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他富可敵國 第289節
溫家幾兄弟向來關系好,溫清霄自然也將兄長的煩心事看在了眼里。 現如今見兄長為了明年戶部開支的事兒鬧心不已,又想到了顧硯書才是這方面的行家,自然是忍不住想要替自家兄長尋求一個解決的方法。 若是旁人來問顧硯書這個問題,顧硯書定然會想也不想便拒絕。 但偏偏此刻,提出這事兒的人是溫清霄。 相處這么些時日以來,溫清霄鮮少開口求顧硯書做什么事兒。 顧硯書原本就因為將溫家拉下了水,自己卻拍拍屁股走人的做法有些愧疚。 現如今拒絕的話到了嘴邊,卻如何也說不出口。 最后,顧硯書也只能在沉思了一番之后,給出了一個不太準確的回話: “國庫的情況,沒有看到具體的賬目分析,我也不是非常清楚,若是四公子可以做主,將大體賬目給我看看,說不定確能找到一些解決之法?!?/br> 國庫的賬目,已經能夠算得上是機密了。 除了戶部的官員之外,旁人根本無法接觸。 但顧硯書說這話也并非有意為難,畢竟她連具體情況都不知道,又如何提供解決之法? 溫清霄顯然也知道這一點,但是這事兒,也的確不是他可以做主的。 最后,溫清霄也只能說將此話帶回家,待到溫清衍給出答復之后,再來給顧硯書回話。 第187章 尋常人想要看戶部的賬目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兒。 即便顧硯書是厲王妃,也同樣如此。 原本顧硯書以為,此時事關重大,溫清霄那邊也不能立即回話。 誰知道不過兩天的功夫,溫清霄那邊便派人來傳了信,說是問過了溫清衍,溫清衍最終同意了顧硯書的要求,若是顧硯書得空,直接去戶部便可。 雖然對溫清衍最后給出的回復有些意外,但轉念略微思索了一番,又覺得也說得過去。 現如今戶部的壓力大,溫清衍頂著壓力,想要盡快破局也正常。 恰好顧硯書這段時間得空,秦戮公務也繁忙,沒空與他玩鬧。 在收到溫清霄回話的第二日,顧硯書便收拾收拾,去了戶部一趟。 幾個月過去了,戶部與上次顧硯書來時相比,并沒有什么太大的變化。 只是這戶部中的官員,似是換了不少。 顧硯書自認為記憶力還算不錯,然而現如今一眼掃過去,入目所及的,幾乎都是陌生的面孔。 “寧國公府被處置后,戶部有不少官員都受到了牽連,這些日子的確換了不少人?!?/br> 溫清衍一眼便看出了顧硯書的心中所想,低聲解釋道。 “原來如此?!?/br> 顧硯書微微點頭,眼中劃過了一絲了然。 這戶部以前便是掌握在大皇子手中的,其內部自然也都是大皇子一脈的人。 大皇子與寧國公府一向交往甚密,人脈也有不少重疊之處,戶部受到波及,也就不讓人奇怪了。 不過對于現在的顧硯書來說,寧國公府也好,大皇子也罷,都不是什么特別需要注意的事兒。 故而在略微提了兩句后,顧硯書便直接將重點放在了他這次來戶部的重點之上: “六公子與本殿說,溫大人可以做主,將戶部歷年的賬目給本殿看?” “嗯?!?/br> 溫清衍輕輕點了點頭,而后開口道: “近些日子戶部換了不少人,恰好也在整理賬目,聽清霄說,殿下手中,有一名為復式記賬的記賬方法,所記賬目更加清晰明了,還望殿下可以指點一二?!?/br> 復式記賬法,顧硯書自從拿出來之后,就沒有瞞著。 報社現在所用的,也都是復式記賬,顧硯書確信,依照溫清霄的聰穎,負責報社這么些時日了,應當也已經學會了復式記賬的方法。 溫清衍若真是想要學習這復式記賬,完全可以去問溫清霄。 現如今與他這樣說,不過是為了給出一個將戶部的賬目交給顧硯書的理由罷了。 顧硯書是個聰明人,幾乎一耳朵便聽出了溫清衍的弦外之音。 當即,便與溫清衍交換了一個彼此都懂的眼神: “既然溫大人開口了,本殿自然沒有藏私的道理?!?/br> 不過溫清衍剛剛有一句話倒是沒有說錯。 近來戶部換了不少人下去,現如今為了讓新上任的官員能夠盡快掌握戶部以及國庫的情況,這些日子戶部的人也的確在整理往年的賬目。 這倒也方便了顧硯書現在的查看。 顧硯書先是翻看了一下戶部今年的賬冊。 不得不說,因為水泥路的關系,戶部今年的業績可以說是十分漂亮。 顧硯書光是看著賬冊上面所記錄的,相較往年增長了多少多少的數據,都能看出戶部官員今年的喜悅。 今年的賬目因為溫清衍的關系,看著倒是也沒有太大的問題,顧硯書也不過是略微的翻看了一下,便將其放下,拿起了戶部往年的賬冊。 都說沒有對比便沒有傷害,用來形容現如今顧硯書所看到的賬冊可以說是再合適不過了。 不過是略微翻看了兩頁,顧硯書便覺得以前的戶部尚書被他與溫清衍聯合拉下馬,并不冤枉。 就這賬目做的亂七八糟不說,其中還有不少語焉不詳的地方。 顧硯書不過是大致掃了一眼,便能看出其中大致有三分之一的銀錢去向成謎。 顧硯書臉上的嫌棄可謂是十分明顯,讓溫清衍想要忽略也難,溫清衍也只能地咳了一聲,低聲屆時道: “咳……往年的賬目的確較為混亂,下官已經命人重新整理了,只是時間略有些匆忙,還未拿出結果?!?/br> “歷史遺留問題,與溫大人無關,溫大人不必如此介懷?!?/br> 顧硯書也知道這賬目混亂與溫清衍并無太大的關系,只略微擺了擺手,讓溫清衍不必放在心上。 隨后又抽出了幾本賬冊,大致翻看了一下。 雖然以前的賬目十分混亂,但顧硯書依舊從中提取出來了不少有用的信息。 比如說這天齊的稅收制度。 與其他國家一樣,在溫清衍提出“開源”之前,天齊國庫最主要的收入來源,便是國庫。 除了這商賈往來貿易之間產生的稅費,最大的一筆收入,便是來自老百姓的人頭稅。 看到這一點時,顧硯書下意識皺了皺眉,臉上的不贊同一閃而過。 雖然只是轉瞬即逝的情緒,卻也被一旁的溫清衍捕捉到了: “殿下可是已經有了想法?” “想法倒是已經有了,但是此事,恐怕實施起來并不簡單?!?/br> 顧硯書放下手中的賬冊,臉上難得出現了一絲猶疑。 似乎在思索,是否應該將心中的想法說出口。 溫清衍對顧硯書的性子也算是了解,知道能夠讓顧硯書說出“實施起來并不簡單”的話,恐怕會比想象中的更加艱難。 但是現在,溫清衍也已經別無他法,否則也不會在厲王府已經與皇帝鬧翻了的情況之下,向顧硯書求助。 溫清衍在思索了片刻之后,依舊決定先聽一聽顧硯書想出來的法子,再做決斷: “殿下但說無妨?!?/br> 顧硯書看了溫清衍一眼,對上其堅定的神情后,手指微微點了點桌上的賬冊,緩聲開口道: “本殿的法子……攤丁入畝?!?/br> “攤丁入畝?” 溫清衍低聲重復了一遍顧硯書所說的這四個字,眼中劃過了一絲茫然,而后便陷入了沉思。 “沒錯,攤丁入畝,本殿剛剛看了一下,現如今天齊最主要的稅收來源,便是向百姓們征收的人頭稅,但這種稅收制度,卻有不少弊端?!?/br> 看出溫清衍臉上的茫然,顧硯書微微停頓了片刻,便直接開口向溫清衍解釋道: “家中平困之人,會因為人頭稅而不敢生育,也會因為人頭稅而隱瞞家中實際人口,生的越多,給家中帶來的負擔就會越大,百姓便會越來越不敢生育,最后產生惡性循環?!?/br> “本殿的法子,便是取消人頭稅,按照人們手中所擁有的田地數量收稅,這樣家中貧困的人可以少交稅甚至是不交稅,而家中富裕的人,便多交,倒也算是公平?!?/br> 攤丁入畝。 這個政策,在后世,是由雍正帝正式推行開來的。 在實行攤丁入畝的政策之后,清朝的稅收曾經有過明顯的提升,同時也讓清朝的人口有了顯著的增長。 除此之外,通過攤丁入畝的政策,也是對土地兼并的有效抑制。 除此之外,取消人頭稅,改為按田征收后,不僅可以簡化稅收程序,同時也能降低在征收稅費時所產生的人力財力損耗。 但想要改變稅收制度,又哪里是一件容易的事兒? 旁的不說,就說現如今天齊離京數代帝王,延綿百余年,期間貴族起伏,崛起勛貴無數。 盤踞在京都的勢力便不知凡幾,手中握有財富的,大多都擁有與財富等同的地位以及權勢。 攤丁入畝,不僅僅是取消人頭稅這么簡單,同時也是對權貴的極大挑釁。 擁有的越多,所交的稅便越多,這無疑是在動貴族富商手中的蛋糕,想要推行,其中的阻礙可想而知。 若是強行實施,很有可能讓地主以及世家貴族們,將稅收所增加的成本,強行轉嫁到貧農身上。 朝廷按照田地的數目增加地主以及世家貴族們的稅收,地主以及世家貴族們在土地上所耗費的成本大了,便干脆提高糧食的價格,或是進一步壓榨貧農,降低貧農的雇傭工資。 到了最后,朝廷的稅收增加了,地主以及世家貴族賺了個盆滿缽滿,普通百姓的日子反而更加難過了。 這樣的結果,也并非是顧硯書的臆想,而是歷史上清政府大力推行攤丁入畝之后,所造成的影響后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