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頁
書迷正在閱讀:泥洹夜巡、我靠撒糖拯救演技[娛樂圈]、我在末世開農場、小白花他不裝了、燃燒(1V3 高H 高干)、渣攻火葬場后,跟小奶狗假戲真做了、報告!我已婚、我可以吃掉你嗎[快穿]、原來愛是膽小鬼(骨科H)、雀歡(出軌,高H)
可以說,熠熠發布這段視頻的時候,技法生疏,存在明顯的錯誤。 確實是照著視頻,依樣畫葫蘆,只學到了馮元慶的皮毛,沒能掌握精髓。 “也許是方老師親自教導了她?!?/br> 鐘應翻開了視頻的評論區,下面二十多條評論,都在贊美著小女孩演奏得好,樂曲好聽。 熠熠會一一回復他們,說著簡單的謝謝,帶著小女孩受到認可的快樂。 她不在視頻里交談、閑聊。 只是彈奏著樂器,盡情抒發著自己當時的情緒,在一個冷僻又安靜的角落,發出自己的聲音。 熠熠。 鐘應視線瞥過個人簡介,那里寫著一句詩:“有鳥西南飛,熠熠似蒼鷹?!?/br> 可她不是蒼鷹,更像是一只雛鳥,小心翼翼的成長。 “所以,這個網站上就有《猛虎行》的教學視頻?” 厲勁秋產生了一絲絲好奇,偌大的網絡世界,熠熠怎么和一位已逝的音樂家相遇的。 鐘應也有相似的困惑。 他沒有做聲,認真閱讀熠熠主頁的功能,點進了她的動態。 里面分享著熠熠認為好聽、有趣的音樂,并且簡單的寫著:下次學這個。 充滿了小朋友對新鮮事物的向往,還有小天才的快樂。 鐘應往前翻找了許久,終于見到了一條動態—— 我好喜歡馮老師。 熠熠寫。 轉發出來的視頻,正是《馮元慶二胡教學》。 鐘應點進去,見到了一段他也沒有見過的珍貴錄像。 也許是馮元慶的學生錄了下來,傳到了網上,并沒有多少詳細的介紹,更沒有多少播放它的觀眾。 但他知道,熠熠一定認認真真的看完過。 多年前的老錄像,播放出來的音質畫質極為糟糕。 鐘應見到身穿黑色對襟盤扣長袍馬褂,戴著黑色圓框墨鏡的馮元慶。 他端坐在講臺上,拿著心愛的葵紋琴首黑檀蟒皮琴,宛如二胡名家當場表演,渾身充滿了行為藝術的氣質,還笑著叮囑旁邊的教學助理。 “待會我說,你就原封不動的寫啊?!?/br> “好的馮老師?!敝泶饝?,舉起粉筆,等他老人家發話。 舊錄像的音質慘烈透頂,沙沙的雜音刺耳,連二胡美妙旋律都顯得陳舊落后,并不動聽。 可是馮元慶教得很認真。 因為他真正面對了一群學生,學生們被他聲聲二胡弦音,震得無暇分心。 “這曲叫《猛虎行》?!?/br> 示范結束,馮元慶的聲音,蒼老且帶著沙沙雜音,出現在視頻里,“是漢樂府篇章,歌頌游子的詩詞。它教導我們,不能屈服于命運,更不能對自己妥協。因為命運就是猛虎,自己的怠惰就是流雀,做人,就像做二胡——” 說著,他抬起手,全然不像一個雙目失明的人,準確的握住了二胡的琴軸,“頂天立地,無愧于心?!?/br> 鐘應聽到他擲地有聲的教導,發現了馮元慶的與時俱進。 抗戰時期,《猛虎行》是歌頌離家戰士,英勇不屈;和平年代,就是歌頌不屈服命運,不妥協自己。 鐘應又見到他轉頭去看助理。 那位年輕的教學助理,拿著粉筆噠噠噠的寫著他的每一句話。 等到那行字寫完了,馮元慶才點點頭,說道:“嗯,就是這個?!?/br> 繼續自己的分步拆解教學。 看起來,就像一位老先生,等候著黑板寫完文字,配合教學。 鐘應卻知道,馮元慶根本看不見,他只是在用聽覺辨明黑板上的一切。 他耐心、細致,慢慢將復雜深邃的《猛虎行》,一段一段拆解了出來。 還請了學生上臺展示。 學生抱著二胡,坐他旁邊。 馮元慶抱著二胡,戴著墨鏡,仿佛在認真端詳。 忽然,他抬手叫停。 “你這個顫弓,沒控制好手臂——” 馮元慶看不見,他竟然準確的模仿出了學生的錯誤動作,“太松垮了,這樣不對?!?/br> 認真糾正之后,他才擺出了最正確的姿勢,重新演示了顫弓的訣竅。 學生也跟著擺放姿勢,還問:“這樣對嗎?” 鐘應聽得心臟緊繃,沒等他找出緊張的原因,就聽到了教學助理的聲音。 “太松弛了,你得學馮老師那樣?!?/br> 說著,助理快步走過去,動手糾正學生。 馮元慶沖他們點點頭,“對,像我這樣?!?/br> 一堂教學的錄像,終于解答了鐘應自始至終的困惑。 他懂了熠熠那句“年輕又時髦的音樂家”,更懂了馮元慶帶過那么多屆學生,卻為什么沒有人在乎馮元慶的眼睛。 因為,他們一直在配合馮元慶的演出。 一直圓滿馮元慶的心愿。 在學校、在課堂,他僅僅是模仿二胡名家的行為藝術家,向大家展現出二胡一貫的風貌。 并不想大家沉浸在過去的傷痛,避諱他的眼睛。 鐘應默默看完了視頻,佩服馮元慶,更佩服小熠熠。 “她確實是天才少女?!彼χ鴮⑹謾C還給周逸飛,“畫質音質這么差勁的教學,她不僅耐著性子看完了,還真正學會了《猛虎行》?!?/br> 滿腔贊美,周逸飛比自己得到了夸獎還高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