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他富可敵國 第2節
“還好大夫說了,這次不會留下病根,少爺以后可別千萬不能再做傻事了,奴才也知道少爺心里難受,但那畢竟是皇上賜婚,這天命不可違……” 賜婚! 聽到這兩個字眼,顧硯書的腦海中瞬間浮現出了一段屬于顧小公子的記憶。 在顧小公子生病之前,他就已經接到了當今的賜婚圣旨,也是因為這一道圣旨,才讓顧小公子大病一場。 顧小公子雖然是伯爵府嫡子,但其本人卻既無功名也無官職,一介白衣能夠被皇上親自賜婚,按理來說是天大的殊榮,怎么也不會直接到大病一場的地步。 但問題的關鍵在于,那道賜婚圣旨并不尋常。 第2章 皇上給顧小公子的那一道賜婚圣旨,不是給顧小公子指了哪家的千金,而是將顧小公子指給了三皇子,讓他嫁給三皇子做正妃。 天齊國內并不是沒有男妻的存在,但這部分人里面,可從來沒有出現過世家子弟。 別說嫡子了,但凡是有些家底的人家,就連庶子也不會愿意給人做男妻。 顧小公子是侯爵府的嫡子,對于這樣的事,自然是不愿意接受的。 宣旨太監前腳剛走,顧小公子后腳便在家里大鬧了一場,直言說不愿意嫁。 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皇上賜婚,哪里由得顧小公子說愿意不愿意? 見顧小公子鬧得實在是厲害,承恩侯無奈之下干脆將顧小公子關進了祠堂,并且放下狠話,讓顧小公子什么時候想通了,什么時候再出來。 而承恩侯口中的“想通了”,自然是讓顧小公子點頭,表示愿意嫁給三皇子。 誰知道往常一點苦都吃不了的顧小公子,這次卻咬死了不愿意松口。 也不知道是祠堂的環境過于惡劣,還是其他什么原因,在被關進祠堂后的第七天,顧小公子最終沒能挺住,直接昏了過去。 屬于顧小公子的記憶到這里就直接結束了,想來在那個時候,顧小公子就已經一命嗚呼了。 等到顧硯書將思緒從回憶中抽離的時候,白術還沒有停止他的勸說: “雖然三皇子的確是兇了一些,但是奴才聽聞三皇子對陛下的旨意并沒有什么不滿的地方,少爺您想開些,想來三皇子并不會為難您?!?/br> “兇了一些……” 顧硯書眉頭微挑,輕聲重復著,稍稍回憶了一下,便知道白術為什么會這樣說了。 三皇子,名喚秦戮。 單從這個名字來說,便能感覺到一股殺氣撲面而來。 而三皇子本人,也的確對得起這個名字,很是不好惹。 在顧小公子的記憶當中,三皇子秦戮不僅不好惹,甚至還是一個長著三頭六臂,兇神惡煞的妖魔鬼怪,多看一眼都會做噩夢的存在。 從顧小公子的記憶中,顧硯書發現,不僅僅是顧小公子一個人對三皇子秦戮是這樣的印象,就連天齊國中其他的百姓,也皆是如此。 而這其中的緣由,則是要從三皇子本人說起。 與這片大陸上的其他國家比起來,天齊國國力相對較弱,兵力也排在倒數。但偏偏因為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天齊國又是幾個國家中相對較為富饒的國家。 弱小卻有錢,這就如同稚子抱金,行于鬧市,自然會引起旁人的歹念。 所以往前十幾年,與天齊國相鄰的幾個國家都有些不安分,天齊國也因此,經常面臨一些或大或小的戰爭。 戰事一起,天齊國便不得不分出精力財力去抵御外敵,但又因為自身的弱小,經常吃敗仗。 戰敗之后,為了確保國境之內的安穩,天齊國只能選擇向敵國割rou賠款,以求一絲茍延殘喘的機會。 每次賠償,都會讓天齊國元氣大傷,甚至于國力衰減,國力衰減之下,到了兩兵交接之時,難免又會再吃敗仗…… 幾次三番下來,這樣的情況便直接形成了惡性循環,一循環,便是十幾年。 要不是天齊國百姓韌性夠強,而天齊國的君王也很給力,說不定天齊國早就在這一場又一場的戰事和一年又一年的消耗之中,被鄰國蠶食殆盡了。 一直到五年前,才終于有人站了出來,打破了這個看似無解的惡性循環,而這個人,正是三皇子秦戮。 五年前,年僅十五歲的秦戮第一次奔赴邊關。 那個時候,無論是天齊國的百姓,還是鄰國的將士,都覺得秦戮去往邊關的形式意義大于實質內容。 畢竟天齊國不可能將勝利的希望寄托在一個年僅十五歲的孩子身上,而秦戮去往邊疆,卻能夠以皇子的身份鼓舞士,表達皇室與邊關將士共進退的態度。 但誰也沒有想到,抵達邊疆之后,秦戮并沒有選擇當一個安靜的吉祥物,而是直接披掛上陣,親自上陣殺敵。 那一仗,天齊國贏的很漂亮,以少敵多,直接將敵人打了個落花流水。 那個時候,無論是誰都說不清楚,那一仗的勝利到底是因為秦戮過于勇猛,還是因為秦戮的舉動鼓舞了士氣振奮了人心,讓天齊國的將士們有了超常的發揮。 但是后來,秦戮直接用自己的行動和戰績,向世人證明了他的強大。 十五歲到二十歲,短短的五年間,秦戮在無數次的戰爭中創造了一次又一次的奇跡,從未有過敗績。 從人人都不放在眼里的吉祥物,成為了邊關赫赫有名有名的煞神。 到了近兩年,敵國對秦戮的懼怕,甚至已經到了聞風喪膽的地步,一旦聽到天齊掛帥之人是秦戮之后,甚至會直接不戰而降。 曾經那些對天齊國虎視眈眈的國家,早就已經收起了他們的狼子野心,向天齊國低下了他們驕傲的頭顱。 邊境安寧了,天齊國內的百姓的生活自然也就越來越滋潤了,而對于帶來這一切邊變化的大功臣三皇子秦戮,天齊國的百信自然是贊不絕口。 但到了近幾年,不知為何,天齊國內與秦戮有關的傳言,逐漸有了變化—— 說到秦戮打了勝仗的同時,不會忘記提一句秦戮在戰場上表現,例如殺人如麻,鐵甲浸血之類的言語。 說到秦戮退敵十里的時候,也不會忘記說一說秦戮在戰場之上萬軍之中取敵方將領首級之時的果斷與殺伐。 說道秦戮以少敵多大獲全勝之時,同樣不會忘記帶一帶秦戮在戰場上趕盡殺絕的狠辣無情。 漸漸的,人們不僅記住了秦戮在戰場上的累累戰功,同樣也記住了秦戮的兇狠。 再加上去年秦戮得勝回京,進城的時候,身上那股子化不開的血腥味與煞氣,都被去城門迎接的百姓看在了眼里,記在了心中。 自那之后,天齊國的百姓對于那些關于秦戮的種種傳聞,那叫一個深信不疑。 不夸張的說,秦戮現在在天齊國京都的兇名,甚至已經到了可止小兒夜啼的地步。 而顧小公子,也是在秦戮得勝歸朝那天,去城門口湊熱鬧的一員。 從小被寵到大的公子哥兒,身邊的玩伴也大多是同樣的人,哪里見過像秦戮那樣煞氣十足的人?當即便在心中留下了陰影。 這次顧小公子被關進祠堂七天,到最后丟了性命都死扛著不愿意松口,除了顧小公子本身是沒有斷袖之癖的直男和世家男子不做男妻這兩個原因之外,秦戮的兇狠也是其中一大因素。 但要是讓顧硯書去掉顧小公子的個人濾鏡來評價秦戮這個人,顧硯書腦海中所能想到的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形容詞,便是好看。 不得不說,秦戮的確長了一張讓人驚艷絕倫的臉。 俊美無儔到讓即使是被秦戮渾身的血煞之氣嚇得不輕的顧小公子,也沒忘記那一抹在城門口處驚鴻一瞥的顏色。 劍眉星目,高挺的鼻梁以及恰到好處的薄唇,好看到仿佛讓天地間萬般美景都成為了陪襯…… 即使是見慣了娛樂圈內各種各樣的明星的顧硯書也不得不承認,這張臉,是他所見過的人當中,最為完美的那一個。 更重要的是,這張臉的所有地方,都恰到好處的長在了顧硯書的審美點上,恰到好處到讓顧硯書差點以為這是為他一個人量身定做的臉。 顧硯書不得不承認,在腦海中浮現出這張臉的時候,他可恥的心動了。 不僅如此,顧硯書甚至還迫不及待地想要見一見秦戮本人,看看他是否真的想顧小公子記憶中那樣,讓人一見難忘…… “少爺!” 就在顧硯書沉浸于記憶中秦戮的美色的時候,白術略帶緊張的呼喚聲,打斷了他的思緒。 “嗯?”顧硯書抬眼瞥了白術一眼,示意他有事直說。 “三小姐來了?!卑仔g低聲應答著,語氣中有著顯而易見的緊張。 聽到白術這話,顧硯書愣了愣,不多時,便從顧小公子的記憶中得到了關于承恩侯爵府三小姐的信息,同時也就知道了為什么白術會如此緊張。 這位三小姐,名喚顧明蓉,比顧小公子小上兩歲,是承恩侯爵府中最小的一個孩子,行七。 從顧小公子的記憶,顧硯書發現,這顧明蓉雖是侯府庶女,但實際上在侯府的地位卻與嫡女無異。 在吃穿用度方面,甚至只比顧小公子差上一點。 至于原因—— 在顧小公子出生的時候,顧夫人便因為因為難產沒能挺過來直接撒手人寰了。 從那之后,承恩侯爵府就沒了正兒八經的主母。 而顧明蓉的生母常姨娘,就成了這侯爵府后院最為受寵的存在。 在這侯府的后院中,雖只有貴妾之名,卻有主母之實,手中掌握著侯府后院中包括中饋的全部權利。 甚至就連顧小公子這個正兒八經的嫡子,從小也是在常姨娘的撫養下長大的。 或許就是因為覺得是顧小公子搶走了常姨娘的注意力,顧明蓉從小便和顧小公子不對付,有事沒事便會來找一找他的茬。 顧明蓉現在這個關頭過來,恐怕是來者不善。 “要不奴才去將三小姐勸回去?”見顧硯書一直沒有說話,白術以為他這是不想見到顧明蓉,連忙低聲詢問。 對于白術的這個提議,顧硯書不置可否: “你能將人勸的回去?” 不是顧硯書瞧不起白術,就從顧小公子的記憶來看,這位顧三小姐,可不是一個會聽下人的勸說的主兒。 果然,被顧硯書一問,白術便直接蔫兒了下來,很是沮喪地搖了搖頭: “應該……是不行的?!?/br> “行了,既然人這都已經到門口了,便讓她進來吧?!睂Υ祟櫝帟⒉挥X得意外,直接擺了擺手,示意白術將人請進來。 就在顧硯書剛伸手將放在一旁的外套扯過來套在身上的時候,一名長相清秀,身著紅衣的少女便從門口走了進來。 這便是侯府的三小姐,顧明蓉。 顧明蓉人未到,聲音就已經先傳到了顧硯書的耳朵當中: “前些日子便聽說四哥哥這次病的厲害,meimei對此可是擔心的厲害,這幾天可謂是食不安寢,夜不能寐,就是不知道哥哥現在可感覺好一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