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他富可敵國 第273節
秦戮雖然沒有上朝,但卻并不代表厲王府與朝堂完全脫節。 不多時的功夫,止戈便已經查到了顧硯書想要的信息。 除了寧國公府被全族流放的消息之外,止戈還帶回來了另外一個消息。 其中的主角,還是顧硯書和秦戮的熟人。 那便是引起寧國公府被全族流放的罪魁禍首,李明鵬。 寧國公府被流放,李明鵬自然也沒有討著好,直接被判了一個凌遲。 也就是顧硯書得到消息的時候有些晚,沒能趕上前去觀刑。 根據五皇子的說法,或許是見皇帝過于生氣,行刑的人也是下了狠手,行刑的時候血直接流了滿地。 就連五皇子也說不清,李明鵬最后到底是被疼死的,還是血流過多而亡。 讓顧硯書比較意外的,倒是當初跟著梅顏夕一同回京的李桂花,親自去了行刑現場。 甚至在行刑結束之后,還為李明鵬收殮了尸體。 用她的話來說,便是李明鵬雖然罪大惡極,但也給了她生恩,這就當是還李明鵬當初給的生恩了。 做完這一切之后,李桂花便向梅將軍一家請了辭,說是想回溢州陽臨縣。 這梅將軍一家自然是不能答應的。 若是能讓李桂花一人獨自離去,當初梅顏夕便不會將她帶回京都了。 況且李桂花為人乖巧懂事,幾乎滿足了梅夫人對女兒的一切幻想。 雖然相處的時間不長,但梅夫人也的確喜歡上了這個命運多舛的小女孩,希望她能夠一直留下。 然而李桂花并沒有接受梅將軍一家的挽留,執意離去。 最后見李桂花堅持,梅將軍一家也不好強留,只能派了人將其送回了陽臨縣。 說到這件事的時候,止戈的語氣還有些微的遺憾。 畢竟梅將軍與梅夫人都是厚道人,既然接納了李桂花,自然會將其視如己出。 就止戈所知道的消息,自從李桂花到將軍府上之后,梅夫人便請了最好的嬤嬤和女先生來教導李桂花。 那意思,是準備等過兩年,李桂花臉長開了,京都知道李桂花來歷的人記憶消退之后,便辦一場宴席,將李桂花當做梅家的姑娘,介紹給京都的其他勛貴。 說辭倒也好說,就說李桂花出生的時候身體不好,被梅夫人與梅將軍放在了府外調養。 這些年身體日漸好轉,才將人接了回來。 這種事在京都的勛貴人家中并不算特別罕見。 按照梅夫人以及梅將軍的身份地位,即便是有人覺得李桂花的身份存疑,也不敢提出。 從此以后,李桂花便是烏鴉變鳳凰,整個人的人生都會不一樣。 誰曾想李桂花竟然會在這個時候選擇離開? 李桂花一介孤女,獨自一人回到陽臨縣,日后的日子定然艱難。 止戈甚至有些不明白,這大好的前程擺在面前,李桂花為什么非要選最不好走的那一條路? “這李桂花,倒也聰明?!?/br> 與止戈不同,顧硯書在談及此事之時,語氣中卻滿是對李桂花的欣賞。 抬眼看到自家小鹿疑惑的目光后,顧硯書端著茶杯的手微微頓了頓,才低聲給了秦戮一句解釋: “因為李明鵬?!?/br> 短短五個字,秦戮便頓時明白了這前因后果。 當初厲王府能夠在那么短的時間里,查出李明鵬的異樣,并且拔出蘿卜帶出泥,與李桂花當初的檢舉脫不開干系。 李桂花當初的那番舉動,說是為了李二狗大義滅親,但也別忘了,李明鵬是李桂花的生身父親,這是無法忽略的事實。 在孝道當前,“只有不是的孩子,沒有不是的父母”大當其道的天齊,李桂花這番舉動,無疑是有些驚世駭俗。 當初李桂花不愿意跟著梅顏夕回京,便是有這樣的顧慮。 最后還是見梅顏夕堅持,顧硯書也從中勸了幾句,李桂花這才答應了與梅顏夕一同回京的要求。 這件事李桂花答應的本就勉強,現如今李明鵬還得了個凌遲的下場。 即便梅夫人以及梅將軍現在不會因為這件事對李桂花有所想法,但卻也難保以后。 若是日后李桂花做出了什么讓梅將軍以及梅夫人不喜的事兒,兩人是否會用李明鵬來舉例? 畢竟一個連自己的生身父親都能出賣的人,如何能夠期待其有良知? 即便梅夫人以及梅將軍都不是這樣的人,但卻架不住外人的攛掇。 萬一以后知道李桂花來歷的有心之人,理由這一點在梅夫人梅將軍面前煽風點火,挑撥離間,難保兩人心中不會有疙瘩。 除此之外,顧硯書也很明顯能夠看出,對于檢舉了李明鵬這件事,李桂花心中也同樣有一道過不去的坎。 當初是厲王府的人將李明鵬抓起來的,可以說,李明鵬的死,與秦戮脫不了干系。 甚至就連李二狗母子的死,最初的起因,也是李明鵬想要除掉秦戮。 對于李桂花來說,厲王府對其可以說是有殺父之仇。 梅將軍一家又是秦戮麾下的左膀右臂,李桂花對于梅將軍一家的感情,定然也是復雜的。 選擇現在離去,無論是對李桂花,還是對梅夫人與梅將軍,都是最好的選擇。 也是因此,顧硯書才會說出李桂花聰明的言語。 甚至現在想想,當初顧硯書說要將李桂花帶回王府養著的言論,也是考慮不周了。 “梅夫人對李桂花很是喜愛,自然不會任由李桂花就在陽臨縣野蠻生長,定然會派人跟隨,依照李桂花的頭腦,以后的日子,定然也不會差?!?/br> 見止戈依舊眉頭微皺的模樣,顧硯書難得安慰了一句。 跟別說現在李明鵬之前并未被抄家,現在他身死,李桂花又是其唯一的后代,可以繼承他的全部財產。 不缺錢不缺人脈還不缺頭腦,這樣的人,無論在什么地方,都能有一番作為。 聽聞顧硯書此言,止戈果然不再糾結李桂花之事,轉而與兩人說起了這次帶回來的其他消息。 然而還不等止戈將話說完,興仁便從門外走了進來: “王爺,宮中的人來傳旨,說是皇上讓您去宮中面圣?!?/br> 第178章 皇上的這道傳召的圣旨,對于秦戮與顧硯書來說,來的其實是有些突然的。 畢竟從這些日子皇帝的表現便不難看出,皇帝一直在給厲王府施壓,希望秦戮能夠妥協。 那模樣,仿佛秦戮不低頭,這輩子都別想踏入皇宮半步。 誰知道現在秦戮還沒有給出任何回應,皇帝便來傳召了? 即便感到意外,最后秦戮依舊依著皇帝的意思,跟著前來傳旨的人,一同去了一趟皇宮。 顧硯書發現,這次來傳旨的,似乎并不是王公公,也不是以往經常來府上傳話的那位公公。 “那是皇貴妃娘娘宮中的劉公公?!?/br> 興仁幾乎是一眼,便看出了顧硯書心底的疑惑。 說完之后,看了一眼顧硯書的神色,又不忘補充上了一句: “屬下已經查驗過了,劉公公是帶著陛下的手諭來的?!?/br> 若非如此,興仁也不會前去通傳。 興仁這句話一落,顧硯書的眼中瞬間便有一絲了然一閃而過: 要說顧硯書與秦戮成婚已經有些時日了,但是對于秦戮的這位名義上的母妃,顧硯書始終不太了解。 其中固然有顧硯書不愛去皇宮中請安的緣故在,但也與秦戮以及皇貴妃的態度,同樣脫不了干系。 與秦戮成婚后去皇宮中請安之時,顧硯書便發現自家小鹿與皇貴妃之間的關系極為平平。 自家小鹿對皇貴妃雖然尊敬,但卻并不親近。 彼時顧硯書還以為是自己不夠了解秦戮,故而有了錯誤的理解。 但是這段時間下來,顧硯書卻發現,自家小鹿與皇貴妃之間的關系,比他一開始所看到的,更加冷淡。 如今顧硯書與秦戮成婚已經有了大半年,馬上便要滿一年的時間了。 然而平時,顧硯書卻鮮少聽到自家小鹿提及皇貴妃的種種。 平日里不提,或許還能用秦戮本身便感情淡薄為人冷淡來解釋。 但以前每次顧硯書搗鼓出來了新鮮玩意兒之后,讓秦戮送去皇宮中的時候,都會讓其給貴妃娘娘帶上一份。 正常情況下,秦戮回來之后總是會提上兩句的。 譬如是送進御書房之后,秦戮回來便會給自家王妃說上一兩句,父皇很是喜歡,對此物贊不絕口之類的言語。 偶爾興趣來了,還會同顧硯書詳細描述一下當時皇帝的反應。 譬如當初將望遠鏡送進皇宮的時候,皇帝拿到望遠鏡的迫不及待。 不顧身份便想要立刻試用以下的表現。 然而到了皇貴妃身上,秦戮卻像是沒了言語。 頂多在說到最后,帶上一句“母妃以及宮中的娘娘都很滿意”,再多的,就沒有了。 仿佛皇貴妃于秦戮,與后宮中的其他嬪妃并無二異。 反而秦戮的生母,嫻靜皇貴妃,被秦戮提及的次數還要更多一些。 秦戮說起嫻靜皇貴妃之時,語氣也會柔和許多。 那態度,與提及宮中的那位皇貴妃之時,簡直就是天差地別。 時日久了,即便是顧硯書再遲鈍,也能感受出秦戮對皇貴妃這位名義上的母親的冷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