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頁
第17章 重陰開(2) 謝瑾苦笑一聲,不聲不響地回了床上。 秋被單薄,她一個人睡著怕是會著涼,他猶豫半晌,將手臂從她頸下穿了過去,避開肩傷,將她攬進自己的懷里。 沈蕁的手臂自然而然掛了上來,舒服地往他頸窩拱了拱。 這一夜謝將軍幾乎沒合過眼,猶如抱了個火爐的沈將軍倒是睡了個安穩覺,醒來覺得肩上的傷口都不太疼了。 昨夜祈明月已取來了沈蕁的衣物和謝夫人準備的一大箱子歸寧禮,一大早便送至帳前,謝瑾剛剛在外帳處理完了晨間的軍務,沈蕁便穿戴停當出來了。 兩人直接去了沈蕁的撫國大將軍府。 沈熾今日也很早便來了,沈老爺子對這個孫婿還算滿意,只是他向來和謝家人沒有什么話可說,只半闔著眼,坐在椅上聽沈熾和謝瑾有一搭沒一搭地說話。 沈熾早年間也在西境軍中領兵打過仗,后來在八年前寄云關的慘烈戰役中傷了腿,便回上京作了個閑散侯爺。他為人和氣,做事堪稱八面玲瓏,與上京的諸多官員都有很不錯的交情,遇上了老對頭謝家,也總是禮讓三分,就連謝戟,也挑不出他什么錯。 他的長子沈淵比沈蕁小兩歲,熟讀兵法,驍勇善戰,很小的時候就在西境軍中立下了赫赫軍功,只是上頭總有一個沈蕁壓著,雖說都是沈家人,但沈熾心中畢竟有些遺憾。 如今沈淵接替他jiejie接管了西境軍,沈蕁嫁去了謝家,他心中反對這個侄女生出了幾分不忍之意,因此今日也就關切地問了謝瑾諸多瑣事。 謝瑾在一邊彬彬有禮地回答著,沈蕁坐了一會兒便不想再聽,去了后院找祖母說話。 祖母已經有些糊涂了,見了沈蕁也不大認得,還時不時把她認成自己早已去世的大兒媳梁氏。沈蕁雖知自己常年在外,祖母不熟悉她也正常,心里到底有些酸楚,陪祖母說了些驢頭不對馬嘴的話后,便出了院子,蹲在池塘前一株老榆樹下發呆。 樹是先帝賜了府邸后,沈蕁從侯府里移植過來的。 八年前爹娘戰死西境,等到她重新整頓了西境軍,回上京述職的時候,昔日的侯府早已被二叔二嬸改造得面目全非,父母和她自己的院子雖還保留著,但并沒有用心打理,墻角青苔成簇,假山后荒草叢生,魚池干涸,庭院荒蕪,一片敗落之景,唯有父母院子里的這株老榆樹,一如既往的枝繁葉茂,并未因此受到影響。 沈蕁沒對二叔二嬸表露什么不滿,一等御賜下來的將軍府重新修整裝潢完畢,就收拾了東西搬了過來,走的時候,請花匠將這株榆樹一并移植了來。 剛移植來的時候,曾有一度,沈蕁以為這棵老樹被自己折騰死了,結果到了第二年春她再次回京時,這株榆樹居然又煥發出了新的生機。 只是,樹可以復生,人卻回不來了,不止她的爹娘,還有千千萬萬那場戰爭中,本不該犧牲的無辜將士。 千峰染血,白骨為徑。那一年,本該將西涼軍阻斷在蒙甲山翠屏山谷的四萬西境軍騎兵,反被事先埋伏在山坳中的西涼軍封住了退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殺了個精光,接著踏過尚有余溫的尸體,趟過四溢的血河,直接殺到了寄云關的城墻下。 剛接到戰報,還未從哀痛中調整過來的沈煥夫婦率領步兵倉促應戰,以身殉國。 后來朝廷追查原因,才知當時沈煥與統領四萬騎兵的云麾將軍吳文春發生爭執,吳文春不聽沈煥指揮,私自與手下的數名將領帶著騎兵深入蒙甲山腹地,以至中了西涼軍的誘敵之計,親手斷送了四萬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精銳騎兵不說,還導致了后續寄云關險些失守,大量守軍犧牲的慘烈局面。 吳文春和那幾名將領都是謝家舊部,人雖已戰死,但仍被判了個重罪,他們的家人也受了牽連,不是被充入掖庭,就是被流放到了荒僻之地。 此事早已塵埃落定,直到半年前西涼戰敗,沈蕁護送大宣欽差前往西涼談和,因緣巧合之下,才知當年的慘事另有玄機。 沈蕁在樹下蹲了一會兒,瞅著接近午時,便拍拍袍子回了前院。 花廳中已擺好了席桌,有她最愛吃的文思豆腐和西湖醋魚,沈蕁悶頭吃飯,沈熾向來看不慣她這完全稱不上斯文的吃相,席間不悅地看了她好幾眼,卻又礙著沈老爺子,不好說什么。 沈老爺子親自往孫女碗中舀著豆腐,這會兒眼神也好了,夾著一塊魚挑盡了細刺才送到她碗里,笑瞇了眼一疊聲道:“喜歡吃就多吃些?!?/br> 眼不見心不煩,沈熾只好轉開了目光,問謝瑾:“聽說昨兒晚光明衛辦案,辦到西京校場去了?有沒有給你添什么麻煩?” 謝瑾道:“說是案犯逃竄到了扶鸞山一帶,我也就配合光明衛在營里作了搜查,亥時就查完走了?!?/br> “哦,”沈熾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云隱知道是什么案子么?” 謝瑾搖頭:“光明衛辦案,哪會隨便透露?!?/br> 沈熾憂心忡忡地嘆了一聲,“聽傳出來的消息,說好像還扣押了西涼使臣,哎,西境線剛剛平穩,可千萬不要再出什么岔子??!” 謝瑾附和了兩句,眼角余光瞟到沈蕁,她已經放了碗,正給老爺子盛湯,拿細銀調羹挑了湯里的碎蝦米,吹了吹,放到沈老爺子面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