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胡同養娃記 第285節
小孟嫌他嗓門太大,吐了吐舌頭:“瞧瞧,這嗓門兒可以去賣唱了,在天橋下擺個攤兒,說不定還有打賞呢?!?/br> 馮濤才不管她愛不愛聽,快步走到范曉娟面前,一本是《銷售數據表》,一本是《利潤分析表》,拿到范曉娟面前,銷售數據自然是他整理的,利潤分析表是財務的。 這年頭,為了給員工謀福利,還有一些領導的小心思,一般國營企業都有幾本賬。 華英廠不一樣,廠子本來就是個快要破產的企業。 朱廠長也是個快要退休的干部。 什么沽名釣譽,他才不管,正常給上級匯報,發獎金,發福利。 大家拿錢就要拿得敞敞亮亮! 銷售數據范曉娟是清楚的,這數據她每天都要看,但是利潤表也太好看了吧,毛利跟凈利潤,在同級別的國營企業里面也算拔得頭籌了。 “這表給了廠長沒?”范曉娟看完,把表格放進文件夾里。 “給了,順便跟您說一聲,廠長讓您過去一趟呢?!瘪T濤說完,眉開眼笑的:“我來的時候馬大姐也在,感覺是有好事兒?!?/br> 難道又是發獎金? 要是兩年前,發獎金能讓范曉娟興奮一下,可是現在,她也不像以前那么愛錢了(并不??! 范曉娟把表格放進抽屜,快步走到廠長辦公室。 臨近年底,廠子效益更上一個臺階,朱廠長這臉上也有光,看著快六十歲的老人,竟然有一種一年比一年精神好的感覺,想想兩年前為了廠子,cao心的頭發花白,身形佝僂,看上去蒼蒼暮年感的老廠長,如今居然滿面紅光。 范曉娟心說,這哪是她有好事啊,瞧著是朱廠長大喜臨門。 見她進來,朱廠長招招手,心情很好:“來來來,過來坐?!?/br> 馬大姐跟朱廠長聊了很久家常,她心情也很好,閨女明年就要畢業啦,考進國有銀行,家里面負擔一下子輕了好多,這兩年廠子效益好,年底見范曉娟給女兒買房,她也掏錢給女兒買了個三四十平的小房子。 朱廠長跟兒子的關系也和解了,現在朱隊長經?;丶页猿燥?,孫女也快高中畢業了,成績也不錯,按朱廠長大嗓門說的,考個本科沒啥大問題。 emmmmm。 這兩人,瞞著她偷吃好東西了么? 范曉娟坐下,眼巴巴的看著兩人。 朱廠長笑:“小范吶,你這跟剛進廠子的時候差不多嘛,我記得那會兒你還跟小馬兩人掐了一架?!?/br> “這事兒您還提?” “時間很快,都十二年了,我記得你進廠子才十八歲?!?/br> “天啦,男士不能隨便問女士的年齡,拜托您吶?!狈稌跃瓯砬榭鋸?。 當年范曉娟作為財務年底要盤點,去倉庫盤查東西的時候發現庫管員偷了廠里的殘次品直接做廢品處理了,但是單位沒有正式的流程,她給人指了出來,誰知道庫管惡人先告狀,鬧到馬大姐那里去了,馬大姐又是一貫護犢子的,跟當時擔任盤點員的范曉娟干了一架。 事情查清楚以后,才知道是庫管的問題。 馬大姐雖然是老職工,但是拉的下面子,親自像范曉娟道歉,范曉娟也不是難纏的人,兩人和解以后還成了好朋友。 馬大姐打趣:“這種陳年往事還拿來說,我懷疑您是在離間我跟小范的關系,先說好,我們可是革命戰友,感情非常穩固?!?/br> 朱廠長爽朗的大笑,頭上的銀絲都閃著光芒。 看著這畫面,范曉娟眼熱,新中國成立以后,就有著這樣一代人,為集體默默奉獻了一生,這樣的情懷,一直保存在一代又一代建設者的生命里、血液里。 她也想把朱廠長這樣的熱誠一代代的傳承下去。 “是這樣的小范,經上級單位研究決定,咱們廠作為試點單位,要進行改制?!敝鞆S長的話里面擲地有聲:“這個項目,我想由你牽頭去做?!?/br> 范曉娟覺得自己耳朵有點不大好使:“啥啥?” 馬大姐看向她:“國有企業改制?!?/br> 國營廠改制以后,對外就是股份有限公司,自負盈虧,廠里面的員工也實行合同制改革,對于國營老廠,有很重大的意義。 這意味著很多人眼中的鐵飯碗,變得搖搖欲墜。 但是為什么會在華英廠做試點? 朱廠長解釋說:“上級單位也有考量,之所以選擇咱們單位作為試點,是因為咱們廠利潤高,基本上不用集體兜底,不但能夠自負盈虧,利潤比還是當下國營企業里面遙遙領先的,而且也不是機密的研究單位,讓咱們這種市場化的單位市場化,逐步實現國營廠的改革……” 范曉娟的腦子里面炸開了一片煙花。 終于來了。 國營企業改革。 在歷史的進程中,淘汰掉不少這樣的企業,從苦到甜容易,從甜到苦艱難。 朱廠長又說:“還有一點,為什么要選擇咱們廠里試點,也是因為咱們廠的利潤高,改制以后自主權會大很多,對咱們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即便是這樣,也有很多人會抵觸,小范小馬你們群眾基礎好,這件事情交給你們,我很放心吶!” 范曉娟苦笑,老廠長,您這是認真的嗎? 什么叫群眾基礎好嘛。 就幾十年后,跟廠子簽合同,這種事情再常見不過了,但是對于九十年代甚至之前的人來說,進了一個廠子,干一輩子是常有的事,即便是廠子不行了,國家也會兜底,起碼發一個基本生活費,混混日子還是可以的。 但是這樣,員工的積極性沒有辦法激發起來,如果所有的人都抱著餓不死混混日子的態度,本著以國營廠牽頭,帶動行業發展的口號就是笑話。 集體辦企業的初衷和使命感,也成為了一場鬧劇。 范曉娟對此是有深刻體會的,集體不行企業不行,即便是國家的親生兒子,沒有錢發照樣也會餓著肚子,對于企業的經營者來說,首先就是要盈利? 如何盈利? 如何激勵士氣? 還在吃大鍋飯是要落后挨打的! “小馬,小范,我想你們是最能夠體會到改革帶給我們的改變,也最能夠體會到在當下改革才能生存的這個道理,這樣吧,企業改制的事情你們做個宣傳跟推廣,年后實施,另外還有一點你們要明白?!?/br> 范曉娟洗耳恭聽。 朱廠長語氣嚴肅:“我現在給你們發獎金,搞激勵,是頂著烏紗帽在干,等咱們改制以后,就不用頂著這么大壓力了,很多時候自主權把握在自己手里頭比較好,我希望廠子有長遠的發展,改革也勢在必行,咱們想要長久的發展,就要大刀闊斧去干?!?/br> 走出廠長辦公室以后,馬大姐嘆了一口氣。 “廠長也老了,快要退休了,行事作風也不像以前,但是他不想繼任者也頂著上級的壓力去干,小范,這幾年你可要好好努力,好好把握住機會啊?!?/br> “馬大姐——”范曉娟欲言又止。 馬大姐說:“朱廠長是屬意你做接班人,才會讓你改制的主導,能不能接下他的接力棒,就看你在接下來的表現了,廠里的效益是沒有問題的,但是管理可不是做生意,要協調人和資源,你還年輕,朱廠長是怕你鎮不住這些人精啊?!?/br> “那改制,對于咱們是不是好事呢?”范曉娟第一次感覺到了茫然。 “你能干好,就是好事,你要是干不好,咱們最多回到解放前,這樣的日子又不是沒有經歷過?!瘪R大姐算是思想先進的人了:“要我說,就改,省得現在做事束手束腳的,雖然國有全資子公司,跟國營廠都是國家的,可是明顯股改以后,咱們的自主權會增大,畢竟自負盈虧嗎?!?/br> 馬大姐賊兮兮的拍拍范曉娟的肩膀:“以后,發個獎金,也不怕別人酸咱們啦!” 這話倒是,現在吃著大鍋飯,自家賺錢還要救濟別家,最是不爽的就是賺錢的時候要囤糧過冬,不賺錢的時候就要集體吃土。 范曉娟把話吞進肚子里。 朱廠長很明白,他之所以這樣“敢”,是因為對仕途沒有了期待。 只要不犯大的原則性的錯誤,接下來的事情就是退休。 但是他不能保證年輕的繼任者能否頂得住壓力,在企業的發展跟個人的前途中不做艱難的選擇,他想要看著自己維護了一生的廠子繼續好下去,就要在職業生涯的最后階段,把這件事情做好。 也要看看他的接班人,能否完成這場艱難的戰役。 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一場挑戰。 范曉娟回到座位,還在思索改制的問題。 作為試點單位,沒有任何案例可以給她參考。 要怎么做,要怎么做才能做得漂亮? “怎么了怎么了,要發錢了嗎?”小孟湊過來。 “沒有?!狈稌跃臧l愁,小孟這個大嘴巴又湊了過來。 “真的沒有哇?!?/br> “年底獎金發了哇,福利也發了哇,你還要咋整?”范曉娟愁的不行,一把就把小孟的臉推開,對馮濤說:“部門要招人,這小孟說不定要生娃,咱們部門得有個儲備干部,明年高校不是要畢業嘛,年初你去找找,找一到兩個能干一點的應屆生,咱們部門要增添儲備力量,就從你們學校找,找個實干的辦事能力強的?!?/br> 范曉娟又補充:“就咱們馮濤這樣吃苦耐勞的就行?!?/br> “啥呀,我又沒說要孩子?!毙∶线€是有些害羞,江家沒催她,她還想跟江巡膩歪兩年再要孩子,小夫妻感情好蜜里調油的是好事情:“除了吃苦耐勞的馮濤,咱們部門還有吃苦耐勞的小孟?!?/br> 范曉娟摸摸她的臉:“晚點生娃好,你沒看我被秦星辰折磨成啥樣了嗎,我才三十歲,一朵花的年紀,已經眼神空洞沒有光芒?!?/br> 小孟別過來她的臉,仔細看著范曉娟的雙眼:“哪有,你這雙眼睛里面,寫著——我要賺錢,哈哈哈哈哈?!?/br> 說完她自顧自的笑了起來。 范曉娟笑:“賺錢誰不喜歡,你不喜歡賺錢,馮濤不喜歡賺錢?” 馮濤當然喜歡賺錢了,他點頭附和:“我喜歡賺錢,賺錢是高尚的事情!” 以前他可不好意思這樣講。 畢業時間還不久,馮濤的賺錢欲望就跟風一樣越長越高,干勁兒也十足。 單位這邊的工作穩步上升,本身朱廠長跟范曉娟都不是激進的性格,專賣店跟專柜鋪開以后,暫時還沒有收到去外地開專賣店的風,不過馮濤已經感覺到了,單位的改革潮即將到來。 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以前覺得進了國企,就是端上了鐵飯碗,干得好發的也少,干不好,也不會少你一口飯吃,但其實真進來了以后才發現,那干得不好的就真的沒錢發,干得好了……也不見得能發多少錢。 不過就馮濤的收入而言,已經超了同期的同學一大截了。 馮濤笑呵呵的應下來了,這可是有面子的事情。 一起找工作的那些同學,有些托著關系進了大央企,有的考公或者進了事業單位,就他進的公司最小,在外面都叫不響名頭,可最后他拿到手的錢最多,光年底他就發了八千塊。 八千塊??! 很多進了央企的,論資排輩的等升值,按照年限和學歷拿工資,一年到頭也沒有八千塊錢。 馮濤比較有心眼,這種事情自然不會往外說。 年底同學聚會了一次,考公的鄙視事業單位的,進了事業單位鄙視企業的,大家都暗搓搓的比著呢,馮濤就比較低調,從不說自己待遇的事兒,可跟同學們交流起來,為人處世比以前要進步一大截,以前的窮酸氣也蕩然無存。 有些眼尖的人就看出來了,馮濤這兩年混得很好不一般,甚至有即將畢業的學弟學妹們開始向他打聽就業的事情了…… 馮濤也感覺到了單位的改變,至于這種變化未來會給華英廠帶來什么。 誰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