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寡婦生活指南 第89節
書迷正在閱讀:殺死戀童癖的一百種方式(r18)、我上了我最喜歡的人最恨的人、畫骨寵妃、夾槍帶棍(短篇合集H)、我把反派當主角寵后[穿書]、貍花貓的種田修仙日常、小道觀里全員非人、分手后我走上人生巔峰、我粉的透明都爆成了流量、在亂葬崗挖坑的我是否做錯了[穿書]
“前些日子一直天熱的厲害, 也沒什么雨,現在這雨一起,要下多久也不曉得, ”張融融道:“家里米什么的還能吃多久?!” “沒囤多少,要不我再去買點回來?!”張興柱道。 “嗯, 就怕下的時間長,家里沒得吃,水也積一點囤上一點。要是雨季拖拖拉拉的,只怕菜也得漲價, 想買都買不著……”張融融道。 “成, 我現在就去?!睆埮d柱還去尋了馬大夫,兩人一同去了。 鄰居們看他們去了, 也不少人也跟著去了,不管咋么,還是備著點心里踏實。中原人嘛,都是這樣, 史上苦難的基因刻在后代的骨子里了,反正吃的喝的都得備足了才安心。 之前囤糧一般都是秋里囤到春里的那一類,等春糧上來,也就青黃相接了。夏天反而很少囤,是因為很多人家的干燥條件不足,囤的太多了,又潮濕的話,米面都會發霉生蟲。像這一種,扔了又舍不得,不扔吃著又真不好吃。 大多數便喂雞了,但是大白米喂起雞來也心疼啊,所以夏天如果不是特殊情況的話,一般會少積點米面糧啥的。 便是家里有去年的舊糧的,太熱的時候也會拿出來曬在院子里翻著曬上一曬。 糧□□貴,若真生蟲了,還真沒幾個舍得給雞吃的,一般都是把蟲曬一曬,然后再收起來,繼續吃。要是不好吃,就煮粥嘛,放點鹽和豬油一拌,也就香了。只要不是霉的太嚴重,大多數連喂雞都不舍得。 夏天天熱,是真的煩人,因為雞下的蛋也容易壞,如果這個時候老母雞非要抱窩,那就算出了小雞,也不容易存活,會熱死,尤其是一升溫再一降溫啥的,還有熱死又凍死的。 這個天氣,家里當天下的雞蛋基本在第二天就吃了,就是怕壞了可惜! 沒有冰箱實在沒的辦法。 就算有地窖,但是也會有其它的不好,第一它的溫度達不到,第二不通風的話,其實在最熱的時候,它也會很悶熱,東西也不可能完全的保存太久,若是潮濕的天氣里,它又濕度大,東西也是會發霉的。若是衛生條件再達不到的話,好家伙,它會成為老鼠的家。 所以地窖一般是冬天用的比較多,東西放里面不會凍壞,而夏天,它的限制條件就很多了。 到了中午,張強張恒冒雨拉了一板車的西瓜回來,大妮看他們淋了雨,忙叫換下濕衣服,又打水洗了臉,把頭發給擦干了,可依舊還是一身的汗。 張強道:“這天下雨了還這么悶熱?!?/br> 說罷和張恒二人將西瓜給一個個的擦干了,慢慢的壘到了柴房里,道:“這一板車吃上一個月差不多了。估計那時候瓜也下市了?!?/br> “這個哪兒來的?!”張融融道。 “從碼頭上運來的,是南邊的一個縣里瓜豐收了,今年的價格還算便宜,我和恒子就買了一板車回來,吃一個月應該差不多?!睆垙姷?。 “就怕它存不住,我覺得最多吃上半個月,時間長了,得壞?!睆埡愕溃骸敖衲暧晁欢?,這瓜倒是大豐收了,農人都苦,瓜豐收了,又滯銷,反而賣不出去賣不上價。雨水多的時候,瓜又爛在了地里,沒得賣。不管咋,他們賺錢都是看天看行情的。咱城里人,其實日子也是看天色,這瓜豐收了,多少還能吃著點,若是年收成少的時候,價格太高,哪家舍得這么吃?!也沒法子?!?/br> “城里不少人家都到碼頭去買瓜了,誰家都是一蘿筐一蘿筐的買?!睆垙姷溃骸澳敲磶状?,估計賣的快?!?/br> “可惜下雨了,若是不下雨,后面幾天肯定還有更多的運上來,到時候價格還是更便宜些。只是一下雨就不好說了?!睆埡愕?,“運輸和收瓜都受影響。衙門也會在雨水大的時候不叫船下水?!?/br> 張融融叫大妮去切開一個,嘗了嘗,道:“是真甜?!?/br> “甜吧?!”張恒笑呵呵的,道:“這個時候是應季的時候,比剛上市的時候好吃的多呢?!?/br> 張強和張恒二人像八戒啃瓜皮一般,一頓狼吞虎咽,在外面跑,是真累又渴。 “屋子漏水嗎?!”張融融道。 “有八處漏水,六處是屋頂,兩處是墻面有點滲水,”張強道:“等天晴了,先修補起來。也不知道中秋能不能趕得急。這都六月中了,就怕來不及啊……” “無妨,”張融融道:“我已經叫大牛開始煉油了,下午他都在家,晚上還能加會兒班,也不咋累,無非是活細致些,他做的來。再加上干花又都是現成的,到了油沉淀好了,就能淬進去,等浸潤透了,才提純一次便可以直接售賣。中秋時候就賣這些。等作坊完全好了,再做下一批。來不得及的。一開始的時候,這買賣也只小縣城賣,能吃得下多少貨?大牛做一做,就盡夠了。以后給別的地方供上貨,那時作坊里再做便是?!?/br> 張恒聽了笑起來,道:“這些天我和哥一回家就累的慌,吃了就睡,倒不知道姑奶奶原來早有安排。怪不得最近大牛都不見蹤影呢。原來是一大早出門點卯,中午就跟繡花姑娘一樣似的鉆在家里了?!?/br> “也是怪我,竟沒聞著家里一股油味兒?!睆埡阈ξ牡?。心里十分高興。 正說著呢,張興柱打著傘回來了,外面是米店的伙計拉了板車,板車上用油氈蓋著,里面有好幾袋米面油啥的,調料也買了些。 張強張恒忙去搬進來,小心的避開雨,到柴房里放下了,道:“爹,咋買這許多?!” “老姑說雨不知道下多久,萬一買不著菜,只能吃這些了,我尋思著多買一點,反正家里吃的多,真一時吃不完,也不怕壞?!睆埮d柱一面收傘,一面挽褲腿,看著米店小二穿著蓑衣拉著板車去送別人家了。 “好家伙,這雨可真密,風一吹,傘打著身上也濕了,”張興柱脫下濕淋淋的布鞋,反正在家里他也不怕丟人了,換上了之前張融融叫給家里人做的那種涼鞋,真別說,雖然露著腳趾不大雅觀,但奈不住,真他娘的穿著舒適啊。 “爹,把濕衣換了吧,”大妮給他拿了衣裳。 張興柱聽話去把衣服給換了,這才出來喝茶吃瓜,又看柴房堆了不少,道:“哪兒來的?!” “碼頭上來的,今年瓜豐收呢,干脆拉一板車回來吃,”張強笑道:“家里有大牛,估計著也吃不久?!?/br> 張興柱一樂,笑道:“那是,這點米面也吃不久。省得便宜了霉蟲?!?/br> 說的張恒和大妮都樂起來。 雨淅淅瀝瀝不休,從屋檐像珠子一樣的垂落下來,噼噼啪啪的聽著真的很好聽。 中午王安平和大?;貋砹?,兩人吃著瓜,王安平道:“明天要是雨還不停,縣太爺說就得安排人手去防汛了,雨季河邊上都得有人值班,若是水位到了險位,就得組織城里居民進行加堤的工作,娘,我明天怕是一時回不來,下午只叫大牛先回來便是?!?/br> “行?!睆埲谌诘溃骸叭羰钦娴搅穗U位,再叫大牛去也不遲?!?/br> 張興柱道:“這也是縣里例常的工作了。每年都是這樣。萬一真雨水太多,縣太爺要安排人手下鄉通知的話,叫大牛陪著安平一道去,兩人別分開。大牛知道了嗎?!有啥事別離開你表叔?!?/br> 季大牛道:“我知道了?!?/br> 王安平對張融融道:“只希望今年汛期別太長。要不然下鄉去,別處是沒什么,只王家村,我不太想去?!?/br> “有大牛在,那兩個還敢打你不成?!”張融融道:“怵他們做什么?!” “不是怵他們,是怕看到我和娘現在日子好過,反倒歪纏上來?!蓖醢财降溃骸拔也幌胨麄兺崂p娘?!?/br> “纏不著,我連見都不見,能纏著什么,頂多是你煩心的多了?!睆埲谌诘?。 王安平笑道:“我煩心是沒什么。我不怕煩心。只是討厭他們惹娘煩心?!?/br> 王安平怕什么,是怕王家兩兄弟看到他現在當了衙役,有了好日子,好生活,本來就算沒幾分心管娘和弟弟的心思也會升起好奇心。一旦他們緊盯著他們,無事也會生出事來。 到時候,難免會惹到娘不高興。 對他來說,所謂兄弟之名,之義,他是完全不在意,也不在乎,頂多是面上應和些,應付應付就完了。 可是他們配打攪娘嗎??? 且不配呢。 大牛已經開始細心的去弄油的事了,大妮盯的緊,大牛對于這件事嘴巴是閉的像蚌一樣,半句嘴也不多,不往外說。便是季老娘每每來,都完全不知道這件事情。 第140章 縣吏 第二天雨還在下, 季大牛照?;貋?,王安平卻和衙門里的其它吏員往城外輪流去觀察水位,并且封了碼頭, 已經禁止下水了。 雨一大,進城賣菜的人都少了, 一到中午雨竟下的急起來, 不少百姓急著出城, 淋著雨, 赤著足也顧不上鞋子濕不濕了, 趕緊的回家去,就怕萬一雨下的更大, 就回不了家。 大妮怕王安平在碼頭上沒水沒吃,趕緊和大牛做了點心,接了水往碼頭上去了。 王安平道:“趕緊回家, 這雨下的太急了,萬一摔著怎么辦?!” 大妮道:“我沒事, 只是表叔太辛苦了?!?/br> “水位上升的有點快,”王安平皺眉道:“得稟報縣太爺了?!?/br> 大牛道:“我先送大妮回家,我去報信?!?/br> “行?!蓖醢财降溃骸摆s緊的,別叫大妮淋著雨?!?/br> 大牛將大妮往懷里一裹, 幾乎是摟著走, 他身軀寬,反倒叫大妮少淋不少雨。趕緊的送人回了家, 就往縣衙去了。 縣太爺聽了也有點愁眉苦臉,道:“老天爺真是會變臉色啊,這雨說來就來,這般的急!” 感慨兩句, 便忙命人開始組織人手,一面去加固河堤,一面則安排縣城百姓開始排內澇,這雨下的太急,而古代是沒有良好的城內地下排水系統的,積水多了,就得靠人排水。一面則叫人去通知各村各鎮,警惕各條河流的水位,盡量扎好河邊,別叫淹了農田。 這個時候又沒有電話,只有靠人力通知,而且縣衙是真窮,連頭像樣的高頭大馬都沒有,也就只能讓人冒雨去各自通知了。 王安平也跟著各衙役等跑了好幾個村子。大牛一直緊緊跟著他,寸步不離。 倒是沒去王家村,但去了錢家莊啊,與小錢氏娘家相熟的,一問,好家伙,這不是她小叔嗎?! 也去了孫氏的娘家村里。 這一下,王安平當了縣吏的消息還能沒人知道嗎?!幾乎很快就傳開了。還有人特意的跑到王家村去通知小錢氏和孫氏的。 小錢氏與孫氏一開始也不相信,后來好幾撥人來說,這心里就信了。 他們心里泛著嘀咕,難道那個慫包一樣的小叔,還能當上縣吏了???這是走了什么大運?! 現在雨只是急雨,還沒到搶險的地步,因此,百姓各村還是能相互來往的,因為要看河的水位,都是各村都守一段的,相互間的交流也多,鄉下百姓串門便是如家常便飯,因此這人一聚集,各個村都曉得了。 王安福和王安和也都出力去扎河邊防水,成為眾人議論的對象,心里好生郁悶。有些還有來問的,他們卻支支唔唔的答不出來。 王安福的臉色不怎么好。 倒是王安和心里有點酸,有點高興,也有點得意,跟人說,他那小弟最是話少的人,沒想到還有這造化,這是好事啊,要是真的,他得進城去慶祝啊,到時候請全村的人吃飯,也一起慶祝。 不少村人都在背后笑話他,有了好事也沒見正經的來通知過,可見兄弟關系也就那樣,這個時候說什么慶祝,要請人吃席的話,呵,也是不要臉的往臉上貼金。王安平有造化了,與他們有什么相干?! 王家村的人倒是挺高興的,尤其是里正笑道:“沒想到安平還有這造化,是好事啊,衙門里有咱村的人,便是以后有個什么,也能找得著人說話!” “是吶,是吶,是好事啊?!贝迕駛冊趧e村人面前也都有點抖起來的感覺,這個說以前就瞧著安平是個不輕意出聲的,可見是個有點本事的,有本事的人都不說大話。那個說,安平沉穩啊,雖說現在離了王家村,但他姓王,村里還有他的田呢,等到了秋里,不用他來拿,村里就把他地里的收成給送去。 是啊,王安平雖不在王家村住,但卻是王家村人。這就是最重要的。 別的村里人都有點隱隱的羨慕,說是怕是他表哥出了大力吧,聽說他表哥的女婿也是衙役呢,這要是張家沒個關系,能進縣衙,官字兩張口,要是沒本事的小民,連門檻都不敢踏一步的。 這么議論,自然也都是這么想的。 孫氏對王安和道:“等雨停了,去看看婆婆和安平啊?!?/br> “娘又不肯見咱,去了不是討沒趣嗎?!”王安和想到上次,心里有點難受。 “你傻啊,娘見不著,兄弟就不見了?!”孫氏道:“你也不想想,衙門里人,是多硬的關系,自家親兄弟都不去沾,是不是傻?!” 王安和點點頭,道:“行?!?/br> “安平這是好造化啊,果然在城里的機會就是多!”孫氏道:“若是在村里,哪能有這樣的機遇?!?/br> 當初可是連最土的農家丫頭都瞧不上他的?,F在,只怕是農家姑娘想嫁也嫁不著了。 張強和張恒也都出了力,在城內幫著排澇,不然就去幫著挑石將碼頭和河堤給填了填。反正雨水多的時候,堤再高都是使得的。 就這么忙了兩天,雨漸漸的停了,眾人這才松了一口氣。 不下了就好,再下下去,還真有點怕! 水災是真的要家破人亡啊,這雨下的人心里害怕的慌! 縣太爺和全城,各個村鎮的人都松了一口氣。 小老百姓活著不易,夏天怕澇,春秋怕旱,冬里又怕雪寒。 現在只要人安排著守一守堤就行了,等到水位再退一點,才能開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