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頁
可她們又是截然不同的。 同樣的面孔,反差巨大的氣質和笑容。 尋人啟事上的梁小寧笑得恣意張揚,眼里全是自信和風華,像白日里熱烈的太陽。 那只洋娃娃笑容溫婉,乖巧,十分柔順,像夜色中落在窗前的月光。 這也是為什么蘇瑤沒有第一時間把那只洋娃娃和梁小寧聯系起來的原因。 李書彬沒注意到蘇瑤的異常,收拾了一下桌上的茶水,一邊說道:“那家餐廳就在學校門口不遠的地方,往前左拐兩百米就到了?!?/br> 李書彬洗好杯子,把那套看上去挺貴的茶具放在裝飾架上。 萬山路伍元路、老師,加上那只幾乎和梁小寧一模一樣的洋娃娃,種種跡象讓蘇瑤懷疑李書彬是那起連環殺人案的兇手。 李書彬做事時蘇瑤一直在觀察他。 李書彬今天穿著一件淺杏色上衣,中式,對襟領,中間的一行盤口簡約大氣,跟他上次穿的米色襯衫一樣,顯得文雅干凈。 加上他細致體貼,整個人顯得極具魅力。 他周身上下看不出一絲一毫他竟然是從一個貧困的小鄉村里走出來的痕跡。就像陳星河說的那樣,他更像一個漂浮著的人設。 李書彬低頭看了看地上的水漬,出去拿了個拖把進來,讓蘇瑤坐在旁邊的位子上:“稍等一下,馬上就好?!?/br> 蘇瑤往后退了一步,靠在另一張辦公桌邊。 突然,桌上的一張教師合影吸引了她的注意力。 照片是包括李書彬在內的五個老師的合影,背景是類似于會議室之類的地方,最后面有個小舞臺,上面拉著一個紅底白字的橫幅:“第八屆青年化學教師學術研修會”。 照片最下方印著照相機自帶的拍攝日期,xxxx年8月29日。 正是五年前連環殺人案發生的時候。 那個案子之所以被稱為4.27案,是因為第一名受害者是在4.27號這天遇害的。 之后三個多月內陸續出現第二、三、四名受害者,最后一個出事的梁小寧是在8.28號失蹤的。 李書彬拖好地還了拖把回來,看見蘇瑤在看桌上的合影,拿起相冊說道:“是跟趙老師他們去首都參加的一個學術學習交流會?!?/br> 蘇瑤不動聲色地看了看李書彬:“這個會看上去挺專業的?!?/br> 李書彬點了下頭,謙虛道:“我也是運氣好才有幸被選上?!?/br> “會上負責授課的都是行業內的大佬,那一個月學到的東西比平時一年學到的還多?!?/br> 蘇瑤:“要學一個月這么久嗎?” 李書彬:“嗯,整個八月都耗在那了?!?/br> 整個八月,蘇瑤回憶起那起連環殺人案,其中最后兩名受害者就是在八月出的事,李書彬似乎沒有作案時間。 李書彬放下相框:“走吧,帶你去吃飯?!?/br> 蘇瑤想確認一些事情:“你等我一下,我去一下洗手間?!?/br> 李書彬很貼心地要給蘇瑤帶路,被蘇瑤拒絕了:“來的時候看見了,出門右拐,我自己過去就行?!?/br> 蘇瑤到了洗手間,拿出手機打了陸海明的電話。 陸海明雖然不是當年專案組的成員,但目前沒人比他更清楚這個案子。 蘇瑤握著手機,聽筒里傳來一聲怒吼:“你寫不寫,寫不寫,九點前寫不完老子打死你!” 蘇瑤:“陸隊,對孩子稍微有點耐心?!?/br> 陸海明:“怎么這個時間給我打電話,什么事?” 蘇瑤:“還是4.27案,當年不是對伍元路這一帶的居民進行全面排查了嗎,所有人的嫌疑都洗清了?” 陸海明:“嗯,尤其是那些被重點懷疑的出租車司機、城市志愿者、老師、醫生等職業從業者,被里里外外調查了好幾遍,不可能有漏網之魚?!?/br> 蘇瑤想了一下:“你平時沒事就往檔案室跑,肯定看過調查記錄吧,關于對云江理工大學的老師的調查你看了嗎?” 陸海明:“那都是重點調查對象,當然看了?!?/br> 蘇瑤:“你還記得有個叫李書彬的化學老師嗎?” 陸海明:“記得,他們那批幾個化學老師都有不在場證明,案發時不在云江市,在開什么會?!?/br> 蘇瑤:“有沒有可能存在開會期間偷偷溜回來作案的可能性?” 陸海明:“不可能,云江市到他們開會的城市,來回必須借助交通工具,專案組已經查過了,開會期間沒有人回過云江。謹慎起見,專案組特地查了會議監控,那幾個老師每天都呆在開會地點,絕對錯不了?!?/br> 蘇瑤想了想,又問道:“那起連環殺人案跟洋娃娃有關系嗎?” 陸海明沒聽明白,大聲問了句:“什么洋娃娃?” 電話那頭傳來兒童的聲音:“爸爸,我不要洋娃娃,洋娃娃是女孩子的玩具,我要變形金剛?!?/br> 陸海明吼了聲:“滾去寫作業去?!?/br> 陸海明想了好一會:“非要說那起案子跟洋娃娃的關系,唯一就是最后一名受害者梁小寧了,她喜歡一種什么洋娃娃,英文的,叫什么我忘了,還挺貴的?!?/br> 蘇瑤:“BJD娃娃?!?/br> 陸海明:“你怎么知道的?” “我最近不是在相親嗎,相的就是云江大學的一個化學老師,就是剛才跟你提到的李書彬,我在他辦公室看到了一個跟梁小寧長得很像的洋娃娃,”蘇瑤打了個寒顫,握著手機繼續說道,“李書彬既然不是連環殺人案的兇手,他留著梁小寧的娃娃干什么,太詭異了?!?/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