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52)
書迷正在閱讀:路登(1v1H)、老寡婦生活指南、殺死戀童癖的一百種方式(r18)、我上了我最喜歡的人最恨的人、畫骨寵妃、夾槍帶棍(短篇合集H)、我把反派當主角寵后[穿書]、貍花貓的種田修仙日常、小道觀里全員非人、分手后我走上人生巔峰
子時剛過, 趁著家里仆役都睡下了, 溫知如就背了一個小包袱, 從溫府側門偷溜出去。 不過即便是已經如此小心翼翼,他還是被院子里伺候他多年的兩個小丫鬟給發現了。 少爺!芙笙此刻已經困得有點視線模糊,人也搖搖晃晃, 不過她還是掐了一把自己的大腿強打起精神,追著自家少爺出了院門。 溫知如:??? 晚膳時候都同你們告別了, 該說的話也都說了,你這時候起來做什么? 奴婢舍不得您嘛~芙翠也緊隨其后。 溫知如:又不是這輩子都見不著了, 我上次去山西府也沒見你們這樣。 好了!溫知如壓低了嗓音,也讓兩個小丫鬟都少開口, 我晚上也說了為什么要挑這個時辰悄悄出城,你們在這兒添亂, 是想驚醒這院子里其他的下人嗎? 可是兩個小丫頭自知理虧,可腳步卻沒有挪動分毫。 理智上他們當然知道少爺說的話沒錯, 但情感上卻做不到。 上一次少爺也出過遠門,可那是奉了皇帝的命令去視察,幾個月就會回來。 但這一次 少爺嘴上說是出去避避風頭, 過陣子就能回來,她兩雖然只是個沒見過什么世面的小丫頭,但跟在少爺身邊這么久,多少也能嗅出些不尋常的味道,心里隱約也有個念頭,覺得這事絕對不簡單。 好了,你們舍不得我,想再多看一眼也看到了。溫知如想了想又道,我走后這院子里就你們兩個大丫鬟,溫姌進了宮,知嬿也定了親,我托付了梅姨娘照顧你們,兩個meimei都出嫁了,爹和錢氏應該很快就會給二小姐物色親事,正好你們也去幫襯著點。 可奴婢兩個小丫鬟想說她兩只想在這小院等著少爺,可這會兒在院里吹了吹冷風也清醒不少。之前溫知如就提過她們年紀不算大但也不算小,若是想嫁人自然也使得,可被她兩哭著拒絕了。 現在少爺這個安排確實也是在為他們顧慮周全。 如果不提前給她兩找個倚仗,錢氏指不定會趁著少爺不在京城,找個借口把她兩轟出府去。 溫知如看了看天色,實在不能再多耽擱了,朝她兩擺擺手,回去睡吧,再不走趕不及了。 ************************ 雖說東城城門距離溫府也不算太遠 ,不過到底是趕路,溫知如還特地找了身邊的暗衛借了一匹快馬。 他的騎術并不精湛,但點距離趕個路也勉強湊合。 不過他還是到晚了些,錦翌琿已經在茶樓里等了他一會兒,順便還泡上了一壺熱茶。 溫知如還想著這京城里這么會有茶樓到了這個時辰還在營業的,難不成是為了給這位廢世子的面子? 可視線一瞥,卻又看見在錦翌琿身邊,還端坐著一個頭戴斗笠的青年。 燈光昏暗,在斗笠的陰影下隱約只能看到那青年的小半張臉,可溫知如就是覺得有點面熟 他是 溫知如正在回憶這個男人的身份,眼見著身邊的錦翌琿恭恭敬敬的給他沏了一杯茶。 雖然已經是個廢世子,可能讓他如此恭敬慎重的親自斟茶的 是皇 溫知如差點脫口而出,卻被錦翌琿給攔住。 一位故交,知道你我即將離京,特地來為我們踐行。 是那多謝這位公子了。溫知如心領神會的朝著那人抱拳鞠躬。 待溫知如坐下,錦翌琿便吩咐了店小二關門回避,而后又讓自己的隨從把守住了門口,那人這才摘了斗笠。 皇公子,您怎么會來? 雖說上一次入宮,他和錦翌琿已經將去山西府路上的見聞以及瑞王的野心粗略的給皇帝提醒過,但謀逆的大罪,也不是他們兩個無官無品的年輕人能隨便議論的。 而且皇帝向來和溫首輔不合,也難保他會不會回過頭來又覺得這事是溫彥豐在背后搞鬼。 所以溫知如和錦翌琿最初的計劃,也只是意在引蛇出洞,能使得瑞王多露出點馬腳,讓他們能有更多證據在皇帝面前據理力爭。 可沒想到,皇帝居然也跟著出宮了? 皇帝沒有回答溫知如的疑問,只是看了眼身邊的錦翌琿,后者開始向他解釋道:其實最初我入宮向公子稟報去山西府 的所見所聞之時,公子便已經看出我對你有意。當時公子還問過我,若是首輔大人要阻攔,他可以破例為你我做個媒。卻不曾想,公子這句話才說了沒幾日,我父親就上書要求撤了我的世子爵位,將我趕出賢王府。 溫知如:所以在那時候,公子便已經猜到了,這只是我們的一個障眼法? 他和錦翌琿的這次計劃雖然也聯合了溫彥豐和賢王爺,但也是背著皇帝的。 怎么說,如今朝堂上的局勢復雜,皇帝也很難偏信什么人。 可這計劃如果再加上了賢王爺錦清越的參與,在皇帝眼里就完全不同了。 先帝臨終前給小皇帝留了三個顧命大臣。 除去首輔溫彥豐手握大權一直和小皇帝不和之外。 夏侯老將軍基本不關心朝政上的事情,只是為小皇帝守衛邊疆,他的幾個兒子也先后為國捐軀,唯一活著的老四都廢了一雙腿,可謂是為了大錦朝鞠躬盡瘁了。 而賢王爺錦清越更是深得小皇帝的信任。 錦翌琿自幼就被先帝選進宮和還是皇子的錦雋煜一同學習,賢王爺雖不是太傅,但在教導錦雋煜治國之策上一直十分用心。 可以說,比起那些有血緣關系的皇親國戚,小皇帝更愿意把賢王爺當成親人、長輩來尊敬愛戴。 所以,當他意識到連賢王爺也開始配合這兩個年輕人一起演戲的時候,他也不得不認真的思考這個問題了。 畢竟,他再想要和溫彥豐賭氣,也不至于會冒著要搭上整個江山和自己性命的風險。 是,朕最初聽聞瑞王的事,確實心存疑慮。畢竟母后她老人家這些年雖然在后宮大權上有些獨斷,可對朕一直是頗多照顧,更是一直在約束皇兄行事低調。實在不像是有此等野心之人。小皇帝頓了頓,等面前兩位青年大致消化他的話才又繼續道,只是朕萬萬沒想到,朕一向最敬重的賢皇叔居然也會加入到你們的計劃中。那日他入宮主動求朕搬下圣旨削去你世子爵位時,朕也大為震驚。 賢王爺他將計劃告訴陛下了?溫知如有些不解,賢王爺他雖然沒有接觸過,可也不至于是這么不謹慎的人。 不,皇叔當然不會說,但是朕卻知道他一定是有別的打算。 小皇帝對別人或許還沒那么深刻的了解,可對賢王爺卻是徹徹底底的信賴的。 錦雋煜的母妃在他很小時候就因為后宮爭斗死在了冷宮里。 可憐的小孩子一個人在后宮孤苦無依,就算皇帝憐憫他,到底也不能面面俱到的照顧到。在后宮那種吃人不吐骨頭的地方,錦雋煜可以說是艱難生存。 那時候最關照錦雋煜的就是賢王爺了,他不但將世子送來宮內陪錦雋煜一同學習,還在私下底教導了他許多的帝王之術。 雖然這其中肯定也有先皇的授意和默許,可小皇帝知道,當初他勢單力薄,與皇后所出的瑞王幾乎難以抗衡,賢王爺若是有半點私心想要自保,都不會這般毫無保留的輔助他。 所以對賢王爺,小皇帝是完全信任的。 第81章 那日和小皇帝的談話, 最終雖然錦翌琿和溫知如也沒能把計劃全盤托出。 可也算是暗示了小皇帝,這是一招以退為進,暗渡陳倉的險招。 小皇帝從這些只字片語中大概也猜到了六七分, 他也知道這兩位少年有些事不能明說的理由。 畢竟這個計劃, 等同于是把皇帝放在了最危險的位置。 可再仔細想想, 小皇帝也不得不贊同他們的想法。 所謂我在明敵在暗,如果他們非要等瑞王自己露出馬腳, 那必定是對方已經做好了萬全之策的時候。 到了那一刻, 哪怕他有了準備, 也未必能敵得過對方的一擊制勝。 還不如趁著現在引蛇出洞, 自己這邊雖沒有必勝的把握, 可瑞王也同樣擔著風險。 算起來或許他們的勝算還大一些。 溫知如他們和小皇帝交談完之后便連夜出了京城。 他們從城東出發,大約前進了一兩個時辰,就改道向西南 而另一隊天亮時分出發的馬車, 則是按照原定計劃,一路朝著賢王爺在西北的封地去了。 瑞王那頭自然也是有關注他們的行蹤。 只不過等到他的手下發現跟錯了隊伍, 真的錦翌琿和溫知如早已經離開京城去了另一條路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的晚上了。 哪怕是現在回報給瑞王, 再派人手加急追趕,似乎也有些晚了。 不過得到消息的瑞王倒也不是十分在意。 左右人都走了, 就算是耍陰謀詭計,又能掀起多少風浪? 太后到底在這后宮里待得久了, 先后看著兩位皇帝爭權奪勢,態度倒是格外謹慎。 也不能這么說, 一位是賢王的嫡長子,一位又是溫首輔的嫡長子,他們兩同日出京, 還故意喬裝打扮掩人耳目,不得不防??! 不是都鬧翻了嗎?瑞王依然不以為意,之前母后您也是這般小心,可我們不也派人去打聽了,溫彥豐把他寶貝兒子打了一頓,傷都沒養好就嚷嚷著要趕出府去,要不是家里老太太攔著,又有三小姐入宮這件事耽擱了,怕是早就該走了。 還有那個錦翌琿,世子的身份都被一道圣旨給撤了去,可見賢王也是下定決心了。瑞王想了想又補充道,咱們國家雖沒有鄰國那種談男風色變的傳統,那些有錢人家也會買一兩個男妾回去,可到底是上不得臺面的。 他們兩個都是府里唯一的嫡子,若是非要在一起,不就等于賢王府和溫府都得絕了后。錦清越和溫彥豐就算再開明再愛自己的兒子,在這種事情上也不可能不動怒。 他們現在喬裝出京,估計也是不希望再落人話柄,感覺走的遠遠的,不讓家人知道。 我看是母后你多慮了。 太后搖著頭:你??!就是這樣,從小做事就是毛毛躁躁,想事情也不夠全面,難怪你那個死鬼爹怎么都不肯把皇位給你。 哼瑞王嗤之以鼻,他就喜歡錦雋煜那個窩囊廢我能怎么辦?做事情瞻前顧后,唯唯諾諾的,我要是他,一早就把溫彥豐這種佞臣給弄死了,哪會像現在這樣處處受制于人?這么窩囊的皇帝,不當也罷! 太后冷哼一聲:你怎么不想想,這些年溫彥豐確實是處處在牽制著小皇帝沒錯,可更多的是在牽制我們?你知道錦雋煜那小子是真的窩囊,還是他也看透了這一步? 瑞王吃了一驚:不能吧?那小子不是從小就和姓溫的不對付嗎?溫彥豐的爹好像還是被那個傻小子給害了的,他倆能君臣同心,演戲給我們看? 不需要什么君臣同心,不過是帝王之術罷了!從小就讓你跟著太傅還有你舅舅多學著點,你都學到狗腦子里了? 到了這會兒,太后都有點后悔這么些年為這個蠢兒子鋪路了。 錦雋煜確實是個看起來有點軟弱不夠強勢的皇帝,可他這個傻兒子,好像 連個當皇帝的料都不是! 可事情都發展到了這一步,現在收手肯定也是來不及了。 好在那兩個礙事的小子暫時是遠水救不了進火,他們也該考慮考慮下一步計劃了。 這么想著,太后只能接著吩咐道:賢王府那邊,世子的位置終究是要有人接替的,明天我去皇帝那探探口風,你也讓錦翌軒那邊做做功課。 還有朝安郡主的事,長公主那邊我已經打點好了,如果皇帝同意賜婚,那正好可以提一提讓錦翌軒接替世子的事情。 瑞王:是,母后我懂。 溫知如和錦翌琿離開京城后的半個月。 錦翌琿入宮在皇帝面前提起了自己心悅朝安郡主的事,之后又去了長公主府提親。 小皇帝本來還有點疑慮,畢竟錦翌琿出京前已經提示了他這個庶弟是瑞王那邊的人,如今要娶自己的親侄女,心里總是不痛快。 再說之前京城不是還出過錦翌琿未婚就有了私生子的傳言。 可當他召見了長公主,自己的親姐居然也表示賢王府二少是個良配的時候 錦雋煜在內心嘆了口氣。 長公主與他雖然不是一母所生,可長公主的母妃從前位份也不高,年少時他兩都沒少在這后宮里被人欺負。 自己是個皇子,總算有皇帝的面子在,還不至于太慘。 可長公主卻沒那么好命。 幼時還是他可憐這個jiejie,時常派人給她送點東西去接濟。 沒想到這么多年過去,長姐沒記著自己的恩情就罷了,還要偏幫著外人。 錦雋煜在內心哀嘆自己果然最終只能是個孤家寡人,一面在賜婚的圣旨上蓋上玉璽。 順道也準了將錦翌軒冊封為賢王世子一事。 婚期被定在了這一年的八月金秋。 *********************** 另一邊,溫知如帶著錦翌琿一路向西南進發,不到十日就來到了當時他讓慕云影購買的那個礦山。 慕云影自然是要在京城坐鎮,畢竟他現在還是溫彥豐的手下。 不過一早得到溫知如和錦翌琿出京的消息,他也已經飛鴿傳書 ,派人在這里打點好了一切。 如今這礦山的人雖未必清楚來人的具體身份,可卻早就得到了通知,這是京城的大人物,礦山真正的幕后老板。 不過到底也只是個窮鄉僻壤的蠻荒之地,就算準備再周全,都比不上他們在京城居住環境的十分之一。 溫知如倒也不介意,前世什么苦沒吃過,先下有人伺候著,有屋子住,有飽飯吃,哪還有那么多奢求。 錦翌琿一開始對著破敗的地方也不太習慣,還想著溫知如為何千里迢迢帶他來這地方。 他倆就算現在再落魄,可賢王府西北的封地也比這舒適太多了。 不過等他們安頓下來,溫知如親自帶著錦翌琿去參觀了礦山后的金庫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