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疊加態
林奇一句尋找疑問。 對面神孽則回應以一句門法術。 兩人看似在說著毫無邊際的話語,卻又是在延續著更早的話題。 所謂門當戶對,本質上講述的便是不同階層的居住環境的迥異。 因此林奇詢問一句地點,本質上也是在繼續追問,對方到底是誰? 這一次不是形式上的特征,而是身份上的歸屬。 同樣,這位狡猾的神孽則是以打啞謎的形勢,說了,又等于沒說。 但它有真的說出了最大的提示。 林奇默默閉上雙眼,深思著這個回答。 異界之門,實際上它絕對是物理學上最為奇妙的法術之一,與時間停止、變形萬物這數大涉及法則的法術并駕齊驅。 顯然,對方回答尋找到自己的方法,就是通過“異界之門”。 但這只是字面的回答。 深層的回答是用“異界之門”來解釋了自己的來龍去脈,這里就需要林奇有用更深的敏銳度才能察覺到,或者說他最后的問題是有意為之,此時自然能夠識破。 異界之門? 林奇不斷在嘴里咀嚼著這個詞匯,喃喃自語說著。 異界之門的用途,便是溝通世界,哪怕是天涯海角的兩端都可能瞬息閃現。 這讓他想起了一個物理學上的名詞。 疊加態。 曾幾何時,那位在整個物理學史上都留下了諾大名聲的物理學家,他的生平絕對算是“真香”范疇,甚至他的理論沒有幾位普通人能夠了解,可關于他那個思想實驗——“薛定諤的貓”,卻是流傳甚廣,甚至比起一些注明的社會學實驗還要深入人心。 所謂思想實驗,便是以“想象力”來進行推動的實驗,一般都是現實尺度上無法觸及的領域。 當時這位后世量子力學的巨擘,便試圖將微觀領域的量子力學擴張到宏觀領域,一宏觀的尺度來解釋微觀尺度的量子力學問題。 具體的實驗過程便是將一只貓放入封閉不透明的箱子,而箱子頂部放上一顆衰變率為50%的放射性原子。 同時還有一個粒子探測裝置,一個劇毒物質,一把錘子。 如果探測裝置探測到放射性物質發生衰變,,諸如以受到衰變放射的例子,那么就發出信號讓錘子打破瓶子。 貓死。 如果粒子不衰變,那邊貓活著。 這種橋接,讓貓的狀態由粒子是否衰變而決定。 而根據傳統的經典物理性,盒子必然是兩種確定的狀態。 但是量子力學的世界觀里,盒子關閉則整個系統都處于生死疊加的狀態,因此貓的死活,必須在盒子打開后,外部觀測者觀測到是否衰變后才能決定。 當初薛定諤提出的這個思想實驗,就是要吐槽那哥本哈根詮釋,故意將微觀與宏觀聯系,讓問題從微觀的不確定性原理變成了宏觀不缺地新原理。 理論上,客觀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可偏偏著貓的死活又違反了這一點。 而所謂“疊加態”,便是量子世界最為區別與宏觀世界的一點。 量子世界里,確定性被不確定性所去太。 無論是粒子的速度、位置都是不確定的狀態。 乃至今日,高中物理學已經開始講述“電子云”改變,便是指氫原子的墊子出現在各個位置的概率。 所以這個概率詮釋便是,在進行觀察之前,量子系統都處于疊加態之中。 正如那個楊氏雙縫干涉實驗,這個雙路徑實驗通過演示光子或者電子的波動性與粒子性,以開一條縫隙和兩條縫隙,光子照在面板的不同,證明了這些圍觀粒子實際上同時走了兩條道路。 這也正是林奇的猜想。 對面這位神孽,其實無處不在。 唯獨在如電子版被觀察的時候,才徹底的確定了某一個形態。 異界之門,才是窺見對方的途徑! 而剛剛那個儀式,也不過是加多了一條縫隙罷了。 “有趣?!?/br> 神孽明顯讀出了林奇的內心念頭,用著低沉的語氣夸獎道。 這也是少數,他超呼尋常地施展自身的慷慨與大度。 下一秒! 門狀神孽一反過去,當場如同林奇一般喃喃自語起來。 林奇也是寒毛悚起。 最為正統的創生圣言! 對方再用自己的方式,向林奇展示著一個更為徹底而直接的方法—— 如何編譯這個世界。 又或者說,超自然力量,又是如何決定這個世界的組成。 實際上,所有的“法術”乃至創生圣言本身,都是在觀測! 一個電子,它無處不在,直到被掀開蓋子觀察,才正式完成了“坍縮”,找到了最終的狀態。 同樣,整個世界最初的本源混沌,便是類似于這種模糊的境地。 直到最初的超凡介入,混沌才開始厘清。 何謂力量。 何謂本質。 何謂術。 何謂道。 像那大名鼎鼎的“薛定諤的貓”試驗,也誕生了另外一個著名的學說—— “平行宇宙”學說。 在1957年時,一位名為艾弗雷特的科學家,提出了另外一個“多世界詮釋”。 在進行薛定諤的貓的實驗的時候,箱子里本身就有兩個世界,這兩個世界在箱子外的情況完全相同,唯一的內在區別是,一個世界里箱子里是死貓,一個世界箱子里是活貓。 只不過這兩個世界糾纏在一起,知道觀測時,這兩個世界便發生分離,然后各自變為嶄新的一個世界,并且從此相互之間不再影響。 ----- 內容正在更新中,請稍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