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他富可敵國 第174節
“沒事,王妃剛剛是在做什么?” 這個時候,秦戮才注意到顧硯書此時不同尋常的裝扮。 臉上戴了一個古怪的面紗不說,身上的衣服上也落下了不少灰塵。 “年前我不是讓人去幫我尋了一樣物件嗎?這不,東西帶回來了,正在研究呢?!?/br> 顧硯書伸手將口罩從臉上摘下來,又注意到秦戮幫他整理衣物的動作,連忙出聲阻止: “王爺不用費心整理,這身衣服我稍后就去換下?!?/br> 秦戮也發現顧硯書這身衣服似乎是拍不干凈了,直接停了手,繼續詢問: “這是在研究什么?” 誰知道面對秦戮的追問,顧硯書只眨了眨眼睛: “當然是好東西!” 秦戮眉頭微調,有些意外: “嗯?王妃這是在同本王賣關子?” 顧硯書眉頭微挑,沒有否認: “怎么?王爺這是不許嗎?” “自然是許的,本王哪里敢不許?” 秦戮越看顧硯書此時臟兮兮的模樣越是礙眼,干脆便拉著顧硯書的手向主院走去。 這番回答也直接取悅了顧硯書,只見顧硯書唇角向上揚了揚,就連尾音也帶上了一絲歡快: “王爺放心,等到成品研究出來之后,我一定第一時間告訴王爺!” 對此,秦戮只是微微笑了笑,沒有回答。 就按照以往顧硯書搗鼓出來的那些小玩意兒,哪一樣他不是第一個見到成品的? 這次自然也不會例外。 想著顧硯書以往搗鼓那些東西的速度,秦戮在心中估算了一下,覺得至多過個三五日便能看到成品。 然而讓秦戮沒有想到的是,這個三五日,一等,便是將近一個月。 這一個月來,雖然顧硯書嘴上不說,但從其頻繁地進出那小院的舉動,以及每次從小院回來后的臉色,秦戮便能知道,事情的進展似乎并不順利。 中途秦戮也說過若是實在做不出來成效,便先暫且放下,說不定過一段時間,這些問題便自然而言地就能夠解決了。 但這個提議,卻直接遭到了顧硯書的拒絕。 當時顧硯書直言現在做的東西十分重要,關乎到天齊百姓日后生活的幸福感。 早一日做出來,早一日用上,便能早一日給百姓帶來極大的便利。 聽聞此言,即便秦戮不知道顧硯書正在搗鼓地到底是什么,但也能夠知道此物的重要性。 畢竟當初搗鼓出玻璃的時候,他的王妃也從未說過如此嚴肅的話。 對于這些東西,秦戮自認為幫不上什么忙,也就只能在背后給予其他的支持。 比如盡可能地滿足顧硯書的所有需求。 也是在等待的這一個月中,朝堂中也發生了不少變化。 先是戶部,從戶部尚書禁足結束,回到朝堂的時候,眾人明顯可以看出,戶部尚書在戶部的話語權小了不少。 不僅處處受制,甚至不少重要的事情,都需要等到溫清衍點頭之后,才能實施。 戶部尚書的話語權削弱,直接影響到了大皇子一脈在朝中的行動。 這些天能夠明顯感覺出,大皇子在朝堂中有些力不從心了起來。 其次便是禮部。 當初大皇子一脈在任命下來之時,便想讓四皇子趁機收攏禮部。 四皇子的個人能力的確在大皇子之上,但是禮部尚書同樣不是吃素的。 雖然對于四皇子在禮部中的動作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全當是沒看到,但是到了關鍵時刻,卻絕不含糊。 一通四兩撥千斤的太極,便將四皇子的布局給毀了個七七八八。 最終四皇子在禮部,也只得到了一些收效甚微的進展。 而除了這些之外,便是朝廷中收到的另外一則消息。 來著溢州。 溢州的知州傳來消息,說是溢州近日里水位上漲異常,若不及時采取措施,再過兩個月恐怕會遭遇洪災。 所以請求朝廷允許,重新修葺加寬堤壩。 溢州整個州府跨江而立,往年便是洪水防范的重點區域。 只是往年洪水來臨的時間,比起今年溢州的知州傳遞消息要晚上兩個月上下。 而這一次,溢州的知州或許是見到了紹城的前車之鑒,不敢再重蹈覆轍,所以在出現了一絲苗頭的時候,便急忙來向朝廷稟報。 不得不說,溢州知州如此警惕的態度,也引起了朝廷的重視。 雖然有人覺得溢州知州這樣防范于未然的態度很好,有人又覺得溢州知州這番做法未免有些小題大做。 但對于重新修葺溢州堤壩之事,并無一人提出反對意見。 至于原因? 自然是因為溢州本就是天齊防洪的重點區域,每過幾年便需要將堤壩重修,算算上次修葺堤壩的時間,溢州的堤壩也差不多到了該重新修葺的時間了。 即便是今年不修葺,明年也是要修的,在這種情況下,早一年總比晚一年好。 就連那些嘴上說著溢州知州小題大做,不堪重用的人,也不敢去賭這個微乎其微的可能性。 既然在修建堤壩這件事上得到了統一,那么接下來眾人需要面臨的難題,便是要派誰去做這件事? 大皇子一脈與厲王府一脈都希望將這件事攬在自己身上。 上次紹城的事兒已經讓大皇子出盡風頭,厲王一脈怎么可能在將這個機會再交給大皇子? 至于大皇子? 對于自己現在在朝堂上有心無力,捉襟見肘的狀態也急于破局,自然也不肯放過這個難得的機會。 這兩相爭論下來,一時間也沒能得出結果。 最后,關于這件事,皇上也沒有第一時間表態,也只丟下了一句“容后再議”。 雖然大皇子與厲王一脈都不太能分辨出的皇上此時內心的想法。 但經過了顧硯書“調教”的五皇子與秦戮,卻都能隱隱約約摸到皇帝的心思: 根據最近朝堂上的情況來看,這件事最后恐怕還是會落入大皇子手中。 畢竟上次父皇便想給大皇子封王,以平衡天平,結果卻因為種種原因沒有成功。 現在有了溢州的事,父皇恐怕會順勢而為,派大皇子去完成此時,然后順勢給大皇子封王。 而這個猜想,也得到了顧硯書的肯定: “正常情況下,你們的猜想的確沒錯?!?/br> “那怎么辦?” 五皇子一聽,頓時便急了,上次為了阻止父皇給大皇子封王,他們就下了不少功夫。 這次還來,恐怕就阻止不住了! 誰知道顧硯書卻直接給了五皇子一個稍安勿躁的眼神: “你忘了,我剛剛說的是正常情況下,但是在我這兒,什么時候有正常情況了?” 說話間,顧硯書便從一旁拿出了一塊兒灰色的類似于石塊的物品放在了兩人的面前: “王爺先看看此物?!?/br> 見到這個物品,又看到顧硯書此時臉上比之往常更加輕松的笑容,秦戮心中頓時便有了猜測: “這就是你最近在搗鼓的那個東西?” “沒錯,”顧硯書微微點頭,臉上滿是如釋重負的笑容,“此物名為水泥?!?/br> 第125章 對于顧硯書來說,水泥相對于玻璃、酒精甚至是煉鋼都要困難上些許。 畢竟無論是活字印刷、玻璃還是酒精,甚至是煉鋼,都能夠找到原材料或者是低配版的雛形。 顧硯書只需要將自己的想法告訴擅長此道的工匠,稍稍點撥一番,便基本就能得到一個八九不離十的成平。 最后再調整一番,結果自然就能如人意。 但是水泥不同。 相對來說,水泥基本是要實現從零開始,從無到有的全部過程。 單單就原料之中的水泥灰這一項,便足以難倒不少人了。 雖然顧硯書后來想到了可以使用火山灰作為水泥原料的方法,但就依照厲王府的實力,尋找火山灰也耗費了不少時間。 更別說這段時間,為了研究出成平,顧硯書還耗費了大量的時間與經歷,同工匠們一起進行實驗。 期間甚至還因為比例的問題,失敗了不知道多少次。 好在最后的結果是喜人的。 而且有一句話叫什么來著? 來得早不如來得巧。 這尋找火山灰耗費的時間的確長了一些,研究水泥成品的過程的確艱辛了一些,但不得不說在,這個時間就極為趕巧了。 看著秦戮以及五皇子看著那水泥塊面帶疑惑的模樣,顧硯書微微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