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頁
書迷正在閱讀:滿級大佬拿了禍水劇本、穿進古早文里拯救癡情男配、萬人嫌她去打工了、[綜武俠]這個刺客不好惹、她怎么還不向我表白、你腦子才壞掉了!、女護衛、只可意會、[綜英美]黃金男孩是否會愛上女裝大佬、上神的劫數就是我
其中自然不包括孫蓁蓁,在她的眼里,沒有什么男女,只有聰明的人。 在這所學校里,性別從來就不是用來區分人的標準,也沒人可以這么做。 無論是男娃還是女娃,在這里無疑是掉進蜜罐里,除了學習累了一些,比在家的時候簡直好的太多太多,不用擔心吃不飽,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床鋪,不像在家里的時候,幾個兄弟擠在一起,也不用穿哥哥的舊衣服,這里的一切都是那樣的美好。 年長的孩子,按照不同的興趣進行了分班制,他們已經學習了三個月的文化課,比起跟那些矮他們許多的小孩,他們更愿意學一些可以謀生的東西。 孫蓁蓁知道他們迫切的想要些什么,太過缺乏安全感,有些東西還是要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才更放心。 就像她當年剛穿越到上一個世界一樣,面對那樣的世界,她充斥著各種的不安心的感覺,沒有什么比自己掌握住自己的命運更好的辦法。 十幾個孩子就這樣分配到不同的班上,開啟了他們真正的職業培訓。 這不是說一年兩年就能學出來的,光是工匠,就要分好些不同的工種,木工細分下去也不少,更別說是陶藝等等其他的工種,沒個五年十年別想學成的。 無論是孫蓁蓁還是趙令聞都不著急,他們辦這個學校的目的,重點當然是要培養有用的人才,并非當官才是最終的目標,人要是都為了當官而努力,那跟咸魚有什么區別。 世界的發展是因為當官嗎? 科學家也是很重要的! 在孫蓁蓁的眼里,她要做的就是培養科學家,還有最為基礎的工作的人員,無論哪一種都很重要。 在學校里有一點讓孫蓁蓁很欣慰,那就是學習氛圍,每一個人都異常的努力,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 哪怕不知道物價,不少人也明白自己在學校里的待遇,是哪里都比不上的。 特別是在這里還有獎學金,每個月的考試成績,前五名,都有不同程度的獎學金,一年級的第一名是一兩銀子,也就是一千文,第二名減半,那就是五百文,第三名二百五十文,第四和第五都是一百文,相當于鼓勵獎。 前五名都是女娃,每個月回家,她們都能帶回家自己的獎學金,這讓不富裕的家庭看到了希望。 讀書,竟然還能賺錢? 更別提賺錢回來的還是女娃了,好一點的家庭,會將這些錢存起來,給娃娃將來作為嫁妝。 孫蓁蓁就是故意的,讓那些人注意到閨女也一樣的優秀,不是都喜歡男娃嗎?當女娃比男娃更加的優秀的時候,還能改善家里環境,會是什么樣的結果。 一開始送到學校來的三個女娃,就是家里實在太窮,窮到養不起孩子,聽說上學不要錢還包吃包住,自然就動心送了過來。 不要以為住在汴京城附近的百姓就能多富裕,家里窮的不要太多,光是給地主員外干活,一年也賺不到幾個錢,那還都得看雇主是否有良心。 遇上黑心一些的,說不定都要家破人亡,偏偏那些人窮歸窮,還樂意生孩子,一生就生一窩的那種,都認為多子多福。 完全沒想過越生越窮的問題,反正生下來的女娃就遭殃了。 能送三個女娃上學校的,算是里面相對還好一些的,這三個女娃也是學的十分刻苦的那種,一刻都不敢放松,因為她們清楚,這是改變命運的機會。 像她們這樣再大一些,說不定就被賣去有錢人家干活,每個月還要給家里銀子。 哪會像現在這樣,坐在明亮的教室里,每天都開開心心的,哪怕學業繁重,依然心中留有光明,而不是去伺候別人。 有那些錢帶回去,當初決定讓女娃讀書的家庭,簡直不要太揚眉吐氣,先前都被別人說傻,送閨女去學校有什么用,還不如留在家里面幫忙。 現在好了,年級第一的女娃帶回家足足一千文,一個月一千文啊,那還只是讀書而已,聽說等升到高年級以后,還按照成績包分配,那工錢就不一樣了。 什么男娃女娃的,只要能賺錢回家,那都是好娃娃! 更多人心動,要是他們家的娃送去學校,是不是也一樣可以呢…… 誰也不會覺得自家娃比不上別人家的,所以不少周邊的人家都開始蠢蠢欲動。 這就是用事實來說話,不然每個月孫蓁蓁瘋了,砸錢下去,讀了不到半年的學,花費卻是不少,每個月老師們的薪資就不算少了,好在他們兩個能賺錢。 不過,這不是那些人家心動,她學校就會招收新人的,下一次招收新人是下半年。 光是八十個孩子,就要多少老師對付他們,十六個孩子一個班,就是五個班主任,班主任不光是管學習,更要管其他的各個方面,孩子的情緒也要照顧到。 吃吃喝喝倒是不用擔心,住宿則是四個人一個房間,上下鋪都是孫蓁蓁讓木工打造的,一米二寬的床,不過這樣的屋內是不允許點燈的。 不是苛責他們,主要是怕他們年紀小失手打翻蠟燭什么,引起火災就糟糕了。 這古代著火是一件非??膳碌氖?,更何況他們宿舍樓有三層呢,要是三樓著火,誰從一樓鄰水上來,哪怕頂樓裝有蓄水的桶,一樣來不及救火。 作為學校的校長,她必須為學校的安全考慮,所以無論是男生宿舍還是女生宿舍,都有管理生活的老師,每天晚上都會檢查學生們的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