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
書迷正在閱讀:何春傳奇史、欲望與煩惱(更新至33章)、過盡千帆系列(6部)、劍網三·玉碎(喋血冰戀堆尸)、仙劍奇yin傳-群妖凌辱洛寧、王牌女警之滿員癡漢列車、那年的黃花(完結)、仲姄的悲哀(完結)、周子休與丘仲尼(完結)、天生我材必有用(第二部)生命的奔流
陳可尚看何春望著畫戟出神,知道何春非常喜歡“銀光畫桿方天戟”,于是說道:“思陳,為父倒覺得你好像對這‘銀光畫桿方天戟’很有感觸啊。對了,你現在也是用方天戟,這支方天戟跟你是乎很有緣也很相配,以后這方天戟就送給你了。你可不要辱沒了他?!?/br> “你要把這支方天戟送給我?!?/br> 何春難以置信望著陳可尚。 “對阿,有什么不可嗎,神戟原本就應該配我兒思陳這樣少年英雄?!?/br> “多謝義父,對了,義父你不是說有三件神器寶甲,還有一樣在那里?!?/br> 陳可尚一笑,來到,屋中一個靠墻柜子前,他打開柜子,從里面取出一件金色的物品來。然后陳可尚在何春面前將物品一展開,何春這才知道這是一件用金色形狀像汗衫的軟甲。 何春連忙問道:“義父,這件甲是怎么來頭?” 陳可尚說道:“這件是梁武帝蕭衍為自己而打制的‘神佛金絲護心軟甲’,此軟甲防護力很好,一般普通兵器很難刺穿它。穿上此軟甲不但可起防身作用,而且冬軟夏涼?!?/br> 何春仔細打量著這件軟甲這件軟甲全是由金絲織成,金光閃閃,表面光滑無比。軟甲正中繡有佛家萬字的圖案。此軟甲形狀像汗衫,左右兩側的前后并不相連,只是左右兩側的前后各有十二個小孔,而小孔周圍用黃金將其固定,兩條由金線編織繩帶子穿過這些小孔。將左側前后部分或是左側前后部分前后部分連在一起,這樣的設計顯然能適合各種體形人。 陳可尚繼續說道:“當年我父陳慶之大將軍率七千白袍騎兵隊起兵北伐。他以7000之眾,從铚縣至洛陽,在魏的領土內進擊一百五十日,其間前后激戰四十七回,全勝;攻城32座,皆克,所向披靡。雖然最后攻魏的作戰因孤軍深入,后援無繼,最后不得不撤回南朝?!?/br> “然則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這兩句稱贊你外祖父的童謠傳遍大江南北,而此次你外祖父的這次北伐之戰,足可與當年司馬慧的氣吞萬里如虎的北伐之戰相比美?!?/br> 何春聽到這也不盡為之神往。自己的陳慶之率領七千兵力北征,陷落北朝首都洛陽之事,到底是軍事上多大的偉業,這點從和諸葛亮四度北征卻未能陷落長安相比即可看出。 不久,何春回過神來問道:“那這件‘神佛金絲護心軟甲’與外公有什么聯系呢?” 陳可尚自豪說道:“因我父晚年時候,梁武帝看到你外公北伐和多年功績,特將‘神佛金絲護心軟甲’封賜給我父。后來候景之亂發生,我與家中其他兄弟姊妹失去聯系,大家飄散各地。而我則一直保管著‘神佛金絲護心軟甲’和‘霹靂宣花斧’?!?/br> 這時陳可尚將‘神佛金絲護心軟甲’交到何春手上并說道:“思陳,脫去外衣穿上此軟甲讓為父看看?!?/br> 何春聽后連忙照作。不一會兒便穿上軟甲。 “好,不錯,非常好。我真的沒有看走眼,甲,神佛高照;人,氣宇軒昂。人甲合一,氣度不凡啊。你穿上它還真有點當年你外公風采?!?/br> 陳可尚贊嘆道。 “這件軟甲也送給你呢?!?/br> 何春聽后露出難以置信表情,他一天之內得到兩件寶物。 陳可尚看到何春表情后,拍了拍何春的肩膀說道:“思陳,你知道我為什么要把‘銀光畫桿方天戟’和‘神佛金絲護心軟甲’送給你嗎?” “孩兒不知,請義父言明?!?/br> “你命中注定也要成為一名軍人,如果一名出色的將領,不但能通曉兵法,而且知天文,懂地理,知道五行和各種奇門遁甲之術,那么能達到以上這兩樣,必定能成為一代儒將。像西漢的張良,三國的諸葛亮、周瑜和陸遜,北隋時期的王志猛。然則這樣儒將歷朝歷代都不多,而父覺得你并不適合作一名儒將?!?/br> “父親,哪我該怎么辦?!?/br> 何春急切問道。 陳可尚緩緩說道:“在歷史上更多是手拿兵刃、腹有良策縱橫沙場領兵打仗的統帥,所以,為父希望你能成為這樣的統帥。來保衛南朝,保衛韓唐國的正朔王朝?!?/br> “義父,那你想叫孩兒怎么做?” “想要成為這樣統帥,必須要威震三軍。然則軍中以武為尊,只有將自己武藝練好才能夠勇冠三軍成為一名真正統帥。你要想練好你的武藝,不但要把的奧秘參透,更要在實戰中不斷的積累經驗?!?/br> “義父,我會多加找人練習的?!?/br> 陳可尚連忙解釋道:“這不是找人練習的問題,你現在用戟的功力斛律光比起來真是有天壤之別。斛律光外號叫‘長戟斷黃河’,他每一戟打出去都有千斤之力,中戟者不是身首異處,就是被長戟挑落馬下,即刻死亡。功力輕者就算沒有中招,然則只要接過幾招,往往也是五臟六腑皆裂,依你現在的功力,只能傷人筋骨而已?!?/br> 何春迫不及待的問道:“義父那我該怎么練,才能達到斛律光的功力呢?請義父言明?!?/br> 陳可尚說道:“這種功力沒辦法練得到,只能以戰養戰,何況在江湖上的比試跟戰場上的拼命完全是兩回事,在江湖上的勝敗只關乎你個人的性命,而在戰場上的戰敗,不單是一種死亡,更可能關乎國家興亡,關乎千千萬萬人的性命。這么大的壓力,你是無法想像到的。而只有在這種壓力下,你不斷地征戰。才可以練到你的千鈞之力?!?/br> “義父,我聽你的,長大后成為一名軍人?!?/br> “思陳,你眼下就有一個機會從軍,可以讓你征戰沙場,感受到背負國家興亡的壓力。你愿意嗎?” “義父 ,我愿意。是什么樣的機會?!?/br> 陳可尚高興的說道:“當今圣上準備親自征討西梁湘州的長沙,桂陽兩郡,并命令義父為左軍鎮軍將軍一同前往,為父認為此次出征對你是一次不可多得的學習機會……” 還沒有等陳可尚說完,何春便斬釘截鐵說道:“孩兒愿意與義父一同前往出征,誓破西梁軍?!?/br> 不久何春開始了人生第一次征戰。 第03章 兩國積怨 漢唐歷572,三月后梁湘州刺史韓明旭,聞好友謀叛事泄而被殺,甚為不安,乃遣使暗中引南陳軍。又自歸附南陳。陳文帝接受韓明旭歸附,并加封韓明旭為侍中、鎮前將軍。 后梁帝蕭正德聞韓明驕叛梁,于是向北周求救。不久,北周帝遣上柱國大都督于謹、荊襄總管衛公宇文直、江陵總管王悅、大將軍田弘、元定、楊云仲、權景宣等率軍南進剿韓明驕。蕭正德亦派大將王cao率水軍2萬助北周軍。 不久陳文帝派征東大將軍吳明徹率舟師三萬進取郢州,封司空徐度為鎮西將軍率水軍兩萬跟進,又派冠武將軍楊文通率步兵從安城向茶陵、巴山太守黃法慧從宜陽向醴陵進軍,以便接應韓明旭。 陳梁兩國積怨頗深。整個事情還要從梁元帝被殺之后說起。當年由于北齊介入,王僧辯與陳霸先為立新帝發生矛盾,陳霸先襲殺王僧辯,后來陳霸先廢梁帝自立,梁朝滅亡。西梁一直自居為南朝正統而不承認南陳的合法地位,因此始終與陳朝對立。 由于陳霸先得不到梁舊將王琳和其他各地武將的擁護,南方內地許多寒族豪強也多不奉陳朝法度,所以陳的政局不穩定,既無力制止內戰,又無力抵抗北朝的進攻。 陳霸先花了兩年時間,才平定除了巴蜀,荊湘二州和寧州之外江南地區。 然而不久陳霸先病故,陳霸先死時:“內無嗣、外有強敵,宿將皆將兵在外,朝無重臣?!?/br> 章皇后雖是婦人,也非常明敏,急召侄兒臨川王陳蒨入都,秘不發喪。但老皇帝尸身逐漸發臭,中書侍郎蔡景歷又怕在宮內做棺材“斤斧之聲聞于外”,泄漏消息,便與宮人用蜂蠟做棺材,先把陳霸先尸身密封起來,免得臭味招蒼蠅。 五大將軍之一的侯安都還軍時正好與陳蒨相遇,便一起馳還建康。眾臣皆推陳蒨為帝,這位臨川王“謙讓不敢當”;章皇后覺得自己親生兒子陳昌在長安未歸,開始時不肯下令讓侄子繼位,朝廷上下惶惶不決。 最后,還是侯安都在朝會中表態:“今四方未定,何暇及遠(來不及等陳昌來繼位)臨川王有大功于天下,應共立之!今日之事,后應者斬!” 于是,侯大將軍按劍上殿,入后宮見章皇后,索取璽書:“又手解(陳)蒨發,推就喪次?!?/br> 讓他以皇儲身份發哀舉喪。于是,陳蒨就成為陳朝的第二任皇帝。 由于功勛卓著,又“有恩”于陳文帝,侯安都恃功自傲,慢慢膨脹起來,無所收斂:“日益驕橫?!?/br> 多次夜宴群臣,包庇縱容違法亂紀部下,并多次當眾讓陳文帝下不來臺。 不久中書舍人蔡景歷揣知上意,便密奏侯安都要謀反。忍無可忍的陳文帝便下詔征侯安都為江州刺史,征南大將軍,令他從京口還建康受命。 侯安都沒什么戒備,率大批文武從官入城。陳文帝親自在嘉德殿“私宴”侯安都,剛喝一杯酒,衛士沖入,把侯大將軍五花大綁捆了起來。同時,陳可尚與吳明徹二將領御林軍又盡奪侯安都屬下將校的兵杖和兵權。 陳蒨又除掉了對他有擁戴大功的司空侯安都。雖下詔稱侯安都“驕暴滋甚、密懷異圖”要謀反,陳文帝也覺虧心,未忍對侯家加以連坐族誅:“宥其妻口家小,葬以士禮?!?/br> 縊死侯安都之前,陳文帝與侯安都見過面,兩人哭訴談心,侯安都才明悟“功高不賞”的古訓,而且功高權重,根本就不是什么好事。 侯安都并非是那種只知打打殺殺的粗蠻武將,身為五大將軍之一知書達理,竟也不知韜晦之計,沒事總讓皇帝下不了臺,身死家存,還算不幸中的萬幸。轉天,陳文帝“賜死”侯安都,時年四十四。 不久陳將陳可尚與侯瑱立刻在蕪湖屯軍,并打敗企圖進犯王琳與北齊聯軍,接著陳可尚又率軍破反叛的熊曇朗、周迪等人,陳文帝的帝座算是坐穩了。 陳文帝陳蒨雖用兵不如叔父陳霸先,但也略有謀略。他知道昔日南朝與北方抗衡,大體上雖說是依托長江,但那時長江下游有兩淮作為屏障,上游有荊襄和巴蜀作為屏障?,F在兩淮被北齊奪走,江北這一屏障盡失,所以陳國不得不以長江為界,緣江戍守,戰數千里長江北齊與北周隨處可渡,顧此則失彼,顧彼則失此。 尤為致命的是,巴蜀、荊襄落入北周之手,則南朝上游屏障也盡失,而長江之勢現已歸于北周。北周據有巴蜀、荊襄,也可建立水師,且資上游之勢,沿江順流直驅。 這樣,現在長江之勢反倒是有利于北周而不利于南陳了。 現在北周已經擁有關中,隴西,漢中、巴蜀、江漢和寧州等地區,又經過府兵制改革,軍力大大提升,已經不能和當年的西魏剛剛建立相提并論,如果北周再出現一位像宇文泰那樣明主的話,統一北方只是時間上早晚的時,而陳朝不能收復荊襄和湘北地區,那么陳朝軍事地理和戰略上極其不利,更毫無優勢可言。 屆時南陳根本無法與北朝相抗衡。 所以陳文帝早有消滅西梁,收復荊州襄陽、江陵二郡和湘北三郡,以便為日后收復巴蜀提供準備。而這時恰巧有這么一個機會出現。 在南朝的京城經過幾天后御前會議,陳文帝決定御駕親征。 在此決定下,陳文帝留太子陳伯宗在朝中監國,以中書舍人劉師知、尚書仆射到仲舉、東宮通事舍人殷不佞三大臣扶佐,又令安成王陳瑣統攝文武,右光祿大夫,征南大將軍淳于量,揚州刺史、鎮西將軍黃法抃,京兆尹、安左將軍、東床附馬魏懷玉守備建康,守備建康,以防京中不測。征北大將軍南徐州刺史李文育率軍坐鎮京口防備北齊。朝中事情安排妥當,陳蒨便下令出征。 這天,何春隨陳可尚來到校軍場,遠處有二人著馬向他們走過來。左邊的人騎著一匹烏錐馬,是一名年紀約三十五、六的皮膚黝黑魁梧大漢,頭戴了個古銅色頭盔,臉骨粗橫,眼若銅鈴,眼中精芒閃爍,自有一股迫人的氣勢。 肩膊寬厚,手腳粗壯之極,背上交叉掛著兩支精鐵打制的長柄大刀,給人一種強大的懾人的震撼力,右邊的人騎著一匹黃驃馬,是一名年紀不過十五六的少年。 他身著銀甲,手拿一柄長鐵槍,不知什么原因少年頭上并無戴頭盔,而是像普通人那樣用一根白帶將一頭烏黑閃亮的長頭扎成發髻,潔白的面容中有一對明亮清澈而又深邃的大的眼睛,眼中不時的閃爍著具有某種令人壓抑而又害怕的光芒。這名少年整體給何春的感覺就是清冷、孤傲,給人一種懾人氣魄。 不久這人來到何春他們面前,左邊騎烏錐馬大漢雙手抱拳施禮道:“陳大將軍,別來無恙?!?/br> 陳可尚連忙還禮道:“蕭將軍別來無恙?!?/br> 原來這名大漢正是有“關羽再世”美譽的南陳頭號猛將——蕭摩訶,蕭摩訶看到陳可尚旁邊的何春說道:“想必此人就是陳大將軍收的義子吧?!?/br> 陳可尚忙簡單介紹了一下何春,蕭摩訶也將自己身邊的少年介紹給陳可尚,原來這名少年名叫蕭懷明,是蕭摩訶遠房親戚之子。一直寄居在蕭摩訶家中,此次出征,在蕭懷明再三堅持下,蕭摩訶才同意帶其上戰場。而且何春聽蕭摩訶介紹蕭懷明后才知道,蕭懷明與何春同歲。 正當陳可尚與蕭摩訶二將相互寒暄時,有侍衛高聲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