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頁
兩兄弟都像極了天姿國色的伊雅公主。只是薄將山久經沙場, 沉默威凜,像一道孤冷的刀鋒;而周玙養尊處優, 矜貴寬和,像一篇風雅的長短句。 周玙款身作揖:“玙, 見過兄長?!?/br> 薄將山抱拳回禮:“納爾加(北狄語:比自己年幼的兄弟)?!?/br> 周玙神色間閃過一線嫌惡, 但很快被教養藏住了;薄將山冷冷地覷著他的臉色,什么也沒有說。 薄將山見過太多人,周玙心里是如何作想,薄將山看得很透徹。周玙貴為大朔皇子, 居然會有一個連漢話都說不清的哥哥,嫌惡輕鄙之情也在所難免。 薄將山不在意。 他在這世上,親人寥寥無幾,若是周玙還認他這個兄弟,薄將山便愿意好好護著他。 ——直到“天子北伐”爆發。 · · 史書這般解釋周泰的陰謀: 天元十五年,波斯人在大朔的默許之下,悍然出兵夜襲北狄攣骶王庭,八百里王帳化為一片火海。 省親隊伍自然也受到殃及。小可汗攣骶邪帶兵,護送省親隊伍回撤關內,并趁此向大朔借兵,誓令波斯人血債血償。 其間還出了一個小小的插曲: 當時波斯夜襲,王帳一片混戰,步家嫡女步練師,被撤離隊伍落下了。當時有位大朔邊軍將領,單槍匹馬殺回了北狄王帳,在殺紅了眼的北狄人和波斯人里,救走了瑟瑟發抖的少女步練師。 波斯人一路窮追不舍,身負重傷的將領,只好帶著不知所措的步練師,一路逃進了北邙山的大雪里。 正史說,這位將領的姓名已不可考。雖然三皇子周玙堅稱,是自己救回了步練師;但是邊軍隨行記載可以證明,彼時周玙已經受驚昏厥了過去。 野史說,這位將領便是薄將山。正是因為薄將山的長相,被波斯人誤認為是三殿下周玙,波斯人才這般窮追猛打,企圖捉到這條大魚向大朔索要巨額的財富…… 真相究竟如何,已是無人知曉。 彼時步練師大病過后,將周玙的說辭信以為真;之后二人的情誼甚篤,周玙向皇上請婚,指名求娶步練師。 步練師差一點就做了未亡人。 · · 薄將山終于動了殺心。 當時的少年薄將山淡淡地覷著春風得意的弟弟,眼神像是看著一具即將入土的尸體。 ——他不急,他一點也不急。 他不爭,因為時機未到; 他要爭,四方諸神退散! · · 周泰醞釀的這樁血謀,由無數人配合出演。而其中出力頗多,令周泰從此器重的,便是當時的邊軍都尉薄將山。 史書記載,攣骶邪向大朔借兵五日之后,數十個北狄饑民搶劫了三殿下周玙的車馬,把周玙及其仆從二十余人,一并殺害于玉門關外。 ——數十個面黃肌瘦的災民,如何搶殺堂堂皇子車駕,是個十分耐人尋味的問題。 痛失皇嗣,家國受/辱! 鴿派大臣緘口收聲,鷹派大臣群情激奮,永安帝順利地向北狄全面宣戰。原本協助北狄攻打波斯的大朔軍隊,聞令瞬間調轉槍口—— 至此,“天子北伐”爆發。 周泰御駕親征,大朔士氣高漲。大朔與波斯一道進攻,對北狄形成合圍之勢,北狄王庭死傷慘重,血流千里,伏尸百萬,無定川幾日赤紅。 由此,北狄被驅逐到無定川北岸,在可汗攣骶邪的帶領下,韜光養晦,恢復元氣。 陰謀孳生陰謀,仇恨釀成仇恨。 此時還在金粉繁華中的上京百姓,萬萬沒想到十幾年后,北狄鐵騎將撞破上京城門,火燒太微城,列兵賓耀門,以牙還牙,以血還血! · · 如今。 西北邊境,玉門關前,大戰再起。 金戈搖撼山川,鐵馬震顫大地,又是一方血海,又是一遭深仇。 白鷹拔地而起,直沖云霄,隱沒云?!?/br> 三千年來浪淘盡,一聲嘆息風流去。 · · 嘹亮的鷹唳驚得步練師不由側目。 “——薇容,”戚英放下千里眼鏡筒,從戰馬上回過頭來,“前方便是戰場,你就別靠近了?!?/br> 步練師素簪銀笄,一身縞白,凜然不可親,高華不可近。她坐在馬上,手搭涼棚,遙遙遠眺,一箭地之外,金風震鑠,血火燎原。 薄將山和周琛,從地面奇襲北狄大軍,只是打一個前鋒而已;大朔還沒天真到,單靠這些殘兵剩勇,吞下整個北狄鐵騎。 在正面戰場上,起到決定性作用的,還得是戚英戚風姐弟率領的百萬雄師! 步練師正是此次監軍。 “我隨神機營到高地去?!辈骄殠煶烈髌?,頷首同意,“阿英,萬事小心?!?/br> 戚英久居深宮,若不是大朔逢遭此難,她也必不可能再披上鐵甲戰袍。 步練師眼皮直跳:這退隱之后再次復出,放眼三百六十行,都算不上好兆頭。 戚英聞言一笑,英姿颯爽,麗色無疇: “好薇容,放心罷!” · · 與此同時,混戰之中。 “百里侍郎聽令!” 薄將山縱馬狂奔而來,刀光如雪,吼聲如雷: “——即刻誅殺敵酋攣骶邪?。?!” --