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他富可敵國 第154節
溫清衍微微俯身,一番話說得是情真意切,任誰聽了,也挑不出一個錯兒來。 就連皇上的臉上,也露出了贊同的表情來: “溫愛卿說的有理,傳朕旨意,任黃明生為戶部員外郎,從六品,明日便去戶部任職?!?/br> “是?!?/br> 皇上下了明旨,所有人除了點頭應答,自然不好說其他的話。 但這從六品,到底還是讓眾人松了一口氣,畢竟員外郎這個位置,多一個人也不算多,至少不需要從戶部再踢人出去。 然而大皇子一脈這口氣還未完全松下去,便有聽到了皇上接下來的一番話: “朕記得,溫愛卿自回來后,似乎就閑下來了?” “回皇上,是?!?/br> 皇上說這話自然是有原因的。 畢竟在天齊,翰林,只是一個任職的標準,一般在翰林院之中任職的人,除了翰林院本身的官職外,還能擔任一個擁有實權的位置。 像是溫清衍這樣的侍讀,一般也會同時在六部任職。 只會當初溫清衍自請外放,回來的時間也不湊巧,六部之中都沒有合適的位置,便耽誤了下來。 “朕沒記錯的話,你回京已經有兩年了,繼續閑著也不是事兒。這為國庫開源之事既然你率先提出,那就同這黃明生一起,負責這件事好了?!?/br> 皇帝微微點了點頭,狀似不經意地加上了一句: “朕看這個左侍郎的位置就挺適合你,明日溫愛卿就和黃明生一起,去戶部任職把。至于趙愛卿……詹事府那邊還缺一個詹士,就由你去好了?!?/br> 這一同安排,直接給大皇子一脈的一眾官員給打蒙了。 他們剛剛還在慶幸只是多了一個從六品的員外郎,結果皇上馬上就換了一個侍郎? 要知道在六部之中,侍郎可僅僅只次于尚書之位! 然而還不等大皇子一脈的官員們傷心。 就又聽到了皇上讓戶部原本的左侍郎擔任詹事府詹士的任命。 詹事府詹士一職之所以懸空,到底還是因為天齊現在儲君未定。 詹事府是為了儲君服務的部門,沒有儲君,詹事府中有沒有主事,又有什么區別呢? 除了詹事府之外,其余為太子服務的一干部門與職位,例如太子太傅等,也都同樣處于懸空的狀態。 皇上現在任命了一個詹事府的主事之人,是否證明皇上心中對于儲君的人選已經有了定論? 誰不知道戶部的一眾官員是堅定擁護大殿下的存在,現在皇上讓大殿下的人平調到這個位置,是否可以說明,在厲王與大殿下之間,皇上還是更加屬意大殿下? 這樣一想,丟掉一個戶部侍郎的位置,似乎就變得不那么難以接受了起來。 也是顧硯書不在這朝堂之上,若是在,看到皇帝這一番cao作,就能知道,這是端水大師又開始端水了! 這真真假假的,總歸是要讓大皇子與厲王府的天平處于同一水平線之上。 但總的來說,這一局,依舊是厲王府勝了。 “三皇嫂為什么這么說?” 聽到顧硯書的定論,五皇子有些不解。 “戶部侍郎到詹事府詹士,看似平調,其實卻能夠說是暗貶?!?/br> 顧硯書微微笑了笑,輕輕喝了一口茶,緩緩解釋著: “別說現在天齊儲君之位懸空,就算這太子已立,詹事府詹士手中所擁有的實權,也是遠不及戶部侍郎的?!?/br> “除此之外,縱觀天齊歷史,在詹事府詹士這個位置上做過的,又有幾個最后位極人臣了?” 不得不說,詹事府詹士在天齊,可不是什么好職位。 用華夏人的話來說,那便是風水不好。 從天齊開國以來,擔任過詹事府詹士的,沒有三十人也有二十人了。 其中命最好的一個,便是在這個位置上光榮退休,回老家頤養天年的。 至于剩下的? 不就是不得好死,就是被貶出京。 這都還算好的,其中最慘的一個,最后甚至直接被抄家滅族。 現在大皇子一脈覺得是個好事,不過是因為天齊現在儲君之位懸空,這個位置,可以當做皇上的暗示來看。 但就皇上這端水的水平來看,這個暗示,基本可以看做是大皇子一脈的臆想。 “但這戶部就不一樣了,戶部侍郎掌有實權不說,還基本都是戶部尚書的預備役。溫四公子才干過人,四舍五入還可以算作是厲王府的人。五皇弟猜猜看,現在戶部尚書會是什么心情?” 還能是什么心情?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更別說這個酣睡之人還是溫四這樣出眾之輩,一個不小心,恐怕就會被超越。 他要是戶部尚書,今晚能急的睡不著覺! 想到這里,五皇子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這些,都是三皇嫂算計好了的?” 如果是這樣,那也太讓人害怕了吧? “倒也不是?!?/br> 好在顧硯書微微笑了笑,給了五皇子一個否定的答案。 然而還不等五皇子徹底松一口氣,便聽到了自家三皇嫂略帶幾分笑意的聲音: “也就算計到了一半吧,戶部侍郎……倒是一個意外之喜?!?/br> 第112章 其實一開始,顧硯書也只是想給戶部里面換換血。 畢竟即便是后世再干凈的公司,也不能保證自己的財務部沒有一點違規之處。 更別提天齊已經延綿上百年,期間戰亂不短,還經歷了數位帝王更迭。 幾乎不用多想,便能知道這戶部之中到底有多少烏七八糟的事。 也是因為如此,戶部也是六部之中,最為“穩定”的存在。 進去的人,能夠安安穩穩留下來的,幾乎也都是和其他人一條心。 這個時候,顧硯書只需要向里面隨便塞上一個人,甚至不需要去考慮這個人原本的立場,就足夠讓戶部尚書忙上一陣子,沒有空再來找厲王府的茬。 至于溫清衍被任命為戶部侍郎,的確是一件讓顧硯書出乎意料的事。 從這一點,也能看出,皇上心中恐怕早就因為國庫空虛之事有所不滿。 否則他也不會在溫清衍提出可以開源之時,直接打破這些年他親手維持的天平,對溫清衍委以重任。 但不管怎么說,這件事對于厲王府來說,到底是百益而無一害。 溫清衍的事,厲王府是高興了,然而大皇子卻差點兒沒有被氣個仰倒。 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大皇子正為了賑災之事忙的團團轉。 在來紹城之前,大皇子只想到了將紹城賑災之事拿到手能夠得到多少好處。 但到了紹城之后,大皇子才發現,這功勞也不是他想要,想要就可以隨便拿到手的。 其中的難度,可比他想象中的難多了。 先不說安撫那些因為紹城的官府以及二皇子一頓cao作,而憤怒到了頂點的百姓反耗費了多大的功夫。 就說這紹城現在惡劣的環境,對于大皇子這樣從小養尊處優之人,便是一大挑戰。 除此之外,就在這賑災的銀錢之上了。 大皇子手底下的長樂賭坊先是被厲王府拿走了一百二十五萬兩,后又因為厲王府的布局不得不關門歇業。 后來在于陶然居的價格戰之中,韻瓷齋也鎩羽而歸。 后來眼見著韻瓷齋緩過了勁兒來,重新步入正軌,結果它卻以讓大皇子意想不到的速度衰敗了下去。 連帶著韻瓷齋背后的周家,也以最快的速度退離了京都。 走的時候,甚至還不忘去他的府上將那侍妾給帶走。 當時可把大皇子氣了個夠嗆,生生從周家身上刮下了一層皮,心里舒坦了一些才將人放走。 長樂坊和周家以前可謂是大皇子手底下最為賺錢的兩個存在。 現在都沒了,大皇子被砍掉了左膀右臂的同時,就連府內的銀錢也變得有些捉襟見肘了起來。 也是因為如此,大皇子一開始便打定了注意,要趁著賑災的機會,從賑災款上撈上一筆,緩解一番府內的壓力。 左右戶部里都是他的人,自然會替他遮掩。 然而等大皇子到了紹城才發現,的事情與他想象中的完全不同。 就朝廷中撥下來的賑災款,用來賑災都夠嗆,跟別說從里面撈錢了! 現在整個朝野的目光都集中在紹城之上,大皇子就算是想做什么,也不敢太過分。 到了最后,紹城賑災的事,對于大皇子來說,直接變成了一件吃力不太好的苦差事。 好在后續朝廷給賑災款的態度足夠爽快,倒是讓大皇子心中稍稍感到了一些安慰。 后來朝廷又將《京都日報》籌集到的捐款送了過來。 這筆錢的到來,總算是讓大皇子松了口氣,賑災之事進展順利了不少不說,大皇子甚至又起了將賑災錢款撈進自己的腰包的打算。 然而還不等大皇子將自己的想法付諸于行動,就聽到了手底下的人傳來的噩耗: “你說什么?父皇任命溫清衍為戶部侍郎?” “回大殿下的話,是,是的?!?/br> 面對大皇子仿佛要**一般的目光,那人哆哆嗦嗦從懷中掏出了一封信,呈給了大皇子。 從信封上那幾個寫著的“大皇兄親啟”幾個字,便能知道,這封信應當是出自四皇子秦寒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