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頁
書迷正在閱讀:滿級大佬拿了禍水劇本、穿進古早文里拯救癡情男配、萬人嫌她去打工了、[綜武俠]這個刺客不好惹、她怎么還不向我表白、你腦子才壞掉了!、女護衛、只可意會、[綜英美]黃金男孩是否會愛上女裝大佬、上神的劫數就是我
而且隨著來疆城的人越來越多,基本都是拖家帶口的,孩子難免要上學,那些百姓是沒有想要讓孩子上學。 趙令聞卻是立下了規矩,不滿十四歲的孩子,都必須上學,否則以后就不好落戶,更找不到好的工作。 為了這, 百姓也會將自家的孩子送去學校,至于隱瞞? 不好意思當初辦理臨時落戶的時候, 可都是白紙黑字的寫的一清二楚的,要是學校里和戶籍所對不上, 不好意思, 直接驅逐出疆城。 疆城是缺人沒錯,但是不缺你這種不講誠信的人。 有過幾個頭鐵的典范后,之后的人都老實了, 不就是送孩子上學嘛,又不要他們花銀子,有便宜不占是王八蛋! 主要是家里的小崽子們上學后,個頭躥了不說,回家還開始咬文嚼字起來,對此家里的人還是很歡喜的,誰不喜歡讓孩子能過上更好的生活。 哪怕是女娃,能過的好,誰又會不樂意呢。 特別是在疆城的百姓們發現了,在他們王爺的心目中,男娃和女娃都是一樣的時候。 在疆城的女子們腰桿更直了,精神面貌方面越發的跟邊城接近,還有孫蓁蓁派出去的人的洗腦,誰都不再認為女子就該在后宅待著,更不會覺得女子比不上男子。 事實上,在疆城的工廠里,女子因為心細升職要比男子更容易,同時還要學習文化,識字的總要比不認字的機會更多。 誰能想到,在這城里高門大院的小娘子也開始出來工作,只是這些人里頭,大部分都是家里不受重視的庶女。 無論是什么時代,嫡女的地位都要遠高于庶女,也是因為嫡母掌握了一家的財政。 遇上苛待一些的,還真不如出來找工作。 那些庶女多多少少也認識幾個字,要在疆城找到工作并不困難。 而且孫蓁蓁對這些小娘子都會給與一些照顧,那些嫡母沒人敢招惹女子工會,要是逼的過分了,直接就將那些嫡母帶到孫蓁蓁的面前。 只敢欺負幾個小娘子算是怎么回事? 誰不知道蔡王跟前有個紅人,一個玉面的書生,得罪誰也不能得罪了他。 說起來這臉長的好比較吃香,孫蓁蓁已經不止一次的遇上想給她介紹家里嫡女的,這差點沒把趙令聞氣死。 “大jiejie,娘親在干嘛?”兄妹三人見大姐在廚房門口,不禁好奇的問道。 “娘親說要露一手……”孫蓁蓁無奈的說道。 “……”孫菁菁一臉絕望,阮氏做飯怎么說呢,也不是不能吃,但是也就到能吃。 要說好吃是絕對沒有的,還不如楚楚做的好吃呢。 但是作為兒女,怎么能說母親的壞話,再不好吃,也要忍了。 三兄妹知道大jiejie剛從疆域回來,肯定是不能讓大jiejie做飯的,所以孫彬彬認命的卷起衣袖來,“娘親我來幫你?!?/br> “真乖,不用了,我很快的?!比钍祥_心的說道,只是沒什么底氣的模樣。 常年養尊處優的阮氏,一年進廚房都沒滿一只手的,又怎么可能快的起來,但是作為母親的尊嚴,不允許她示弱。 “娘親不需要幫忙是你的事,作為子女怎么能看著娘親為我們辛苦cao勞,卻袖手旁觀呢?!睂O彬彬表示,絕對不可以! ???? 孫蓁蓁:我感覺自己被內涵了…… “當然了,我們沒有說大jiejie的意思,大jiejie為了這個家辛苦這么久才歸家,是該讓我們兄妹來做一頓飯菜?!?/br> “我燒火?!背苤鲃拥呐e手說道,都是在學校里保持的好習慣。 小學開了一段時間后,已經開始摸清學生的底子,也就是說有底子的學生可以開始準備跳級了。 這樣他們也要同時準備高年級的教材,得虧在汴京城讀書多年,早就有所準備,一點都不慌。 趙令聞找來的先生還是很靠譜的,沒有像一般的先生那般的老古板,對疆城的孩子們,主要目的是教會他們識字,至于要不要參加科舉,自然是看他們是否有那個天賦了。 絕對不會勉強一個學生,對比那些沒多少基礎的孩子,先生對孫彬彬更有興趣,覺得這孩子很聰明,很有參加科舉的天賦,不過看他年紀才十一歲,去考進士的確還太早了一些。 至于那種童子科舉,這先生并不贊同,還不如讓孫彬彬再多歷練幾年。 孫蓁蓁有相同的想法,就她家弟弟的年紀,不著急,反正教完小學教中學,堅持個幾年,該鞏固的知識肯定是鞏固了,再找趙令聞尋幾個厲害點的先生,給那小子突擊一下,學個兩年時間也差不多了。 那時候她家弟弟也不過十六七歲,在孫蓁蓁看來還是早了,男人最起碼也要二十歲才開始成熟,不過古人成熟的比較早,說不定呢。 二十歲的話,阮氏怕是已經要急的給他相看了,男人二十成婚,在這大宋境內也不算早了。 像先前她被退婚,阮氏差點沒急出白頭發來。 好在她的事業正旺,阮氏也去酒樓幫忙,沒空想那些有的沒的,后來又被皇帝賜婚了。 阮氏的擔心又轉了方向,不為她嫁不出去的事擔憂了,開始為兩家的懸殊。 算了,總歸阮氏總能想到一些擔憂的點,作為父母的,為兒憂愁九十九,孫蓁蓁雖然沒孩子,但是還是可以理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