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真夫妻 第33節
“不舒服?” 方??焖偻掷锶麡訓|西,頭也不回的跑了。 神神秘秘,趙秀云攤開掌心,看清是什么,整個人可見的歡快起來。 方海的私房錢真是不花白不花,跟馬路上撿的似的,這男人到底哪里攢那么多錢? 趙秀云也不深思,數清楚是一百塊錢揣兜里,尋思回來多給他帶點rou,別說拿了錢還不辦事。 她這一趟也不是全為買東西,還為找工作。 這時候沒多少廠在招工,都是內部招聘,一家三代人在一個廠上班很正常。 趙秀云是跟幾位軍屬打聽過,知道市里單位多,像她這樣識字的比較有機會,才動了心思。 可有心思,不一定就能找到。 紡織廠、機械廠、國棉廠…… 凡是看到招牌,趙秀云就去問保安,都是擺擺手說不對外招人。 有崗位也內部消化,尤其這兩年好多上山下鄉的人都跑回來,待業青年多,國營大廠里都是些盤根錯節的關系,滬市不是老家的一畝三分地,原來有的關系都用不上。 趙秀云只想嘆氣,糊紙盒的十來塊錢夠干嘛,她現在是越來越不安,老覺得拖到最后,方海會跟她離婚,到時候孩子她肯定要帶走的,沒有工作怎么行,得未雨綢繆。 第一步就邁不出去,還有什么好綢繆的。 太陽大,趙秀云拿著方海給的錢去買冰汽水,一口氣咕咚,把瓶子退給老板,又隨便找家店吃小餛飩。 吃完去淮國舊。 淮國舊賣的東西有兩種,一種是收上來的二手貨,一種是沒能出口的瑕疵品,共通點是都不要票。 不要票的東西,對趙秀云就是好東西。 地方蓋得跟大倉庫似的,東西全都就地放,不像百貨大樓整整齊齊擺在玻璃柜臺后面。 里頭人頭攢動,走路肩膀碰肩膀。加上熱,空氣不流通,沒會人能悶出人一身汗。 趙秀云都覺得衣服濕噠噠貼著后背。 來淘舊貨得憑運氣,說不準什么時候東西就被人買走。她也不一定是買什么,就是回回進城都想來逛逛看。 上到鐘表收音機,下到鍋碗瓢盆,商品琳瑯滿目,有點損壞不明顯的都有人搶。 趙秀云看中一個磕掉一角的搪瓷盆,家里還缺一個和面,眼疾手快搶到手,接著轉悠。 出口的地方才結賬,售貨員掃一眼就知道該收你多少錢。 越過日用品的位置,看大件的人少。 照相機柜臺前好幾個人說些沒人聽懂的專業話,趙秀云聽一耳朵,沒聽出花來,聳聳肩。 哪怕是舊相機,也要小千塊錢,還不算買膠卷。 照相館一張才收兩毛,她每年帶孩子去照都不心疼。 再就是自行車,永久牌、鳳凰牌、上海牌、蘭陵牌,也就滬市這種大地方才有這么多種,老家只有一樣,鳳凰牌,結婚的時候連票帶車小三百。 那車雖然給小叔子方川騎走了,方海又把錢要回來,現在就在趙秀云手里攥著。 不過她現在不上班,有的是時間,兩條腿不是白長的,方海上班又是隔壁就到,等禾兒小學畢業到市里上初中再弄一輛。 小學五年,再三年就要上初中了。 孩子真是見風長,一不留神節節高。去年的衣服今年都短一茬,領口勒著脖子。 費布費錢啊。 趙秀云找到兩件和孩子舊衣服差不多的短袖,預備裁下來接上,反正大家都是這么穿,孩子的衣服有不帶補丁的,也有帶補丁的,不過都收拾得很干凈,跟新的一樣。 磨損多半是到處蹭的,禾兒還愛爬樹,家屬院有幾棵大樹是作為和營地的格擋,高得很,站在上面能看到營地里頭的樣子,爬上去差點沒給哨兵當壞分子按下來。 雖然沒按下來,也是結結實實一頓罵,她爸爸都差點吃瓜落。 方海也是個心寬的,挨了罵,還攔著不讓打孩子,說是這么大的皮肯定是皮一點,女孩子,不要老是打。 說得跟她是后媽,天天背著人打孩子似的。 禾兒最近是越來越無法無天,也就親媽能治治,到哪都橫著走。 趙秀云有心給她緊緊皮,逮著把柄可不使勁用,給了她好幾下,親爹都不頂用。 樹不修不直溜,家屬院就沒有不打孩子的人家,趙秀云打得少,次次是有理有據,隔壁陳秀英是一天照三頓打,老小趙強嗷嗷叫個沒完。 不對,童蕊聽說不打孩子,一看陳清韻那樣子,能經得住幾下。天生不足,最近養好點可以下樓玩,還是風吹就倒的樣子,跑兩步就喘??扇思掖型鹾\姼?,給禾兒羨慕的。 她就喜歡跟厲害孩子玩,可乒乓球的吸引力也會過去,她最近正纏著爸爸給買籃球。 方海不敢應,買糖吃掉就毀尸滅跡,那么大一個籃球指定要擺家里,第一天就得露餡,到時候一準一齊挨罵。 趙秀云慣孩子,可也沒有總買新玩具的,松口期末考考好給她買。 考好對禾兒來說簡單,她是穩穩當當的第一名,還放大話說“自己肯定考好,不如先買球”,趙秀云不肯。 花錢的地方多啊,不當家不知油鹽貴。 這淮國舊里多少好東西,趙秀云看中的都沒舍得買,只買幾樣最急用的,往筐里一扔,去百貨大樓。 說來也怪,家家都說不寬裕,可要花錢的地方是人山人海。 百貨大樓的客人從不間斷,算盤聲永遠響亮。 就是趙秀云進去出來,都花掉五十塊錢,還得去飯店買rou。 這一家子,就嘴永遠填不飽,吃上頭真不能省。 她買了五塊錢的紅燒rou,先坐電車到近郊,再搭半路車回家屬院,這法子還是別人教的,比直達車能省一毛。 就是要多花半個小時。 不過時間不要錢。 趙秀云踩著落日進家屬院,開自家門,先把飯煮上,又把買回來的東西歸置好,這才去洗菜。 菜放在搪瓷盆里,端到院子的水龍頭下洗。 要說住一樓不是沒好處,有個院子寬敞不少,曬衣服還方便。 她把青菜葉子一片片掰開,冷不丁聽見有人喊回頭,手下意識在褲腿上擦一下,面帶驚喜。 “張主任來啦,屋里坐,我倒茶去?!?/br> 張梅花頭一次到方家,也不客氣,坐在椅子上打量,早聽說方團長媳婦能干,只看屋子里收拾得一干二凈就知道。 趙秀云廚房泡茶,端著搪瓷杯出來。 “張主任喝茶?!?/br> 心里嘀咕不知道多少,無事不登三寶殿的,怎么就上自家來了。 張梅花是個利索人,抿一口茶,杯子擱在大腿上轉。 “我也不耽誤你做飯,今天來,是有件事跟你商量?!?/br> 領導的商量,多半不是真商量的意思,趙秀云心一緊,好事是落不到她頭上的,那會是什么壞事呢? 第34章 工作(二合一) 趙秀云從小沒走過運,…… 趙秀云從小沒走過運, 上學的時候老師抽人背課文,一定有一個她。 誰能想到時來運轉, 今天這么大的好事砸在她頭上,叫人不敢置信,以為自己出現幻聽,忍不住問:“張主任,你剛剛是說,想讓我去婦聯上班?” 張梅花笑得和善:“對,婦聯一直很缺人手, 上次你寫的文章我看過,很不錯, 我這里正缺一個會寫的?!?/br> 筆桿子是趙秀云的強項,她一向自認不錯,這會卻謙虛道:“張主任在《婦女報》上的幾篇文章我都看過, 那才叫字字珠璣,我這是班門弄斧?!?/br> 張梅花早年干革、命出身,在家屬院做婦聯主任委實屈才,發表文章都是好久前的事, 料想趙秀云年紀不大,居然還讀過。 人過半百,總愛追憶往昔輝煌,她也不例外, 有些驚訝道:“你還讀過?” 趙秀云倒不是故意吹捧, 她在廣播站,別的不多,報紙最多,一打一打的保存整齊, 沒事的時候就讀,有幾篇可以說是倒背如流,這會一點也不虛,張口就來。 “有一篇《女兒也是傳后人》,鼓勵農村婦女爭取財產分割權,我印象很深刻,在廣播站讀過好幾次?!?/br> 張梅花凡是登上過的報紙,自己都悉心保存,時不時要拿出來看。 趙秀云說的這篇并不是傳播范圍最廣的,當年甚至因為爭議性太大,報社一度很猶豫要不要刊登。 這些年攀關系的人也愛拿讀過她的文章說事,哪怕做過功課的,多說兩句也是支支吾吾。知道和不知道,一下子清晰。 張梅花感慨道:“我就知道你的想法不俗?!?/br> 兩個人的距離拉近,張梅花推心置腹。 “咱們家屬院,風氣不能算太好,就拿李大花家來說,重男輕女、家庭暴力,都是婦聯工作的重點,一百多戶人家里,像他們家那樣的還不少。我一生沒有別的心愿,就是致力于婦女權益。你疼女兒,我是看在眼里的,咱婦聯的人,得以身作則才行?!?/br> 趙秀云來家屬院沒多少日子,有些事情還是知道的。 嘆氣道:“老觀念、老思想,多是農村來的家屬,一時半會不好改?!?/br> “是啊,工作推行有難度?!?/br> 張梅花抱怨幾句,交淺言深不妥,都是些面子上的話。 趙秀云大概了解,家屬院婦聯的工作說多不多,說少不少,主要是調解軍屬之間的矛盾、宣傳婦女兒童權益,成員有張主任、干事李玉和陳蓉蓉。 不多,在這一畝三分地夠用。 張梅花本來不想耽誤太多時間,她說的是商量,其實篤定趙秀云肯定會接這份工作,誰不想有工作呢? 誰料兩人聊得投契。 以前是沒深交,年紀差擺著,走不到一塊。 張梅花是江南人,說話軟糯,語調跟滬市方言接近,聊了幾句忽然笑出聲。 趙秀云頓住,以為是自己說錯什么。 張梅花莫名其妙夸一句。 “小趙,你可真有本事?!?/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