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寡婦生活指南 第142節
書迷正在閱讀:殺死戀童癖的一百種方式(r18)、我上了我最喜歡的人最恨的人、畫骨寵妃、夾槍帶棍(短篇合集H)、我把反派當主角寵后[穿書]、貍花貓的種田修仙日常、小道觀里全員非人、分手后我走上人生巔峰、我粉的透明都爆成了流量、在亂葬崗挖坑的我是否做錯了[穿書]
第227章 以退為進 所以, 得叫村族里有痛點,他們才會竭力去管這件事。但現在,叫他們去管小寡婦, 呵,沒有好處, 反正名聲都已經壞了, 他們才懶得折騰去管。終究還是因為沒有傷害到他們的切身利益! 村里所做的是只要孤立他們家, 不來往便是。這樣的人家, 各個村里總有那么幾戶的。要么是霸道的人人遠離, 要么是弱的,被人排擠, 還有就是性格不好,不容于人的。 而這么幾戶可能雖然是笑話,或是刺猥的不好接觸, 但并不影響村族里的大事。所以也就不管了。 本來王安平想要治王安福也有別的法子,光不孝這一條,就能治他。徹底解決后患。但王安平不想這么做。他不能將娘牽扯進來。 以前的那些事最好是永遠都不再提起。他和娘都沒有非要王安福死的恨意, 也并非是為了讓他死而去治他的心思,以往那些早就過去了。 告不孝的確可行。但是告不孝之后呢,怎么處理收尾, 就是麻煩, 要么逼兒子去死, 那張融融就一定落得個逼死兒子的名聲。要么,就是在朝廷的調解下, 母子棄前嫌,然后母慈子孝,這不得令人惡心死?! 所以王安平絕不想把舊事牽扯進來, 也不想以不孝罪去治王安福。 他不想讓娘再與王安福這種人有任何的接觸和往來。 所以王安平才這樣以退為進,是為了以后。 而他更相信以王安福的為人,他不可能不貪不動念頭,只要行動了。就是鐵證。那時根本不需要娘出手,只需要村族里幫著他們兄弟二人,就足以讓王安福沒好果子吃了,甚至都不必驚動衙門。 律法雖在,然而,古代處理事務,是很難動用到律法的程度的,大多數都是村族里自行處置。這樣都能捂住。所以只要不是人命,是糾紛,還是分產這樣的糾紛,衙門是樂得不管的,只叫村族里自己協調就行了。 若為此事而動用律法,王安和和王安平將來的名聲也不會好。 所以既使將來告到衙門里去,縣太爺也只會叫村族里商議著來辦,而不會至于到升堂會審的程度。 這樣,張融融和王安和,還有他自己將更有保障。 不可能為了這么一個惡心人,把所有人都扯進去。為了埋汰一個惡心人,難道要跳進糞坑里與他撕扯嗎,雖然最后的結果依舊是能把惡心人丟進糞坑里,但自己個兒也臟了臭了呀。 這根本不值得。王安福也不配! 王安和大約是這段時間受了太多的憋屈,喝著酒眼眶就紅了,然后低聲嗚咽起來,狼狽又難堪,也不以此為丑,握住了王安平的手道:“我雖沒一個好兄長,但還有安平這個好弟弟……安平啊,以前我也不是一個好哥哥。沒為你做過什么。反倒是現在,你還要為我cao心,還想著我。我以前不是人吶,根本不曉得兄弟的好,一點點也沒有照應過你,我真不是人啊……” 說罷嗚嗚的哭。 孫氏也紅了眼眶。 王安平心態卻平和,他對王安和卻并沒有太多的感情。就算是現在,也是利用大于情份的。而王安和的感情卻是洶涌而濃烈,是真心的。雖然這些真心先自發于愧疚和良心,也沒有多少的利益。 但,終究還是遲了。 遲了就是遲了,說多了也沒用。 王安平的心早就如同磐石一般的硬,只是面上卻是很柔而已。他的親人,他認為的親人,只有娘和張興柱。是在最最艱難時刻,也不曾放棄他的人。像長久溺于水中,卻不被放棄的手。 王安平安慰著王安和,道:“都過去了,二哥提這些陳年往事做什么?!以后都好好過日子吧?!?/br> “可是,可是……失去的卻再不回來了,”王安和哽咽著,越哭越傷心! 王浩沒心沒肺的啃著大雞腿,看親爹哭,也沒啥感覺,只是翻了個白眼,嘀咕著平時叫他不要哭,結果爹跟水做的似的,動不動就流眼淚。 王安平無奈,只好一邊勸慰,一邊與他說話。 一頓飯吃了好久,孫氏才將菜色都收下去了。 王安和喝了不少,是又哭又笑,又欣慰得意,又有幾份釋放過后的惆悵。當然,更多的還是喜悅。不管咋,兄弟能回,能和睦的坐在一塊吃酒,他知足了,真知足了! 他看著醉了,其實又沒醉。只是激動,特別激動興奮。弟弟還肯認他,知足了。 王安平便拉著他去了里正家,當然手里還有包袱里帶回來的禮。 一路拎到里正家去了。里正其實知道王安平回村了,村里都在說,但他就是不想來看,也是冷著的意思。 等人進了門,才露出幾份笑意來,心道這小子這般才上道。不然他一回來,他一個里正偏跑去看他,像什么話?!上回在衙門里讓他辦事不力的事,他還郁悶著呢,雖不至于記恨,也知王安平沒這個能力,但多少村里還是拉不下面子的。 如今王安平回村,還送來了禮,這也是想緩和的意思,因此他的臉色稍緩,也順勢就坡下驢了。 不過嘴上卻說著,“回村就回村,看看咱就看看咱,帶什么禮,城里啥都貴,多破費???!” “難得回村一趟,應該的?!蓖醢财降溃骸吧匣貨]幫上村里的忙,是我沒用,但回了村,不能連知數都不會,那我也就不配姓王了?!?/br> 里正臉色帶了點笑意,客氣道:“在城里可好?你娘可好?!在衙門里一切都好?!” “都好?!蓖醢财讲惶徇@些,應付了一句,便直接道:“叔,我想和您商議一件事。我大哥和二哥家這狀況,您也看在眼里。兩家離的太近,這樣下去,可怎么過?!這樣不是辦法啊。所以,我回村是想著把我的宅基地換給我二哥用著。他蓋屋住著先。等將來再說將來的事情。這樣也能稍避一避那個小寡婦的風頭,不然我二哥二嫂的日子都沒法過了。這樣吵來吵去的嚷著,對村里影響也不好?!?/br> 里正聽了,便笑道:“這沒什么難的。只是你樂意?!將來若是有糾紛,村里可是不管的。你們兄弟商量好,還要落在紙上?!?/br> “沒事的,將來再換回來?!蓖醢财降?。 里正認真的看了一眼王安平道;“難得的是你心還寬,不怨恨你二哥?!鄙匣厮€以為是因為王安平恨著村里的所有人呢,所以才不幫。 能連王安和都不記恨,可見王安平這個人是能靠得住的。 反正是用他自己的換,沒有觸及到其它村人的利益,他也沒什么地方不同意的。 王安和聽了一副十分高興的樣子。 “想好了?!”里正道。 “想好了,”王安和咧嘴笑。 里正自然就將此事落于紙上,寫了契約,叫他們兄弟二人簽字畫押。 王安和呼出一口氣,看向王安平的眼神都充滿了信任和自豪。這就是他的兄弟,為他解難來了呢。他還是有親兄弟想著的。 王安平道:“王家長者都已去世,也只村族里這些族老了,小寡婦的事情,族老們不管嗎?!這么一個人留在村里,影響總歸是壞。本來我和二哥也想管。但沒有長輩出面,實在是不好管,甚至連說都不能夠。大哥不像是個能聽勸的。我這也是難為……” 里正笑了笑,道:“怎么管?!這種事情一般都是長輩管,不然就是兄弟管。我們雖是村族老人,但到底是外人,外人怎么插手兄弟間的事情。這要是管的不好,鬧出了麻煩,又怎么算?!這種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你們都沒法管,我們就更沒有辦法管了!” 王安平其實就是探探口風。 但他聽出來了。村族里不管哪里是因為怕麻煩,而是沒有足夠的利益。倘若把小寡婦驅逐,甚至以此為名把王安福趕走,沒收了他的土地田宅啥的,這村里也算得了好處,這樣的事當然值得做,亂世之中,這樣的事也不是少數。封建社會,村族也是吃內部的人的。只要犯了錯,或是被人抓到了錯,被吃是很正常的事情。倘若只一個男子,沒有兄弟叔侄的相幫,被吃的概率更大。 但現在,不是以前了。不是亂世了。 上一回他們想多占些隔壁村的地,衙門都不支持,抓住了小寡婦這個把柄要脅隔壁村,也沒討到便宜。這說明什么,這說明這樣的事情,得不到官府的支持。 既然如此,動力不足,他們還管個屁!閑的蛋疼嗎?! 所以,不是不能管,也不是不想管,而是動力不足。再是治世,誰也沒閑的蛋疼的拿起道德的大旗去搞風搞雨。道德大旗的背后其實也是因為利益。 然而現在明顯利益不足。還管個屁! 村族里也有想法啊,你們親兄弟親娘都不管,憑啥叫我管,還管出一身sao,沾一身屎來?!好處呢?!哪怕拿出真金白銀來管也好使啊,只空口白牙一句影響不好就得管?! 誰也不傻,都是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主兒。就沒有那真正的好心的。 當然也不是說所有村都如此。但大多數是這樣的。 也有村里是容不得沙子,見不得這樣的事,一定要處理的。 可不代表王家村也得這樣! 況且小寡婦娘家那個村也很難惹!這背后都站著一個村,王家村能橫啥?比哪個村板凳多,人多不成?! 第228章 格格不入 王安平嘆道:“這可如何是好?!” 一副沒主見的模樣。這模樣看上去真是無能極了! 里正看他如此, 是信他雖然看著長好了,但其實還不是大人呢。也就相信他在衙門里只是打醬油的角色了。 這樣的人指望著能平家,也不可能管得著王安福。 王安和也適時的低了頭, 他也不知道該怎么管啊,只能勸, 可是王安福理都不理他, 也是無可奈何。 這兩個不中用的兄弟, 里正心中無語。 “哎, 我抽空回來也只能略規勸大哥一兩句了, 只是他不肯理會我,”王安平道:“平常衙門事多, 我還得聽差,實在是沒得多少精力來勸。少不得要勞動村族里老人們,有時就勸上一勸他, 哪怕聽得進去一兩句也是好的。不求他做多好的人,只求他別再作妖就使得了?!?/br> 里正胡亂的應了,點了點頭。做不做卻是兩說。 心中卻想道, 王安福那種人,還能聽人勸?!自家長輩都不顧的一人,還能聽村族里老人們的勸??? 也未免太將他們當回事, 以為他們能勸得了王安福呢! “這些時日安和村里也確是苦不堪言?!崩镎龂@了一聲, 道:“勸也勸過, 可是事已經這樣了,怕是難了。若是能約束一二小寡婦, 都不至于如此?!?/br> 王安和做出憋屈的表情,哪怕是娶個小老婆回來也沒事,是妨礙不著他, 關鍵是不本份啊…… 三人對著嘆氣。 都一副我也沒辦法的樣子。 王安平說了幾句便和王安和回了。 里正客氣的說把東西帶走,王安平哪會帶,只道:“本是孝敬村族里的,一點子點心罷了,不值個什么,別嫌不好才是。收下吧?!?/br> 里正這才沒有勉強。送人走了,打開看了看,十分滿意,笑道:“雖不中用,人還是知禮的!” 正說著呢,族里老人都來了,道:“聽說安平來你家了?!” “是,剛走……”里正道:“也是沒轍治王安福,到我這里來念經。他們兄弟都管不了,我有什么法子?!” 說罷又將換宅基地的事給說了。 族老們都一臉驚訝,道:“看來安平也并不恨村里,也不恨他兄弟,這樣也好。將來他若在衙門里能說上話,多少也有個能辦事的??倸w是好事?!?/br> 另一老人道:“只不知等這一天要等到什么時候?!?/br> “他還年輕,咱們是等不著了,但村里還有小輩們,總能等到的,為了子孫,也得好好相處才是,之前的事就算了吧?!弊謇系?。 里正道:“瞧他還是個沒主意的,一點主張拿不出來。想要成事,還早著呢。咱村也不是說要討要多少好處,只是將來萬一與別的村起了紛爭,好歹縣里有能管事和說話的人,比啥都強。這小子將來也不知道能不能成事。唉?!?/br> “比之前已經長進不少了,他以前多膽???!”另一族老嘆息了一聲,道:“以前沒管過他,對他也沒多少恩惠,他能回村,給好臉色,便算是掛念著村里了?,F在想要他回報,我們能有這個臉面嗎?!” 眾人臉色一變,到底還是人,不禁都不語了。也不知是心虛的還是咋的。 良久,里正道:“不管咋,他肯認村里就好,至少是認王安和的。這就行了。關系以后慢慢修補?!?/br> 族老們點頭應了,里正將王安平帶來的東西,一人分了點,都各自散去了! 王安平在路上掏了二兩銀子遞給王安和道:“我也是個窮的,身上只這么點,二哥拿去蓋屋作添頭吧。不管如何,先脫離了這里要緊。眼不見為凈,也過幾天清凈日子?!?/br> 王安和的眼淚就先流下來了,道:“安平,你……” 見他不肯拿,王安平拉起他的手,道:“拿著吧?!?/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