前廳見她們!” 讓華嬸帶著四個婆子把粗布都搬到前廳。 剪刀、尺子,一樣不落下。 玖娘在大廳等了一會,莊戶們便來了。其中還包括胖莊頭一家子。 想來他們被收拾過,看都不敢看玖娘。 “你們一戶人家站一處,當家做主的站最前面,別這樣子擠在一起,我都不知道誰是誰了!”玖娘輕聲。 她話落,莊戶們面面相覷,開始各找各娘。 玖娘數了一下,連胖莊頭家一起十六戶人家。 家里人有多有少,最多一戶有十七人,最少的八人。 玖娘想了想才說道,“今兒喊你們過來,一來是見一見你們,二來也是想說,從今往后,我便是這莊子的主人了。眼看冬天就要到來,問你們些事情,你們不必害怕,如實回答就成!” 玖娘笑的溫柔。 比起曉莊嬉皮笑臉,說出手就出手,下手還狠,就胖莊頭都差點被取了小命。 王麻子雖不話說,一腳就把胖莊頭媳婦踢飛出去。 至于老爺趙誠,黑著臉,就夠嚇人。 還是太太瞧著面善,好說話。 莊戶們緊張,但還能回話。 “一個個上前來說說,家里幾口人,沒來的做什么去了?” 一個個上前,小聲回著玖娘的話。 玖娘聽后表示滿意。 畢竟沒來的都去干活了,來不了的正在坐月子,她見其中兩個還懷著身孕,“一月、二月,給她們端個凳子,讓她們坐著!” 兩個孕婦連連道謝,倒是規規矩矩坐下了。 玖娘又問,“家里養了些什么牲畜?往年年底可能攢下銀錢?冬天衣裳是否御寒?糧食可夠過冬?家里孩子是否有讀書認字習武的機會?” 玖娘才問完,有人便哭了出聲,站出身跪在地上,“太太,我能先說嗎?” 玖娘看那瘦巴巴的婦人,點了點頭,“你說!” “太太,家里是養了四頭豬,五十來只雞,可莊頭說豬得給兩只他,雞也得給一半,分下來的糧食根本不夠家里人糊口,冬天能不出門就不出門,因為沒有御寒的棉衣、棉褲,飯都吃不飽了,哪里有機會讀書認字習武、一年到頭,只有不生病,這日子才能熬過去,若是家里有人生病……!”婦人說著,泣不成聲。 玖娘看了一眼胖莊頭。 胖莊頭嚇的一瑟縮,一身肥rou抖了抖。 “從今兒起,只要地里的活都干好,你們養了雞鴨豬什么的,不用給任何人,你們自己留著。往年怎么分糧食我是不管的,但從今往后總不會讓你們餓著肚子,眼見冬天來了,我這邊有些粗布,一人兩身衣裳,至于棉花……”玖娘微微一頓,“我這邊今年給了,來年咱們整理一塊地出來,自己種棉花,咱們自給自足,若想收棉花的時候,得的棉花多些,便多來干活!” 玖娘讓華嬸帶頭,四個婆子幫忙,又從莊戶里面選了幾個婦人出來幫忙打下手。 幾個顏色保證每家都能分到,不會厚此薄彼。便是胖莊頭一家,玖娘也給了。 等布料分好,玖娘才說起別的事情來。 “過些日子,我便要讀書認字,你們若是想過來讀書認字,我是歡迎的。若想學針線活也行,廚藝也可以,不論是未嫁的姑娘,還是嫁人的小媳婦,或者是家里的婆子媽,只要愿意來學,我是熱烈歡迎。至于你們這些小子,早上早些來跟著老爺學學拳腳功夫,只要能夠堅持下來的,一人早上給兩個饅頭,一碗薄粥,吃了后跟著讀書認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