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交鋒
劉啟明她媽對冉江挺滿意的,大學生,模樣也俊俏,專業水平自家老頭子都夸了好幾回,這樣的好女婿那兒找去? 所以今天冉江過來,她都打算好了,一定要好好招待一番,順便在飯桌上探探他的底細,看看他對自家閨女兒到底是啥想法,要是合適,就盡早把這事兒給定了,免得被別人搶了先。 那知道到家之后,自家老頭子倒是跟人家吵了起來,這那能行,于是就趕緊出來打岔了。 “對,吃飯,先吃飯!爸,媽今天做了你最喜歡吃的糖醋魚!”劉啟明也挺緊張的,雖說她幾個姐夫也都是文化人,而且多才多藝,但經過這段時間的相處,她覺得冉江可比那幾個姐夫強多了,自然不愿意出什么意外。 “你們啊,我就和小宋討論點專業上的問題,你看你們一個個的!”哎,女大不中留啊,劉總工很是失落。 劉總工其他幾個閨女兒都嫁人了,現如今只剩下劉啟明和他們一起住,所以飯桌上就四個人。 “小宋,來嘗嘗這個!聽老劉說你到了廠里,其它大學生都坐辦公室,就你一個下車間,肯定辛苦了,多吃點補補身子!”劉啟明她媽不停地給冉江夾菜。 “謝謝阿姨,我覺得這對我反倒是好事兒,雖然我是讀化學專業的,但在學校的時候只學了理論知識,在實踐方面還有所欠缺,能去車間先熟悉情況,再結合讀書時候學到的東西,我覺得我這段時間收獲還是挺不少的!”冉江有點發愁,這菜都快堆不下了。 “對,年輕人要有耐心,先把基礎打好,不要急著表現自己!”劉總工一語雙關地說道,即是贊賞冉江扎根基層的做法,也是在勸他不要執著于frc技術的問題,你未來的路還長著呢。 冉江念了兩句詩,“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有些事情不用著急,但有些事情不急不行啊,尤其是戰略性方向的問題,一旦出現差錯,過去的積累可就全賠進去了?!?/br> “小宋!”這回劉啟明又不高興了,剛才停下,你倆怎么又要吵起來? 冉江趕緊閉嘴,再也不提這事兒,老老實實地回答劉啟明她媽的問題,比如你家有幾口人啊,都是干啥的啊等等;羞得劉啟明只能悶頭干飯,你這相女婿做得也太明顯了吧? 吃完飯,劉總工去書房里把自己的工作筆記翻出來交給冉江,“你拿回去好好看看,引進技術不能只看先進與否,還要看和我們金州廠的現有情況是不是合適,這上面有金州廠所有設備的數據資料,你跟你說的新技術對比一下,說不定就會改主意了!” “謝謝劉總工,我會認真看的!也希望您也能把我給您的資料看完?!比绻麆⒖偣つ軌驍P棄偏見的話,說不定他也會改主意的。 第一次上門不好多待,吃過飯稍微聊了幾句,冉江就拿著工作筆記起身告辭,劉總工把他送到門口,“小宋,我知道你是關心金州廠,所以不會怪你,今后要是有什么問題,隨時可以過來找我!” “我也知道您肯定比我更關心金州廠,剛才的討論只是出于學術上的分歧,還請您不要生氣!”哎,怎么說這也是老丈人??! “對,學術上的事情歸學術上的,就讓我們都擯棄其它干擾,認真地從學術上來分析這個問題吧!”劉總工很欣賞這種純粹的態度。 回去后,尋建祥異常激動,連連詢問他去丈母娘家是什么感覺,冉江好不容易才把他給打發了。 然后翻看劉總工的筆記本,這一看就佩服起來,這本筆記真材實料,內容翔實,劉總工對設備的了解遠比自己深刻,幾十年的經驗可不是白給的。 再結合自己之前的積累,對一車間設備的了解,讓他看劉總工筆記的時候一目十行,一點就通;最讓他受益的,是劉總工記錄在后的思考,那些思考,道盡了劉總工對設備更新改造的深思熟慮。 冉江估摸著,那怕只是引進frc生產線,要是讓劉總工負責整體把控,也會比其它化工企業同樣的frc生產線效率高。 但高出來的這點效率和usc-usx裂解爐技術、srt技術的代差優勢比起來就不算什么了!而且讓劉總工來負責usc-usx裂解爐生產線或者srt生產線的整體把控,絕對比frc生產線效果更好。 接下來一段時間,除了正常上班之外,冉江都在琢磨劉總工的工作筆記,同時繼續翻譯帶回來的文獻資料,交給水書記和劉總工。 有時候還會主動登門拜訪,就自己最近學習和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向劉總工請教,順便接著遞交新翻譯稿的機會,繼續潛移默化地給劉總工灌輸usc-usx裂解爐技術和srt技術的優勢所在。 劉總工現在也不和他爭吵路線問題了,就和當初說的一樣,學術上的歸學術,咱們就單從學術的角度來討論問題吧! 然而越討論,劉總工對usc-usx裂解爐技術和srt技術的了解就越多,對frc技術就越懷疑。 梁思申的包裹終于到了,她在美國幫冉江搜集到的資料,比陸教授的更新更全面,畢竟陸教授要兼顧化工領域多個分支。 而梁思申只需要按照冉江信里寫得專門搜集usc-usx裂解爐技術、srt技術、frc技術和國際乙烯市場的變化就行了。 這些資料再次佐證了冉江的觀點,多個國際知名乙烯生產商都在近幾年陸續淘汰了自己的frc生產線,換上了sw公司或者魯姆斯公司的設備,剩下還在使用frc技術的公司,他們的利潤率和市場占有率也在不斷下滑。 等翻譯好把這些資料交給水書記和劉總工的時候,他倆的反應截然不同,水書記就好像拿到了制勝的關鍵武器,劉總工則明顯有些失落。 “剛好總廠要開技術會議,最終討論設備引進的問題,你跟我一起去吧!咱們在會上說個清楚!”水書記做好了和費廠長交鋒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