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他富可敵國 第146節
這些天隨著時間的流逝,朝廷對于紹城的情況也越來越了解。 二皇子以及戶部侍郎也都已經快馬加鞭抵達了紹城。 但是短短的幾天功夫,朝中眾人便發現,事情比他們想象中的要困難許多。 紹城百姓們的情緒比他們想象中的更加不穩定。 二皇子與戶部侍郎剛到,就受到了來自災民的攻擊,二皇子還因此受了傷。 仔細想想,似乎也能夠理解。 畢竟這次紹城的雪災,起因還是因為紹城的官員不作為。 而在雪災發生之后,官府沒有盡力彌補自己工作上的失誤也就罷了,竟然還做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模樣。 最終使得事態越來越嚴重。 災民們有所遷怒,也實屬正常。 這要是換做其他經驗豐富一些的官員,或許還能夠安撫好災民的情緒。 偏偏這次賑災的隊伍中,身份最高的人是二皇子。 二皇子雖然在朝中存在感不高,一直跟在大皇子身后,也沒有什么話語權的模樣。 但好歹也是皇子,天潢貴胄,從小養尊處優,什么時候受過這樣的委屈和侮辱? 一氣之下,直接將鬧事的災民給抓了起來,還說什么攻擊皇族,是誅九族的重罪之類的話。 這樣一番動作,無疑是直接捅了馬蜂窩,直接讓災民們心中的怒火到達了頂點。 賑災之事也因此停滯不前。 二皇子所作所為傳回朝中之后,差點沒把大皇子和皇上氣個仰倒。 眼見著皇上要遷怒到了自己頭上,大皇子又是請罪,又是做出重重保證,這才堪堪換取回來一個彌補的機會。 隨后,大皇子甚至連片刻也不敢歇息,便直接動身前往紹城,收拾二皇子留下的爛攤子。 雖然顧硯書從前幾次與大皇子的交鋒之中,覺得大皇子這個人不怎么聰明的樣子。 但他能夠與秦戮并稱為最有希望繼承大統的皇子,自然也是有兩分本事在身上的。 大皇子到紹城之后沒兩天,便將災民們的情緒安撫了一個七七八八。 從后來皇上的反應不難看出,對于大皇子的這一番動作,皇上是非常滿意的。 連帶著那天上朝的時間也短了不少。 就在大家覺得賑災事宜已經步入正軌,接下來只需要按部就班地依照原計劃進行的時候。 大皇子那邊卻又暴露出來了另外一個問題—— 錢不夠了。 沒錯,就是錢不夠了! 自古以來,賑災便是一個極為耗費錢財的事。 給災民提供衣食住、給生病的災民治病,還有替災民們重新建設房屋。 無論是什么地方,都需要大量的銀錢作為支撐。 天齊的國庫本就不充盈,一開始朝廷撥下的賑災款便不是非常多。 那一筆不算多的賑災款,不過幾天的功夫,便顯得有些吃緊了起來。 皇上在接到消息之后,雖然沒有多加考慮,就追加了一筆賑災款送往了紹城。 但從皇上給出第二次賑災款的數額,以及給錢之后的反應,朝廷上下的官員們都清晰地認識到了一個事實: 國庫中的錢財,恐怕并不多了。 而在意識到這一點時,秦戮的心情也變得不愉了起來。 畢竟就以往的經驗來看,這種情況下,下一個倒霉蛋便是兵部以及軍隊。 若是這一批賑災款還不夠,那么接下來,朝廷恐怕就會縮減今年軍中的錢款,以用做賑災。 想到手底下的那些嗷嗷待哺的兵,秦戮心情能好的起來才怪了! 果然,在第二筆賑災款撥出去的第二天,早朝上便有官員提出,可以取消今年的征兵。 因為就天齊近兩年的情況來看,征兵與否,并不會影響到邊疆的安寧。 而且取消征兵,還能夠節省下來一大筆開支。 現在紹城的災情刻不容緩,自然更需要這筆錢財。 這個提議,得到了不少官員的贊同與響應。 有人贊同,自然便有人反對。 畢竟開年征兵是天齊近百年的傳統,除了先帝在位時,國庫見底的兩年,從未停止過。 現在國庫雖然因為紹城雪災略微有些吃緊,但也還沒有到山窮水盡,要取消征兵的地步。 一時間,雙方在朝堂上各執一詞,爭論不休,可謂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到了散場的時候,這件事也沒能討論出個結果來。 雖然對于今年是否取消征兵之時還未確定,但也有不少消息靈通的,都隱約聽到了風聲。 顧硯書自然也不例外。 “取消征兵?”顧硯書滿臉錯愕地看著秦戮,“已經確定了嗎?” “父皇還沒有表態,”秦戮微微搖了搖頭,但緊接著又加上了一句,“只是看父皇的反應,估計八九不離十了?!?/br> 皇上在位二十余年,他是什么性子,朝臣們多少都有些了解。 別看今天雙方似乎是打了個平手,但就從皇帝下朝時的表情與反應來看,他也是更加偏向于取消征兵的。 “但是王爺不是說,現下軍中正缺人么?” 顧硯書眉頭微微皺了皺,臉色有些不好看。 初二回門那天,因為顧明蓉的事兒,顧硯書原本打算問秦戮關于征兵的消息也沒有問出口。 但顧硯禮到底是顧硯書的大哥,待到后來事情平息后,顧硯書自然是沒有忘記幫顧硯禮問上一嘴。 當時秦戮便就征兵之事同顧硯書分析過。 說這兩年天齊的邊境看似安穩,實則危機重重。 雖然在前幾年,不少鄰國吃了敗仗后,變得安分了不少。 但天齊到底根基尚淺,頻繁打勝仗也是近幾年秦戮橫空出世之后才出現的。 而那些被秦戮打敗的人,看似是被打怕了,其實只是暫時蟄伏,等待修生養息之后再卷土重來。 甚至根據秦戮的分析來看,這些人重新劍指天齊,恐怕也就是這兩年的事了。 所以對于顧硯禮想要從軍的事,秦戮也十分看好。 秦戮甚至還說,他準備今年向皇上上奏,再重新收編一支尖銳部隊,若是顧硯禮能力足夠,這對他來說或許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機會。 秦戮的這一番話,顧硯書也沒有瞞著顧硯禮。 當時在知道這個消息之后,顧硯禮還很是高興,說他一定會抓住這個機會,爭取進入這一支尖銳部隊,自己干出一番成就來。 到時候也讓顧弘濟看看,即便是沒有承恩侯府,即使是不靠祖上的那點兒蔭庇,他也能自己干出一番事業。 結果這才沒過兩天,就說要取消今年的征兵了? 秦戮的神情也并不輕松,微微嘆了一口氣: “話雖如此說,但在父皇以及其他朝臣眼中,現在天齊邊境安穩,現在征兵不僅毫無用處,還會增加國庫的負擔?!?/br> 所謂隔行如隔山,那些被影藏在平靜的表面下的暗流涌動,皇上與文臣們不是不關心,而是根本不了解。 就是秦戮愿意講解,恐怕他們也不會相信,只會覺得這是秦戮不愿意取消征兵的說辭。 顧硯書摸著下巴捋了捋思路,立即便找到了其中的重點: “聽王爺的意思,若是國庫不吃緊,大臣們應該就不會反對征兵的事了吧?” “嗯?!?/br> 秦戮點了點頭,畢竟就算是不知道邊疆的真實情況,現在依舊有不少人反對這件事。 顧硯書頓時便輕輕笑了笑: “既然如此,那我們便讓國庫充盈起來,不就好了?!?/br> “這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br> 秦戮臉上的神情非但沒有絲毫緩解,甚至還變得緊繃了些許。 天齊的國庫已經空虛了幾十年,想讓其充盈,談何容易?今年還多了一筆紹城的開支。 讓國庫充盈的難度,明顯遠遠大于說服父皇放棄取消征兵的想法。 正在秦戮在心中思索要如何讓朝臣以及皇帝明白此時邊疆的險境時,便聽到了顧硯書無比輕松的聲音: “這有什么困難的?這件事王爺便交給我好了!” “王妃有辦法?”不是秦戮不愿意相信顧硯書,而是這件事的確有些出乎秦戮的意料了。 “若是沒有,我便不會這樣說了?!鳖櫝帟⑽⑿α诵?,給了秦戮一個肯定的回答。 雖然理智告訴秦戮這是一件不可能做到的事,但在看到顧硯書臉上成竹在胸的表情時,秦戮還是下意識選擇了相信。 至于具體是什么辦法,顧硯書卻沒有告訴秦戮。 只對秦戮露出了一個略微神秘的笑容,然后回了一句: “到了明日,王爺自然便能夠知道了?!?/br> 隨后顧硯書便吩咐興仁套了馬車,出門去了。 根據興仁后來的回稟,顧硯書先是去了邀月閣和歸園居一趟,又去了陶然居一趟。 沒去一個地方,都會將掌柜叫過去單獨會談片刻,隨后還看了賬本。 最后又去了溫清霄的小院一趟,似乎是與溫清霄商議了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