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頁
不過這不是什么問題,她手里頭有的是錢,看上的買下來就夠了,就貼著老城區買十個院子,十個里面總會有三個增值空間大吧…… 杜若云動過炒房的想法,可是她轉念一想,眼下距離京都房價的飛升期還有小三十年,她手里頭有這份錢,干點別的不好嗎?市場馬上就要放開了,珍妮珠寶和珍妮實業的經濟-金融很快就能與內地接軌捆綁,就算京都的房價一-夜之間飆升到巔峰,她也不缺買那么幾套房的錢。 更何況,家里人就這么幾口子,要那么多房子干什么?房子是能增值,兩萬塊買回來的房子,等三十年后可能就變成了兩千萬,可現在把這兩萬塊投出去,三十年后變成兩個億都不是什么大問題。 在京都的落腳點解決了,杜若云請人來把院子里里外外拾掇了一遍,又把屋子里用得著的東西也都置辦齊全,這才返回福城,坐船回彭浪島。 等李國棟把部隊里的事情交接完,杜若云和李國棟把家里要帶走的東西都打包好一并寄走,諸如家具這些帶不走的東西就都送給孟嫂子,謝寧一心想要回城,復習的時候還算努力,考上了福城醫學院,打算畢業之后找找關系回到孟嫂子和謝旅長跟前來。 孟嫂子已經給謝寧做結婚用的家具這些了,杜若云屋里用過的家具都是好的,新上過的漆連個指甲蓋大的殘片都沒磕掉,孟嫂子早就旁敲側擊地同杜若因打聽過了,她原先打算花錢同杜若云買下那些家具的,可杜若云沒收那筆錢。 搬來彭浪島上十幾年,孟嫂子雖然嘴碎了些,但心腸是好的,幫過杜若云不少次,有時候杜若云太忙,沒空回家給大娃和二娃做飯,都是拜托孟嫂子給做的,雖說孟嫂子做的飯不怎么好吃,可該承人家的情還是得承。 十多年過去,杜若云那艘小船已經破爛得不能看了,是貨真價實的‘危船’,杜若云舍不得賣掉,索性直接用系統把那艘小船給回收了,剔除掉壞掉的不能用的那部分,留下來的成分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合成了一個船模,將十多年的記憶封存在這巴掌大的船模里。 ------------------------------------- 七八年的正月底,杜若云和李國棟搬到了京城,李國棟每天都去高墻大院里上班,跟著大領導開始人生下一個階層的學習,杜若云則是變成了無業游民。 因為李國棟工作性質特殊的緣故,中午不能回家吃飯,杜若云高興得差點在門上掛兩串鞭炮慶祝一下。 李國棟不回家,她有大把的時間做自己的事情了。 珍妮珠寶和珍妮實業在香江和濠門已經發展得根深蒂固,世界市場也已經打開,大陸算是珍妮珠寶和珍妮實業版圖上的缺口。 如今花國的市場正在逐步開放,珍妮珠寶和珍妮實業憑借之前多年找內地工廠代工合作的經驗,可以很快地搶占市場高地,將那些好東西帶到內地,也方便帶著內地更多物美價廉的產品走向世界。 在這個年代,花國的工業產品想要銷往海外,會面臨高昂的稅費,出廠價只要五毛的東西,被人家一收關稅,可能就會變成兩百塊零五毛。這個價格在與同類產品競爭時,根本沒有半點的競爭優勢。 可珍妮實業已經憑借龐大的海外關系構建起了海外銷售網,除了集團本部在香江與濠門之外,在美洲大陸與歐洲大陸、澳洲大陸都有自己的分公司,關稅能夠避免絕大部分,能為花國本土生產的產品提供一個公平的競爭機會。 國外的人力成本較高,國內的則是相對便宜,杜若云倒是有心不賺這個利潤差,把利潤差反哺到工人生活中去,可是這樣做不現實,她便想出了一個迂回折中的方法,將賺到的差價全部投入到集智大學的科研經費中去,招攬更多的人才,從事范圍更廣的研究工作。 集智大學歷經十年‘氪金’,就好像開了掛一樣,雖說在綜合實力上還無法同那些國際頂尖名校比肩,可是在理科與工科的研究領域已經不遜色于任何一所國際名校了,畢竟杜若云沒有投錢研究純粹的文學、語言學、歷史學這些。 在那荒蕪十年中,有不少國際上的知名學者給集智大學寫信,譴責集智大學這種重理輕文的做法,不僅批評集智大學不為研究人類文明中最璀璨的文化是一件恥辱的事情,還建議集智大學改名,叫‘集智理工大學’。 烏拉漢姆同杜若云反饋了這個消息,杜若云回頭就用系統合成了兩排金標字,一排是繁體版的集智大學,一排是集智大學的英文拼寫,讓集智大學給固定在了校門口。 一群人咸吃蘿卜淡cao心,人家愛叫啥名就叫啥名,關他們什么事? 杜若云這cao作直接震驚了烏拉漢姆,集智大學的那些研究人員談起杜若云的這行為時,都忍不住豎起大拇指夸一句“校長真個性”。 像這種不停別人的建議還直面開杠的校長,在國際上簡直就是鳳毛麟角。 不過想想集智大學已經建成這么久了,校長從來都沒露過面,大家又覺得這種事情也沒那么令人驚訝了。 第45章 V26 幼不幼稚? 荒蕪十年過后, 迎來的便是一個轟轟烈烈的大時代。 雖然花國的市場已經開放,可那些其它國-家的資本家們還在觀望,沒幾個人愿意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甚至有不少人覺得, 花國就是一片貧瘠的土壤,根本孕育不出大量的財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