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佬成為女配(快穿) 第13節
書迷正在閱讀:替嫁嬌妻:偏執老公狠狠ai、末世崛起(女AGL)、你們別逼我退團!、全世界都以為我是個Beta[末世]、我們還沒離婚吧、誘引、霧中列車、我在七零養娃種樹、作精女配走崩了劇情[穿書]、奶牛貓的恐龍牧場(穿越 獸人)
從進了孟國公府,孟姜便感受到了女皇般待遇。原來在家就是最受寵的,現在家人覺得她受了大委屈,更是恨不能把全天下最好的東西捧到她面前。 就連小侄子們都表態了,要是汝陽王敢欺負人,他們就打上門去,打死他。 孟姜覺得,老孟家這一門超級厲害了,從大人到小孩,就沒一個吃素的。 原主家人這么好,她享受親情的同時,也想自己親娘孟婆了。 她經歷了這么多,也明白了,親娘并不只是因為她在地府渾渾噩噩二世祖才踢她到人世間歷練,而是為了保證她的安全吧。 雖然這數萬年來,親娘都是地府沒人敢惹的存在,但她也怕有無法預料到的事情,要是她能回去幫襯著該有多好。 心里擔憂,孟姜面上也帶了出來。 孟夫人還以為閨女怎么了,趕緊將人摟過來,“好孩子,可是哪里不舒服?還是心情不好了?” 哥哥嫂嫂們立刻緊張了,虎視眈眈瞪著汝陽王。 汝陽王:……嗶了個嗶,他從進門都是裝孫子,這鍋他不背。 孟姜笑道:“阿娘,我就是想家里人,想到以后不能常?;貋?,有些不舍?!?/br> 全家人瞪著汝陽王。 汝陽王:……“阿姜,這里是你娘家,是你長大的地方,就算你天天來,為夫也支持你。你要愿意,為夫也可以陪著你?!?/br> 孟姜笑道:“那就不用了,天天回娘家叫人笑話,十天半個月回一次就行了?!?/br> “而且太妃娘娘近來十分迷戀參禪拜佛,打算在王府佛堂清修一年。她倒是自由了,將王府一大家子家事丟給我,以后且有的忙,哪里有功夫常出來串門?!睂こUZ氣透著一股子凡爾賽。 聽到太妃終于懂事了一回,閨女也終于有了掌家權,孟夫人這才真心笑出來。 后院女人都明白,什么抓住男人都是假的,牢牢掌控家中權力才是真的,至少能活得舒坦。 這一天,汝陽王如坐針氈,時不時就得接受孟姜拋過來的話題,還要經受老丈人一家子的吹胡子瞪眼。 見識到孟家男人的兇悍,他最后的一點自信也被打擊沒了。 真的,當初他為啥想不開,要惦記孟家權勢和嫁妝呢,這是自己送上門讓人折騰呀。 更后悔,他為啥要和文柳在假山里辦事,他情愿自己當時軟了,也不愿意硬那么久,丟臉都到了大庭廣眾。 等蔫巴巴回到王府,汝陽王還想跟進孟姜院子。 孟姜看了他一眼,語氣十分平靜道:“我這人有潔癖,別人動過的東西,我就不稀罕了?!?/br> “而且你都和文姑娘情投意合滾在一起了,不能不給她一個說法。這樣吧,我做主了,將她抬為侍妾,以后你就先睡在她房中。每天晚上必須和她滾上至少三次,少一次都不行,我這邊派婆子盯著哈?!?/br> “乖,聽話,我祝你們恩恩愛愛一輩子喲,千萬別隨便分開?!泵辖f到最后,還眨了一下眼,小俏皮了一下。 汝陽王膽突突了,他有種不好的預感。 第18章 孟姜把文柳賞賜為侍妾的事情,不僅沒有瞞著掖著,而是在王府小辦了一場,恨不能讓每個人都知道。 “王妃說了,咱們王府人丁不夠旺盛,讓文姨娘進門,也是為了好好給王爺添丁進口。這樣的大好事,咱們每個人都要跟著沾光。男人加一個月例銀和一壇酒,女人加一個月例銀和一塊布,大家好好樂呵樂呵?!?/br> “但我話說在頭里,誰都不許上工的時候喝酒,也不能偷jian?;?,不然規矩擺在那里,可輕饒不了?!?/br> 孟姜從孟家帶來的陪房李管事如今已經把王府原先的大管家擠到邊緣位置,開始管理指揮下人。 他倒要看看,如今換自家小姐當家做主,這些奴仆是不是聽話。 至于王府有些奴仆上工時候喝酒、賭博、說閑話這類,李管事狠狠發了一次威,將王府來一個大起底大換血,這都是小事一樁了,不提也罷。 孟姜要的,一個是整頓王府,關鍵崗位都換上自己人。二一個則是將文柳提為侍妾的事情好好宣揚出去,讓京城的人都看看。 看吧,汝陽王和她表妹這一對狗男女,破壞了孟家大小姐的婚禮。人家孟大小姐不僅不計較,還發慈悲讓兩位真愛到底。 京城人一邊贊孟姜大度容人,一邊感嘆王爺和他的心肝妾室可真是臉大,這簡直就是女表子配狗,天長地久呀。 而實際上,這天長地久這兩位,并不是外人以為的那樣恩恩愛愛,而是相看兩相厭了。 王爺覺得,自己當初怎么就鬼迷了心竅,看上了這個丑女人。明明臉沒有王妃漂亮,身段沒有王妃凹凸有致,舉手投足沒有王妃有味道……總之,頂多算是最寡淡的小白花,哪里有真牡丹來的明媚耀眼。 可自己就是瞎了眼,為了這么個貨坑了婚禮,進而坑了自己大好的前程。 當初多憐惜表妹,現在就多想一把掐死她。 而文柳呢,她也委屈。 她雖然小門小戶出身,可自認風流嬌人,怎么也能嫁人當個正室,還是衣食無憂那種。而王爺明明答應了會八抬大轎娶自己,說這一輩子只愛她一人,轉頭就這樣對她。 當初在假山,是王爺把她拉進去的,也是王爺主動脫的褲子,如今卻全部推到她頭上,怨恨她是勾人的狐貍精。這簡直是甩鍋高手,不要臉到極點。 現如今天天被關在院子里,吃喝只是粗茶淡飯,還不如當王府表姑娘好。 這兩個,一個個哭著臉,女人軟不下去,男人硬不起來。 別說一天滾三回床單了,就一回都難。 要不是礙于有人看著,這兩人那就不是互相不搭理,而是能往死里打。 孟姜聽了匯報,覺得這不是辦法呀。 她還挺喜歡看這兩個人明明已經厭棄,卻不得不滾在一處的。 上輩子這倆人可是敢在原主面前摟摟抱抱加上床的,怎么這輩子給他們創造了這么好的條件,反而不行了呢! 這可不成,她可不想好吃好喝的伺候他們,她還想看猴戲呢。 于是派了一個婆子前去游說文姨娘,讓她主動軟一軟。 男人這玩意嘛,愛不愛的兩說,只要有女人軟乎乎鉆進懷,即使這女人是殺父仇人也不妨礙先入巷滾三滾。 派去的婆子也可實在,中心思想就一個,王妃看不上王爺,并不想為他生孩子。如今你是王府唯一侍妾,只要生下兒子,立刻提為側妃。至于兒子,頭一個抱給王妃,其他你隨意。 嚯,自己兒子能成為王府世子,自己能成為側妃,那文姨娘又不是傻子,干就一個字。 文姨娘當初能哄得汝陽王五迷三道的,那也是家傳功底深厚。 她先是在一旁悄悄哭,而且還是那種強忍住那種,讓汝陽王放松警惕,以為她服軟了。后來又悄無聲息幫汝陽王端茶倒水甚至洗腳。 汝陽王一開始還十分嫌棄,甚至把文姨娘推在地上。但文姨娘憑著百折不撓的精神,不多話,不放棄,盡心盡力伺候汝陽王。 終于在一次幫汝陽王揉搓雙腳和小腿后,手成功摸到了大腿,進而將軟趴趴的地方給弄硬了。 結果一目了然,兩人自然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來了一次又一次。這事只要開了頭,就沒有剎住車的可能。 偶爾汝陽王嫌棄文姨娘,但被關在院子里不能隨便出去,沒別的娛樂,也只能在床上玩耍了。而且對方確實身嬌體軟的,弄起來美滋滋。 而文姨娘自然是嫌棄王爺的。帥不帥的先兩說,男人沒了在府中說一不二的光環,不能錦衣玉食滿足她,只會一味索取,她怎么可能看的上這種男人。 何況鐵杵也能磨成針,她總覺得王爺一天不如一天硬朗,說白了,硬的時間越來越短了,根本就不爽。 看著這邊的熱鬧,孟姜心里樂開了花。 汝陽王不夠硬朗,那是必然的,飯里加了不少好東西呢。她就是要讓他們享受最后的晚餐,繁華過后一片凄涼,想起來多糟心那。 一個是太監,一個生不出兒子,雙雙美夢破裂,絕配! 不過在孟姜眼里,這些都是開胃小菜,不值一提。 她現在關心的王府的產業,只有錢,才能滿足她吃遍天下美食的愿望。 其實自己帶來的嫁妝足夠養三代了,但孟姜享受這種賺錢的樂趣。而且只有吃,已經不能滿足她,總要有個游山玩水、泡泡溫泉的莊子吧?有個能跑馬的場子吧? 其實說白了,孟姜太閑了,總要找個借口出去轉轉。 視察莊子和鋪子,那就是最好的借口了! 每次出門,孟姜都十分低調,并不想讓京城眾人圍觀。畢竟她還要塑造賢妻良母的人設,總出門就和人設不符啦。 于是,低調出門,低調尋找美食,低調購買衣裳首飾,買買買到手軟,完美! 孟姜心里感嘆,現代鬼都笑話古代有多落后,那是他們想象不到古代有錢人的樂趣。 沒有沖水馬桶?哦,你見過純金的恭桶嗎?每次都洗刷得锃亮閃光那種。而且每次上廁所,四個人伺候! 沒有自來水?每天清晨從山上運最清澈的泉水,它不甜嗎? 沒有沐浴花灑,可拉倒吧,用浴桶才是最舒服的。浴桶大到能盛下兩三個人,還可以撒花瓣,撒香料那種。 至于出門交通工具太落后。我家里過得好好的,出什么門子。就算想出游,坐著馬車優哉游哉逛京郊美景,不是更有意境? 至于最致命的,可能就是沒有網絡了。但那是孤獨現代人才需要的,我們每天可以招呼一堆人陪著耍樂的,要那玩意兒干啥。有這上網的功夫,看戲不好嗎,買買買不香嗎? 總之,只有苦逼996打工人想不到,沒有古代貴族享受不到的。 這幾天,天氣涼了幾分,有入秋那滋味了。 孟姜覺得,自己應該補補秋膘,也應該再添置幾套秋裝,于是再次出游。 幾個大丫頭聽著她的話,心里都忍不住冒一個問號。缺衣服?別鬧了,箱子里這些都夠穿十年不重樣了。 但想到主子有錢有閑,還會隨時把拿回去就不喜歡的衣服賞賜給她們,那必須笑臉作陪! 買好了衣服,又去了首飾店,女人搭配起來停不下來,買了衣服必然配鞋子、配首飾。 孟姜正拿著一枚紅壚簪欣賞,總覺得有一人一直盯著她,眼睛都不錯開。 一開始想著這人要么看她美,要么認出她的身份,但見這人看了一刻鐘還不停,孟姜只能轉頭看看是誰這么大膽。 對方是一個一米九多的漢子,鐵搭那種,見了孟姜正臉,嘴巴張的老大,“你,你,你”了半天,終于說完整,“你是阿姜meimei?!” 孟姜想了想,對這人沒什么印象那。她和原主認識的男人很有限,并不認識這種熊一般的男人。 那男熊激動的手足無措,好半晌勉強壓下那骨子勁兒,“我是阿力哥哥,王力,從小跟著孟大哥的那個?!?/br> 孟姜扒拉了一番原主的記憶,才恍然大悟,“呀,阿力哥哥,你怎么長這么高這么壯了,走時明明比現在矮兩個頭?!?/br> 這人是邊疆孤兒,被孟國公撿回來。 當年他們村子被蠻族屠村,他是唯一幸免的那個,身世十分可憐。孟國公憐憫他,也看他性子老實,便讓他跟在長子身邊。 從一開始小跟班,到并肩作戰的好兄弟。阿力雖然不是孟府人,卻成了孟府的一份子,和自家人無異了。 后來將蠻族打趴下,沒有大戰了,孟國公便帶著兒子回京,只派親信駐扎在邊疆。 當初沒想派阿力,但他非要積攢戰功。孟國公和孟大哥也不知道這孩子中了什么邪,只能由著他了。 從一個孤兒,到成為游擊將軍,也是很大飛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