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化工廠
宣傳部新聞科副科長、農業局種植業管理科科長、政法委和工業局下屬的溫洞縣化工廠廠長;這四個職位看起來都不錯,各有各的優勢,給別人的話,隨便拿出一個來,對方就樂得顛顛的。 冉江這也是替溫洞縣立下了大功,更主要的是幫秦茂業壓住了吳方遠,才有這么大的選擇權。 秦茂業這手段可比水書記高明多了,該獎勵的就給獎勵,不玩熬鷹的那一套,這樣其它人看了佩服,受益者也會心存感激。 這幾個職位冉江之前已經分析過了,宣傳部新聞科影響力大、能經常在領導面前露臉,還有一個隱藏好處,那就是高配的問題。 去了別的同級單位,就算升到頂也只能是正科,而在宣傳部可是能到副處的!下屬部門的負責人有時候也可以越過正股級這道坎,高配副科級。 同時宣傳部歸秦茂業管轄,上面還有付柏軒這個老熟人,縣官和現管都罩著自己,工作起來自然痛快。 不過冉江不太喜歡務虛的工作,盡管他已經熟練了掌握了公文及各種宣傳材料的寫作技巧,但是他還是喜歡干實事。 農業局種植業管理科缺一個科長,冉江級別不夠,只能暫時以副股級干部的身份代管,因為之前高了雙孢菇和黃平貢茶項目,在做這個也順手。 而且局里有蓋少華罩著,更上面還有省廳的畢國雄,要是在做出點什么成績,升遷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只是冉江此前做的都是農業項目,要是繼續干下去,豈不是坐實了自己農業專家的身份?他雖然從搞農業開始起飛,但并不代表他只會搞農業??!要是把自己限制在一個領域,難免有些遺憾。 至于政法委,冉江原本就沒怎么考慮,得罪人他倒是不怎么在乎,關鍵是一旦進去,再想出來就難了,一般只能在政法系統內部發展。 最后一個溫洞縣化工廠廠長的職位,最大的好處是從干部編制到國有企業,是可以往上調一級的,要是干得好,回來后就能直接轉正,比按部就班的晉升要節省不少時間。 之前冉江沒考慮過這個崗位,因為他對化工產業不熟悉,但現如今得了宋運輝的化工產業基礎知識,又了解了金州廠的情況,這塊短板已經補上了。 這樣的話,去溫洞縣化工廠當廠長,似乎也不是不行??!從級別上來說,化工廠是正股級單位,自己去了就能直接升正股;從前景上來說,一位只熟悉農業的干部,和一位工農業兼顧的干部,發展肯定不一樣吧? 就是不知道溫洞縣化工廠現在到底是什么個情況,到底還有救沒有,可別一腳踩進火坑去啊。 反正秦茂業給自己留有時間,暫時不急著下決心,先打聽打聽化工廠的情況吧,要是還有救那就去試試看;不行的話也別勉強,去其它崗位就得了。 想好之后,冉江繼續去上班,下班的時候趙天波又喊著一起去吃飯,飯桌上趙天波試探著問道,“秦書記跟你聊了這么多,是打算調整你的崗位了?準備讓你進城去好單位?” “哎,說實話我肯定舍不得放你走,不過黃平鎮這地方實在是不咋地,要是能去縣里還是盡量回去!給你安排了啥單位?我看看能給你參謀下不!” “嗯,是說了這事兒,讓我考慮好了給他說!趙鎮長,你對咱們縣的化工廠熟不熟?”冉江暫時沒提其它幾個崗位。 “化工廠???這倒是可以解決你的級別問題!不過化工廠的情況可不咋好!”趙天波第一反應也是政府機構到國有企業的級別提升問題。 “跟其它地方一樣,我們溫洞縣的化工廠也是七十年代號召各地發展五小工業的時候起來的……”趙天波給冉江講起了化工廠的歷史。 所謂五小工業是地方小型廠礦的總稱,60年代一般指小鋼鐵廠、小煤礦、小電站、小化肥廠、小機械廠,后來又包括小水泥廠等。 七十年代國民經濟計劃草案提出,要加快地方“五小”工業的發展,國家財政規定在以后五年內安排80億元專項資金,由省、市、自治區掌握,重點使用,以扶植“五小”工業的發展。 建立“五小”工業,具有投資少、見效快、能就地取材的優點;在國家的扶植下,地方“五小”工業蓬勃發展,遍地開花。 五小工業的發展改變了我國工業經濟的結構,擴大中小企業在工業企業中的比重,使中小企業能按照專業化和分工協作的原則,進行合理分工。 中小企業可以為大企業起到補充作用;更重要的是小企業能更好的利用當地資源,不僅增強了地方經濟實力,使縣域經濟面貌得以改善,從單一的農業經濟轉向農業生產為主,兼顧工業,適度提高農業外收入水平。 這次發展起了一些積極作用,但因要求過急,有一定盲目性,也帶來一些不良的后果。 “……前些年還好,地方上生產出來的產品在本地就能消化,不管是鋼鐵、水泥還是花費,只要能生產出來,就不用擔心銷售!” “但是這幾年不行了,大型廠子不斷更新設備、擴大生產規模,人家生產出來的產品,就算加上運費,也比我們本地化工廠生產出來的便宜,質量還好,這下本地的小廠子就過不下去了!” “一開始,縣里還想了點辦法,比如不讓外地產品進來之類;但是剛實行了沒多久就堅持不下去了,那些大廠也不是沒人,找領導一說,地方保護主義的帽子都扣下來了?!?/br> “再加上農民也在罵人,說憑啥不給我們用便宜的化肥?農業局還有主管農業的幾位領導也在說,政策就趕緊取消了!” “這下農民高興了,化工廠就倒霉了,生產出來的產品賣不出去,工人們連工資都發不出來,上一任的廠子一看不行,趕緊辦了個病退,丟下爛攤子不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