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頁
但治理天下,穩固江山,從來都比打江山難。 而她作為一個女人,將要面對的甚至更多一重難——不服。 她做了冒天下之大不韙的事情,她身為一個女人竟然沒有老老實實相夫教子,竟然敢去帶兵,竟然還敢做皇帝。 她知道朝中有很多人根本不服她這個女人,他們現在閉著嘴不說話,只不過是因為看到她鐵血手腕把她的兄弟都治了罪,他們現在在懼怕她。 懼怕讓他們低頭,讓他們做不得不做的事情,但不會讓他們真正臣服。 只要叫他們找到機會,他們就會反抗,他們不愿意讓一個女人站在他們頭頂上。 都說女人心細,她應當不是例外,這些大臣們心思她看得明白得很。 她是不會給他們任何反抗的機會的,她十五歲開始跟著太上皇趙蒼起兵,她帶著兵馬四處征戰,她太明白應當怎樣讓手下的人服帖了。 給予足夠多的好處,給予足夠的公平,再建立好絕對的權威,她能獲得最多的擁護,她能叫她手下的將帥都唯她馬首是瞻。 治理天下不外乎如此。 她現在已經是皇帝了,她可以開恩科,她可以給予這天下最廣大的學子們一個額外的機會,她可以來選拔最聽話最忠誠的臣工——她是皇帝,她富有四海,她能給予的東西太多了,她不愁沒有人來效忠于她,只要有人效忠,那么她便能如從前治理兵馬一樣,把這天下治理得妥當。 慢慢順著長長的回廊走到了政事堂外,她靠著白玉欄桿往遠處看,她看得到遠處的高高的佛塔,還有更遠處運河方向的層層疊疊船帆。 . “陛下,太上皇請您一起用午膳?!鄙砗?,一個小內侍乖巧安靜地上前來了,“陛下這會兒要過去嗎?” 女帝扶著欄桿的手在白玉雕花上摩挲了兩下,并沒有回頭,只淡淡道:“叫父皇自己用午膳吧!” 小內侍忙應了下來,安安靜靜地退開了。 女帝若有所思地朝著重華宮的方向看了一眼,自從趙蒼退位后,便退居在重華宮中。 她與趙蒼的關系其實不算差——否則那時候趙蒼退位也不會那么輕易,她也愿意給予自己的父親足夠多的尊重,只是最近宗室中似乎又開始不安分,他們似乎又開始想辦法在趙蒼耳邊吹風。 現在她還拿不準趙蒼這次會是什么態度,既然拿不準,便靜觀其變。 正想著,政事堂中一個年輕的官員急急忙忙出來了,他捧著個匣子,直接朝著女帝走過來。 “陛下,是突厥戰報?!边@年輕的官員呈上了這匣子。 女帝眉頭微微皺了皺,接過匣子,打開了里面的密信——寥寥幾句,說的是北邊突厥人的動向,他們南下了,據說是因為他們看準了代朝的這次皇位更迭,他們要撕毀之前與太上皇趙蒼締下的和約。 “宣周稼進宮來?!惫麛嗟睾仙献嗾?,女帝吩咐左右。 官員忙應了下來,便匆匆讓人出宮去了。 . 天下初定并不算太久,她在這皇位上也不算穩固,突厥人這行為便是□□裸的趁火打劫。 這種時候當然有一萬個理由先服軟,朝中大臣們便有勸她先與突厥人和談,甚至還有勸她許突厥人一個公主,以和親之法,換代朝與突厥之間十年的和平。 女帝聽著那人的話不置可否,只是看向了周稼,命他帶兵立刻北上,要把突厥人攔下。 周稼是跟隨女帝多年的將軍了,他聽著這話便一口應下來,立時帶著人準備出京。 朝堂上寂靜了一瞬,沒有人敢再開口說什么。 女帝漠然看著那些慫恿她向突厥人低頭的臣子,心底泛起一些膩煩。 她需要把這些人從朝堂中清理出去,此時此刻她無比肯定這個想法——她看向了禮部尚書,問起了殿試閱卷的情形:“明日朕要看到這次殿試的結果?!?/br> . 閱卷者除了飽讀詩書的大儒,還有女帝手下得用的臣子,比如跟隨她已經快十年的閔頤。 十份試卷整整齊齊擺在了女帝面前,閔頤在一旁等著女帝看過這十份試卷再定奪最終的名次。 此次策論的題目是經世濟民。 這十份試卷中行文洋洋灑灑,倒是顯出了讀書人特有的理想和天真。 女帝翻過了最后一份試卷,上面卻寫了平等——這考生論題頗為有趣,他在寫平等,他說他見過前朝的戰亂,更知道現在民生究竟是如何情形,他寫道,這世上男人女人都有飽讀詩書想要施展抱負的人,后者若有才能,便應當和男人一樣為朝廷所用。 她看著這話,不免覺得有些好笑,這就好像是特地寫出來附和她這個女人一樣——他們選出了這么一個人的試卷,多半并非因為他這試卷中有多么驚人的觀點,而是在試探她的意思。 搖了搖頭,她并沒有把這份試卷提到前三名,只是把一份著重在寫經商與運河,一份在寫西域商路和回鶻的關系,還有一份寫了北邊的耕種情形的試卷列到了前三。 “宣旨吧!”她淡淡道。 . 殿外。 所有學子們正屏息等待。 這金榜題名時,他們不能不激動,又不得不克制住自己內心的興奮。 顧蘭之低著頭站著,忽然,他聽到了自己的名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