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復仇之戰?。?200字大章)
書迷正在閱讀:鷹眼神探、天降神棍:王妃要逃家、情人島(1v1 HE)、秀色可餐(短篇集)、穿成小土地公后成了團寵、三國之主宰中原、失憶后認錯老公、一不小心成了天庭姑爺、反派Alpha被末世大佬撿回家(穿越)、穿到八零年代白手起家
經過七日的輕車慢行,郭尚一行人,終于回到了鄴城。 鄴城,州牧府。 上座處,郭威手捧情報,目光不時朝北邊眺望去。 臺下眾文武,無不眉頭緊皺,無時無刻不在等待著郭尚回來的消息。 因為他們生怕,高銘在得了糧草后,顧忌到如今戰端將開,就想挾持郭尚不放他回來。 當然,除了大公子郭剛,沒有一丁點的擔憂,甚至還隱隱有幾分得意。 因為只要郭尚回不來,那他就是郭家唯一的繼承人。 “報!啟稟主公,二公子帶兵回來了!” 正當此時,門外響起了匆匆的腳步聲,一個士兵拱手入內,驚喜地叫嚷起來。 聽到這個消息,眾人緊繃的心弦總算松了下來,無不暗暗舒了一口氣。 正襟危色的郭威,眉宇之間閃過一瞬不易察覺的驚喜,但還是肅然拍案道:“這個逆子,還有臉回來見我,讓他們先進來吧” 少頃,只見郭尚在高覽的攙扶下,在眾目睽睽中,一瘸一拐地走了進來。 “不孝子郭尚,拜見父親大人!” 撲通一聲,郭尚直接跪在了地上,向郭威請罪。 郭威本來想要動怒,但發現郭尚似乎身上有傷,臉色憔悴,走路不穩,便厲聲問道:“何故走路一瘸一拐,莫不是那高賊加刑于你?” 此話一出,郭尚不禁身形一顫,猛然想到了自己襠下已是空空如也,不由羞憤自心頭升起。 連抽幾口冷氣,郭尚才平復氣息,拱手沉聲道:“父親天威在上,那高賊豈敢動我,只是......只是......” “只是什么?”郭尚鷹眉一凝,厲聲追問起來。 郭尚又磕了一個頭,佯裝出一臉悲痛,高聲道:“只是那甄家父女,實在欺人太甚,將甄宓嫁與高賊不說,還揚言要殺孩兒助興,好在孩兒機智,在他們動手之前就從平原城里逃了出來?!?/br> “逃出來之后,孩兒便去找了高將軍,然后舉兵掃滅了清河,將那些吃里扒外的賤民,全部就地正法了?!?/br> 聽著郭尚自編的經歷,臺下眾文武剛開始是同仇敵愾。 但當他們聽到郭尚屠了清河時,無不駭然變色,滿目驚愕。 “二公子,那可是冀州的城郡??!如此悖逆民心之事,你怎敢私自為之?”田豐忍不住豎起手指,指責起郭尚來。 就連一向站在郭尚這邊的許攸,都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氣。 他實在沒想到,郭尚竟然膽大到這種程度,連個請示都沒有,就私自做出這種聳人聽聞的屠城之舉。 站在一旁的郭剛忍不住了,上前拱手說道:“父親,戰端未開而先屠城,亂自家民心乃兵家大忌,尚弟這是糊涂??!” 一時間臺下文武,對郭尚如此莽進屠城的作為,頗有微詞,所有的矛頭都指向了郭尚。 郭威臉色陰沉萬分,眉頭皺成了一個深深的川字,那半闔半開的眼眶中,不斷有復雜的情緒掠過。 那情緒包含有對郭尚遇難的愧疚同情,也有對郭尚私自屠城的懊惱憂慮。 “父親!這三個月來,齊軍百般羞辱于我,清河城的甄家和那些賤民,明擺著就是心向高賊,若是不殺雞儆猴,難道還要任由他們投靠高賊嗎?” “若是父親覺得我做錯了,有損父親的威勢民心,那就請父親殺了我,用我的人頭,還那幫賤民一個所謂的公道!” 冠冕堂皇的一番誓詞落下,郭尚倏然解下腰間佩劍,放到身前的案臺上,裝出一臉慨然赴死的姿態。 而這些說辭,是他早在來路上,就已經想好借口。 因為他比誰都了解郭威對他的溺愛,只要給郭威個臺階,郭威就會順著臺階走下去。 “二公子雖然莽撞了些,但也是報仇心切,情有可原。主公請想想,這三個月來,二公子日夜活在奴役和監視下,這是何等的寢食難安,心神俱損啊?!?/br> “何況屠城之事古來有之,這難道不是對冀州百姓,還有那些所謂世家的一種警告嗎?” 許攸緩過神來,也當即拱手為郭尚求起情,說起理來。 被二人這么一帶節奏,臺下又有一幫郭尚的勢利眼,站出來為他求情。 而郭剛、田豐一派,則與郭尚站在了對立面,堅決認為郭尚此舉過大于功。 臺下吵成一片,所有人都在等郭威給出一個判斷。 沉吟良久,郭威終于一拍案臺,掃了一眼眾人,表態道:“甄逸老兒聯合高賊蔑我郭家,本公早晚要把他們一網打盡。尚兒屠城之事縱然有些慘烈,但要怪,也只能怪他們咎由自取,要和本公對著干?!?/br> 果然,郭威最后還是選擇了略過此事,不作任何的處置。 “主公,可是這……” “夠了,這件事到此為止,難道你們是覺得本公老糊涂了嗎?” 田豐面色一變,還想繼續進言,但卻被郭威冷冷地打斷。 “我等不敢?!?/br> 見郭威動怒剛愎,郭剛和田豐等人,也不好再多說什么,只得閉上嘴巴,幽幽退到一旁。 看到眾人不再言語,郭尚自知機會來了,當即作出滿臉的義憤填膺,拱手道:“高賊欺人太甚,如今孩兒已平安歸來,父親再無顧忌,當舉兵北上,剿滅這禍端,以正父親冀州牧的威望?!?/br> 此言一出,又是引得一片嘩然。 郭威目色一沉,開口道:“可他畢竟是皇室宗親,公然宣戰與之為敵,本公恐怕是師出無名,怕是朝廷那邊不好應付?!?/br> 因為如果和高銘公然宣戰,那就無異于昭告天下自己要造反,屢世公侯出身的郭威,自然會顧忌到這一點。 見狀如此,許攸緩緩出列,鄭重其事道:“而今皇室暗落,神器空虛,縱觀秦皇、霸王、晉帝、齊祖,哪個不是亂世出身?主公更乃是當世之英雄,當以再造社稷為己任,只要兵權在手,何須懼怕那些所謂的繁文綱紀,成王敗寇,自有定數!” 說著,許攸指向了輿圖洛陽的方向,高聲道:“朝廷已是曹賊和閹黨的朝廷,哪里還有一點大齊的影子,他們還敢頒發圣旨,封高銘為青州牧,統領冀州和青州兩地軍政,這不是擺明了要將主公趕盡殺絕么?” “主公把朝廷當朝廷,可朝廷何時把主公當過重臣?” “若再忍讓,等到曹軍北上,齊軍南下時,主公將臨腹背受敵之境,人為刀俎,我為魚rou,屆時冀州休矣!” 許攸洋洋灑灑的一番話語,徹底震碎了郭威心中最后的顧忌。 人為刀俎,我為魚rou。 這八個字,如同驚雷一般轟在郭威的心頭。 剿滅高銘,吞并青州,一統中原,再造社稷...... 一紙浩大的藍圖,隨之浮現在他的腦海里,一點點燃起埋藏在他內心深處的野望。 這一次,滿堂的文臣武將,都以一種期待的目光看向郭威,等他的一句決策 深深地吸了一口氣,郭威再無猶豫,眼眸剩下的,只有堅決的戰意和野望。 “唰”的一聲,寒光閃爍。 只見郭威拔出案臺上的那柄利劍,劍鋒橫掃四方,而后厲聲宣布道:“子遠所言極是,國運將盡,自當英雄出世?!?/br> “秦皇霸王尚且如此,何況本公?我心意已決,舉兵北上討伐高賊!不知哪位將軍,愿意領兵前往,揚我軍威?” 看到郭威下了決策,臺下兩派以郭尚和郭剛為首的武將,都蠢蠢欲動,想要出列請纓。 因為誰拿到了首戰的大捷,誰的地位就會水漲船高,一日千里。 “此戰非同小可,懇請父親讓孩兒效勞,我必不辱軍令,碾平青州!”郭剛憤慨起身,拱手請戰。 田豐也隨之上前,拱手道:“在下也以為,讓大公子出戰高賊最好,此子以五千兵馬,敗盡青州七萬雄獅,絕不容小覷?!?/br> 郭剛一出列,右側武將也紛紛附和。因為郭剛常年來南征北討,戰功赫赫,在軍中威望自然甚高。 “何須大哥親自動手,我與那高子恒有不共戴天之仇,奪妻之恨,此戰要打也當是我帶兵來打,我誓要他城破人亡!” 郭威滿意地點了點頭,正欲拿起令箭頒布軍令時,郭尚卻憤然起身,拱手請纓。 他之所以這么做,一方面是想報仇,另一方面是考慮到,因為一旦郭剛帶兵打了勝仗,那他就將再無出頭之日,永遠活在郭剛的陰影下。 聞言,郭剛卻冷笑一聲,不屑道:“尚弟休要忘了,上次你帶著兩萬精兵去打高賊的兩千弱兵,可是連自己都被生擒了,害父親損失了一大筆糧草才給你贖回來?!?/br> “你......”郭尚頓時氣得滿臉通紅,指著郭剛卻說不出話來。 正當郭尚被氣得說不出話時,許攸上前,翻唇反擊道:“那次是恰逢地裂,豈能以正常打仗言論,大公子如此咄咄逼人,攪動內訌,莫非是別有用心?” 別有用心這四個字一出,頓時引得堂內氣氛劍拔弩張。 郭尚一派和郭剛一派,誰都得理不饒人。 “都給我閉嘴!” 寒光一閃,郭威直接舉劍將案臺劈為兩段,厲聲道:“每次到了這種緊要關頭,你們一個個的,就只知道吵吵吵,這次本公來親自決策,誰敢再妄言一句,如同此案!” 話音落下,眾人爭論之聲也隨之戛然而止。 叫囂不停的氣氛,終于平靜下來。 郭威深吸一口氣,平定體內翻騰的氣血,然后執起一面令箭,喝令道:“尚兒,我郭家四世公侯,將門豈能出犬子?既然你親手一雪前恥,那為父就再給你最后一次機會!” “我命你統精銳步卒四萬,騎兵六萬,帶將高覽、顏良、蔣齊、鞠義四人,拜許攸為軍師,三日后北上平原,如果輸了,就別回來見我了!” 嫡長子就是嫡長子,一出口就是大手筆,十萬精兵加上冀州雙雄之一的顏良,還有河北四庭柱其三的高覽、鞠義和蔣齊三人。 而且還有足智多謀的許攸當軍師,可保郭尚不會再犯一些低級錯誤。 如此陣容,可謂是豪華無比。 而郭威之所以這么做的原因,也是有意要幫郭尚,洗清前番戰敗之辱,扳回他在冀州臣民心中的威望。 聽到這道命令,郭剛及其部將卻盡皆臉色陰沉,拳頭暗握,滿眼的不甘惱火。 就連田豐也黯然嘆息,搖頭苦笑。 但要怪只能怪他是庶子出生,再多的軍功,在郭威眼里竟也抵不上郭尚嫡子的身份。 郭尚喜出望外,拱手答謝道:“多謝父親成全,此戰尚兒定不讓父親失望,勢必提著高賊的項上人頭,向父親復命!” 話剛說完,人群中聞聲走出一員郭尚從未見過的悍將。 放眼望去,只見其威勢逼人,如鐵塔佇立,身高甚至還壓了顏良文丑半個頭。 那冷峻的眉宇間攜裹著目空一切的傲慢,五官上流轉著不怒自威的氣勢。 見到那員悍將出列,郭威嘴角浮現一抹冷笑,拂手道:“尚兒,你把他也一并帶上,我給你介紹一下,這是為父新收的義子……” ...... 平原郡 在清河屠城一事之后,甄逸和甄宓,在孫思邈的調理下,經過十多天的心理和生理疏通,這才平復下來。 甄家雖然滿門蒙難,但好在各地商賈的根基都在,只要一年半載的恢復,就還能重新恢復振興。 不過甄堯的噩耗,讓甄家后繼就再也沒了男丁。 所以甄逸只能把甄家復興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高銘身上。 在他百年之后,甄家的全部基業,都會交由高銘打理,日后再轉手給高銘和甄宓的子嗣。 太守府,正堂 高銘端坐于上座處,臺下文武依次排列,正聽著臺下親兵稟報南面八百里加急的情報。 那道情報所說不是別的,正是郭尚起兵十萬,此刻正在北上平原,想要和高銘決戰的消息。 從青州帶來的將士,加上平原城中這小半年來招募的士卒,如今高銘麾下齊軍,規模數量在五萬左右。 和郭尚大軍相比,整整差了五萬,而且還有一眾河北悍將相隨,看來又是一場以少對多的惡戰。 “給本宿主查一下顏良、鞠義、還有那個蔣奇的四維?!备咩懸贿吢犞夂蚍A告,一邊就向腦海中的系統發送了查詢指令。 “冀州雙雄上將——顏良,四維如下 武力:98 智力:62 統帥:74 治政:57” “河北四庭柱之一——鞠義,四維如下 武力:88 智力:70 統帥:90 治政:61” “河北四庭柱之一——蔣奇,四維如下 武力:86 智力:68 統帥:72 治政:58” 一眼掃去,三人中武力最高的當屬顏良。 畢竟在三國中,顏良是能以二十回合速敗曹魏上將徐晃,并嚇得曹軍一時間無人敢迎戰的存在。 若非關二爺的出現,恐怕顏良還真沒人能奈何他。 而在這幫將領中,統帥最高之人,當屬統領著先登死士的鞠義。 在三國中鞠義曾以千余先登死士,擊潰公孫瓚橫行幽州,不可一世的白馬義從,一戰威震河北。 至于蔣奇,在史書和演義上記載寥寥無幾,依稀是被張遼所斬的一員袁紹大將而已。 只是想不到,蔣奇竟然也能以86的武力,名列河北四庭柱。 正當高銘打量著這三人四維的時候,房玄齡邁步出列,拱手道:“殿下,如今戰端已起,賊軍兇戾,敵眾我寡的局勢一目了然?!?/br> 緊接著,房玄齡伸手指向那掛在側壁上的地圖,繼續補充道:“平原城方才興修,民心穩定不久,短時間內斷然不可再受兵戈之難。所以在下以為,殿下可盡起五萬大軍,在平原城外五十里處,百丈設一營。以此拒郭軍于城外,形成對峙之勢?!?/br> “房兄所言極是,但在下以為,威脅可不止這郭威一支勢力?!?/br> 從未發表過意見的李東陽,此刻也徐徐出列,伸手指向了并州方向,沉聲道:“諸位請看,北側幽州有張遼和羅成二位將軍率領的青州兵相抗,可保短期無虞,但這西面的并州,諸位可有想過?” 此話一出,眾人都不禁眉頭一皺。 并州位于冀州的西北側,雖然沒有與平原城接壤,但也相距不遠。 而如今的并州牧,正是威震北塞,坐鎮十萬大軍的征北將軍董卓。 若是郭尚與董卓勾結,難保到時候一起對高銘發難,那齊軍就很可能陷入腹背受敵的狀態。 眼力見敏感的李東陽,一下子就察覺到了這個潛在的隱患。 高銘點了點頭,表示贊同,拂手追問道:“那你有什么對策,可以來應付并州這個變數嗎?” 李東陽毫不遮掩,當即拱手回道:“眼下無用兵之計,殿下只能派人去九原郡,親自面見并說服董卓,最好能讓他出兵相助我軍?!?/br> 說服董卓 這四個字看起來簡單,但做起來是何其困難。 天下誰人不知,并州董卓雖有威震狄族之名,但也是個性情殘暴,好大喜功之人,麾下全是些虎狼之將。 尤其是這幾年來,董卓荒yin無度,開始勾結北方狄族,對南下中原充滿野望。 稍有不慎,就會落入萬劫不復之地,所以說服董卓,無異于是在鬼門關前討飯吃。 一時間,眾人都陷入了沉默,有的是不自信于自己的口才,怕耽誤了軍機大事,有的則是懼于董卓威勢,怕有來無回。 正當高銘一籌莫展,找不到合適人選,準備喚醒系統,召喚一名后世人杰的時候。 一個款款而立的身影,從人群中站了出來,不是別人,正是生辰剛過十二歲的諸葛亮 只見諸葛亮滿臉自信,上前只一拱手,意氣風發道:“啟稟殿下,亮愿身赴九原,替殿下解并州之患!”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