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祖國奔赴萬里[快穿] 第98節
在他心里,向老師是真的特別牛。 好像沒什么東西能難住她,就算在一開始不知道,如果給向老師足夠的時間,那也一定能研發出來。 所以他絲毫不擔心以后宇航員登月的事,有向老師負責這個計劃,那絕對是遲早的事。 他只用做好一切準備,等那天來臨就行。 邵石突然問道:“向老師,您覺得小樂這次趕得上嗎?” 向薇又是反問:“那你覺得呢?” 邵石微微抬起下巴,有一中為發小自豪的神情,“我覺得他可以,我等著這一天到來?!?/br> 而這一天,來得很快。 倒不是祖國的宇航員能登月了,而是嫦娥計劃在別人眼中,進展的速度真的很快。 從組建探月計劃工程部開始到現在才十年不到的時間,才發射了嫦娥一號,現在嫦娥二號就有了特大的改變。 什么改變呢? “嫦娥二號在嫦娥一號的基礎上做出幾大改進和提高,第一點我們將開辟一條地球與月球之間的‘直航航線’,第二點將在火箭上增加兩個助推器……第九點?!毕蜣痹谶@個時候頓了頓,她看了一眼鏡頭,在全國甚至是全球的觀眾面前說道:“嫦娥二號將配置著陸器以及探測器?!?/br> 很多人都不是不懂這兩樣器材代表著什么。 代表著他們將是第三個實現采樣月壤的國家,同時也代表著他們是本世紀唯一一個著陸月球的國家。 這是多么大的榮耀啊。 而嫦娥二號發射的時間將是2010年10月1日! 第62章 第二個世界完 10月1號,嫦娥二號準備就位。 在向薇總設計師的指導下,下令了發射的信號。 與上一次相同,嫦娥二號很順利的發射,當亮光出現在空中,讓無數人抬著頭去遙望。 這次第幾次看發射現場了? 可不管多少次,還是特別的激動興奮。 因為每一次的進步,讓關注的人們忍不住想到,祖國的宇航員登上月球是不是也是不遠之后的事? 最少,這一次已經有機器登上了月球表面。 對未來,自然是帶著期待。 著落器和探測器是在嫦娥二號發射第四天后運作的。 當時指令室里的所有人都十分的緊張。 等看到無線電傳來的畫面時,著落器安全著落,隱約還揚起了一些塵埃,在那一刻所有人都在歡呼著。 向薇和周邊幾人擁抱后,她伸手拍了拍身邊的人,輕聲道:“做得不錯?!?/br> 謝小樂鼻尖一酸,淚水忍不住就落了下來。 前段時間,忙得頭發大把掉、忙得睡覺的時間都少,在他和成員的努力下,再加上時不時有老師的指導,總算是研發出來。 在這一刻,他感覺到了不一樣的榮譽。 很多人走上前擁抱著他,對著他大笑、和他慶祝,這種感覺以前也有,但沒有這么濃郁,有一種興奮、激動到不知道該如何反應的地步。 “年輕有為啊?!?/br> “可不是么,誰能想到短短的半年,真的被他研發出來,以后他的成就不比他老師差?!?/br> “探月工程部有他們在,必將帶給祖國眾多榮譽?!?/br> 這一次成功的著落,讓無數人開始期待以后。 嫦娥系列才發射了二號,后續還有更多,誰也無法肯定在不久的將來會有什么樣的變化。 而這一切,全國人民都看在眼里。 2013年12月2日成功發射嫦娥三號; 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號發射升空; 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號…… 一次接著一次,嫦娥系列帶著國人的眾多夢想發射,每一次都超越之前,在原有的基礎上多了一些改進和提升。 一直到嫦娥八號,我們國家的宇航員登上了月球表面,在地面上插上了一面鮮紅的國旗…… 在很多年之后,有人專門給嫦娥計劃開了一個討論帖。 在帖子里,他記錄了嫦娥系列的發射時間和相比上一次的改進,并驚嘆著。 ——我一直知道嫦娥系列特別的成功,每次發射不單單是在國內,就連國外的媒體都會引起熱議,因為嫦娥系列一次又一次打破了其的記錄,我不得不說一句,咱們祖國的科研人員真牛逼! 不止是嫦娥系列,還有神舟系列以及天宮系列,每一樣都可以說是神跡般的存在。 當這個帖子被發出來后。 無數的人跟著討論著,他們紛紛舉例出嫦娥系列的成就,以及覺得特別厲害的研發。 而其中一個發帖突然問道。 ——你們知道研發嫦娥系列的科研人員是誰嗎?或者說印象最深的一個科研人員? 這個問題讓不少人愣住了。 研發嫦娥系列的科研人員? ——要說印象最深的,就是嫦娥系列的總設計師了,我不記得她的名字,但每次觀看發射電視時,我總能看到她的身影,從瞧著三十來歲的年輕模樣一直到白發蒼蒼,我真的是看著她慢慢變老。 ——對對,我第一次看到她的時候還小,從一個孩子變成了一個孩子的mama,到后面我兒子都已經長大成人,她還在主持著發射現場。 ——正是因為有她,嫦娥計劃才會這么成功吧。 ——不對哦,有她的存在嫦娥計劃的進度才會這么快,但其他科研人員的付出也不能被抹掉,因為是有他們,嫦娥計劃才會這么成功。 ——對對,我特別記得嫦娥二號的時候,當時在cao控室里的科研人員,好多都很年輕,想想那么年輕的時候,放棄了外面精彩的世界,而將大部分的時間都花費在科研上,又有多少人能做得到? ——而且,他們為祖國付出了那么多,可現在能記住他們名字的人又有幾個? 當看帖的人看到這里,不由一愣。 對啊,他們只記得嫦娥系列,也大概記得一些人的樣子。 可讓他們說出他們的名字,誰又記得? 或許,在網絡上稍稍一查就能查出來,不管是總得設計師還是一些負責小項目的研發人,只要有心去網絡上搜索一下,肯定能查出一切。 當然了,這些科研人員所做的一切、付出的一切,為得不是被銘記,他們心中有更大的信仰,祖國便是他們的信仰,為信仰而努力、付出,他們不會遺憾錯過外面精彩的世界,而是慶幸著自己有這份能耐,能夠為信仰而奮斗。 這期間,帖子沒人回復,一個個都有些感觸,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而就在這個時候,帖子里多了一條內容。 ——其實,我們該記住的不止是科研人員,還有宇航員們。 沒錯,還有那些宇航員們。 國內幾次發射載人航空計劃,都十分的成功,就算期間會有些小意外,也都安然渡過。 但并不代表載人航空沒出過事。 國外不就是因為飛船解體去世七名宇航員嗎? 我們祖國的宇航員踏上飛船,何嘗不是冒著很大的風險?最在開始的時候,國家第一位宇航員楊方遠因為機艙顫振傷了內臟,等下了飛船是直接送往了醫院。 在采訪的時候輕描淡寫的說了說,可誰又能體驗到他當時的恐慌? 孤身一人在飛升的艙內,真要發生什么事連逃都沒地方逃。 這一群人為什么在明知道有危機的情況下,還愿意登上飛船系列? 難道他們不怕嗎? 沒人會不害怕,可即使這樣,他們還是毫不猶豫的踏上去了。 這么一群可愛又可敬的人,值得他們去銘記。 就算無法將他們的名字和樣貌記下,那就去查查他們的資料,看看他們的生平。 在文字中,去了解下他們的經歷,他們曾為祖國做些什么。 無法長時間記住他們的名字,但也請去看看他們姓什么名什么! 這一瞬間,無數人去搜索。 將‘嫦娥系列’打入搜索欄,顯示出來的除了嫦娥系列的內容之外,還有一個科研人員的名單,在最上的一個就是——向薇院士。 …… ‘叮,恭喜宿主完成第二個強國任務,請等待三秒,由主腦判定完成滿意度?!?/br> ‘完成107小世界,獲得稱號《登月者背后的人》’ ‘主要成就: 神舟二、三號研發 嫦娥系列研發 無人機……等等’ 因宿主的緣故,同時也影響到周邊多人。 謝小樂:嫦娥系列研發、著陸器、探測器以及…… 邵石:最出色的宇航員之一 閆?。烘隙鹣盗醒邪l、無人機以及…… 后面還有無數個人,尤其是老學校和慈善的緣故,這一個小世界有無數人因她而改變了命運。 向薇在看了看后世發生的事后,她并沒有選擇直接去往下個世界,而是帶著一些好奇的問道:‘如果沒有我的參與,謝小樂和邵石的人生會是什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