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他富可敵國 第96節
第75章 既然邀請了朝中重臣來府上參加宴會, 顧硯書接下來的幾天時間里,都留在了府中cao持宴會的事宜。 這些大臣最年輕的,也幾乎已經到了知天命的年齡了。 若是因為什么地方照顧不周出了什么意外, 反而違背了顧硯書一開始舉辦這場宴會的初衷。 府中的下人們也看出了顧硯書對這次宴會的重視。 沒見王妃為了準備宴會, 不僅把交接周家綢緞生意的事都交給底下的人去做了。 就連那兩座廢了不少心思的茶樓開業, 王妃也沒去看一眼, 只聽了一下趙掌柜和姚娘子的匯報嗎? 在顧硯書的帶動下, 厲王府中的下人自然也是絲毫不敢懈怠, 一個個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在厲王府全府上下的嚴陣以待下,約定好的時間悄然而至。 這天巳時剛過,京中的部分嗅覺敏銳的百信, 便察覺到了不對。 往日里大門緊閉的厲王府,不知什么時候, 居然將門大打開了。 就在這些人在心中暗暗猜測厲王府此舉寓意為何的時候, 便發現有輛馬車從遠處緩緩行駛而來, 最終停在了厲王府大門處。 不一會兒,便有人從馬車中走了出來, 有眼力過人的很快便認出,這個人是翰林學士溫大人。 在看清楚來人后, 當即便有人瞪大了雙眼,滿臉的不可置信: 翰林學士是誰? 現在的翰林院院首,待到他日首輔致仕, 這就是接任首輔的不二人選! 首輔又是誰? 首輔可是皇上的心腹,朝堂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物! 厲王府是什么時候和翰林學士有了交情? 然而很快,這些人便發現,翰林學士的到來還遠遠不是結束。 緊接著,一輛又一輛看似低調的馬車接二連三地行駛而來, 而從馬車上下來的,無一不是人們耳熟能詳的人物—— 禮部尚書孫大人、吏部尚書沈大人、太師程大人…… 最后甚至就連首輔裴大人,也同樣慢悠悠的坐著自己的馬車,緩緩地來到了厲王府門前。 有細心的人大致數了數,一直到午時三刻,一共有林林總總二十三位官員進了厲王府。 得到這個結論 之后,那人在心中感慨了一番: 我滴個乖乖,這已經包含了現在朝臣的半壁江山了吧? 厲王府門前的這番動靜不小,就是觸覺不那么敏銳的,到了最后也對此事有所耳聞。 對于這些大臣們的舉動,百姓們不知內情只能胡亂猜測。 然而猜到最后,也沒人猜出了個結果。 但幾乎所有人心中都隱隱約約有了一個答案: 這京城,恐怕是要變天了。 以往厲王府同大皇子府上明爭暗斗一直沒有分出個結果,認真說起來還都可以被稱為是小打小鬧。 追根究底,便是因為皇上毫無立儲之意,同時也沒有表現出對任何一個皇子的偏頗。 這些一個個如同老狐貍成了精的大臣們自然也是態度不明,保持中立。 現在這些人一個個都到了厲王府上,是不是說明,對于立儲事宜,心中已經有了決斷? 畢竟今日到厲王府上的官員看起來很多,但沒來人也不少。 譬如工部尚書以及刑部尚書…… 這些大臣是否更偏向于大皇子? 但依照現在的情況來看,大皇子的局勢不妙??! 顧硯書可不知道此事這些人心中的猜測。 若是知道,一定會告訴他們,這番猜測簡直就是大錯特錯。 工部尚書以及刑部尚書沒來,是因為這兩位相對年紀,較大的刑部尚書今年也才剛過不惑,眼睛都還好,不需要用到眼鏡罷了。 而現在的顧硯書,正忙著招待這些老臣們,根本顧不上京中其他人的想法。 或許是因為有求于厲王府,這些老臣們來的時候可謂是客客氣氣禮數周全。 不僅都帶了伴手禮來,說話的語氣也極為親和客氣。 這樣的態度,倒是讓厲王府中嚴陣以待了好幾天的下人們心中微微松了一口氣。 即便如此,這些人依舊完全不敢懈怠。 既然是以溫居的名義請來了這些大臣,顧硯書便直接將宴會的地點設立在了剛剛修葺好的王府主院。 當初在修葺王府主院的時候,顧硯書就沒有對整體構造進行大改動。 所以現在的王府主院,依舊是被分成了三個部分: 臥房,書房以及會客廳。 可想而知,會客廳的面積并不小 ,即使今日邀請了諸多大臣,依舊綽綽有余。 而這些見多識廣的朝臣們,在被帶進王府主院的那一刻,心情便一直在驚訝與驚奇間不斷轉換。 這些朝臣不是沒有見過厲王府中其他地方的模樣: 粗獷、冷硬。 一如厲王這個人一般,一眼望去,便讓人感覺不近人情。 但走進王府主院后,卻像是完全來到了另外一個地方。 經過顧硯書親自布置的主院,大氣又不失優雅,矜貴又不失講究。 除此之外,顧硯書還在主院中放了一些以前的厲王府絕對不會出現的物品。 例如秋千、玻璃花房以及此時栽種在園中的那幾株開的正艷的梅樹。 這些東西看似與厲王府格格不入,但若仔細觀察,又會覺得與眼前的主院是相得益彰。 若說王府中其他的地方是塞外沙漠,一望不見邊際,那么這座主院,便像是沙漠中的綠洲。 讓人耳目一新的同時,心中也劃過了一絲暖流。 原本大臣們因為主院外厲王府中的布置略微有些沉重的心,在走進主院的時候,也松快了不少。 恰逢這個時候,秦戮也帶著顧硯書從會客廳中走了出來。 “下官參見厲王殿下、參見厲王妃殿下,殿下萬安?!?/br> 注意到兩人的到來,剛剛還在院中打量的大臣們連忙整理了一番儀態,向兩人行禮。 “諸位大人免禮?!?/br> 秦戮微微向眾人點了點頭,便算作是回禮了。 顧硯書是知道秦戮的性子的,除了在他面前話稍稍多一些,在外人面前那是多說一個字也難。 現在這個時候,自然是接下了外交的擔子,微微笑了笑: “今日辛苦各位大人拔冗前來,本殿與王爺有失遠迎,還望各位大人見諒?!?/br> 對于顧硯書突然開口的行為,倒是有人覺得意外。 畢竟傳聞中,這位厲王殿下可是頗為不近人情,對這位男王妃也是淡淡。 但今日顧硯書當著秦戮的面便如此作為。 再轉眼一看厲王殿下,臉上非但沒有任何不快,反而還里里外外都透著一股理所當然。 這些人便知道,厲王同厲王妃的關系,與傳聞中有所不符。 但到底都是老狐貍成了 精,心中的想法再多,臉上依舊可以做到不露神色,微微向顧硯書俯身: “厲王妃殿下言重?!?/br> 他們雖然在朝中位高權重,但與厲王之前到底君臣有別。 現在厲王以及厲王妃能夠在院中來迎,便已經是禮數周到了,又怎么敢讓兩人去大門處迎接? “現在時辰已然不早,府內已經備上了一些粗茶淡飯,不若大人們先同本殿一起入席?” 現在時間已經臨近晌午,這些大臣也都是上了年齡餓不得的,現在聽到顧硯書這話,自然沒有推辭的道理。 微微向顧硯書同秦戮行禮謝恩后,便跟隨著兩人走進了會客廳。 剛走進會客廳,便有人察覺到了不對。 比如此時的會客廳明明窗戶緊閉,屋內卻同樣如同白晝般敞亮。 仔細一看,便發現這里的根源似乎是在會客廳的窗戶上。 厲王府會客廳的窗戶,并沒有用傳統的絹布,而是用上了晶瑩剔透的玻璃。 今日赴宴的都是朝中的肱股之臣,皇上連眼鏡以及放大鏡都同這些人炫耀過,又怎么會沒有說過那玻璃茶具以及燈罩? 只是他們從來沒有想過,玻璃除了做燈罩以及茶具之外,居然還能夠用來做這窗戶,而且用在窗戶上之后,這效果居然能這么好! 當即,便有人心中開始暗暗盤算了起來: 這個玻璃窗戶似乎也不錯,一會有機會探探厲王的口風,看看能不能給自己家里也弄上一套。 除此之外,還有細心的大臣也發現,這個會客廳中,似乎比屋外暖和上不少。 稍稍停留的時間長一些,甚至還覺得隱隱有一絲熱意。 但向四周望了望,卻沒有看到取暖的炭盆,當真是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