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75
書迷正在閱讀:戀母回憶錄(第一部)全、真實的春天,我和小姨的13年(全)、遍地尤物(更新至第三卷108章)、yin獄雌奴女主播之淚、婚姻裂痕:妻子的秘密(全)、逍遙修神行(未刪節珍藏全本)、金鷹英雄傳(全)、獵人、豪欲家族(忘塵欲事)(1-41章)、十二枝(全)
國際糾紛,然后通過交換人質的辦法,迫使緬甸政府釋放他們的“大王”坤沙。誰知蘇聯對此頗為冷漠;而緬甸政府對坤沙殘部施以更加猛列的軍事圍剿以解救人質。但有人卻認為,緬甸政府不是在營救人質,而是打算“借刀殺人”置人質于死地,使心懷叵測的蘇聯人和坤沙的“撣邦革命軍”之間發生矛盾,以免今后節外生枝。從而徹底斷絕蘇聯妄圖“援助”坤沙的打算。在此情勢下,張蘇泉只好帶著兩名蘇聯醫生跋山涉水,四處流竄,有時還得用擔架抬著兩位洋人逃跑。 這件事僵持了一年多,逐漸引起了國際輿論的注意。一些外國報刊對此事大肆宣揚,既譴責蘇聯對待人質冷漠無情,又不滿緬甸政府的“不人道”態度。而對于張蘇泉來說,兩名蘇聯人質也倒成了卡在喉頭的“魚刺”吞吐維艱。然而,張蘇泉真不愧是“軍師”不僅足智多謀,而且神通廣大。后來,居然把當時泰國軍隊的總參謀長江薩·差瑪南上將(70年代后期曾任泰國總理)請出來,居中斡旋。結果,江薩上將親自乘直升飛機到萬欣德鎮接回兩位養得又白又胖的蘇聯醫生到曼谷交與蘇聯使館,同時敦促緬甸政府盡快釋放坤沙。而緬甸政府也在保全體面的情況下將坤沙釋放。但要他定居仰光,并每月向緬甸保安部門報告自己的行蹤。 自然,這位縱捭橫闔“金三角”多年的鴉片大王,當然不會安于蟄居狀態。終于,在1976年2年,由黃金美鈔的大力幫助,一輛商用吉普車把坤沙送到緬甸臘成附近的山谷,他從容地回到“金三角”的叢山密林中與舊部“會師”去了。這廣闊而神秘的禪邦山林,又成為坤沙大顯身手的場所。 這時,張蘇泉經營的坤沙舊部——已改名為“撣幫革命軍”——雖已有5年歷史,鴉片的種植和販賣也甚有進展,但尚無鞏固的根據地及強大的販毒武裝,于是,坤沙自掌軍權,刻意經營。然而,此時緬甸政府正因坤沙私逃而惱羞成怒,再度派遣軍隊死死追剿,而其他反政府武裝也從緬甸北部南下。坤沙迎戰不勝,節節向南敗退,最后退入泰國境內,選定國民黨軍殘部于1950年—1951年曾經立足過的泰緬邊境那一片地區為基地,休養生息,重cao舊業。這一帶地區,泰國軍隊鞭長莫及,緬甸軍隊忙于鞏固東部地區以對付其他反政府武裝,一時無暇南顧。這里東鄰媚公河及盛產鴉片的緬甸、泰國、老撾三角洲,西與國民黨軍殘部第三軍、第五軍相壤,是坤沙“鴉片王國”發展的理想之地。特別是1978年底,越南軍隊悍然入侵柬埔寨,緬甸、泰國的注意力移到與印度支那毗鄰的地區去了。這更是坤沙集團大顯身手的好時機。于是,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成為坤沙毒品業及軍事勢力的全盛時期。 經過多年的苦心經營,坤沙在泰緬邊境地區建立了一支數千人的販毒武裝,使緬甸撣邦東部與泰國清邁、清萊、夜豐頌三府接壤的狹長地帶成為其“獨立王國”在泰國清萊府夜莊縣麥開區,坤沙控制了10多個村莊,并選擇了萬欣德村(又名“滿星疊”、“萬興達”等)作為其“王國”的“都城”經過坤沙擴建,這個地方與其說它是個村寨,毋寧稱它為小鎮。 萬欣德在一個山谷中,長3公里、寬1。5公里,四面環山。地勢險要,水源豐富,森林密布,距緬甸僅8公里。這里有273戶人家,1600多人,內有坤沙集團成員及其家屬。坤沙僅在該鎮就有4幢住宅,其參謀長張蘇泉則住在一所庭院式別墅中。此外,鎮中有集市、醫院、學校、群眾集會的廣場兼足球嘗水庫和寺廟,甚至還有一座發電廠。在鎮里和周圍有武器庫、軍事訓練場和海洛因提煉廠。在鎮北部制高點,坤沙建有一座可住1000人的軍營,以保護泰北山區的毒品生產和販運。在萬欣德鎮四周的泰國境內,坤沙另建有4座武裝兵營。而在緬甸境內,“坤沙”集團的主要據點則在撣邦芒縣,與泰國夜豐頌縣的帕空河村隔國界相望。 坤沙的海洛因、嗎啡提煉廠,大都設在其控制區內的深山密林中,廠區警衛森嚴,外人無法接近。有的提煉廠則較簡陋,設于茅草屋中,可以隨時搬遷。坤沙的“事業”極盛之時,僅海洛因提煉廠便有15個。 坤沙利用出賣毒品所得暴利,建立了一支訓練有素的彪悍的毒品武裝走私護運隊,大約4000至5000人。因為坤沙深知,在“金三角”這樣復雜的地界,沒有槍桿子就沒有一切。這支以緬甸山地少數民族青年人為主的軍隊,不僅有一般的武器如機槍、M一16步槍、沖鋒槍,甚至裝備有美式短程火箭,在國民黨軍殘部訓練下,戰斗力日益增強,連“老師”后來也自愧不如。他們耳目眾多,消息靈通。當緬軍從緬方一側進剿時,他們就溜到泰國;當泰緬軍合力圍剿時,他們又潛入老撾,兵力損失不多。 坤沙治軍威恩并重。他本人相貌英俊,像個白面書生,兩眼炯炯有神,頗為聰慧,并不兇神惡煞。雖識字不多,卻頗尊重“讀書人”他對其同伴講義氣,對撣族人重感情,待人隨和,甚至問寒問暖,以示關懷,頗有些草莽英雄的氣概。 盡管坤沙販毒無數,卻不準其部下吸毒,他本人也早已戒毒,以為示范。規定任何人發現其部下吸毒均可當場處決。其上層官員也不吸食毒品。 坤沙軍隊實行供給制,每個士兵每月還發給津貼。中隊長以上官員按職務大小在海洛因提煉廠占有股份,按股分紅,經濟十分寬裕,因而大多死心塌地為坤沙賣命。坤沙能在“金三角”崛起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巧妙地利用了“金三角” 長期存在的民族問題和民族矛盾。在坤沙1969年被緬甸政府誘捕后,他的得力助手張蘇泉立即在政治上來了個180度的轉彎,把其販毒武裝更名為“撣邦革命軍”并宣稱:要為撣族同胞的“自由獨立”斗爭到底,他們制造和販運毒品是為撣邦的獨立“革命運動”籌措必要的“經費”這樣,坤沙轉眼之間就由“鴉片大王”變成了“民族英雄”把一場從事毒品活動的骯臟勾當,化為“神圣”的爭取民族獨立的“英勇”斗爭。因此,坤沙雖然遭受到緬甸政府軍的圍剿,但卻博得撣邦反政府人士的擁戴和贊譽。 盡管有人嘲笑說:“坤沙如果是革命軍,那世界上所有的毒販都是革命家了?!?/br> 但是,人們都不否認坤沙的投機行為是一次頗為高明的成功的政治突破。他的政治投機,竟然贏得國外某些人的欽佩和承認。據說,美國在卡特執政時期,根據保護“人權”的原則,曾派遣一個非正式代表團去“金三角”調查坤沙的“民族獨立運動”和販毒之間的關系。在美國代表團的考察報告中,充滿了對坤沙同情的詢句。為了取得美國的支持,坤沙提出,只要美國拿出35000萬美元,他可以負責把“金三角”的鴉片全部收購,不再使毒品非法流入國際市場。1977年,一些美國國會議員在紐約州前議員沃爾夫的率領下,曾訪問緬甸,并對坤沙表示會考慮他的建議。后來,美國卡特政府以“不能和叛軍進行后門交易而干涉緬甸的內政”為理由,拒絕了坤沙的建議。 坤沙進入泰國北部以后,“金三角”的毒品發展更快,產量大幅度上升。其“王都”萬欣德鎮,一時商賈云集,八方聚會。 緬甸、泰國、老撾的人自不必說,凡是到泰國旅行的人都可前去“游覽”許多外國毒品販子便乘機把毒品夾帶出去。同時,坤沙還利用泰國交通便利、對外開放、與西方國家關系密切等有利條件,把毒品改由曼谷出口。因此,曼谷便取代西貢而成為東南亞的“毒品之都”致使泰國毒品問題日趨嚴重,國內外對泰國政府的批評紛至沓來。想當年,江薩上將為坤沙釋放而辛勞奔波,殊不知卻“養虎為患” 坤沙集團在泰國境內的販毒活動,引起了泰國政府的極大憂慮和不安。為了把坤沙集團驅逐出泰國國境,泰國政府曾經采取了一些措施。1978年2月,300余名泰、緬軍隊乘美國提供的直升飛機對“金三角”進行了一次大規模掃蕩;1982年7月,泰國政府撥出50萬株泰幣(折合2。5萬美元)懸賞坤沙的頭顱;同年10月,正當炳·延素拉暖總理在美國訪問期間,泰國軍警組織特遣隊深入萬欣德鎮擒拿坤沙,但未捉住。后來,泰國軍警又搜查了坤沙在曼谷的住家,也未能發現坤沙的蹤影。特別是1982年1月21日。在美國政府的強烈要求下,泰國軍隊出動重兵,一舉占領了坤沙集團的老剿——萬欣德鎮,將坤沙販毒集團主力趕進北部梁山。 然而,坤沙集團并未受到毀滅性打擊,他指揮部下抵抗了一陣之后,撤出萬欣德鎮。然后派出小股武裝和泰國軍警打起麻雀戰來。1月26日清晨,坤沙部隊從緬泰邊境大其力鎮過河襲擊夜賽縣和液湛市的警察署和泰化農民銀行,打死一名警察和4名平民,燒毀汽車5輛;1月28日上午,坤沙兵燒毀8輛在公路上行駛的汽車后,又闖入鄰近村莊洗劫農戶,使得清萊府的夜賽和夜莊兩地的居民紛紛關閉門戶,游客絕跡。坤沙還揚言將派7000兵馬進攻清萊府,洗劫清邁市。 坤沙的這幾次襲擊和恫嚇,使泰國北部城鎮風聲鶴唳,居民一日數驚,富者紛紛南逃。甚至聯合國肅毒組織清邁辦事處和美國駐清邁領事館也恐懼不安,將家屬及一般工作人員撤到曼谷,并要求泰國軍警對其留在清邁的機構加強保護。 坤沙販毒集團被泰軍趕出萬欣德鎮后,差不多一年多沓無音訊。直到1984年初,其大名又出現在泰國報紙上。原來1982年1月底,坤沙軍主力撤出其總部萬欣德鎮后,重新竄入緬甸撣邦地區,并沿著泰緬邊界緬方一側西行了50多公里,到達一個名叫“多依朗”的村寨。該村南有一個橫跨泰緬邊界的小山,曾為一支反政府武裝占據,坤沙派部隊將他們趕走,于是就以多依朗村為新的總部。多依朗村離泰緬邊境泰方一側的清萊府夜艾村僅13公里。 坤沙選擇這個村子作為總部后就擴大地盤,統領周圍五個村寨,自稱“公社”宣布獨立,不受緬甸政府管理。坤沙還把多依朗村改名為“繁榮村” 1983年年初,為了向外界樹立自己的”形象”宣傳自己的主張,坤沙會見了哥倫比亞記者戴尼斯·雷契勒。 1985年1月18日,幾乎所有的泰國報紙都報道說,“鴉片大王”坤沙因長期患糖尿病臥床不起,已于1月16日死于“金三角”的黎蘭山區,終年52歲。其親友已去泰國北部欣德鎮建xue造墓,花錢30萬銖泰(約合1。2萬美元)籌備舉行隆重葬禮、泰國警方特派人員前往核實,等等。一時,有關國家總算松下一口氣。 孰料這是坤沙的“策略”當成為眾矢之的時,他就蟄居不起,裝出哀兵姿態,甚至發布假新聞,宣布已經死亡,后又悄悄“復活”因此,9個月后,正當各國肅毒機構為坤沙的死彈冠相慶之際,坤沙又死而復生,再次出現在“金三角”并公然在撣邦新的巢xue接受記者采訪。他對記者宣稱,他已經洗手不干毒品勾當了,而是正在計劃建立“撣國” 事實上,坤沙已逐漸恢復了元氣,“以蒙古可汗式”的無情手段掃清了緬甸邊境緬方 一側大片地區,為其販毒組織建立了一連串的新基地。1985年3月,坤沙與撣邦一支由莫亨率領的反政府武裝——“禪族革命委員會革命軍”聯合,正式成立了“撣幫軍”并在撣邦東枝附近的賀蒙寨成立了“撣幫革命政府”推舉莫亨為主席,坤沙則自任“禪邦軍總司令”牢牢控制武裝。 “撣邦軍”組織嚴密,下設6個師,其主要任務并非為了“撣邦獨立”仍以販毒為基本職業。 1987年1月,坤沙為了壯大聲勢和欺騙世界輿論,在其設在賀蒙寨的基地舉行了一次“盛大”的活動和記者招待會,來自泰國和其他國家的25名記者參加了招待會。泰國英文報紙和香港英文刊物等均紛紛報道了此次招待會和閱兵式“盛況”并發表了記者們拍攝的大幅照片。 1993年11月,緬甸政府軍開始對坤沙領導的蒙泰武裝發動攻勢,先后占據了坤沙的一些據點。此時的坤沙年事已高,開始無心戀戰。61歲時,坤沙曾表示愿意向緬甸政府投降。他說,自己想隱居鄉里,養雞種菜,安靜地度過余生。當時,美國正懸賞200萬美元緝拿他。1995年12月,政府軍聯合第二特區佤聯軍對坤沙采取新的軍事行動。1996年1月5日,坤沙領導的蒙泰武裝開始向政府投降。此后,坤沙便隱居于仰光。 308 坤沙投降時,他所屬的部隊有些將領不愿意投降緬甸政府。便率部進入原始叢林繼續與緬甸政府對抗。逐漸在撣邦境內形成北撣邦軍、南撣邦軍和撣邦眾族軍三大武裝力量,互相既有合作也有爭斗。杜克就是北撣邦軍的主要領導人之一,杜克原是坤沙的得力助手,在坤沙的毒品帝國中是個舉足輕重的人物,美國政府也把他列為主要通輯對象。而在北撣邦軍內部也有不同的聲音,有一部份人在緬甸政府軍的打壓下想要投降,而另一部分人則想要繼續在這叢林里稱王稱霸,杜克就是其中這一。這一次杜克就去派人秘密幫架了泰瑞將軍的孫子,因為這一段時間,緬甸政府軍對他的攻勢很猛,杜克希望抓來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