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他富可敵國 第92節
想做皇商? 也不看看他愿不愿意給這個機會! 只希望這周家當家的承受能力夠好,到時候發現算盤落了空,像長樂賭坊的趙二爺那樣被氣吐了血,可就不好了。 當然,現在對顧硯書來說,韻瓷齋也好,周家也罷,都沒有自己個兒的茶樓重要。 恰逢此時,原本正在行駛途中的馬車漸漸停了下來,同時車廂外也傳來了止戈的聲音: “王妃,到了?!?/br> 第72章 提醒顧硯書的同時, 止戈沒忍住向眼前的茶樓看了一眼。 然而卻什么也沒看到。 眼前的三層小樓,上上下下都被用人用麻布給遮了個嚴嚴實實,外人根本無法窺探到里面的情況。 不用問便能知道, 這是顧硯書的交代。 用顧硯書的話來說, 那便是保持神秘感。 畢竟這次裝修茶樓, 顧硯書可是加入了不少現代的休息娛樂方式進去。 不僅僅有喝茶聽書的地方, 甚至還有棋室, 以及供學子們讀書交流的讀書區域。 在開業之前, 這些東西,自然是需要藏一藏的了。 顧硯書走下馬車后,看到這樣的場景, 眼中多了一絲滿意。 抬腳,便帶著止戈向茶樓內走去。 因為一開始便知道顧硯書今日會來, 負責這家茶樓的趙掌柜和工頭自然是早早地便在門口等待了。 現在見到顧硯書來, 忙不迭地上前迎接, 不敢有絲毫懈?。?/br> “見過厲王妃殿下?!?/br> “免禮,昨日聽你們派來的人說, 已經可以竣工了?” 顧硯書腳步未停,邊說邊向茶樓中走去。 趙掌柜連忙俯了俯身, 跟在顧硯書的身后回話: “都已經按照王妃的要求做好了,就是不知道是否還有疏漏的地方?!?/br> 說話的同時,顧硯書已經跨進了茶樓的大門。 與空蕩蕩的陶然居不同, 此時的茶樓中的桌椅等物,幾乎已經進了場。 進門,入目的是一件不大不小的房間,用來做隔斷的同時,也有迎客收銀結賬之用。 從這間房往里, 走近茶樓之中,一眼就能看到占據了這個大堂半壁江山的天井。 在天井的正中央,則被搭上了一個戲臺子。 戲臺子周圍,其他的地方則被錯落有致地擺放著十幾張茶桌。 若是旁人誤入,恐怕會以為這是哪家戲院,而不是茶樓。 從天井的位置向上看,則可以將樓上兩層的情況盡收眼底。 二樓與三樓,被分成了一間間小房間,靠近天井的位置都開有窗戶。 這些小包間,顧硯書都讓工匠做了特殊的隔音處理。 到時候若是喜歡看臺上的節目 的,便可以開窗觀看,若是不想看,將窗戶一關,便可享一室靜謐。 繞過天井再向里走,便能又是一小處用園林所做的隔斷,穿過園林與其間的九曲回廊,便能看到后面用以休憩的區域。 這邊休憩的區域,中間也同樣做了一片天井。 一樓是棋室,可供客人們喝茶的同時,也能同親朋好友們一同下棋消遣交流。 若是不想下棋,開門在天井的位置,玩兒一些投壺之類的小游戲。 二樓則是顧硯書專門給那幾個說書先生預留出來的場地。 往上三樓,便是整片閱讀區。 閱讀區中整整齊齊放了五六排書架,靠著天井的位置,則是一圈茶座。 來閱讀的人可以在看書的同時,也喝喝茶。 若是起了興致,同樣可以打開靠近天井位置的天窗,同樓下的人來一場即興的書會。 也得虧這間茶樓原本的占地面積便足夠大,再加上后面自己帶著有一個小院子。 否則這又是戲臺子又是隔斷,又是休憩區……還要做的大氣恢弘,看著不逼仄,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原本趙掌柜的意思,是可以去掉戲臺子。 畢竟他們是茶樓,又不是戲班子。 誰知道顧硯書卻直接否決了趙掌柜的提議,甚至還說休憩區域可以不要,但戲臺子必須保留。 顧硯書態度堅決,趙掌柜也不敢多勸,只能照做。 讓趙掌柜沒有想到的是,這最后做出來的效果居然比他想象中的要好許多。 這效果不僅僅是比趙掌柜想的要好許多,甚至比顧硯書設想中的也要好上些許。 或許是一開始讓工匠們返了幾次工,可以看出,現在這茶樓工人做的極為用心。 這件茶樓的驗收自然沒有任何問題。 茶樓這邊都已經裝修好了,等到明日陶然窯廠那邊將茶具送過來,便能開門營業。 顧硯書現在雖然急著開源,倒也還沒有著急到這個地步。 稍加思索一番之后,還是依照天齊人的習俗,選了一個黃道吉日,將重新開業的時間定在了四日之后。 有多余的時間宣傳的同時,也能給原本在茶樓中做事的伙計一點準備時間,做最后一次上崗前培 訓。 從趙掌柜這里離開之后,顧硯書便直奔另外一座茶樓而去。 兩家茶樓都是由顧硯書畫的設計圖,在風格上,自然有著極為相似的地方。 沿襲了趙掌柜所管理的那間茶樓的風格。 這一座茶樓,依舊有大天井、戲臺子,園林隔斷以及休憩區域。 不同的是后面的休憩區域,三樓沒有放上書架,而是被分隔成了一間間小房間,里面放著躺椅、軟塌等物。 除此之外,這座茶樓的整體風格,也比趙掌柜所管理的那一家要柔和一些。 就連掛在窗戶旁的窗簾,也大多是比較艷麗花俏的顏色。 還有一點最大的不同,便是這間茶樓的掌柜,是一名姓姚的娘子。 發現這一點的時候,饒是止戈,也覺得有些意外。 止戈并沒有女子就應該乖乖留在后宅的大男子思想,邊關征戰的幾年里,止戈也見過不少不輸男兒的剽悍關外女子。 但不得不承認的一點,便是天齊對女子的約束較嚴,大多只會在閨閣繡花,相夫教子。 像姚娘子這樣在外拋頭露面,還管理著這么大一間茶樓的,實屬非常罕見。 可很快,從顧硯書同姚娘子的對話中,止戈便知道為什么顧硯書會將這座茶樓交給姚娘子來管理了。 相對于陶然居和另外那座茶樓,這座茶樓的地理位置算不上好。 準確的說,是因為這座茶樓的地理位置,并不適合開茶樓。 因為整條街除了這座茶樓外,其他的全都是胭脂水粉、頭面首飾以及綢緞鋪子。 雖然女子也會偶爾來茶樓閑坐片刻,但那依舊只是少數,大多會來茶樓中閑坐的,還是以男子居多。 然而會來這條街上的男子,基本都是大家族里伺候的下人,又怎么會來閑坐? 而這間鋪子,原本也是賣胭脂水粉等物的。 只是顧夫人逝世后,這些產業交由顧夫人從穆府帶來陪嫁的人員管理,最后又交到了顧硯禮的手中。 顧硯禮一個五大三粗還喜歡練武的大老爺們,哪里弄得懂這胭脂水粉的事? 一來二去,鋪子便有了虧損。 顧硯禮見狀覺得不妙,干 脆便將胭脂鋪子關掉開了茶樓,至少比起胭脂店鋪,顧硯禮還能弄得懂。 雖然這茶樓依舊有所虧損,但也比開胭脂鋪子的時候好了許多。 至于為什么不將這鋪子賣出去? 試問這世界上最好賺的是哪兩種錢? 自然是女人和孩子的錢了! 這件茶樓位于的這條街的位置,是平日里天齊京中女子最愛來的地方,可見其吸金能力。 也是因為這樣,早在十年前,這條街上的鋪子便已經出于有價無市,一鋪難求的境況了。 顧硯禮雖然弄不懂胭脂水粉,但不代表他弄不懂這鋪子。 再加上當初顧硯禮盤算著將這些東西留給顧硯書娶妻用。 想著待到日后弟妹進門,這胭脂水粉也能重新支棱起來,便將鋪子給留下了。 誰知道最后弟妹沒等到,自己的弟弟卻成了別人的妻子。 前些日子管理這家茶樓的掌柜聽聞顧硯書想要關門整頓,還將這些歷史同顧硯書說過。 想著既然要整頓了,不如直接關了茶樓重新做胭脂水粉。 誰知道顧硯書在聽到那掌柜的話之后,的確將這間茶樓的計劃修改了些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