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他富可敵國 第190節
工部尚書好歹也做了大半輩子研究。 低頭看著這張圖紙,雖然不太明白顧硯書為何要在原本的犁車上做出這些改動,但他依舊能夠隱隱感覺出這張圖紙上的犁車的精妙之處。 原本工部尚書還想就這個犁車詢問一二,但在看到那圖紙的空白處,極為詳盡的圖解,到底還是將到嘴邊的問題給咽了回去: 厲王妃都將圖紙畫的如此清晰了,他若還提出疑問,恐怕會讓厲王妃懷疑工部的能力。 倒不如按照圖紙上所畫的內容,將東西做出來之后,再好好研究分析。 顧硯書當然也看到了工部尚書欲言又止的表情。 但他卻絲毫沒有向其解釋說明的意思。 曲轅犁的原理雖然算不上難,但要用讓工部尚書這樣的古人能夠挺明白的言語描述出來,也需要費一些功夫。 顧硯書又不是教育家,以前喜歡同秦戮屆時自己做出來的新鮮玩意兒,全是因為那是秦戮。 工部尚書一個年近不惑的糟老頭子,又憑什么和自家小鹿相比? 見工部尚書一直低頭看著那曲轅犁的圖紙,頗有就此沉溺進去的勢頭,顧硯書忍不住伸手敲了敲桌子: “近日王爺不在京中,王府的事便多了不少。本殿空閑的時間不多,剛剛馮大人不還提及了幾個問題嗎?不若便趁著現在,一同解決了吧?!?/br> 秦戮雖然離京,但厲王府中的事其實并不多。 畢竟顧硯書與秦戮成親已經有些日子了,在顧硯書的管理下,王府的一應事宜也都步入了正軌。 顧硯書會這么說,完全是不想以后還要一趟一趟地往工部跑。 要知道像是六部這種高度危險的地方,就和他八字犯沖。 所以現在能夠一次性便解決的問題,自然是不要在留給第二天了。 “其他問題?” 工部尚書沒有想到顧硯書居然會主動提及此事,先是愣了愣,但很快便反映了過來: “其他事宜并非微臣一人可以決定,還望王妃稍候片刻,容微臣將同僚們叫來,一同商議?!?/br> 顧硯書對此倒是沒有任何意見,只微微揮了揮手,示意工部尚書快去快回。 畢竟給工部尚書一個人說也是說,給工部一個部門的人說也是說,并沒有任何區別。 也不知道工部尚書是怎么與工部的其他人說的。 不一會兒功夫,工部的其他官員便到齊了,各自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了下來不說。 更有甚者,甚至還端了兩盤點心進來放在了顧硯書手旁的矮幾上。 美其名曰不讓殿下餓著了,直把顧硯書看的哭笑不得。 待到工部尚書重新回到房間,顧硯書確定該來的人都來齊了之后,便直接開口,進入了正題: “時間有限,本殿便直接說重點了,工部想要開墾山林,增加農田數量的想法,馮大人已經同本殿說過了?!?/br> “至于現在,讓馮大人將諸位叫進來,便是想與諸位說一說,如何解決這開墾山林的難處?!?/br> 顧硯書話音剛落,便有稍微年輕一些的官員沉不住氣地出聲詢問道: “聽殿下此言的意思,莫非已經有了解決之法?” “沒錯?!?/br> 顧硯書微微點頭,沒有賣關子的意思,直接給了工部的官員們答案: “本殿的方法,便是梯田?!?/br> 第134章 “梯田?” 又是一個讓人陌生的詞語,工部的官員聽后只覺得滿頭霧水。 好在顧硯書似乎是看出了他們心中的困惑,說話的同時,直接在紙張上畫出了一張梯田的示意圖。 “梯田就是在坡地上挖出類似于階梯的農田的方法,各位大人這兩年來既然一直在研究耕種相關的事宜,應該也能知道,移山填海的難度,以及將山坡改為耕地之后,對土地的影響?!?/br> 與剛剛的曲轅犁不同,這一張梯田的示意圖,顧硯書畫的略微有些抽象。 在將示意圖遞給工部官員的同時,顧硯書不忘補充說明一番。 工部的官員一邊看著那一張梯田的示意圖,一邊仔細分析著顧硯書所說的話。 而顧硯書這一開口,便直接說到了開墾山地最為關鍵的兩個點上。 移山填海還好,關鍵是將坡地改為農田之后,對土地的影響,著實是讓人覺得傷透了腦筋。 現在聽到顧硯書這番話,再看手中的示意圖,頓時便有人反應了過來: “殿下的意思是,這梯田可以有效地解決這兩個問題?” “沒錯?!?/br> 顧硯書給了那人一個贊賞的眼神,微微點頭: “這梯田依山而建,在保留丘陵坡度的同時,也可以減少水土流失?!?/br> 工部的官員們在仔細看過了顧硯書所描繪的梯田示意圖后,互相低聲商議了一番,便覺得此法可行。 但若是依照梯田這樣依山而建的開墾方式,便又要面臨一個新的難題: “若是這樣,這農田,該如何灌溉?” 山腳的位置倒也還好,但山頂處呢? 農作物需要大量的水分,若是需要人力去挑水灌溉,恐怕耕作的效率會極低。 “可以在修建梯田的時候,因地制宜,修建出對應的灌溉系統?!?/br> 怕這些官員不明白,顧硯書又拿起了放在一旁的毛筆,開始畫示意圖。 一面畫,顧硯書一面在心中微微嘆了一開氣: 在華夏的歷史上,早在秦漢時期,便已經有了梯田的存在。 從天齊現在的情況不難看出,已經有了不少超越華夏秦漢時期的物件出現。 偏偏有些地方,又落后的驚人。 譬如說是這梯田,在天齊歷史上就從未出現過。 最后,顧硯書也只能將原因歸于兩者為完全平行的時空,難免會有所差異。 好在因為末世后那一股種田熱潮,顧硯書對于梯田,也算是比較了解,現在講解起來,倒也不算困難。 梯田的灌溉原理倒也簡單。 除了在修建梯田的時候,尋找水源與泉眼充足的位置,便是修建蓄水系統了。 在雨季或是農閑的時候,在蓄水系統中儲蓄足夠的水,待到農忙耕種之際,便可以直接運用。 待到顧硯書將蓄水以及灌溉系統的示意圖畫出,交由工部的官員們傳閱后。 工部的那些官員們,看著顧硯書時原本收斂了許多的眼神,再次變得熱切了起來: 他們就知道,依照厲王妃的厲害,定然能夠給他們一些幫助。 看看! 厲王妃今日才在工部待多久?就幫他們解決了兩個困惑他們已久的難題! 有稍稍年輕一些,性格較為外向的官員,甚至想直接一個飛撲上前,抱住顧硯書的大腿,將其一直留在工部。 若是他們工部能夠得到像是厲王妃這樣的人才,何愁不能崛起? 然而還不等這樣的人有所動作,抬眼便看到了站在顧硯書身后,目光如炬,手掌放在腰側的刀柄上蠢蠢欲動的止戈。 頓時一個激靈便清醒了過來。 厲王妃雖好,但卻并不是他們可以覬覦之人。 一想到這里,工部的官員們心中便是忍不住的心痛與惋惜。 這樣的人才,怎么就嫁給了厲王那個煞神了呢? 當然,心中雖然這樣想,但這些人臉上卻不敢表露分毫,就怕露了一絲端倪,就能被站在厲王妃身后的那煞神給砍了! 顧硯書對于這些人心里的想法自偶無從得知,為了防止這工部的人三天兩頭來給自己找麻煩,顧硯書決定一步到位,多給工部找點事做。 于是在將梯田以及灌溉系統的示意圖畫出來之后,顧硯書大手一揮,便將水車以及打谷機等與耕種有關的物品的示意圖給畫了出來。 工部的人在看到這些示意圖之后,果然如獲至寶,頓時便顧不上用崇拜的眼神去看顧硯書了。 一個個的心思全都放在了那幾張圖紙之上。 那狂熱的模樣,若不是礙于顧硯書還在,恐怕早就開始動手,將那幾張示意圖上的物件給做出來了。 對于工部官員這樣的反應,顧硯書可以說是非常滿意,找了個機會,便直接腳底抹油,溜出了工部。 工部尚書作為工部的老大,自然比手底下的人沉穩了許多。 在顧硯書提出辭行后,工部尚書生生忍住了水車以及打谷機的誘惑,起身相送。 在顧硯書從工部的會議室到工部大門的這一路上,工部尚書都在向顧硯書表達著感謝。 工部尚書那狂吹彩虹屁的模樣,登時讓顧硯書夢回戶部,腦海中也就只剩下了一個想法: 你們文臣夸起人來,都這么厲害的嗎? 等聽到工部尚書說什么“多謝殿下今日慷慨,為臣等解惑,日后若殿下需要,臣等定當為了殿下肝腦涂地,死而后已”的時候。 顧硯書心里就只有一個想法: 謝謝,不過大可不必,你們以后不要動不動就來煩我,就已經是對我最好的報答了。 本人只想做一個安安靜靜賺錢的咸魚,對你們六部的事兒,當真是一點興趣也沒有! 心中雖然這樣想,但嘴上當然是不能這樣說的。 顧硯書也只能微微一笑,與工部尚書打著哈哈。 什么分馮大人言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