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頁
要知道她原來的世界,就連大唐盛世也不過八千萬的人口,哪比得上現代社會隨隨便便過億的數量。 心照不宣地吃了早膳,陸浦澤便帶著孟晚書寫的針對疫區的藥方離開了,畢竟要讓太醫院那邊提前調度。 —— 果然在皇帝昏迷的第四日,奏折都堆滿了一整個書案后,幾位重臣在陸浦澤倡議,靳鴻禎支持的情況下,前來鳳禧宮前請孟晚做定奪。 一番你來我往的推據之后,孟晚勉為其難地來到承乾宮的外書房,與諸位大臣商討針對陜北郡的處理方法。 “宋大人這次做的太過,恐怕不能勝任郡守一職,為今之計還是要趕緊派人主持大局”宋大人就是被皇帝安排的新任郡守。 “確實,宋大人一來失了民心,二來據說為了躲避疫情已經封了郡守府不出” “臣以為趙侍郎不錯,之前經歷過類似的事,有經驗” “呵,趙侍郎那叫什么經歷過,不過是路過鞍山那邊的震區罷了,您老不能看他是你外甥就任人唯親” “你這是什么意思,圣人言,舉賢不避親,難道就因為他是我外甥,就不能推據這個有才之士?” “關鍵你家外甥也不是有才之士,我看還不如孫少卿” “孫少卿可是你學生,你當然這么說” “......” 孟晚坐在上首,看幾位老臣爭得面紅耳赤,她目光疑惑地掃向陸浦澤,陸大人微微頷首,示意習慣就好。 她喝了口水,待幾人說的差不多后,才敲敲桌案等人停下來后,溫聲道: “本宮看了陜北疫區的情況,對此深感痛心,此事迫在眉睫,既然諸位大人爭執不下人選,那不如就讓原來的李郡守戴罪立功?” “娘娘說得有理,李郡守此刻就被關在陜北郡,處理此事更方便”陸浦澤附和出聲。 李郡守雖然不算是他的人,嚴格來說算是中立派,但因對方比較推崇他的書畫,在外人比如皇帝看來屬于他這一邊。 孟晚得知之后,就打算拉攏這個被無妄之災的李郡守。 陸浦澤這一表態,幾位大臣們互相瞧了瞧后,目光落在坐在他對面的靳鴻禎身上,畢竟這里有分量反對的就是靳將軍了。 靳鴻禎收回看向孟晚的目光,頓了頓又重新看著她說道:“臣贊同娘娘的看法?!?/br> 幾位大臣難掩訝然,若有所思地打量著三個人,不是,你們這么快就確定結盟站隊了嗎???皇帝可還沒有咽氣呢??? 而且這種事不是該試探來試探去,雖然現在皇帝只有這一個還未出生的子嗣,但不是還有幾位郡王,諸多宗室可供選擇嗎? 這場本來扯皮扯半天的會議,就在孟晚提議,陸靳兩人配合,其他大臣遲疑的氛圍里結束了。 作者有話要說: 球球收藏評論營養液~ 第159章 宮宴 承乾宮內室, 孟晚照慣例過來瞧了瞧昏迷多日的皇帝,完成今日份的做戲后,她借題發揮又調離了兩個跟前伺候的人, 一步步削弱男主在內廷的勢力。 有李嬤嬤在, 她大概知道了解皇帝隱疾的有哪些, 這些人不必說都是要解決的, 但為了防止他們狗急跳墻, 這種解決需得不著痕跡。 昨兒就已經正式封筆,除了負責緊急事務的幾位臣子有便宜述職的權利,其他大臣已經不需要早朝,所以這會桌案上的奏折都少了大半。 孟晚又翻過一份從頭到尾由華麗辭藻堆砌的請安折子, 瞧這上面拐彎抹角稱贊她的語句,她抽抽嘴角對心腹們說道:“這種折子你們篩選出來,等我有時間了再看?!?/br> “是” “不過臨近年節,都是這種報喜不報憂的,也是慣例了”畢竟大過年的給最高領導人潑冷水太沒眼色, 遇到那種小心眼的皇帝說不定就給穿小鞋了。 孟晚點點頭表示認同,找出一份統計陜北震區損失的折子, 緊皺眉頭從頭看起:“開年后, 還是要改一改寫折子的格式” “格式?” “對,比如我們商鋪賬本的那種圖表,數字一目了然, 哪像這個, 通篇讀下來沒什么精準的數字, 只能知道個大概,沒有多少細節” 文臣寫折子更像是寫文章,廢話占了至少七成, 有用的信息還需要自己整理分析,比如里面說屋舍倒塌百余間,偏沒有具體數據,到底是一百多,還是九百多? 雖然她可以去適應,但明明有更有效率的方法,沒道理不用,圖表以及重新規定折子匯報的格式,推廣開來后更有助于她處理事務。 “圖表這種怕是不好上手,咱們的人都用了好久才慢慢習慣,朝中那些固執的老臣怕是更難接受”跟在孟晚身邊學了這幾天,她們膽子大了些,敢于發表對政事的看法了。 “這個也好解決,咱們又不是非要讓那些老臣學會,他們手底下總有幾個得用的人,讓下屬幫忙潤色也可,只要能推行下去,誰來寫都可以” “這個到時候跟陸丞相靳將軍邱護軍等人通個氣,有人帶頭事情就好辦了” “至于折子格式的話,主子可以要求他們按照起因經過結果這最簡單的順序來,具體事件可以有不同的細節差異” 孟晚想到目錄這種實用的東西,還有各種等級的一級二級三級標題,無數人項目表表等證明了這種格式最有效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