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滇t院
楊雪峰在煩躁的晃悠兩下腦袋之后,分析了一下當前的形式,道:“行,我希望在事情結束之后,你們可以給我一個讓我滿意的答復?!?/br> “一定會的?!睆埳降?。 而后,張山便驅車趕到了??滇t院,將車停在了網監組同事的車旁邊。 和公立醫院比,??滇t院的規模算不上宏偉,甚至三層小樓的面積加起來都沒有市醫院的候診大廳大。 但和社區診所比起來,這里卻能稱得上氣派,雖然每一層樓的面積都不算大,卻架不住人家樓層多,每一層都有一百多平米的樣子,三層樓加起來足有四百平米,張山到達的時候剛好趕上看病的高峰期,前來就診的患者絡繹不絕,幾乎全部都是沖著李明輝而來的。因為??滇t院距離福利院很近,比鄰的街道上有一個小學和一個幼兒園,這全都是流感集中的地方,所以來這里看病的多數都是帶著孩子的家長。但由于情況特殊,李明輝顯然不能親自為他們就診,便臨時讓另外一個合伙人趕到這里,替患者看病。 門外停滿了汽車和自行車,如果不是因為網監的人給他留出了一個車位,恐怕他都有被交警‘貼條’的風險。當他趕到之后,門內就診的患者看到今天的醫院里面來了警察,按耐不住八卦之心私下里議論著,起初他們以為是醫院里出了盜竊之類的案子,可一看來的居然都是刑警,紛紛私底下開始揣測起來。 張山的車一到門口, 等候已久的小孫立刻出門迎接。到達一樓大廳后,張山問李明輝呢? 小孫回答說:“李明輝去三樓休息室呆著了,如果在一樓的話,好多患者會嚷嚷著找他看病?!?/br> “地方不大,生意還挺火?!?/br> “這里附近挨著兩個學校,來看病的都是孩子和孩子的家長,幾乎都是流感、頭疼腦熱一類的病?!?/br> “處置室勘查的怎么樣了?”張山邊走邊問道。 小孫將勘察的情況一五一十的告訴了張山,“經過測量,處置室的窗戶為正方形,便長均為55公分?!?/br> 張山聽著,這跟他目測的60公分邊長差距并不是很大。 “外面通向哪里?” “窗戶外面是一個胡同,胡同里面住了兩戶人家?!?/br> “落灰痕跡之類的檢查了嗎?”張山問到了重點。 “檢查過了……全都是干干凈凈的,連灰塵都被人清理過了?!?/br> “清理過了?” 張山睜大了眼睛,說話的功夫便走進了處置室里,處置室內還有一名網監的成員,見張山來了便放下手機打了聲招呼,張山說辛苦你們了。 “分內的事兒?!?/br> “這可不是分內的事兒,你們是網監,如果不是外勤抽不開人手,也不會麻煩你們了?!?/br> “整天對著電腦脖子都酸了,出門活動活動也不錯?!毙O這時候插話道,但寒暄歸寒暄,來到這里還是要抓緊辦正事兒的,小孫指著處置室的正上方道:“這就是那個窗戶?!?/br> 張山的目光順著小孫手指的方向看去,這是一個鋁制邊框的小窗戶,處置室的面積不大,只容得下一張臨時的窄病床,窗戶的位置在正對門的墻壁上,下方擺放著一個高大的裝有玻璃的架子,架子里面陳列著紗布、鑷子、繃帶、針管、酒精和碘伏一類的常用的醫療器械。他這次前來主要是為了親自勘察一下現場,因為他之前的假設如果成立的話,那么這個窗戶上只會存在兩種可能。 第一種可能就是在窗戶上和窗臺上,以及窗外的胡同里面會出現楊雪峰的指紋和腳印,這便證明了他來到醫療室以后并不只是換藥這么簡單,而是將醫療室當作了一個出口,逃離了監控攝像的區域,在作案的同時制造不在場證明。 而第二種可能就是窗戶、窗臺上一塵不染,被清理的干干凈凈,甚至一枚指紋都不會給警方留下,這更能證明窗戶上曾經上去過人,而且這么做的同時還能讓警方抓不住證據。你說楊雪峰來醫療室之后從窗戶跑出去了?那么我問你,你在窗戶上找到指紋了嗎?你在胡同里提取到他的腳印了嗎?這些都沒有的情況下,你又憑什么說楊雪峰在醫療室里跑出去了? 第二種可能性是最大的,因為張山知道,能夠設計出如此巧妙的縱火殺人案的人,必定會讓每一個細節都一絲不茍,就連這里的指紋也會經過清理!而恰恰這第二種可能是張山最不愿意看到的結果,可最后還是讓他看到了。 窗戶上被擦的干干凈凈,如果不是窗框告訴他這是一面窗戶的話,他恐怕都不會發現這里還隔著一扇玻璃,順著窗戶往外看,看到了一棵大槐樹,但現在天寒地凍的,槐樹已經只剩下了樹枝搭在窗戶的外頭,枝頭上連只麻雀都沒有,再往遠處看就能看到幾公里外的住宅區的樓頂了。 他穿上鞋套,將病床挪動到藥品架前面,而后蹬著冰床上去看,正如網監的人所說的一樣,這里已經被清理的一塵不染,他用帶著手套的手抹了一把窗臺,聞了聞味道,“還有一點清潔劑的味道沒有揮發干凈,這里被清理的時間不超過6個小時?!?/br> 他皺著眉頭說道:“胡同里頭有發現嗎?” 網監的小孫回復道:“張隊,胡同里面更干凈,也被人特意的清掃過了,甚至墻面都被擦干凈了,一個腳印都沒看見?!?/br> “李明輝是怎么說的?” “他說今天中午的時候楊雪峰來了醫院進了醫療室,他們兩個人在醫療室里面聊起了以前的事兒,這一聊就沒完沒了了,不知不覺就聊了一個多小時,最后是因為馬上要給病人看病了才算結束話題,楊雪峰才走。而且走的時間是1點50分” “誰看著他呢?” “小于跟他在一起呢?!?/br> “小孫,你把這里所有地方都拍下照片帶回隊里,在結案之前把醫療室封住,不允許任何人私自使用,我車的后備箱里面有封條,你自己填個日期,我去三樓會會李明輝?!?/br> “好的?!?/br> …… 隨著木質樓梯咯吱咯吱的聲音,張山拐了個腳便到了三樓,這個三層小樓的面積不大,所以樓梯十分的陡峭,這也是為了最大程度的節省面積,上了三樓,他第一眼便看見了被玻璃隔開的輸液室,李明輝的休息間在三樓的拐角處,面積有臥室大小。門沒有關,他走進去后便看見休息間的桌子上擺著一套茶盤,李明輝沏了茶,和網監隊的小于正一人一杯對飲呢。 他直接進門,笑著說了聲:“李大夫好雅興啊?!?/br> 隨后,他走到桌子旁邊用手往口鼻附近煽動了兩下茶壺中涌上來的水蒸氣,道:“金駿眉?” 李明輝放下茶杯,說:“張警官對茶道有點研究?” “李大夫怎么知道我姓張的?”他并沒有回答李明輝的問題,而是敏感的反問了句,李愣了下,隨后笑稱道:“是于警官剛才閑聊時候提起的,聽說你今年才二十出頭就做了支隊的副支隊長,真是年輕有為,佩服佩服?!?/br> “哪兒二十出頭了,過了年都快三十的人了?!彼哪抗饪聪蛐∮?,網監隊的小于不經意的朝著他點了頭,用表情給了他一個暗示,意思是確實是我剛才和他提起過的。 這才讓張山放松了些警惕,“我對茶葉沒啥太大研究,只是之前嘗過幾次隊長的茶,我看味道和茶湯的顏色差不多,隨便蒙的,怎么?蒙對了?” 這時李明輝道:“哈哈,我這不是金駿眉,是大紅袍,張警官蒙的一竿子支的有點遠啊?!?/br> 這時張山道:“嗨,你瞧我這人,這大紅袍的茶葉罐還在旁邊擺著呢,我愣是蒙了個金駿眉,見笑見笑?!?/br> 實際上,張山進門的第一眼便關注到了這個茶葉罐,雖說他不懂茶道,但也猜出這茶壺里是什么茶葉了,他這么做的目的是想在不經意之間讓李明輝放松些警惕,這是他故意漏給李明輝的破綻,讓李明輝下意識的覺得自己是個觀察并不怎么細致的警察。因為多數的犯罪嫌疑人都有一種‘遇強則強’的心理,所謂‘遇強則強’,就是他面對的警察不一樣,自身的表現也不一樣。如果說他面對的是一個一絲不茍,善于觀察的警察,那么他會想方設法的偽裝自己,讓自己看起來天衣無縫,絲毫破綻都不會留給警方。 但如果他面對的是一個漏洞百出,甚至不拘小節,做事大大咧咧馬馬虎虎的警察,那么他也會下意識的放松警惕,從而才有可能露出更多的破綻。 這時李明輝打了個圓場,道:“這可不是見笑,雖然說金駿眉和大紅袍是不同品種的茶葉,但都屬于紅茶,不經常喝茶的人在茶湯上的確看不出什么區別,產地都在武夷山那一塊,而且味道上粗略一聞二者的確差不多。但金駿眉屬于正山小種的分支,茶湯的顏色要更偏金黃一些,入口較為清冽,聞起來有些清爽的感覺;但大紅袍的茶湯顏色更深、更濃,尤其是在茶湯倒出來沉淀幾分鐘后會便的更紅,在剛倒出來的時候較為鮮潤,而且茶沏好后會有蘭花的香味,品質越好的大紅袍蘭花的香味便越為濃郁、越發持久。而且大紅袍較其他紅茶而言更耐沖泡,哪怕沖泡七八次以后仍有余香,這就是三個比較明顯的區別了?!?/br> 張山故作恍然大悟,另一面始終觀察者李明輝的表情,他發現李明輝的確對品茶一道深有研究,在聊起茶葉的問題時話如滔滔江水而連綿不絕,他的表情也十分的得意,似在炫耀自己在品茶一道上獨特的心得和經驗。他奉承了一句,道:“我就一個粗人,平時也就上火了泡點菊花金銀花啥的,偶爾放點枸杞……不過,大紅袍這茶葉我真聽說過,據說可不便宜??!” 李明輝當即反映過來,從茶盤上反扣過來一個茶碗,用旁邊電熱壺里面的開水燙了燙后斟了大半杯,道:“張警官,來潤潤嗓子?!?/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