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頁
易仲等人面面相覷,誰也不知道繆止葫蘆里賣了什么藥。 若是來救蘇京墨的直接念了就是,何必再審來審去。 “這是陛下同意了的,待審理完畢再宣讀圣旨?!?/br> 繆止笑的一臉和煦。 易仲,“...” “繼續審?!?/br> 多年不見,這人還是老樣子。 沒個正形。 景白安瞧了眼繆止手中的圣旨,凝思片刻,似乎明白了什么。 便也不打算在此事上多加糾纏。 窈窈還在府中等著呢。 是以易仲才剛坐下,便見景白安將手中的卷軸遞上,“大人請過目?!?/br> 易仲叫人將卷軸傳了上來。 他此事倒也沒什么心思審理了,姓梁的免死金牌都用上了,這京墨多半是死不了了。 這人也不知道是什么運氣,竟叫姓梁的都幫著他。 然等他看清了卷軸的內容時,整個人僵住了。 這...這竟是萬民請命書! 易仲坐直身子,面色嚴謹的將內容仔仔細細看了一遍后,沉默了許久才看向蘇京墨,“蘇大人有個好女兒啊?!?/br> 江晗不解,遂將卷軸拿過來看了眼。 上頭寫著蘇府大姑娘蘇月見,曾與師門免去一場即將橫行的瘟疫,救幾城于危難之際,更是沿幾城義診,救人無數等等諸多事件,最后一句是萬民請命,恕蘇大姑娘無罪。 江晗合上卷軸,再沒吭聲。 不愧是芫華郡主的女兒,怪不得連景白安這樣的人都栽在了她手里。 此番功過相論,足矣保下蘇府全族性命。 繆止似是沒料到景白安能拿出這玩意來,愣了愣后,大笑了兩聲后,捧著圣旨上前,“看來,也就不必浪費時間了?!?/br> 易仲江晗對視了一眼,起身跪倒在地,其余人亦如此。 繆止看了眼蘇京墨,才打開圣旨,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蘇京墨雖犯下死罪,但念其攔截黃金有功,且教女有方,蘇家嫡長女救民于水火,此舉堪為云宋子民表率,遂功過相抵,恕蘇京墨無罪,剝其官職,永不進京,蘇家后人當以蘇家嫡長女為榮,學以致用,為云宋建功立業,欽此?!?/br> 他原是想等等,看看景白安還有什么能耐,卻沒想他竟拿出了萬民請命書。 如此,倒沒什么熱鬧可看了。 “臣領旨謝恩?!?/br> 蘇京墨重重磕下頭。 至此,這件案子算是落下帷幕。 年前忠王造反一事,也因此緩緩平息下來,多日的肅殺之氣終于漸漸散去。 京中的朝官都松了一大口氣,不再整日提心吊膽。 而蘇月見的名字也轟動京城。 因那萬民請命書,沒人敢對她置喙半句。 不論暗地里如何說,但明面上傳出來的,都是褒獎。 第49章 蘇京墨出京這日…… 蘇京墨出京這日,蘇月見在白蘞的陪同下到城門送行。 菘藍原是蘇月見的護衛,自然是要在京城,其他的護衛愿意留下的便跟著菘藍留下來了,不愿意留下的就發了銀子將人散了。 不過短短幾月便經歷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所有人的心境都變得不一樣了,就是陳小娘,眼里都不再充滿算計,只余下平淡靜謐,倒是像極了她初進蘇府那會兒。 蘇月見與蘇京墨說話時,她拉著蘇銀朱姐弟默默的站在不遠處。 “父親可是回霖安?”父女二人閑聊了半晌,蘇月見才緩聲道。 蘇京墨搖了搖頭,“如今我已是一介白身,不必再回霖安?!?/br> “在官場多年,終日戰戰兢兢,如今倒覺得腳下踩實了?!碧K京墨的面上并無遺憾,反而多了一種釋懷與歷經滄桑后的沉寂,他看著蘇月見擔憂的神情,輕緩道,“是時候該回歸故里了?!?/br> 蘇家祖籍并不在霖安,而是在偏遠貧瘠些的沄山,那里不比霖安富庶,氣候也沒有南方好,冰雪天居多,百姓生活也多為艱苦。 也正是因此,當年芫華郡主下嫁朝廷才放他去了霖安,而不是沄山。 先帝雖然多疑,但對侄女兒還算不錯,自然不能叫皇家郡主去受那份苦。 此事蘇月見是知道的,但她卻從未回去過。 母親在時她被養得嬌貴萬分,后來陳小娘當家,雖對她多有利用,但吃穿用度卻從未苛刻,她仍是府里最嬌貴的姑娘,是以父親總怕她適應不了沄山的氣候,且路途遙遠,不忍叫她吃那份苦,偶回家祭祖也是父親一人去的。 蘇月見唇角動了動,到底沒說出勸阻的話。 那里畢竟是蘇家的故鄉,落葉歸根的道理她不會不懂。 她看了眼一旁的陳小娘三人,遲疑道,“陳小娘可能受得???” 陳小娘到底曾是書香門第家的姑娘,雖是庶女自小卻也是吃穿不愁,丫鬟環繞的,在蘇府這些年,更是養尊處優,沒受過半分苦楚,這若是去了沄山... 蘇京墨沉默須臾,才淡聲道,“我尊重她的意思,若她不愿意隨我去,我自會在霖安尋一處宅子安置好她,或是送還陳家也可,一切憑她選擇?!?/br> 蘇月見聞言輕輕嗯了聲。 她并非全是擔心陳小娘,更多的...是怕阿榆受不住。 心中的那個念想又冒了出來,怎么也壓不下去。 蘇京墨似是看出她有未盡之言,便道,“阿月可是有什么話想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