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胡同養娃記 第181節
“什么時候領證?” “就后天,所以我要請半天假,周六領證,周日他帶我去天津玩一天,到時候我就搬過去跟他住一起,擺酒等明年再說吧,年前已經訂不到飯店了?!毙∶弦渤錆M了期待,她已經迫不及待的想搬出去住了。 江巡新買的房子是他們一起裝修的,住的離父母也不遠,平常也能夠走動。 范曉娟也替她高興:“到時候買糖給我們吃啊?!?/br> 一說起江巡,小孟就格外上頭,滔滔不絕的,正說著話,外頭傳來了吵吵鬧鬧的聲音。 馮濤跑了進來,一張臉慘白慘白的對她說:“不好了,范姐,外面有人在鬧?!?/br> 因為是跑過來的,氣都還沒喘勻,馮濤的手扶在辦公室隔間的架子上,不住的顫抖,眼神也是慌慌張張的。 這是碰到賊了么? 范曉娟:“怎么了?” 馮濤手里面拿著幾張購物券,顫抖著手放在范曉娟桌上:“咱廠里剛發完消費券,就有幾個人跑去買東西,到了店門口看見關著門,起初以為沒到營業時間,后來找人問,說是人跑了,店早就跟人退租了,現在好多人在辦公室鬧,要潘主任賠錢呢?!?/br> 聽到這話,范曉娟跟小孟都是齊齊站起身來。 難怪外頭這么吵。 馮濤這話還沒說完,斷斷續續的繼續講:“潘主任說,她說——” 范曉娟臉一沉:“說什么?!?/br> 潘秦說,發消費券可是范曉娟的主意,要找你們找她去。 第132章 范曉娟可沒想到潘秦會來這么一手! 她直接跟那些人說,消費券是范曉娟讓發的。 但誰都知道,每年發福利經手的是辦公室,潘秦不過是問了范曉娟一嘴,可能連她自己都想不到,那家小超市的老板會擺她一道,收走了十幾萬塊錢,帶著錢跑路了。 潘秦腳底一軟。 十幾萬啊,單位所有職工一人五百,她只拿走了一成。 老板拿走了十一萬多,竟然就這樣跑了。 可現在人一跑,就出了大亂子了,朱廠長自然聞訊趕來。 當初說要買消費券,大家都很高興,產線的小姑娘,還有馮濤這種大學生沒成家的,人家就是不要米面油,眾口難調,當潘秦說出要發消費券的時候,朱廠長也沒有投反對票。 誰知道潘秦私底下找那種小超市買了。 “怎么辦?”馬大姐急吼吼的跑過來,她部門的一些人也鬧到她跟前去了:“你買的時候怎么不找個大商場,人家買消費券,都是找那種大商場,這種小店,全部貨都提走都沒有十幾萬,不知道想些什么?!?/br> 范曉娟也輕嗤一聲。 潘秦還是想撈一筆,最后撈一筆再走人。 誰能想到事情發展成這樣,最后鬧得這樣難看? 她只管把臟水往別人身上潑,來啊互相傷害啊,上演一個潑水節又如何。 馬大姐部門的人是最多的,大家也是最辛苦,熬到了年底好容易發個好點的福利,誰知道會惹出這種事情出來,她跟潘秦關系向來一般,說話也難聽一些:“潘主任,出了這種事情追責是后面的事了,當下要把超市的老板找出來才是真的,咱們去報警吧,十萬也足夠可以報警了?!?/br> 京市可是治安最好的地方。 朱廠長一張臉已經憋到很難看了。 潘秦,這是單位多少年來的老職工啊,那可是六幾年就進了廠子的,怎么有這么大的膽子,如果不是她起了私心,想要多拿點回扣,也不會出這么大的事。 現在不知道多少人想看華英栽跟頭,鬧笑話。 讓人揪住了小辮子,就連朱廠長都難逃其咎。 潘秦吶吶的再一次重復:“我問過小范的,是小范讓我發消費券的?!?/br> 對,有事不能是自己一個人扛。 拉也要再拉一個人下水! 廠里面出了這么大的事,很多人也無心上班了。 真是迎頭一個暴擊,五百塊錢啊,買啥不好,盡管不能去大商場買買買,但是那種小超市能拿的東西也不少,小孟看不上塑料小桶便宜毛巾,但是好多人家里就用那些。 馬向華拉著范曉娟進了會議室:“怎么回事,怎么扯到你了?!彼龘姆稌跃暌矤砍兜狡渲?。 范曉娟苦笑,把那天潘秦要買茶葉的事情說了。 潘秦是老資歷,即便是同一個級別的,在她眼里馬向華跟范曉娟這種后來者,都是晚輩,都要順著桿子往上爬,更何況她都遞了桿子了,這兩人明顯就不識趣。 馬向華舒了一口氣:“竟然還有這樣的事,發茶葉也能做得出來,小范你做得對,她找你問,無非是怕發了茶葉有人鬧事,給自己做個鋪墊罷了,要真發了茶葉,都推到你頭上,到時候你說破了嘴也沒人信你沒拿什么好處?!?/br> 茶葉的好處可比超市購物卡多多了! 潘秦沒有拿走大頭,還覺得自己虧大發了。 可沒想到鬧出這么大的事情,你想要人家的回扣,可人家想要你的本金呢。 這事兒鬧得再大一點,說不定還會查收回扣的事情,到時候才真的是有潘秦好看的時候。 馬向華恨恨的說:“早就知道有這一天了?!?/br> 范曉娟好奇:“怎么叫早就知道有這一天?”她跟潘秦打交道不多,只是覺得這人整天笑瞇瞇的,見誰都是一張菩薩臉,很會做關系。 潘秦在辦公室待了很多年,早先華英廠效益好,廠里邊辦食堂,當時食堂就辦在現在木工車間那里。 “那會兒潘秦是辦公室副主任,食堂就是她管的,那會兒華英可不像現在,就連隔壁廠區那都是咱們的成衣車間,廠里人數最多的時候,有三百多號人呢!你想想那么多人在食堂吃飯,潘秦只要做一點手腳,油水就不少了?!?/br> 馬向華跟她關系一般,主要就是那個時候結的仇。 潘秦管食堂,馬向華管車間,矛盾就是這樣產生的。 那會兒還是計劃經濟體制,單位給發糧票,用糧票打米飯,可就算是這樣,職工們也存在常年吃不飽飯,一天能有一頓細糧吃,那都算是條件好的家庭了。 “可就算吃細糧,也總有人反應不夠吃,不過那會兒大家吃啥都沒有飽的時候,誰能懷疑到是食堂里的人偷糧食呢?!眲傞_始沒人想那么多,總覺得自己吃不飽是因為長期饑餓導致的緣故。 可是人多了,總會有那么一兩個特別較真的,馬大姐就是其中一個。 她還真拿買到的饅頭去稱,一斤糧票買到的饅頭,只有一斤二兩再多一點。 馬大姐心細,自己又在家試驗了一回,可不管怎么試驗,做出來的饅頭都有一斤四兩左右! 也就是說,細糧到了大家手里,要足足比原本應該到手的少了一成。 這個微妙的差距,一般人也很難發現。 就像是大家公認的,食堂師傅會偷吃,甚至會偷偷帶回去一些東西,但是誰都不敢把這種事做到常態化,從那么多糧食里面偷吃一口,個人也不會少太多,誰能想到日積月累的給職工們的飯碗里面添“九兩稱”。 于是她留了個心眼,看看是不是食堂的大師傅們徇私舞弊,結果讓她發現負責食堂管理的潘秦的不對勁。 在別人都吃不起飯,穿不暖衣服的年代,人家潘秦就能穿得起好料子的布拉吉,吃得起米飯,潘秦的小女兒跟馬大姐的女兒一個班上學,中午午飯吃的都是雞蛋糕。 后來這事兒被人捅破了,但卻也以找不到實質性的證據而告終。 最后食堂還是跟以前一樣,只是潘秦能夠從里面拿的少了。 該拿的她也沒少那。 這樣看來,潘秦從單位職工口中奪糧,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直到今天才捅破了天,這事兒才完完整整的暴露出來。 從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整整三十年。 從計劃經濟年代的米面,到市場經濟時期明目張膽拿回扣,做到這樣明目張膽的,也不是幾天就能養出來的膽子。 范曉娟唏噓:“這膽子也太肥了?!?/br> 這么多人,從糧食里面抽走了一成,誰也不會發現。 可一人一個月至少要吃掉十五斤糧食,在那么困難的時候,大家油水又吃的少,十五斤哪里夠,她還要抽走一斤半,一個人是一斤半,十個人就是十五斤,廠里這么多人的,一個月光偷偷的挪走的糧食都要有四五百斤! 天啦,這在計劃經濟年代,可是能吃槍子兒的。 潘秦左右逢源,跟上級單位的關系也很好,就這樣還混的風生水起,她一句話,就能把臟水潑到別人頭上去。 最后報了警,因為涉案金額巨大,警察很快就趕到了華英廠。 推門進來的是一位中年男士。 “朱隊長!”范曉娟驚呼出聲:“怎么是您吶?!?/br> 朱警官是附近轄區派出所的刑偵隊長,他再一次看見范曉娟這張熟悉的臉,可真是哪里有刑事案件,哪里就有這姑娘的身影??! 范.法外狂徒.娟看見熟人,欣喜的問:“怎么又是您吶!” 廠里面的事情還要動到朱隊長親自出警呢。 聽說民警過來,廠里面其他的人眼睛里也紛紛都有了光,看樣子這件事情有挽回的空間。 朱隊長面無表情,眼睛卻看向朱廠長。 出了這么大的事情,朱廠長看上去也十分憔悴,沖朱隊長和他身邊的小警員招招手,很不客氣的說:“你過來一下,廠里面確實出了事?!?/br> 朱隊長繼續面無表情,目光中帶著幾分疑惑。 其他人就更疑惑了。 朱廠長這排面也太大了吧,竟然還能指揮得動民警? 朱廠長怒了:“站在這里干嘛!” 朱隊長:“報警要去派出所?!眲偛潘^來,是因為聽說華英廠有人在鬧事。 跑過來一看,好像也沒啥事,這老爺子是報個假警嗎? 朱隊長不動,朱廠長就更生氣了,老爺子氣得胡子一晃一晃的:“杵在這里干嘛,你還要把你親爹抓派出所里去不成,人太多了才叫你過來,你不想幾百號人都去你那個派出所擠著吧?!?/br> 幾百號人,老爸可真是很會夸張用詞,就朱隊長了解的,老爸這家破產企業,最多也就一百來號人。 不過,這也是這位對父親并不太關心的兒子的固有形象罷了。 朱廠長現在是帶領著全廠職工從衰落走向中興,廠里的職工也正式上了二百號人。 他把范曉娟和馬愛華也一同叫了過來。 唯獨潘秦,她還在自己辦公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