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頁
對季家來說,是值得期待的一年。 除夕,季長寧拎上一鍋漿糊,風風火火跟著季mama一起貼春聯,用以散發自己無處安放的精力,在樓道里碰到了大伯家從外省回來不久的堂哥。 季照嘴里叼著一卷透明膠帶,只穿了一雙棉拖,跟季大伯一起哐哐哐幾下把對聯和福字貼好,抬頭看見季長寧正抻著脖子往下看自己,他把膠帶拿下來折一個角,問道:“要幫忙嗎?” 季長寧果斷點頭:“要!” 搬來平川后,季家的年夜飯一般是由季爸爸掌勺,季mama打下手,季大伯一家出些原材料,此時此刻,季爸爸正在廚房忙活。 大堂哥目測身高一米八以上,干活利索,刷漿糊的身姿相當熟練,貼完對聯橫批和福字,還跟季長寧一起把家里的門框上全都貼上了橫批,窗戶也貼上漂亮的窗花,紅彤彤的,特別喜慶。 貼完以后,季照和季長寧的雙手全都沾染了對聯上的紅染料。 季mama開心得不得了,拿了兩個又大又紅的蘋果塞到季照和季長寧懷里,感謝夸獎了季照一通,自顧自地去廚房幫忙了。 惹得季長寧有些吃味。 見客廳里沒人,季照對著季長寧招招手,跟秘密接頭似的問道:“吃柿餅伐?” 季長寧湊過去,面無表情地指出:“你又偷柿餅吃!” 季照從衣服兜里拿出一個透明塑料袋,里面裝著兩個柿餅,反駁道:“怎么說話呢,明明是柿餅硬要跑到我手里,你不要憑空污人清白!” 季長寧撇撇嘴,到底是吃人家的嘴軟,沒有反駁。 季照同學讀農業,回家之前還跟著導師一邊下地一邊扶貧,那個地方的土壤和氣候極適合種柿子樹,結出的柿子甜度適中而不澀,只是當地偏遠,路況崎嶇,軟柿子不好存放,難以通過物流賣出,師生倆想了個主意,做成柿餅試一試,柿子本身生長得好,曬成柿餅后帶著特有的清新,更加香甜軟糯有韌勁,口碑和回購率相當不錯,已經成了當地特產之一,季照回家之前特意買了一箱當年貨。 起初季大伯沒把柿餅當回事,還給蔬菜市場熟悉的攤主們送了不少,結果人家吃完以后驚為天餅,紛紛打聽是哪家的柿餅,季大伯這才發現柿餅的不同尋常之處,堅決不送人了。 然后季照大過年的莫名其妙收了一堆柿餅訂單,甚至開始考慮棄農從商的可行性。 而最讓季照驚奇的還是自家叔叔家里這遭真假千金的烏龍事,幾個月過去了,他愣是在放假回家后才知道,沒有一個人告訴過他,剛回家他對著季長寧那張熟悉的臉龐,電光石火之間,他第一句話是,“啊,給我簽個名好嗎”? 對,季照還是“NL不分”的粉絲,每條視頻必點贊的那種。 季長寧啃著柿餅,含糊不清地說:“哥?!?/br> 季照回神:“咋?” 季長寧指指對方隨意放在茶幾上的手機,說道:“然然的手機跟你一樣誒?!?/br> 季照倒不驚訝:“那手機她還用著呢?” 實話講,季照跟紀然說不上親近,自小兩家父母不在一起生活,兩個小輩只有逢年過節才見一面,直到叔叔一家搬到平川,他偷聽到紀然的一些事情,那時的紀然不怎么說話,安安靜靜的樣子太可人疼,季照第一次有了當哥哥的自覺,心中暗暗決定他得護著點meimei。 紀然唯一一次問他要東西是在高一升高二的暑假,她想要一些計算機方面的基礎教材,正好季照有朋友學計算機,便要了大一到大二的教材書郵寄過來,這時候,季照發現,紀然用的手機,那型號已經停產了。 舊得能當古董用。 季照平時做一些兼職,除了吃飯基本沒有花錢的地方,他新買的手機只用了三個月,直接恢復出廠設置隨便找了個由頭送給了紀然,因為他知道,全新的手機紀然必定不可能要。 后來季mama特意給季照做了一身風衣表示感謝,現在還在衣柜里放著,時尚好穿又結實。 如今那個性格文靜不爭不搶的小姑娘成了平川市鼎鼎有名的紀家的女兒,命運變幻無常,季照卻在想,境遇起伏之下,兩個女孩真的能心無芥蒂嗎? 腦海里亂七八糟的回憶結成一團,季照心中一動,忽然問道:“你跟然然關系很好?” “為什么會不好?”季長寧書包里還有紀然出的卷子,一張一張疊得整齊,就是這些卷子,讓她期末考了一個勉強拿得出手的成績。 季長寧瞥了季照,她用頭發絲都能聽出對方語氣中的看熱鬧不嫌事大,更何況季照壓根沒有掩飾的意思,于是季長寧理直氣壯反將一軍:“難道在你看來,我們像電視劇演的那樣不停斗下去才算正常發展?” 季照只感覺一口大鍋咣當一聲砸在腦門上,使勁撓了幾下剛剃不久的板寸頭,連連擺手表示自己真的沒有這么想,隨后把塑料袋里僅剩的一個柿餅雙手奉上:“我冤,我真沒有這么想?!?/br> 季長寧美滋滋地拿到柿餅:“看在你這么誠懇的份上,原諒你了?!?/br> 季照:“……” 季照算是看明白了,合著這小妮子就是想騙他柿餅吃,他面無表情說道:“我真是謝謝你哦?!?/br> 季長寧非常大方:“不用謝?!?/br> 身后的廚房里,切菜聲、燉湯聲不絕于耳,窗外,鞭炮煙花構成雜亂又富有煙火氣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