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人間絕色 第17節
書迷正在閱讀:覬覦、簡單一卦,認罪又伏法[香江九零]、我開仙山發家致富養貓貓、我的男友小心眼、[綜漫同人]橫濱歌姬今天也在努力除咒、我見卿卿多嫵媚、非傾即念瑾(1v1h)、我只能陪你到這里、都市傳奇醫仙、拒當玩物,嬌軟小少爺又逃跑了
劉貴妃臉上的笑容消失了。 皇后一直面無喜色。 畫作里,是個女子背影,那女子衣袍曳地,其上繡著栩栩如生的牡丹,高髻后亦簪了一朵鮮活的牡丹。 無論是華麗衣袍上面的牡丹,還是髻后簪的牡丹,看上去均色、香、韻十足。而那女子背影竟和端坐的皇后有些相似。 眾人觀畫的第一感受為:宮中畫師的水平也不過如此罷,第二觀才瞧出女子背影神似皇后的端倪。 畫作本就生動傳神,若無深厚的作畫功底,一炷香的工夫作牡丹是極其不易的。這牡丹既有鮮活的,還有繡在衣袍上的,同時要作人物,可謂難上加難。牡丹國色稱絕,在這畫中卻給人作配,那人比花朵雍容神秘。 畫作的細膩傳神本就令人無可挑剔,而畫中牡丹給作配的女子背影極像皇后,眾人更沒有道理說一句不好。 劉貴妃不甘心,道:“玉兒這畫傳神極了,只是今日出的主題是‘牡丹’,你畫里雖然有牡丹,可讓人注意的卻是人物,有偏題之嫌?!?/br> 魏檀玉笑道:“玉兒記得,貴妃娘娘您前不久曾說,女子如花。牡丹乃百花之王,皇后娘娘就如同這花中牡丹,臣女斗膽想象著皇后娘娘的背影作了這畫。牡丹縱然是天香國色,可遇見了皇后娘娘,自然是給皇后娘娘作配?!?/br> 眾妃嬪和女官跟著附和,劉貴妃啞口無言。 皇后抿唇微笑,不緊不慢道:“口齒伶俐,果然跟傳言一般,巧言善辯得很?!?/br> 一句話,讓人聽不出是褒還是貶。 魏檀玉不知道自己巧言善辯的名聲是何時傳出去的,竟得到皇后如此評價。 孫家大小姐孫宜雪這時道:“魏小姐心思靈巧,這畫作傳神,不在宮中畫師水平之下,臣女輸的心服口服?!?/br> 皇后點頭,深邃的目光看向魏檀玉。 這一局,魏檀玉勝出。 兩人都是一勝一負,需要皇后出題加試?;屎笙肓讼?,看著劉貴妃道:“本宮一時沒有頭緒,這加試的題,便交給貴妃來出吧?!?/br> 劉貴妃對鄭國公府懷恨在心,一場加試,自己仍是不利。 然而魏檀玉并不畏懼,依然是鎮定從容的模樣,不過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劉貴妃勾起嘴角:“那你二人便在半柱香的工夫里起興創作一首詩吧,做完分別寫在紙上,呈給皇后娘娘?!?/br> 皇后笑道:“貴妃此主意甚好,不過依本宮看,需給她們定個題旨,不然這不同題旨的詩作出來,各有各的好,如何比?” “殿下所言極是?!眲①F妃接著道:“本宮再加些難度,要四言詩,四聯,三十二字。自古以來,文人雅士愛說相思,你二人便以相思為題旨,請開始吧?!?/br> 半柱香工夫,以相思為題旨,要做三十二字的四言詩,真是考驗人的才華。 孫小姐是太傅之女,區區一首詩而已,起興創作對她來說,又有何難?劉貴妃顯然是偏著孫小姐的。 魏檀玉凝神靜氣,聚集文思,開始搜腸刮肚。 她雖不如孫小姐飽讀詩書,但思維敏捷,反應迅速。 時辰到。女官收了二人寫在紙上的詩,呈到皇后面前。 皇后先展開了孫小姐的詩,眾人一同看去。 “云天曉色,翠靨羅裙。梨園雪盡,繡履聲輕。戲里成歡,曲終又散。此情何寄,惟付黃昏?!?/br> 接著看魏檀玉的詩。 “西風斜日,秋水蛾眉。竹濤盈袖,看碧成朱。紅箋書盡,夢里謝橋。阮郎何事,桃源歸遲?!?/br> 平心而論,讀完一遍,評不出好壞優劣,皇后道:“你二人交換彼此作的詩,來談談自己對對方作的這詩的見解?!?/br> 孫小姐道:“魏小姐這首詩仿佛是說,秋日,一個女子迎著西風站在竹林里,翹首盼著良人歸來,直盼到頭暈眼花。女子為此將思念寫滿了紅箋,甚至連做夢都是良人所在的地方。良人到底是因為什么遲遲不歸來和自己團聚呢?” 皇后欣慰地點頭,對她的回答非常滿意。 魏檀玉仔細推敲這孫小姐的詩,不禁悲從中來?!皩O小姐這詩寫的是名單相思的女子?!?/br> 孫小姐抬眸看著魏檀玉,雙眼一亮。 “梨園許是這女子第一次見心上人的地方,這女子重回故地,思念心上人從初曉到黃昏,只可惜,心上人不知道她的心意,又或者不喜歡她。她只能聽著戲曲歌樂幻想著自己和心上人的故事,一曲唱完,他們的故事也就結束了。女子衷腸無人可傾吐,只能訴給落日黃昏?!?/br> 孫小姐贊賞地笑道:“魏小姐心思細膩,你的見解沒有錯,實在令人佩服?!?/br> 皇后道:“各有千秋,本宮難以決斷孰優孰劣,貴妃以為呢?” “臣妾以為,孫小姐不愧是太傅之女,更勝一籌?!?/br> 眾女官和妃嬪有異議也不敢說話。 皇后道:“孫小姐這詩固然不賴,但詩中這些意象傳達出許多悲情。你們待字閨中,紅顏正新,未被深宮高墻別院所困,也未透徹品嘗男女之情,實不應有這份悲情?;始业膬合笔遣灰鬃?,但所言所感能成命運。本宮希望你們端莊大方,將來為夫君分憂、夫唱婦隨,不希望你們顧影自憐、傷春悲秋。但本宮知道孫小姐向來是識大體的人,是這題旨狹隘,局限于男女之情,令孫小姐過人的才華未展現出來?!?/br> 聽出皇后話里對自己的嘲諷之意,劉貴妃瞬間黑臉。 女官問:“那依殿下之見,今日的比試,該留下誰?” 第21章 盡快完婚【入v公告】 皇后道:“太傅和大司徒之女今日的表現有目共睹,不論姿色,單論才藝,豈是其他待選之女能比的,都留下進入明日的殿選。本宮會將今日二人的表現如實稟告陛下。太子妃,從她二人之間擇出?!?/br> 魏檀玉松了一口氣。 她沒想到皇后竟會留下自己?;蛟S還是看中了鄭國公府的勢力,皇后想讓自己做秦王妃。 紅蓼在場外等候。 見自家小姐神色輕松地出來,歡快地迎上前問:“小姐是不是進入明日的殿選了?” 魏檀玉點頭。 “小姐真厲害,奴婢方才看見有落選的官員之女一邊哭泣一邊在抱怨這考核不公,說貴妃明明提議兩人一組比試,可她們這一組兩人竟都被篩了出去,有一組兩人卻都進入了殿選,奴婢一猜肯定是小姐那組,咱們小姐贏得堂堂正正,哪方面不是甩她們一條長安街?” 魏檀玉拿手勾了勾她的鼻子?!斑@里還是皇宮,咱們不要亂說話了,回府再說?!?/br> 進入殿選四人,擇兩人給太子,分別做太子妃和良娣,另兩個分別做秦王妃和韓王妃。 魏檀玉和孫宜雪兩人身份最高,其余兩人,一人出自二品之家,一人出自三品之家。 毫無疑問,太子良娣是那名三品之家的嫡女了。 這幾日,鄭國公夫婦夜里睡前總會先推敲推敲殿選的結果。陛下有意削弱劉貴妃和韓王的勢力,應不會點女兒為韓王妃,那他們的女兒不是做太子妃就是秦王妃。 鄭國公暗中已向皇后那邊表明了忠心。女兒最終嫁給誰,全看皇后和陛下最后的決斷了。 知道女兒這是穩坐太子或秦王的正妃之位,鄭國公夫人不再擔心。 殿選在皇宮舉行宮宴的蓬萊殿進行。 雖是以皇家舉行家宴的形式進行殿選,進入殿選的四位官女子卻并不覺得輕松。因為將由皇帝親自考核選拔,皇帝會結合皇后和皇子的意見指婚。無論如何,進入殿選的四人最終都會成為皇家兒媳。 魏檀玉和孫宜雪位次相鄰,入座時,孫小姐沖魏檀玉十分友善地笑了一笑。 魏檀玉也回了個微笑。 昨日比試,已看清孫小姐的心胸和為人,才女氣質,賢淑端方。魏檀玉對她十分欣賞,只是沒想到她那庶妹竟能和韓王干出那些荒唐事。通過昨日孫小姐作的詩和她望著自己那如遇知己的眼神,魏檀玉想不通她到底單相思的是誰。 反正不是太子。 太子和韓王面她們而坐,魏檀玉的位置此時正對太子,孫宜雪正面對韓王,另外兩名進入殿選的女子坐在她們身后。 太子穿的是那日來鄭國公府送賞賜時穿的朱色具服,此刻看著魏檀玉的眼神也如那日溫柔,嘴角噙了抹讓她心領神會的笑意。 皇帝此時發話:“朕看了昨日選拔呈上來的作品,果然如皇后所言,大司徒之女與太傅之女表現出色,斗畫作詩更是精彩絕倫。故,朕決定,今日擇你二人其中一人為太子妃?!?/br> 皇后從旁接話:“昨日,兩位千金不相上下,本宮不得已讓貴妃出了加試的題旨。不知今日,你二人是否仍能讓陛下為你們加試?!?/br> 皇帝卻道:“朕今日不加試,一輪便能擇出人選。朕出題,你二人回答。太子、皇后與朕分別選出一人,得兩票者勝出?!?/br> 皇后面色凝重地看向太子,見太子仍在看鄭國公的女兒,心中感到不妙。 皇帝舉樽?!澳请揲_始出題?!?/br> 魏檀玉此刻反而不緊張了。 皇帝說得兩票者勝出,十有八九如自己所料的一樣。她并不害怕一會發揮得不如孫小姐,皇帝存了私心,肯定會選自己的。 “古人云,女子無才便是德。朕倒不這么認為。故吩咐皇后和宮闈局在選拔皇子妃時不只看重她們的出身和容貌,更要看中她們的才學和品行。雖說女子和后宮不得妄議政事,但朕今日卻想聽聽你們的政見。朕接下來要問的問題,本該是對儲君問的,你們都是閨中女子,鮮少議論政事,朕這個問題確是有些為難了你們。但朕就是想聽聽你們身為女子,有沒有自己獨特的見解?!?/br> “朕的問題是:為君者,該如何對待朝中朋黨?” 舉座震驚,鴉雀無聲,此時若是落一根針在地上,那聲音也只怕清晰可聞。 皇后和貴妃心底里各自發怵,韓王蹙眉,太子沉思。 “兩位但說無妨,不管說了什么,朕都會恕你二人無罪。朕給你們充足的思考工夫,想好了即可回答朕?!?/br> 皇帝這一問,簡直敲山震虎。魏檀玉心想。 皇后和貴妃各自在朝中為太子和韓王拉派結黨,皇帝心知肚明。然而,這兩人都不是皇帝眼中的儲君人選。 皇帝也是有意思,嘴上打擊皇后和貴妃為兒子拉派結黨的行為,看到自己最喜歡的兒子秦王在朝中孤立無援,也坐不住了,將兵馬之權都給秦王,還親自下場為他拉派結黨。 孫小姐先開口闡述見解:“回陛下,臣女以為,小人黨而不群,他們以權謀私,排擠忠良,胡作非為,擾亂清明政治,為君者當以德教化、恩威并施,‘塞朋黨之門’?!?/br> 皇后滿意地點頭。 皇帝輕輕頷首,又眉頭微蹙,將期待的目光落到魏檀玉臉上。 魏檀玉馬上道:“陛下,臣女以為朋黨在歷朝歷代都無法杜絕,不僅是小人會結成朋黨,君子也會結成朋黨。小人朋黨,狗茍蠅營,禍亂朝綱;君子朋黨,志同道合,忠君愛國。若一概而論嚴厲打擊,則讓人心惶惶,朝政失序。為君者,當親賢臣,遠小人,塞小人之朋黨,揚君子之朋黨?!?/br> 皇帝聽罷會心一笑,看向皇后:“不知兩位千金誰的回答更得皇后之心?” “君子怎會結成朋黨?古語曰,‘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臣妾覺得魏小姐這番話有些荒謬,臣妾還是贊同孫小姐的觀點?!?/br> 魏檀玉在心底冷冷哼了一聲?;屎笞焐险f君子群而不黨,暗地里卻在朝中拉幫結派,說出這話時自己的臉不疼嗎? 皇帝撫掌:“大司徒之女能言善辯,此番言論,深得朕心。太子——” “兒臣在?!?/br> “這最后的選擇權在你的手中,你若是想選誰,便親自將太子妃的九花樹冠交到你的太子妃手上?!?/br> “遵旨?!碧诱酒鹕?,從內侍陳緹手中接過九花樹冠,徑直走向了對面的人。 “魏小姐的言論,讓孤耳目一新?!碧由ひ魷貪?,雙手奉上太子妃戴的九花樹冠。 魏檀玉雙手接過道謝。 太子牽起她的手走向殿中一起叩謝皇帝皇后。 “今日起,鄭國公之女便是朕親賜的太子妃,皇后需傳話給宮闈局,好生置辦太子大婚事宜,擇吉日讓太子和太子妃盡快完婚?!?/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