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他富可敵國 第120節
這樣雜書,在正經的讀書人眼中,完全是不務正業。 也是因為如此,溫清霄還覺得頗有些不好意思。 好在顧硯書臉上未出現異樣的神情,倒是讓溫清霄心中的羞赧有了些許緩解。 顧硯書聞言后微微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 “溫六公子稍等片刻?!?/br> 隨后,顧硯書便直接將站在門外的止戈叫了進來,吩咐他回王府一趟。 說來也湊巧,因為皇上也在看《一代名相》的話本子,顧硯書前兩日才讓說書先生整理了兩冊出來。 雖然按照現在的整理進度,也沒有比溫清霄手中的話本子快上多少,但也聊勝于無。 趁著止戈回王府的這段時間,顧硯書與溫清霄又將話題的重心轉移回了這日報之上。 剛剛還有一些細節沒有商議,恰好現在可以說一說。 溫清霄這小院兒離厲王府不算遠,止戈的腳程也很快。 莫約一盞茶的功夫,顧硯書和溫清霄剛說完正事,止戈便將《一代名相》的話本子拿了過來。 當初《一代名相》這個話本,顧硯書除了開頭的時候手把手教了一下那說書先生,后面的情節,也就只給了那說書先生一個大致的框架。 所以對于后面的情節,顧硯書還真是不那么非常清楚。 索性現在也沒什么事,顧硯書干脆便跟著一起翻看了一下。 順便看一看這話本子到底有什么魔力,讓皇上和溫清霄都忍不住向他追問后續。 一看,顧硯書便發現,這依舊是他熟悉的大男主升級流爽文。 但或許是因為那說書先生本身便有些學問, 也或許是因為受到了顧硯書地點撥。 在故事的**與起伏的節奏設置上,的確十分抓人。 就算是放在后世,這樣的節奏與情節設置,也能吸引來一大片的讀者。 而溫清霄也終于看到了后面的情節,心中的困惑也有了一定的解答。 府試考試結束到放榜,中間大抵需要五日左右的時間。 賀三當初給賀家二老說來府城時,也只要了七天的時間。 去掉在路上和考試所用的時間,現在也就剩下了兩天,自然是不能等到放榜了。 最終賀三到底沒有等到放榜的結果,便匆匆上路,走上了回家的路。 回到家中后,賀三先是交了一貫錢給賀家二老,平了這七日不在家時,賀家二老因為做多出來的那些農活心底的怨氣。 后來也不忘去學堂向夫子報平安。 這個時候,夫子卻直接問賀三,他對以后有如何打算? 賀三當時還有所不解,但是卻被夫子接下來的一連串問題給問蒙了。 童生試尚且可以用瞞的方式參加,但童生試之后呢? 鄉試與會試應當如何? 先不說會試,就說這鄉試,便需要去省城參考。 現在賀三想要去府城一趟尚且如此費力,屆時去省城豈不是更需要謀劃? 還是說待到賀三考取秀才之后,能夠讓賀家二老轉變態度? 轉變態度? 賀三知道這無異于異想天開。 賀三不是突然變聰明的,他的聰穎,從幼時便有所顯露。 當時便有不少人同賀家二老說,將賀三送去學堂,說不定能有大作為,到時候他們只管等著享福便可以了。 賀三清楚的記得,賀家父母聽到旁人這樣的說的時候,臉上非但沒有一絲喜色,甚至還會隱隱透出一絲憤怒。 回到家中之后,便會責打他一頓。 說他不知謙虛,半桶水響叮當,有些本事便喜歡向旁人炫耀,簡直不知所謂。 兒時的賀三尚且不知這是為何,只能憑借著本能,越來越沉默,在外人眼中表現地越來越木訥。 到了后來,便沒有人再說過類似于“賀三以后一定能大有出息”這樣的話了。 漸漸長大了,賀三便明白了,父母并不愿意看到他優秀的 模樣。 雖然不知道父母為何會有這樣的思想,但賀三也學會了藏拙。 也是因為這樣,賀三明白,若是讓賀家二老知道自己考取了秀才,他們的態度恐怕不會有絲毫改變,甚至還會變本加厲。 想到這里,賀三原本因為參加府試而雀躍不已的心也瞬間平息了下來,整個都如墜冰窟。 沒錯,現在一個童生試尚且如此艱難,日后又當如何? 府試尚且能夠通過夫子的幫助拿到戶籍,鄉試、會試,哪一場考試不需要用到戶籍? 到時候他又應該如何拿??? 賀三知道,如果想不到一個一勞永逸的辦法,那么秀才,或許就是他這輩子的終點了。 溫清霄原本因為賀三順利參加府試而略微有些舒緩的神情,看到這里時,眉頭又直接緊皺了起來。 連忙向后面翻了翻,想看了一看后面賀三是如何解決這個難題的。 誰曾想一翻直接翻了個空,后面的內容,厲王府上的說書先生還沒來得及整理呢。 反而是溫清霄手中略微有些急迫的動作,惹來了顧硯書的注意。 “咳咳,”察覺到自己的失態,溫清霄連忙放下手中的話本子,開始找補起來,“這賀三的經歷,當真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br> “賀三的確不容易?!?/br> 顧硯書回憶了一下前面的情節,微微點頭,表示贊同。 難得見到顧硯書一面,溫清霄干脆問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 “不知這說書先生這樣的設定,有何寓意?” 有何寓意? 這個問題倒還真是問到顧硯書了。 這能有什么寓意? 無非是大男主升級流爽文慣用的先抑后揚的套路。 男主前期越慘,經歷越曲折,越能體現出其功成名就之后的爽感,以及打臉炮灰時的快感。 但在看到溫清霄這一張皎皎如月,霽月清風的面龐時,顧硯書又覺得這樣的回答似乎顯得過于膚淺。 思索了半晌,到底從腦子里面扒拉出來了一個夠高大上的說法: “大抵是……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吧?” 溫清霄剛剛不 過是為了掩飾自己的失態隨口一問,沒想到居然會從顧硯書口中得到這樣的回答。 當即神情一震,緩緩重復著顧硯書的這一句話: “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溫清霄這番模樣,倒是讓顧硯書意識到了。 這位霽月風光的溫六公子,人生似乎也并非是一帆風順。 年少成年,卻突逢變故,仕途受阻,就連婚姻也遇到了波瀾。 這么一看,孟子的這一番話,似乎也能夠用在溫清霄的身上? 抬眼,果然看到了溫清霄大受震動的模樣: “殿下一番話,如雷貫耳,讓溫某受益匪淺,還請殿下受溫某一拜……” “別別別!” 有了前面受大禮的經驗,現在溫清霄一動,顧硯書便知道他想要做什么了,連忙伸手阻止。 好在溫清霄坐在輪椅之上,行動并不十分便利,顧硯書這一攔,剛好阻止了他的動作。 見溫清霄張口語言,顧硯書想也不想便直接開口: “那話可不是我說的,我可沒那么高的思想覺悟!” “那是……”沒想到會得到這樣一個答案,溫清霄略微有些愣神。 溫清霄自認為博覽群書。 不僅是天齊,就連其他國家的書籍也略微有所涉及。 在此之前,溫清霄卻從未見過或是聽過這一句令人振聾發聵之言。 “是一位名為孟軻的老先生說的,人稱孟子?!?/br> “不知這位孟老先生,現在何處?” 溫清霄現在已經顧不上《一代名相》的后續了,一心想要見一見這位沒姓孟的老先生。 能夠說出那樣的話,想來這位孟老先生的學問不低。 不知自己是否能夠入孟老先生之眼? 若是不能,是否應當請求老師一同與孟老先生見面? 就在溫清霄心中盤算之時,卻聽到了顧硯書的回答: “那位孟老先生啊……已經不在了?!?/br> 說這話時,顧硯書的臉上也浮現出了一絲懷念。 這天齊雖然有許許多多與華夏歷史上的國家相似的地方,但也不能掩藏這已經是完完全全的兩個時空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