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
“燕子已有十七足歲了吧?” 小姑娘點點頭,這種問題完全是沒話找話,外婆比她自己還清楚。 老人家絮絮叨叨地繼續說下去,“像婆婆這么大的年紀,已經嫁到你外公家了……那時候你外公只是個小校尉,我記得啊……” 外婆算不上吳都王家的嫡系子女,只是個小宗女兒,在當時武人身價倍增的年歲里,與外公的結合是很正常的。吳國季世,曾經鐘鳴鼎食的王、謝二家隨之式微,門庭衰敗,等到故周滅國遷鼎,吳國在十余天后也國祚顛覆,國君親自負荊前往炎都,吳國改郡。 雖說興亡百姓苦,這些聽起來轟轟烈烈的事跡,改朝換代,祖廟傾頹,對于下層平民來說沒有太深刻的感覺,或許生活在脫離兵燹之苦后,還要更好一點。 等外公把那紙書放回信匣,晏晏才回過神來,婆婆說了些什么都未入耳。 老兩□□換了一個眼神,外公笑瞇瞇的眼神讓小姑娘沒由來心頭一緊。開口的是外婆。 “燕子想不想去外面?” “外面?現在這么晚,明天可以?!⌒」媚镫[約知道自己的生活會發生變化,眼下不知老兩口意欲何為,只能乖乖撒嬌。 “婆婆說的是離開吳郡,去你一直想去的北地哦?!蓖馄乓彩且桓毙Σ[瞇的神色。 晏晏拉住她的衣角,搖啊搖的,“婆婆不是想要把燕兒賣了吧?” “嗯,我和你外公年紀大了,以后無力顧你,理應為你找個清白人家‘賣了’?!蓖馄诺恼Z氣篤定,哪里像是和她開玩笑。 晏晏垂著頭,想要說點什么來反駁,婆婆繼續和她說。 “我和你外公認識兩個青年俊彥,都是一等一的好人才,一個是當朝太學生中的翹楚,被京都譽為‘江吳玉樹’;另一個是文名動京華的年輕才子,將要接任太史官。都配得上我家小燕兒,你自己選一個吧?!?/br> 這是什么話???小姑娘瞪大了眼睛,這和里巷最爛的戲文一樣的情節,還叫自己選一個?下一步是不是要搞個招親?外公外婆再怎么想把自己嫁出去,也不用如此兒戲吧?又不是什么豪門小姐,聽他們不似玩笑的話讓小妮子啞口無言。 晏晏有壯志,心里明白自己還不是什么奇女子。她不是市井傳說里解救落魄士子的官家小姐,也不是多才多藝的名伶佳人,僅僅是個喜歡胡思亂想的小丫頭,在思春的年紀里才有那么幾分如詩的少女情懷,來不及幻想將來夫婿的模樣,老人家已經為她cao心嫁人的大事了。 屋里沒有人說話,燈花噼剝作響。婆婆湊上去,拈出那封書信又看了一回。 晏晏沒有看到,那封信右上出格是這樣寫的:李伯祖老大人在上,不肖孫謝客跪伏稽首,再拜祖母…… 小姑娘還在一種茫然的狀態中,沒有發現他們低聲的交談。外婆輕輕把手搭在小姑娘的肩上,晏晏抬頭看她,老人家面容慈祥。 “燕子,這些天好好和婆婆學習一下怎么做一個淑女。你的夫君下月上旬,就要回吳郡來,到時候就在這里成婚,我和外公年歲去了,不能隨你們去京都觀禮……這是你外公的意思,也是我們的心愿?!?/br> 剛才還說笑著叫她擇婿的婆婆,居然已經想把她的婚事都定下來。而且這種不容置疑的語氣,溫溫和和,最是讓人無力。這是極為正常的,人亦有言“藝麻如之何?衡從其畝;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在這個匪媒不得的年月里,晏晏僅剩的親人就是老去的外公外婆,他們要為小外孫女定下一門婚事,于情于理,都無人能反駁。 當然,還有一個人可以發出她微弱的聲音。 “婆婆,我不想這么快嫁出去……”對于未知的生活,未知的夫婿,仔細一想,小姑娘充滿了恐懼。這種焦慮,是正常女子都會有的,她害怕的是進入一個未知的環境,離開養大她的老人,重新開始一段完全沒有眉目的生活。 旁人眼里的晏晏總是笑著的,做什么都是歡快的模樣,完全沒有其他雙親俱歿的孩子那般郁郁寡歡、不茍言笑。 “聽話,我們生前最后的愿望就是幫你這只小燕兒找到新家,了卻這樁事后就再無掛心。再說,也沒有叫你馬上嫁給那小子,等他回來婆婆還要仔細看看他能不能照顧好我的小燕兒?!?/br> 她囁嚅片刻,沒有問那人是誰,哀哀怨怨凄凄慘慘的小模樣把外婆逗笑了。 “放下你的小心肝吧燕兒,你的夫婿決計要比你外公強,這回算得上衣錦還鄉了,專門過來接你過門的?!蓖馄湃绱苏f著,不想再浪費燈盞,擺手讓外公先去外屋廂房休息。 晏晏拉著婆婆不放她走,接著問道:“方才婆婆說了,我的……那人是哪一位?” 小姑娘還想掙扎,思量著剛才婆婆說過兩個人,各有優點,他們居然已經選好了。若婆婆說是前一位什么太學生首席,就推說不喜歡這種還在讀書修習的,若是后者,則言不想做御史夫人,這些為官的都不是什么好人。 其實晏晏兩個都不喜歡,什么太學生之類的,在她眼里就是一個書呆子,木訥無趣好欺負,一點也不“英雄”--就像,就像那個誰來著……至于要步入仕途的那位,多半春秋已不富,若是個冷臉長須的北人,豈不是可憐自己芳華錯委身。說到底,她對讀書人帶著成見,這是從小就瞧不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