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心服
書迷正在閱讀:穩cao勝算(年下高H,免費)、(西幻)和宿敵一起重生、【催眠總攻】lsp老蛇皮的春天、爹地寵妻超給力、末世女穿進武俠世界后、替炮灰走上人生巔峰[快穿]、[修真]這個徒兒不靠譜、異時空英靈召喚、她風情萬種、奪下那朵富貴花
“傳,孟洵進殿?!?/br> 當不可能聽見的聲音終于聽見時,孟宛清那腳底發虛混不著力的感覺瞬間散去,王太醫說過,她怕是還要休息個三五日才能好。 可是,她知道,她已經好了,就在剛剛那一刻。 * 太和殿,文武各官在丹墀內,都身穿朝服,按品級排位,表情恭肅。 御座之上,那人華冠麗服,鳳儀威嚴,胸前佩戴由一百零八顆東珠組成的東珠朝珠。以紅珊瑚為佛頭,佛頭兩側分別有兩顆藍晶石珠;頂端佛頭下連綴一紅珊瑚佛頭塔,塔下以明黃色絳帶系橢圓形金累絲嵌紅寶石及珍珠背云,上下各有珊瑚蝙蝠形結一,垂金累絲點翠托翡翠墜角。 孟宛清不敢直視寶座之上的人,惟能用眼角余光看見她胸前佩戴的朝珠上的松石,金累絲點翠托紅、藍寶石跟碧璽墜角。 五彩晶瑩,珠光絢影。 “草民孟洵,拜見太后娘娘,太后娘娘吉祥?!边@是她第一次入宮,除卻嗓音有些未痊愈的低啞,其它面貌神色都鎮定如常。 是個沉得住氣的。 尋常人在宮門外沒等到消息都走的差不多了,惟獨此人,還固執的站在原地等,就好像真有預見般知道宮里貴人早晚會接見她的。 這份斂而不露的自信跟執拗,倒是少見。 蕭若秋對她初見的印象是有幾分欣賞的,她擺手示意她平身后,便給了旁邊官員一個眼神,示意,考試開始。 孟宛清甚至都沒得到一個眼神提議,也不知道殿內之前發生了什么,只見那十位新進士們團團圍著自己,輪番走動,眼中有敵對爭鋒之意。 眾所周知,歷往的殿試都考時務策,所考內容涉及政治民生等等等等,不一而述。 “傳聞,大禹當年治理黃河時有三件寶,一是河圖;二是開山斧;三是避水劍?!敝骺脊偈殖志硎?,嚴聲發問,“而今,若爾等為一方官員,再遇黃河泛濫,又該如何治理?” 孟宛清還沒反應過來便見有一人舉手,鏗鏘有力的發聲道,“水災頻發,是因無圖治理,應畫河圖,有黃河水情的河圖為依據,治理黃河就省事多了?!?/br> “黃河哪里深,哪里淺,哪里好沖堤,哪里易決口,哪里該挖,哪里該堵,哪里能斷水,哪里可排洪……依微臣之見,查明這些方能應對突如其來的水災?!?/br> “……” 眼同他們一個個積極舉手,慷慨發言,孟宛清也不著急,耐心等待,直到還剩下另幾位冥思苦想反復琢磨時,她終于舉起手來。 “你來答?!敝骺脊傧蛩c了點頭示意。 孟宛清身上還穿著貢士公服,戴三枝九葉頂冠,那是沒有名次的裝扮,它人有名次的都已經換上了簇新的進士袍服。 不過這個也絲毫不影響她的發揮跟思緒,但聽她對此有條不紊道,“發生水災的第一時間當組織百姓們疏通河道,整修農田,堵住黃河決口,使百姓生產盡快得到了恢復與發展。其后,上書朝廷免雜稅皇糧,扶持幫肋,光平定災情不夠還得安撫受災后百姓失衡的民心與鄉情?!?/br> 有條有據,一針見血。 諸位大臣們聽了她的話紛紛相顧了眼,眉眼神色間,均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之意。 便是蕭若秋聽了,亦接過主考官的話接著考問她,“具體如何防治水災,可有方法?!?/br> 孟宛清思忖半刻,答,“時下一些筑壩都是用雜草和沙子裝入麻袋的方法所筑,依草民之見,不若換成磚筑壩,如此既可“排遠溜勢”“水維頓緩”,更能有效的防治水患,且每年也能節約不少皇銀。再者,河工用的大磚也可造為橢圓形,中設圓孔,以繩穿系,易于拋修,并可用以砌筑壩體。 ” “這些,當真是你想出來的?”王拱素來是個直腸子,更是個直性子,他早在聽到孟宛清講的第一句時便心生訝驚,當然,這驚中更多是出自于驚艷。 小小年紀,竟有如此高超見地! 蕭若秋對于王拱陡然無禮的插話并未怪罪,她亦有幾分疑思,倘若這個“孟洵”當真與這些選出的進士是同一批貢生里的,那差別也太大了。 方才她與另幾位的回答,粗略一聽便能聽出,那幾位純粹是紙上談兵空口白談,可她卻是實事求是基于災情所出的一系列見解。 言淺意深,遠見卓識。 “這,還需要再考問嗎?”四下寂然間,不知是哪位官員私下多了句嘴。 其它諸位聽了也都是一樣的表情,還考什么?答案不是已經出來了。 蕭若秋沒理會那些耳語私論,只囑咐太監給孟宛清搬來了桌案跟凳子,讓她將方才所說的治水法子寫上去。 殿內站滿文武百官還有新進士們,更有高高在上鳳儀天下的太后娘娘。 孟宛清不急不躁,不慌不忙的提筆蘸墨,行運流水一氣呵成。 “筆勢雄奇,兼納乾坤?!崩钔乃麄儙讉€走到孟宛清案側彎身看了這么一眼,心底稱贊的同時嘴上也不自禁說出來了。 “此等姿態橫生的筆法,滿朝,也就攝政王可堪比較了?!?/br> “……” 在一片圍觀議論聲中,孟宛清將寫好的治水法子雙手呈上。 玉書將紙張遞到蕭若秋手中,蕭若秋沒接過卻是讓她將紙張拉開對著那十位新進士們,“你們,可服氣了?!?/br> 那十位進士一齊跪下,心悅誠服,“服了?!?/br> 是真服! 論策論,孟宛清一語破的真知灼見。 論書法,縱橫恣意,筆走龍蛇。 早前殿試的卷子也在方才她寫治水法子的時候小太監已經發放下去,他們十個人相互傳閱了,那十雙注視孟宛清的眼眸也早已從最初的敵視變成欽嘆與敬佩。 “輸給孟兄,心服口服,心服口服??!”一甲第二名的吳公達第一個率先朝她鞠躬彎腰,行禮致敬。 其它幾個也紛紛向孟宛清行以最崇高尊敬的禮。 事情都到這一步了,最開始決意阻攔的王公公又有何話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