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胡同養娃記 第53節
她看到那女人,和那女人口中的大妞,想到了自己跟小斌。 或許小斌真的沒有那么喜歡這樣的爸爸。 而有些人,花多少精力在他們身上都是浪費時間。 范曉娟對她說:“你也?;貋砜纯赐跄棠?,她身體不好,住在胡同里很不方便,這個冬天我都沒見她出來,她血壓有點高,冬天血管病一定要注意身體……” 王明英含淚點點頭。 母親把她撫養成人,可不是讓她上桿子貼朱東旭這種人的。 范曉娟對她說:“如果朱東旭去你學校鬧,你就大大方方說明情況就好了,你可千萬不能拿著賣房子的錢還他的賭債,有什么問題你再來找我,能幫上的我肯定會幫忙?!?/br> 第41章 王明英很快就來找到了范曉娟,是商量賣房子的事情。 王奶奶身體不好,已經再也不能在小院住了。 范曉娟擔心明英還是會被朱東旭騙走錢,一而再,再而三的跟明英確認。 王明英笑道:“我已經跟朱東旭協議離婚了,而且收集了這些年他賭博欠債的證據,小斌以后都會跟著我,剛好單位分了間房子,就把我媽也接過去住,單位的房子有暖氣,吃飯也方便,我媽年紀大了,自己做飯也不方便?!?/br> 王奶奶以前總是說“明英會來接我的”。 她總算等到了這一天。 最后以一個雙方都覺得很合理的價格做了交易。 比起之前咬牙買下孫家來,這回家里頭的資金就寬裕了很多。 算上韓江的年終獎,她的獎金,七七八八的手里頭還余了三萬多塊錢。 她現在工資也漲了,一個月有四百八,還有績效獎勵,銷售獎勵,這段時間賣出去的沙發,也會給她一部分的提成。 沒想到上輩子擠破頭去國外淘金,掙了個寂寞,這輩子老老實實國企呆著,也能掙到錢? 范曉娟覺得自己做夢都能笑醒了。 但是光靠單位的收入,想要發財也太難了,她也干不來揩油水那種事情。 想發財,得找個光明正大的渠道。 轉眼就到了臘月二十七,單位提前一個小時下班,范曉娟經過菜市場還意外買到了一塊五花rou,最驚訝的是看到一車賣蔬菜的,范曉娟又從里面找到了一些反季節的蔬菜,黃瓜,上海青,小白菜,小香蔥等等。 價錢都不便宜,跟rou價差不多了。 過來過去的人跑來都問問,結果因為價錢的原因,舍得買來吃的人并不多。 范曉娟就跟惡狼捕食一樣撲過去,問清楚了價格以后—— “黃瓜來三條,上海青來兩斤,小白菜兩斤,大蔥給我來兩根,香蔥給我來一把,還有別的嗎?” 很少有見到這樣的“大客戶”。 賣菜的是騎著三輪車過來的,路上吹了一路的冷風,菜賣到現在也才賣了一半,真不知道北方人是不愛吃青菜,還是覺得這些菜太貴了。 不過老板還是很熱心的跟她介紹自己這里賣的蔬菜。 除了這些還有一把青蒜苗,范曉娟也都收了。 快要過年,各家各戶其實都不差這點錢,但是來這個菜市場買菜的都是年紀比較大點的人,舍不得買,要是碰到了年輕人也會買來吃的。 稱了一大堆花去了二十來塊錢。 老板也很熱心的說:“這個香蔥不耐放,你買這么多干啥?” 干啥,范曉娟能說她自重生以后就沒吃過加了小香蔥的面嗎? 韓江也喜歡蘸醬吃大蔥,吃小蔥。 面上撒點小蔥,翠綠翠綠的人,香啊。 饞啊。 不過她倒是好奇這小香蔥能不能種,所以買回去一些種起來。 老板一聽樂呵了:“我們那里是大棚種的,不行你也試試,搞個塑料溫棚,厚實一點的,說不定能養活?!?/br> 這年頭的人也是實在,還教了她幾招怎么保暖,怎么采光。 范曉娟跟他謝過了,也教了他這附近年輕人多一些的地方:“您往年輕人多的地方走,肯定能賣掉,趕晚飯前您別在菜市場待著了,就在胡同里頭拉開了嗓門喊?!?/br> 那老板眼前一亮,比了個大拇指:“我還真沒想到?!?/br> 他見范曉娟也是誠心給他出主意,從車子底下掏出來一把帶著泥土的香蔥:“這把給你,沒洗過的,回去找個小盆給種上,上頭蓋一層塑膠布,應該能養活?!?/br> 接過那把香蔥,再看看自己手里頭的,范曉娟嘴角抽抽,這是酬謝她的? 這年頭老人都是從困難時期過來的,看見五六毛一斤的小白菜,就算是冬天再饞青菜,也不會花這么貴的價錢去買啊,不過年輕人就難講了。 老板從菜市場出去,就看見一溜溜的胡同,蹬著三輪車往里頭走,果不其然就有一個兩個的年輕人從院子里冒出來頭,雖說是貴了點,但這都幾個月沒吃青葉子菜了,不到一個小時就賣了個精光,當然這也是后話了。 回到家后,范曉娟先揉了半斤面餳著。 然后開始做醬。 有了黃瓜,就特別想吃炸醬面。 五花rou切成小拇指大小的rou丁,肥瘦相間的那種,上鍋里煎出rou油。 這年頭還沒有瘦rou豬,肥rou比例太大,盛出來的肥油裝在小碗里頭,再放各種醬料。 要不說以前的豬rou味道濃,醬料的香味也是傳統的香,剛剛下鍋就激發出來濃郁的香味,誘得剛進門的韓江鼻子吸了吸,然后沖進廚房里來。 “今天做什么好吃的?” 不問,其實他也猜到了,應該是炸醬面。 只是妻子的手藝他清楚,上次的高湯面就已經超出預期很多了。 但這次的炸醬面,可以說比簡單的搟面味道更好,讓人食欲大開。 醬料已經跟rou完美的融合到了一起,rou的油脂吸走了醬料的醬汁,兩者融合在了一起,產生一種奇妙的化學反應。 再加入水,看見醬汁在鍋里咕咚咚的翻滾。 韓江的肚子已經在打鼓了。 “娟兒,你這手藝是從哪里學的啊,以前怎么沒見你做過呢?” “這不是過小年嗎?”從哪里學的,還不是從你那里學來的,范曉娟心里嘀嘀咕咕,不過在他面上不顯,而是嗔怪般看了他一眼:“我要是以前就天天做好吃的,韓海兩口子就更不會搬走了?!?/br> 韓江吁了一口氣。 心說那是,彭彩蘭那樣的能懶出花樣來,不光不做飯不出錢連碗都不洗的貨色,憑啥要娟兒給她做飯吃。 看來結婚以后弟兄兩個要分家不是沒道理的。 分了家,就各自奔著各自的小家庭,日子也會越過越紅火。 韓江打腹稿這功夫,范曉娟已經開始準備其他的配料了。 黃瓜切絲,大蔥也洗干凈切了段,上海青洗出來一盤子等下炒來吃,燙在面里面也可。 小香蔥碎碎的切了,廚房里面一片綠意盎然。 鍋里面的炸醬起碼要咕咚個十五分鐘,倒是不用總去翻,范曉娟切上一陣,再過去翻一下,身形輕盈的像是飛舞的燕子,時間一秒鐘都不浪費,看得韓江都呆住了。 韓星辰到得慢,這會兒也回來了,一進門就往廚房沖,第一句話就是:“媽,有啥好吃的?” 不用問,小狗兒肯定是尋著味道趕來的唄。 范曉娟看她手里頭拿著拍子:“又出去打球啦?” 這話問的是韓江。 韓江笑著說:“一個白天都纏著我說要去打球,這放了假臺子真不好占,我帶她去學校玩了一會兒?!?/br> 他小時候打球是沒辦法,要進體校就有一口飽飯吃,拼了命打進省隊就能有收入。 可韓星辰就不一樣了,她就是喜歡打。 雖然在韓江看來,女兒的天賦并不是特別高,但是打球的熱情是這么小的孩子里面獨一份。 韓星辰打了幾個小時的球,剛好是餓得肚子咕咕叫的時候,饞的簡直要流口水了,夸張的語氣逗得范曉娟直樂:“mama呀,我快餓死了呀?!?/br> 像個撒潑打滾的小狗兒。 范曉娟說:“還有一會兒呢,這醬要煮二十分鐘,我抽功夫切點菜,還要搟面,韓江你給我找個花盆,把地上那把蔥給我種起來,另外給我找幾塊厚實一點的透明塑料薄膜,我試試香蔥能不能種活?!?/br> 韓江也看到了大蔥跟小蔥,眼睛一亮。 “哪買來的,這季節哪有這個?”他從小就很喜歡生吃。 可范曉娟最不喜歡,吃完大蔥嘴里一股子味兒,她都從不會給他買。 今天可真是換了頭了! 范曉娟橫了他一眼:“碰到一回不容易,我警告你,這玩意兒你可別天天吃啊?!彼幌矚g這味兒,要是他總吃可真是受不了。 大蔥蘸醬,一股子味兒。 韓江卻已經忍不住拿了一根大蔥吃起來了。 范曉娟:“……” 韓星辰想吃黃瓜,一個勁的問:“mama,mama,黃瓜能給我一個嗎?” 范曉娟只能切出來一塊遞給她。 這孩子,張著嘴兒跟待哺的小鳥兒一樣:“好吃,還能再吃一點嗎?” 這孩子從小就喜歡生吃黃瓜,到了夏天,她一天能吃兩根,比起西瓜來,黃瓜才是她的最愛了。 范曉娟看著已經切成絲的黃瓜:“沒有了,剩下的明天吃好嗎?” 這孩子,竟然快哭出來。 父女兩個都饞得不行,平常不到飯點絕不回來的韓星辰,像個小狗兒一樣的圍著mama搖尾巴。 準備好了配菜以后,就開始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