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佬成為女配(快穿) 第185節
書迷正在閱讀:替嫁嬌妻:偏執老公狠狠ai、末世崛起(女AGL)、你們別逼我退團!、全世界都以為我是個Beta[末世]、我們還沒離婚吧、誘引、霧中列車、我在七零養娃種樹、作精女配走崩了劇情[穿書]、奶牛貓的恐龍牧場(穿越 獸人)
哪怕來生不見,也總有相見之時,她期待兩人的再次重逢。 * 孟姜醒過來的時候,四周烏漆嘛黑、寂靜無聲,她一度懷疑自己是在一個墳地里,她覺得這個劇本可能是需要她本色出演,當個鬼之類的。 而且仔細聽吧,外面還鬼哭狼嚎的,各種尖利到變形的女聲和男聲,讓孟姜覺得她不僅是在鬼世界,可能還是比較恐怖的鬼世界。 系統123發現孟姜醒過來,直接忽視她各種不嚴肅的幻想,開口道:“小祖宗,您若是身體沒什么不適,咱們開始接收劇情?” 孟姜點頭:“可以?!本屯Φǖ?,因為鬼世界她熟悉,就跟過家家一樣。 只是看完劇情,孟姜有一點懵。 因為故事特別簡單,原主長在貧苦農家,父母還生了一串孩子,三男四女,她是中間的那一個。 從小吃得多,干得少,生活十分艱辛。 但也不是父母故意虐待她,這年代普遍貧窮,為了吃口飯,下到三四歲上到□□十,只要活著都要cao勞,只是活輕活重而已。 而且原主還挺幸運的,十歲那年被當地縣城一個還算富裕的家庭王家買來當了童養媳,據說她命格旺,能興家。 自從被買進王家,原主壓根沒見過相公,因為這個大她六歲的男人參軍去了,從此杳無音訊。 也是因為兒子參軍,原主婆婆才算命并買下原主當童養媳,好旺一旺兒子,讓兒子平安歸來。 原主雖然沒見過相公,但婆婆王氏并不是難相處的人,至少讓原主吃飽穿暖少干活,甚至還教原主識字和刺繡. 雖然不至于說拿原主當親生女兒,但也是這年代少有的好婆婆了。 主要王氏本身就是心善之人,哪怕鄰居有困難都會出手相助,對原主自然不會差。 總之娘倆相依為命,小日子很過得去。 在去年,也就是原主十五歲這一年,相公突然歸來,還成了承恩公手下的一個驍勇善戰的小將軍,十分受器重那種。 兒子能活著歸來,還是衣錦還鄉,王氏直呼老天開眼,對原主也更加好了,她覺得就是原主命格旺,才會保佑兒子平安、發達。 后來原主跟著婆婆,隨著丈夫來到京城定居。雖然只是小小的武官家眷,但因為家里還算殷實,所以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王家能殷實,不僅因為家中有點底子,主要還是因為承恩公待下面人十分寬厚,打仗戰利品都是大家一起分,從來不貪到自己手中。 也因此,承恩公手下的將士們對他是死心塌地。 這時候,王氏算好了日子好讓兒子、兒媳婦圓房。而且考慮到原主年紀不大,王氏還特意把日子選到了今年,可以說是很體貼人的婆婆了。 只是人有悲歡離合,突然之間承恩公就敗落了,而原主的丈夫也被牽連其中。 承恩公是皇后之父,太子外公。不過承恩公起家并不是靠外戚,而是老祖宗跟著高祖南征北戰,靠實力得來的功勛。 說起來,當今皇上未登基前只是宮女生的小可憐皇子,娶了皇后才算一步登天。 當然,這種話現在是不敢說的,誰說誰找死。 皇上也曾十分愛重皇后,只是隨著天下穩固,便移情別戀真愛上了一個民間女子,并將這女人納入宮中,如今已經是貴妃娘娘,可見有多受寵。 皇后與貴妃之間爭斗如何外人不得知,反正最后太子被廢,并被圈禁。 而承恩公府一家子以及其一眾附屬,全部流放三千里。 原主一家子也在其中,但原主因為被婆婆藏了起來,而且沒有正式成婚,也不在被緝拿名單上,于是因為逃過一劫。 當然,因為原主腦子一般,所以雖然后來嫁人生子,但日子過得磕磕絆絆的。 只是,這年頭除了自己特別有頭腦,或者娘家特別有力量的,也鮮有幾個女人能過上好日子。 孟姜這么想,也對系統123發出了疑問:“小3呀,原主那一生雖然過得一般般,但也不至于非要付出各種代價重新再來,她是有什么隱藏劇情我不知道?” “再說,要說女配或炮灰,總感覺這皇后才更標準,原主這個小人物也沒什么大作用???” 系統123嘆氣,沉默片刻才開口:“十分抱歉,地府又出狀況了。原主不重要,但她婆婆王氏是個十世善人,實在不該在流放途中凄慘而死。請您出馬,任務其實很簡單,只要保護王氏生活無憂就可以了?!?/br> 孟姜:“……”地府得亂成啥狗屁模樣,才天天出這種亂子,讓她們女配系統都得出手擦屁股喲。 孟姜還是疑問:“那直接讓我穿成王氏不是更好?” 系統123搖頭:“咱們是女配系統,不是好婆婆系統,不太適合接這么老的女配?!?/br> 孟姜:“……”可去你的吧。 第213章 流放青云路1 流放, 很多人以為可以跟著官差穿越大江南北,好像是什么浪漫的旅行。其實這都是無知人士的想象而已,因為在古代, 流放這一刑罰僅次于死刑。 古代人故土難離, 南人北上, 北人南下, 若只是幾百里、一千里范圍內, 風土人情可能還可以接受, 但動不動流放三千里, 一般人真的無法接受。 尤其這年代交通工具不發達, 基本全靠兩條腿走路,再加上飲食不規律、疾病靠自愈,所以是九死一生。 而死在異鄉無處安葬,對古人來說又是一種折磨。 孟姜想想她見過的真正流放的場景, 再看看原主這勉強健康的小身板,她就惆悵。 若說王氏這個婆婆, 在這年代還真是好人。 她們住的這條胡同, 都是承恩公府從屬所住, 所以遭遇的是圍剿, 一個都別想逃。 王氏一聽到風聲,第一時間想的就是把原主藏進了兒子挖的地窖里, 把銀袋子給了原主,還告訴她在這里面忍幾天后就出去自謀生路。 這種危機情況下能為他人著想,不敢說沒有, 但這種人確實特別特別少。 所以系統123說王氏是十世善人,孟姜信,且佩服。 但孟姜一想到自己要陪著去流放, 心里還是打突。 孟姜和系統123商量:“我能不能不陪著流放,而是用其他法子幫王氏報仇可以嗎?” “必如我進宮當宮女,然后引/誘皇上,干掉貴妃,扶持太子登基,最后給王氏一個誥命夫人,如何?” 系統123:“……小祖宗,別鬧成不?咱們的任務是讓王氏流放路上不那么吃苦受罪,至少保住命,而不是人死了平反呀?!?/br> “您不用做任何轟轟烈烈的事情,只是保護一個女人,而且這一路是去嶺南崖州,那里風景秀麗、水果管夠,跟養老沒什么區別不是嗎?” 孟姜想到原主那一世,王氏路上頭一個月便染了痢疾死去,也忍不住嘆氣,點頭道:“好吧?!?/br> 孟姜雖然年紀不小,但心還是赤子之心,怎么說的,就是很容易就因為心軟被忽悠住了。 外面的動靜越來越細微,孟姜卻依舊一動不動,直接入定開始修煉鬼力,強身健體。 三天之后,朝廷關于抓捕承恩公以及賊黨的事情才告一段落,京城百姓的生活也才恢復正常。 關于承恩公協助太子謀反一事,從老百姓的角度其實是不理解的。 太子就是儲君,早晚都是皇上,是腦子有多進水才會謀反? 而且承恩公世代駐扎東北,與異軍突起的北金部落抗衡多年,為北疆平穩和京城安全做出不菲貢獻,怎么突然就反了呢? 京城百姓見多識廣,從中嗅出一點不同尋常的味道。 但這種時候,誰亂議論誰死,沒看菜市口的血都染紅了半個南城? 孟姜在茶館中聽人們竊竊私語,聽見百姓們對北疆的擔心。她忍不住搖搖頭,百姓都知道如今北金虎視眈眈,朝廷應該先對外再對內。 可皇上呢?可能也是被真愛忽悠得沒了腦子,或者對承恩公一脈隱忍多年,這才不管大局。 想起原主那一世,北金南下,京城失守,百姓流離失所,遭受到非人的折磨和侮辱……孟姜忍不住閉上了眼睛。 想當年,她可是地府第一小黑手,才不管什么死人不死人。但經歷人間疾苦多了,且每次都憂國憂民的角色,讓她現在下意識就有了大局觀。 可以說,她親娘孟婆的教育終于起了作用。 但孟姜此時還想不到這些,她只發愁自己該怎么去探視一下王氏。 王氏雖然給她一袋子金銀和銀票,但不過幾百兩。而每次打點獄卒,沒有十兩八兩下不來。 而且一旦被人認定是個有錢的傻貨,很快她就被人訛得屁兜干干凈凈。 雖然孟姜自己不差錢,但不到萬不得已,沒必要暴露老本。 若說不去看王氏,等著流放路上再說。但據前世經驗,在獄中這半個月,足以耗盡王氏的身體底子。 孟姜思來想去,想到了一個人,是她和王氏剛進京城時遇到過的一個孕婦。 當時那個孕婦躺在路邊,圍觀的人許多,卻沒有一個出手相助。王氏仗義救人,不僅將孕婦抬到醫館,還幫她出銀子醫治,又是尋來家人。 王氏只當一件小事,不求感恩,連自己家住哪里都沒留下。 不過被救的是一大一小兩條性命,那一家子心里其實一直求菩薩保佑好人。 孟姜旁觀劇情,自然知道這個孕婦的丈夫正是一個獄卒。 孟姜想了想,帶著自己做的糟魚去拜訪當初哪位孕婦。 這個女人人稱齊家娘子,人很勤快,平時都在金玉坊做吃食小買賣。 齊家娘子見到孟姜時,笑瞇瞇問:“請問這位小娘子想買些什么?我家炸鵪鶉是一絕,您來一串嘗嘗?” 孟姜點頭買了一串吃在嘴中,心道怪不得買家不多,既不清香可口,又不重口濃郁,味道實在沒有特色。 孟姜吃完后才笑道:“敢問齊家娘子是否見我眼熟?” 齊家娘子這才仔細看孟姜,然后恍然大悟:“你是恩人的女兒!” 孟姜笑著點頭,將糟魚遞給齊家娘子:“請娘子嘗嘗我做的這道魚味道如何?” 孟姜一打開罐子,一股濃郁香味傳了出來,帶著一點酒糟的香味,還飄著一絲的甜味,很難形容出具體怎么香,總之很想吃就是了。 周圍經過的人有幾個圍了上來,笑嘻嘻道:“齊家娘子你家終于有新口味了?不是我們嘴刁,實在你家炸鵪鶉口味不夠好。給我嘗嘗這個新鮮貨色,聞著就流口水?!?/br> 齊家娘子淬道:“滾一邊去,老娘手藝一直在進步,每次都能賣光光?!?/br> 眾人大笑:“不是你手藝好,實在是這條街太熱鬧,到了晚上更是燈火通明人山人海,有時候餓極了,到其他家還要排隊,可不就只能在你家湊合了?!?/br> 齊家娘子翻著白眼吃了一口糟魚,本著挑剔的心思,最后卻停不下來,忍不住連連點頭:“妹子你家這糟魚味道實在好,你要賣就在我旁邊開張,保準你有賺頭?!?/br> “而且你放心,有我在,沒人敢不開眼欺負你?!?/br> 齊家娘子以為孟姜是想來讓她幫襯做買賣的,所以很大方地答應。 孟姜笑道:“我家中出了一點事情,可沒有功夫來這里賣吃食,所以想把方子給jiejie用?!?/br> 聽孟姜這么說,齊家娘子知道這位肯定是有事相求。 她雖然只是平民百姓,能幫到人的地方不多,能求到她這里的一般與他相公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